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易错集训】易错专练15:电压和电阻(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易错集训】易错专练15:电压和电阻(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4-01 11:39:12

文档简介

易错专练15:电压和电阻
易错点一:不能正确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误认为两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时,两用电器一定是并联的。
典例1:(2018秋?卢龙县期中)两个电阻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它们两端电压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电阻一定是串联 B.两个电阻一定是并联
C.两个电阻的阻值可能相等 D.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一定相等
【错解】选B,不选C,理由: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时,两用电器一定是并联的。
【析错】两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可能并联,电流不一定相等,可能串联,电流一定相等。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可做出判断。 【正解】选C,理由:(1)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知,两个电阻可能是并联,如果两电阻并联,无论阻值大小,它们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如果两电阻串联,当它们阻值相等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也相等。因此,两个电阻的阻值可能相等,故AB错误,C正确;(2)如果两个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但如果两个电阻并联,通过它们的电流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C。
针对训练1:(2018秋?卢龙县期中)两个电阻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它们两端电压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电阻一定是串联 B.两个电阻一定是并联
C.两个电阻的阻值可能相等 D.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一定相等
易错点二:不能正确理解电阻的概念,误认为导体未接入电路时,就没有电阻。
典例2:(2018秋?临渭区期末)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材料有关
B.长短、粗细都相同的不同材料的导体的电阻值也可能相同
C.电灯泡的电阻,发光时比不发光时大得多
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路中没有电流也就没有电阻
【错解】选A或B或C,理由:电路中没有电流,就没有电阻,有电流才有电阻。
【析错】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也与温度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
【正解】选D,理由: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也与温度有关,故A正确;B、长短、粗细都相同的不同材料的导体的电阻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正确;C、电灯泡的电阻,发光时温度高,电阻大,故发光时比不发光时的电阻大,故C正确;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电路中没有电流时,导体仍然有电阻,故D错误。故选D。
针对训练2:(2018秋?沂水县期中)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段的电压为0V时,导体的电阻为0
B.粗细相同的铜导线,长导线比短导线电阻小
C.长度相同的铜导线,粗导线比细导线电阻小
D.导体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易错点三:不能正确判断电路故障。
典例3:(2018?潮南区模拟)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按右图连接好了电路,闭合开关S后,观察发现灯泡L1亮、L2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灯泡L1的亮度发生变化,但灯泡L2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L2灯丝断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了 C.灯泡L2短路了 D.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错解】选A,理由:灯泡L2灯丝断了就不亮了。
【析错】在串联电路中,若只有一个用电器工作,则电路中不能发生断路,可能是另一个用电器发生了短路而造成的。知道接触不良也是断路的一种。若发生断路,则整个电路都不会有电流,所有的用电器都不会工作。
【正解】选C,理由A、若灯泡L2灯丝断了,则L1也不能发光,所以A错误;B、若滑动变阻器短路了,则滑动变阻器不会引起L1亮度的变化,所以B错误;C、若灯L2短路了,则L2不亮,L1照常发光,所以C正确;D、若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则整个电路断路,两灯都不亮,所以D错误。故选C。
针对训练3:(2018秋?杏花岭区校级月考)王诗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按如图连接好了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L1亮L2不亮,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灯?L2断路 B.灯L2短路 C.灯L1短路 D.电压表断路
易错点四: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用法混淆。
典例4:(2018?南岗区一模)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两灯都发光,各电表都能正常工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是电流表 B.甲、乙、丙都是电压表
C.甲、丙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D.甲、乙是电流表,丙是电压表
【错解】选B,理由:甲、乙、丙都是电压表.
【析错】根据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以及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作用,电流表相当于导线分析即可。
【正解】选C,理由:如果两灯泡串联,电流从电源正极依次通过两灯泡和乙表回到电源负极,因此乙为电流表,甲、丙为电压表;如果两灯并联,需将两灯泡“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因此甲、丙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所以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说法是有可能的,其它选项都不正确。故选C。
针对训练4:(2018秋?玉泉区校级期中)(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丙是三只电表(电流表A或电压表V),闭合开关后,两灯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灯L1、L2串联,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丙是电压表
B.若灯L1、L2串联,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丙是电压表
C.若灯L1、L2并联,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丙是电压表
D.若灯L1、L2并联,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丙是电流表
易错点五:不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典例5:(2018?潍坊)如图是实验电路连接完毕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四种情形,已经可以闭合开关进行实验的是(  )
