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常温下,将aL 0.1 mol·L-1的NaOH溶液与bL 0.1 mol·L-1的CH3COOH溶液混合。下列有关混合溶液的说法一定不正确是( )
A.ac(Na+)>c(H+)>c(OH-)
B.a>b时,c(CH3COO-)>c(Na+)>c(OH-)>c(H+)
C.a=b时,c(CH3COOH)+c(H+)=c(OH-)
D. 无论a、b有何关系,均有c(H+)+c(Na+)=c(CH3COO-)+c(OH-)
【答案】B
【解析】由电荷守恒得c(H+)+c(Na+)=c(CH3COO-)+c(OH-),故D正确;若b>a,醋酸过量,溶液为CH3COONa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当溶液呈酸性时A正确;若a=b,反应后的溶液为CH3COONa溶液,由于CH3COO-水解而显碱性,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正确;若a>b,说明碱过量,溶液为CH3COONa与NaOH的混合溶液,存在c(Na+)>c(CH3COO-),B错误。
2.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
B. 在含有浓度均为0.001 mol·L-1的Cl-、I-的溶液中缓慢加入AgNO3稀溶液,首先析出AgI沉淀
C. 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
D. 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0-11mol·L-1
【答案】A
【解析】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溶度积越小,其溶解度越小,越易先形成沉淀,B项正确;改变沉淀剂离子浓度,不但可使溶解度大的转化为溶解度小的,也可由溶解度小的转化为溶解度大的,A项错误、C项正确;AgCl饱和溶液中c(Ag+)=×10-5mol·L-1。要使AgI形成沉淀,则c(Ag+)·c(I-)≥1.0×10-16。则c(I-)≥mol·L-1=×10-11mol·L-1,D项正确。
3.在盐类水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溶液一定呈碱性
B. 水的电离程度一定会增大
C. 溶液的pH一定会增大
D.c(H+)与c(OH-)的乘积一定会增大
【答案】B
【解析】盐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由阴、阳离子水解程度的大小决定,若阳离子水解程度大,溶液显示酸性,如NH4Cl溶液;若阴离子水解程度大,溶液显示碱性,如NaAC溶液;若水解程度相同,溶液呈中性,如CH3COONH4溶液,A不正确。盐类水解实质是弱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水的电离平衡受到促进,B正确;盐的水解可能导致溶液显示酸性或碱性,pH不一定会增大,C错误;c(H+)c(OH-)=Kw,Kw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Kw不变,D错误。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显碱性的是( )
A. NH4Cl
B. NaOH
C. CH3COOK
D. CH3COOH
【答案】C
【解析】根据盐的组成可以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一般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可概括为谁强跟谁“性”,同强显中性。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A不符合题意;NaOH是强碱,电离出氢氧根,溶液显碱性,B不符合题意;醋酸钾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C符合题意;醋酸是弱酸,电离显酸性,D不符合题意。
5.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K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AgCl>AgI>Ag2CrO4
B. AgCl>Ag2CrO4>AgI
C. Ag2CrO4>AgCl>AgI
D. Ag2CrO4>AgI>AgCl
【答案】C
【解析】由Ksp(AgCl)=1.8×10-10可求出c(Ag+)=1.34×10-5mol·L-1;由Ksp(AgI)=1.5×10-16可求出c(Ag+)=1.22×10-8mol·L-1;由Ksp(Ag2CrO4)=2.0×10-12可求出c(Ag+)=7.94×10-5mol·L-1,所以c(Ag+)大小顺序为Ag2CrO4>AgCl>AgI。
6.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因水解而不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Na+、、K+
B.、、Cl-、K+
C. K+、Al3+、Cl-、
D. Cu2+、、I-、Cl-
【答案】C
【解析】水解显示酸性的阳离子(如Al3+、Fe3+等)与水解显示碱性的阴离子(如、、等),生成容易脱离溶液的沉淀或气体时,可相互促进而不能大量共存。、均是水解呈碱性,相互抑制;H++,+H++ H2O===Al(OH)3↓,促进的电离,使+===Al(OH)3+,不能大量共存,但该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A不符合题意;和水解虽然相互促进,但水解产物不能脱离溶液,所以双水解程度仍很弱,离子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Al3++3H2OAl(OH)3+3H+、+H2O+OH-,+H2OH2CO3+OH-,Al3+与水解相互促进同时生成沉淀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Cu2+和I-可生成CuI和碘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D不符合题意。
7.室温时,将xmL pH=a的稀NaOH溶液与y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关于反应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x=y,且a+b=14,则pH>7
B. 若10x=y,且a+b=13,则pH=7
C. 若ax=by,且a+b=13,则pH=7
D. 若x=10y,且a+b=14,则pH>7
【答案】D
【解析】强酸与强碱混合后,如果酸过量可直接求出混合后c(H+),再求pH;如果碱过量,一般先求出混合后的c(OH-),后由水的离子积常数转换成c(H+),再求pH;如果n(OH-)和n(H+)相等,溶液呈中性。由题意得:n(NaOH)=x×10a-14×10-3mol,n(HCl)=y×10-b×
10-3mol,则=×10a+b-14。
当x=y,且a+b=14时,=1,pH=7,A错误;当10x=y,a+b=13时,=,pH<7,B错误;当ax=by,a+b=13时,=, pH<7,C错误;当x=10y,且a+b=14时,=10,pH>7,D正确。
8.在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NH、Fe3+、Ba2+、Al3+、SO、HCO、I-八种离子中的几种,在检验方案设计时初步分析其溶液中最多可含的离子(不包括OH-)有( )
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
【答案】A
【解析】澄清、透明的浅黄色溶液中含有Fe3+,Fe3+与CO相互促进水解而不能共存,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由溶液不显电性,则一定存在SO,由于Ba2+、SO能结合生成沉淀,所以一定不存在Ba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Fe3+、SO,一定不存在Ba2+、CO、I-,可能存在H+、NH、Al3+,即溶液中最多可含离子有5种,故选A。
