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29 19:1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
新授
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
1956年建立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实施: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共同繁荣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云南地区的佤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仍保留着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
藏族人民生活在农奴制的压迫之下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一、共同繁荣发展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二、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各民族也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4、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
左上起蒙古字,藏文,维吾尔文,壮文
(2)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西藏立法和行政机关在执行全国法定节日的基础上,还将“藏历年”和“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西藏自治区还有变通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权利。如西藏人大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西藏在历史上形成了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准予维持,不定为重婚罪。
(3)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5、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
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1)范围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作用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穿越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
创高原铁路最高时速: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
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海拔5010米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海拔达5068米
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青藏铁路第一长桥达11.7公里。
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
青藏公路之最
国家还实施了旨在推动连续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的兴边富民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