A. B. C. D.
【错解】选A,理由:电位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不变,电阻不变。
【析错】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是一上一下的原则;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调至最大。
【正解】选A, 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是一上一下的原则;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调至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针对训练5:(2018?临沂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凋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左端滑动时逐渐变暗,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
A.M接A,N接D B.M接A,N接B C.M接C,N接D D.M接C,N接B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教材实验原理图
2.实验注意问题
(1)使用电压表时,为减小误差,需选择合适的量程;
(2)电压表连接时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三次测量电压表要用相同的量程,否则误差太大。
3.实验拓展
拓展(1):用归纳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样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样本数量足够多。实验中要换用不规格的小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换用不同的电压的电源多做几次实验。
典例6:(2018?长沙模拟)“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 (2)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 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方法改进后,将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结果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同组同学指出结论不可信,原因是________。
UAB/V
UBC/V
?UAC/V
2.4
1.4
3.8

【解析】(1)根据图乙电压表所示情况可知,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误差过大,所以接下来需要断开开关,换用电压表较小量程(0-3V)重新做实验;(2)测出L1两端的电压,A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相连。小聪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则会造成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了,即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小聪的办法是错误的;(3)只根据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答案】(1)断开开关,换用电压表较小量程(0-3V)重新做实验;(2)不正确;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教材实验原理图
2.实验结论
(1)并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
3.实验拓展
(1)拓展1:实际电路操作中,我们要应该实事求是,不应该擅自更改数据,实验中允许存在误差。
(2)拓展2:实验中要换用不规格的小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换用不同的电压的电源多做几次实验。这样才可以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典例7:(2019?闵行区一模)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相同的两套实验器材,按不同的电路研究“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1)甲同学实验电路如图(a),闭合电键后测出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序号
V1示数(伏)
V2示数(伏)
V示数(伏)
1
1.0
1.0
1.0
2
2.5
2.5
2.5
3
4.0
4.0
4.0
根据甲同学的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________。 (2)乙同学实验电路如图(b),他先记录了电压表V的示数作为总电压,然后将电键闭合后测出R1、R2两端的电压。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
乙同学发现由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的结论与课本不一致,于是他将数据做了修改。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合适,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对比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他们经讨论后认为:当电键处于________状态下,电压表V测出的才是并联电路的________,“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也应如此。
【解析】(1)实验室所用的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酒精灯在点然后分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高,所以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比较AB两个装置不同点,B装置在烧杯上方加盖了,加盖后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在同等条件下,水达到沸点的时间就会缩短,所以甲组选用的是B装置;(3)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气泡逐渐变大;(4)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第5min开始吸热温度不再变化,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9℃;(5)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作图:
(6)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减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温等;
【答案】(1)液体的热胀冷缩;外焰;(2)B;(3)由大变小;由小变大;(4)99;(5)见解答;(6)减少水量。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教材实验原理图
2.实验注意问题
(1)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导体电阻越大,电路电流越小,导体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判断导体电阻大小;
(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在研究电阻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
3.实验拓展
(1)拓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电阻大小的变化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体现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典例8:(2019?广东模拟)【提出问题】小玲同学所在的小组通过实验测量铅笔芯电阻大小如图甲所示,请你观察铅笔芯的异同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同组的小明同学根据图甲所测的数据,认为4B铅笔导电性能比2B铅笔要好,你认为小明的观点________(“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小玲提出问题:“导体的导电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导体的导电性与长度、________有关。(写出两个因素即可) 【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如图乙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如果他们要研究导体的材料对电阻的影响,应选择图丙中的________分别接入电路中的E、F之间。他们继续进行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2
电流/A
1
镍铬
1
S
0.4
2
镍铬
1
2S
0.8
3
镍铬
0.5
S
0.8
4
锰铜
1
S
0.7
【交流评估】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导电性________(填“越好”“一样”“越差”)。 (3)在整个实验中他们除了控制温度保持不变外,还应控制________不变,才能通过电流大小来比较导体的导电性。
【解析】【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大小取决于内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外因是:温度,要研究2B铅笔和4B铅笔的导电性能,应使它们的长度和横街面积相同,而2B铅笔和4B铅笔的粗细不同,所以不合理。【提出问题】由题意知:如图1所示铅笔芯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不同,电阻不同,由此可猜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进行实验】要研究导体的材料对电阻的影响,要控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导体进行实验,由图3 知,A和B满足上述条件,故选A和B分别接入电路中的E、F之间。【交流评估】(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3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导电性越好。(3)在整个实验中他们除了控制温度保持不变外,还应控制电压不变,才能通过电流大小来比较导体的电阻大小。 【答案】【提出问题】不合理;铅笔芯的粗细不同;【猜想与假设】材料、横截面积;【进行实验】A和B;【交流评估】(1)1、3;(2)越好;(3)导体两端的电压。
强化训练:
1.(2019?岳阳一模)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2V 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1.5V
C.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 D.电压就是水压
2.(2019?郴州模拟)如图为某同学测量L1两端电压的电路,图中有一条导线接错了,接错的导线是(  )
?