9.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由在水中电离程度不同,电解质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酸、强碱、大部分盐属于强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属于弱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HCl为强酸,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 BaCO3为盐,属于强电解质,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NaOH是强碱,为强电解质,D 错误。
10.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2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AgCl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g++S2-===Ag2S↓
B. 向AgCl沉淀中继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中溶解的Ag+浓度不变
C. 向含有0.1 mol·L-1Cl-、Br-、I-的溶液中加入逐渐加入硝酸银溶液,先生成的是黄色的AgI
D. 常温下,AgCl、AgBr和Ag2SO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答案】A
【解析】A项,AgCl比Ag2S的溶度积常数大很多,也就是说,后者更难溶,所以将AgCl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Na2S则可以生成黑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AgCl+S2-===Ag2S↓+2Cl-,错误;B项,向AgCl沉淀中继续加入一定量的水,温度不变,仍然是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解的Ag+浓度不变,正确;C项,向含有0.1 mol·L-1Cl-、Br-、I-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银溶液,碘化银的溶度积常数最大,先生成的是黄色的AgI,正确;D项,由溶度积常数可以看出,卤化银中AgCl的溶解度最小,Ag2SO4和Ag2S相比,Ag2SO4的溶解度较大,AgCl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c(Ag+)=1.34×10-5mol·L-1,Ag2SO4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c(Ag+)=3.36×10-2mol·L-1,所以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D正确;答案选A。
11.25 ℃时,Ksp(BaSO4)=1×10-10,Ksp(BaCO3)=2.6×10-9。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向同浓度的Na2SO4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BaSO4先析出
B. 向BaCO3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新制氯水,c(Ba2+)增大
C. BaSO4和BaCO3共存的悬浊液中,=
D. 向BaSO4的悬浊液中加入Na2CO3的浓溶液,BaSO4不可能转化为BaCO3
【答案】D
【解析】从Ksp看,BaSO4比BaCO3更难溶,BaSO4先析出,A项正确;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能够溶解BaCO3,B项正确;BaSO4、BaCO3共存的溶液中,钡离子浓度相同,则==,C项正确;增大c()的浓度,c(Ba2+)·c()大于BaCO3的溶度积,会出现BaSO4向BaCO3的转化,D项错误。
12.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gCl沉淀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 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 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增大
D. 向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AgCl的溶解度减小
【答案】B
【解析】AgCl固体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当达到溶解平衡时,AgCl固体生成Ag+和Cl-的速率必然等于Ag+和Cl-结合成AgCl固体的速率,A项正确;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B项错误;一般说来,温度升高,固体的溶解度增大,Ca(OH)2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项正确;向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增大了c(Cl-),平衡向左移动,AgCl的溶解度减小,D项正确。
13.已知:H2CO3的酸性大于HClO,HClO的酸性大于的酸性,判断在等浓度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c(ClO-)>c(OH-)
B.c(ClO-)>c()>c(H+)
C.c(HClO)+c(ClO-)=c()+c(H2CO3)
D.c(Na+)+c(H+)=c()+c(ClO-)+c(OH-)
【答案】A
【解析】在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NaClO===Na++ClO-,ClO-+H2OHClO+OH-;NaHCO3===Na++,+H2OH2CO3+OH-,+H+,H2OH++OH-;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Na+、H+、、ClO-、OH-、;在任何水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量相等:c(Na+)+c(H+)=c()+c(ClO-)+c(OH-)+2c(),D错误;酸的酸性越强,对应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小:的水解程度小于ClO-,所有离子浓度大小为c()>c(ClO-)>c(OH-),A正确;由于ClO-的水解程度大于,所以c()>c(ClO-),B错误;溶液中NaClO、NaHCO3物质的量相等,根据物料守恒得:c(HClO)+c(ClO-)=c()+c(H2CO3)+c(),C错误。
14.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 )
A.c(CO)
B.c(Mg2+)
C.c(H+)
D.Ksp(MgCO3)
【答案】A
【解析】MgCO3固体的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MgCO3(s)Mg2+(aq)+CO(aq),加入少量稀盐酸可与CO反应,促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中c(CO)减少,c(Mg2+)及c(H+)增大,Ksp(MgCO3)只与温度有关,不变。故选A。
15.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
B. 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C. 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D.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答案】C