A.1 B.2 C.3 D.4
3.(2019?岳阳模拟)某同学在用电压表测电压时,选用了“+”“3”接线柱,读数时却误按照“+”“15”接线柱来读,得到电压值为13.5V.则实际值为(  )
A.4.5 V B.2.7 V C.3.5 V D.1.5 V
4.(2019?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当甲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为(  )
A.1.2V,6V B.6V,1.2V C.4.8V,1.2V D.1.2V,4.8V
5.(2018?越秀区二模)图所示电路,L1的电阻比L2的小。开关闭合,灯均发光,则(  )
A.V示数等于V1示数 B.V1示数大于V2示数
C.A示数等于A2示数 D.A1示数大于A2示数
6.(2018?河西区一模)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开关闭合后两灯均发光,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的示数可能为6 V B.电压表V的示数一定等于12 V
C.电流表A的示数可能为0.4 A D.电流表A的示数一定等于0.2 A
7.(2018?长春模拟)有两个电路元件A、B,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若将A、B两元件并联接在原来的电源上,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
A.1.2A B.0.6A C.0.7A D.0.5A
8.(2018?清流县模拟)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灯,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  )
A.金属材料 B.陶瓷材料 C.纳米材料 D.半导体材料
9.(2018?三明模拟)最近,中国学生曹原和他的团队在石墨烯超导材料研究上的新突破震惊了世界。超导体材料适合制作以下的(  )
A.输电线 B.电阻丝 C.灯丝 D.电炉丝
10.(2018?河南模拟)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其电阻一定增大 B.导体中的电流增大,其电阻一定减小
C.若导体不接入电路,其电阻为0 D.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及通过的电流无关
11.(2019?黄浦区一模)下列关于导体的各选项中,跟导体电阻大小无关的是(  )
A.长度 B.材料 C.电流 D.横截面积
12.(2018秋?永寿县期末)通常情况下,关于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制作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丝两端的电压越大,合金丝的电阻越小 B.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无关
C.合金丝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D.通过合金丝的电流越小,合金丝的电阻越大
13.(2019?浦东新区一模)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
A.长度 B.粗细 C.温度 D.密度
14.(2018?南岗区模拟)如图所示给出了四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情形,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的是(  )
A. B. C. D.
15.(2018?江汉区一模)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线方法。把它们分别连接在电路中,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可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接法是(  )
A. B.
C. D.
16.(2019?上海一模)教室中的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_______伏,日光灯和它旁边的电风扇之间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灯、电风扇等属于电路元件中的________(选填“电源”、“电键”、“导线”或“用电器”)。
17.(2018?安徽模拟)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为图b所示,灯泡L1两端的电压________V。
18.(2018?湖北模拟)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灯泡L1与L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他所用的电源是四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当他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
19.(2018?中山市校级二模)最近的火热话题:中美芯片战!我们通常所说的“芯片”是指集成电路。集成电路(IC)常用基本概念有:晶圆,多指单晶硅圆片,由普通硅沙拉制提炼而成,其是最常用的________材料(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二极管也是由该材料制成,小明在学习了二极管的相关知识后,将二极管与电流表串联起来,对电流表起________作用(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二极管________的特性。
20.(2018?西城区二模)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实验器材:稳压电源、电流表、横截面积相同的镍铬丝和带有金属夹的导线。若依次将1、2、3号镍铬丝接在两个金属夹之间,则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________,说明在温度、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越短,电阻越________。
21.(2018?柳江区校级模拟)电位器实际是滑动变阻器,如图是电位器的结构示意图。把电位器与灯串联来调节灯的亮暗,如把电位器的A、B两端接在电路中,把旋钮顺时针转时,灯的亮暗变化是________(选填“变亮”“不变”“变暗”),说明导体电阻大小与________有关。
22.(2018?锦江区模拟)如图所示,把滑动变阻器 A、D 端接入电路时,要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则 滑片 P 应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滑动:若此变阻器铭牌标有“50Ω 1A”字样,当滑 片 P 移到中间时,CD 间的电阻是________Ω。
23.(2017?安顺模拟)如图,已知电源电压为9V,V1表示数为6V,L2电流为2.5A,则
(1)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2)L1的电流是多少?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24.(2017?儋州校级一模)如图所示,用电压表分别测量L1两端的电压U1、L2两端的电压U2以及L1、L2串联的总电压U,请根据表盘读数回答下列问题:
(1)L1两端的电压U1是多大?
(2)L2两端的电压U2是多大?