【解析】根据盐的组成可以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一般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可概括为谁强跟谁“性”,同强显中性。如果弱酸、弱碱的电离程度相当,则生成的盐的水溶液呈中性,如CH3COONH4溶液呈中性, A不符合题意;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碱性,如NaHSO3溶液呈酸性,CH3COONH4溶液呈中性,B不符合题意;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和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C符合题意;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例如NaHSO4溶液显酸性,D不符合题意。
16.已知298 K时,Ksp(PbCl2)=1.6×10-5,则此温度下,饱和PbCl2溶液中c(Cl-)为( )
A. 3.2×10-2mol·L-1
B. 2.5×10-2mol·L-1
C. 1.6×10-2mol·L-1
D. 4.1×10-2mol·L-1
【答案】A
【解析】Ksp(PbCl2)=c(Pb2+)·c2(Cl-)=1.6×10-5,PbCl2(s)Pb2+(aq)+2Cl-(aq),c(Cl-)=2c(Pb2+),c(Cl-)≈3.2×10-2mol·L-1。
17.已知25 ℃时,Mg(OH)2的Ksp=5.6×10-12,MgF2的Ksp=7.4×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B. 25 ℃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c(Mg2+)大
C. 25 ℃时,Mg(OH)2固体在同体积同浓度的氨水和NH4Cl溶液中的Ksp比较,前者小
D. 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饱和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MgF2
【答案】A
【解析】A项,存在Mg(OH)2(s)Mg2+(aq)+2OH-(aq),加入氯化铵,NH消耗OH-,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Mg2+)增大,正确;B项,根据Ksp大小,同一种形式Ksp越大,溶解度越大,因此后者c(Mg2+)大,错误;C项,Ksp只受温度的影响,两种溶液中Ksp不变,错误;D项,当c2(F-)·c(Mg2+)>Ksp(MgF2),就会出现沉淀的转化,错误。
18.下列哪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 )
A. K+、、Al3+、
B. Na+、、K+、Cl-
C.、Ag+、Cl-、K+
D. Fe2+、Cl-、H+、
【答案】B
【解析】水解显示酸性的阳离子(如Al3+、Fe3+等)与水解显示碱性的阴离子(如、、等),生成容易脱离溶液的沉淀或气体时,可相互促进而不能大量共存。Al3++3H2OAl(OH)3+3H+,+2H2OAl(OH)3+OH-,Al3+与能相互促进且同时生成沉淀,不能共存,A不符合题意;Ag+与、Cl-能形成沉淀而不能共存,C不符合题意;在H+条件下可氧化Fe2+而不能共存,D不符合题意。
19.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①NH4Cl与ZnCl2溶液水解显酸性,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与水解有关,正确;②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相互促进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作泡沫灭火剂,与水解有关,正确;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相互促进水解,不能混合施用,与水解有关,正确;④碳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具有粘合性,不能用磨口玻璃塞,与水解有关,④正确;⑤铁离子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氢离子,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可以抑制铁离子水解,与水解有关,⑤正确;综上D正确。
20.在室温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处于a点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处于b点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 对于b、c两点,氨水的电离常数Kb>Kc
C. 若取相同体积的处于a点和c点的溶液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Va<Vc
D.X的值接近7,但小于7
【答案】C
【解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pH越大,碱性越强,c(OH-)越大,a点的离子浓度小于b点,导电能力比b点弱,A错误;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B错误;等pH的氨水和NaOH,氨水的浓度大于NaOH,二者等体积时,氨水的物质的量大于NaOH,消耗同浓度酸的体积多,C正确;碱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接近于7,但仍然大于7,D错误。
第Ⅱ卷
二、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如图1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其中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B的正确读数为________。
(2)实验室很难配制准确浓度的NaOH溶液,需要用基准物质来标定,邻苯二甲酸氢钾(COOHCOOK,相对分子质量为204.0,其水溶液pH约为4.2)是常用的基准物质。某学生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测定未知NaOH溶液的浓度。在本实验中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
①一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在两边托盘上放等质量的纸片,取少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左盘,只用游码(单位:g)调整平衡时如图2所示,所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________ g。
②将称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再加入1~2滴________指示剂,当观察到________现象时,可停止滴定,记录数据。
③该学生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取固体质量均相同,达到滴定终点时记录所用未知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表:
则计算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________(用数据表示,不需计算)。
④以下操作会造成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未用NaOH溶液洗涤碱式滴定管
B.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读数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未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洗锥形瓶.
【答案】(1)量筒 22.80
(2)①0.6
②酚酞 无色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③c(NaOH)=
④B
【解析】(1)滴定管的刻度由上向下增大,量筒的刻度由下向上增大,且无0刻度,温度计0刻度上下都有刻度, A是量筒,B是滴定管,精确度为0.01,所示读数为22.80 mL。
(2)①天平是粗量器,精确到0.2 g;未用砝码,游码的读数即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为0.6 g。
②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酚酞的pH变色范围为8~10,滴定终点的pH要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应选酚酞作指示剂;当无色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反应达到终点。
③COOHCOOK分子内有1个羧基,与NaOH按1∶1反应,即n(NaOH)=n(COOHCOOK),c(NaOH)=
④c(待测)=,滴定过程中任何不当操作最终都表现为标准液体积的变化,标准液体积用量增多,待测液浓度偏高;标准液体积用量减少,待测液浓度偏低。在此实验中标准液在锥形瓶中,待测液在滴定管内,故c×V(标准)为定值。滴定管未用所盛装液体进行润洗,滴定管壁残留的水将待测液稀释,V(NaOH溶液)增大,c(NaOH溶液)偏小,A不符合题意;
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读数,V(NaOH溶液)减小,c(NaOH溶液)偏高,B正确;气泡体积被记录为NaOH溶液体积,V(NaOH溶液)增大,c(NaOH溶液)偏小, C不符合题意;不得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锥形瓶,操作正确, D不符合题意。
三、计算题(共3小题,21小题14.0分,22小题10.0分,23小题6.0分,共30分)
22.为了测定废水中烧碱的浓度,某环保小组取样250 mL废烧碱水,稀释10倍后再取50 mL,平均分成2份,分别用0.120 0 mol·L-1盐酸滴定,第一份采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耗去盐酸24.20 mL,第二份用酚酞作指示剂,耗去盐酸17.40 mL,试计算:废烧碱水中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保留四位小数)
【答案】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08 8 mol·L-1,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326 4 mol·L-1
【解析】Na2CO3与盐酸反应时,可能生成NaHCO3,溶液呈碱性;也可能生成CO2,溶液呈酸性。根据甲基橙及酚酞的变色范围,推断出终点时的pH范围,进而推测反应的生成物,确定出具体的化学反应,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废烧碱水中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 第一份采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为酸性,发生以下反应:
xmol×+2y×=24.2×10-3L×0.120 0 mol·L-1
第二份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为碱性,Na2CO3与HCl反应生成NaHCO3,发生以下反应:
xmol×+y×=17.40×10-3L×0.120 0 mol·L-1
联立得:x=0.127 2,y=0.081 6
c(NaOH)==0.508 8 mol·L-1,
c(Na2CO3)==0.326 4 mol·L-1。
23.某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用中和滴定测定其浓度。
(1)如图表示某次滴定时50 mL滴定管中前后液面的位置,请将用去的标准盐酸的体积填入表中空格。
(2)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mol·L-1。
【答案】(1)0.30 24.90 24.60 (2)0.123
【解析】(1)滴定前读数为0.30 mL,滴定后读数为24.90 mL,消耗溶液的体积为24.60 mL。
(2)在定量实验中,往往通过平行多次实验,以减小实验误差,在处理这些实验数据时,如果同一实验值相差过大,误差过大或过小的一组数据要丢弃。在三次实验中消耗标准液体积相差不大,均可用。消耗的盐酸标准液的体积为mL=24.60 mL,c(待测)=mol·L-1=0.123 mol·L-1。
24.进行胃部透视时,常在检查之前服用“钡餐”,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钡。已知25 ℃时,硫酸钡的溶度积常数Ksp=1.1×10-10。Ba2+是有毒的重金属离子,当人体中Ba2+浓度达到2×10-3mol·L-1时,就会对健康产生危害,若有人误将氯化钡当做食盐食用,请通过计算说明是否可以服用5%的硫酸钠溶液有效除去胃中的Ba2+。(提示:5%的硫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36 mol·L-1)
【答案】BaSO4(s)Ba2+(aq)+(aq),
c(Ba2+)=mol·L-1=3.1×10-10mol·L-1<2×10-3mol·L-1,根据计算说明,可以有效除去Ba2+。
【解析】可根据溶度积常数的定义和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方法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