1.(2019?黄浦区一模)在图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要求电键S闭合后,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电压表测小灯电压。
2.(2019?怀化模拟)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灯泡变亮。
3.(2019?长宁区一模)在图中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4.(2018?普陀区二模)在图所示电路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5.(2019?长宁区一模)某校初三同学完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实验后,想继续“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甲、乙两组同学利用若干定值电阻、干电池等实验器材,按照如图的电路进行了多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表1(甲组)
表2(乙组)
实验
序号
电流I
(安)
电压U1
(伏)
电压U2
(伏)
电压U
(伏)
实验
序号
电流I
(安)
电压U1
(伏)
电压U2
(伏)
电压U
(伏)
1
0.10
1.0
0.5
1.5
4
0.20
4.0
2.0
6.0
2
0.20
2.0
1.0
3.0
5
0.30
3.0
3.0
6.0
3
0.30
3.0
1.5
4.5
6
0.30
4.5
1.5
6.0
①分析比较每次实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实现多次测量实验数据的目的,甲组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乙组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③甲、乙两组同学分析比较表1、表2中第二列、第三列与第四列的数据发现: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你认为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8?庐阳区校级一模)某实验研究小组在“用电压表测电压规律的实验”中,他们先测得干电池组两端的电压为3.0V,然后将两只灯泡L1、L2并联接在该电池组两端,如图1所示。闭合三个开关,用电压表测得L1、L2两端电压U1、U2均为2.6V。
(1)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_。
(2)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后,实验小组的小刚同学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并联的两个灯泡的电压小于3.0V,还有0.4V的电压哪里去了呢?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实验小组得到的信息是:电池组内部有电阻r,在正常情况下r为定值,如图2所示;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他们发现的问题:实验小组认为,如果上述信息真实可靠,当我们把电路中电池以外的电阻等效成一个电阻R外时,图1所示电路可等效为图3所示电路。如果断开图1中的S2,R外将________,U外将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接下来实验小组为了测定一个总电压未知的新电源内阻r的值,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测量电路。其中R1=5Ω,R2=14Ω.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示数I1为0.5A;只闭合S2时,电流表示数I2为0.2A.请你依据上述数据,计算出新电源内阻r=________。
7.(2018?河西区二模)小亮同学在做“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所用的器材如图1所示,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图1所示的电路图2;
(2)如图1,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3V,则故障可能是小灯泡L1________或小灯泡L2________。(均选填“短路”或“断路”)
(3)为了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他采用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请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8.(2018?潮南区模拟)小刚和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1)根据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乙中的实物图;
(2)小刚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时,直接选用0~3V的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先用________进行试触,如果试触结果不超过3V,再改用小量程测量;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丽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这样做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
(4)同学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接下来他们还应当________
A.更换电压表的量程重做实验 B.改变两个小灯泡的规格重做实验
L1两端电压/V
L2两端电压/V
L串联后的总电压/V
1.4
3.1
4.5
(5)小刚接下来又按正确的方法测出了L1、L2及AC间的电压分别为:U1=2.4V,U2=1.4V,可读出UAC=________V。
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电压的关系是________。
9.(2018?北塔区三模)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约为3V)、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2)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10.(2018秋?南海区月考)小明在深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
(1)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小明刚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两灯立即发光,这说明他在连接电路时没有将________。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
(3)如果甲、乙两组的同学分别发现电压表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现象,请你分析他们在实验时出现问题的原因:甲组:________;乙组:________。
(4)在测量过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测量L2的电压: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________。
(5)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如图3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若电源电压为3V,则灯L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
11.(2018秋?黄石港区校级月考)小明选用了一些实验器材来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及电压的关系”实验:
(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并用电流表测量a、b、c三处的电流,电流表示数如表1。
表1:
Ia/A
Ib/A
Ic/A
0.18
0.18
0.36
表2:
Uab/V
Ubc/V
Uac/V
2.5
 2 
4.5
小明同学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小华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请你说说下一步怎么做,可以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________。
(2)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验。测量完L1两端的电压后,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小明将电压表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你认为小明的操作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3)图乙中,小明通过实验操作,测得ab、ac间电压表示数如表2,其中bc间电压如图丙所示,小华认为小明在测量bc间电压时的操作还有待改进,应该________。
(4)小明按如图丁连接好电路,正确操作后,测得a、b、c三处的电流记Ia、Ib、Ic,测得ab、bc、ac两点间的电压为Uab、Ubc、Ua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Ia>Ib>Ic B.Ia=Ib=Ic C.Ia<Ib<Ic D.Uab=Ubc=Uac
(5)在进行图乙所示实验时小明同学误将电流表当成电压表并联在了ab两端,闭合开关后, L2 (选填“L1”、“L2”或“L1和L2)能发光。
12.(2018秋?荣成市校级期中)小明和小亮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小明先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成图乙的实物图(电压表尚未连接)
(1)小亮一眼就看出了小明连接的错误,并指出如果直接闭合开关将出现________(选填“断路”或“短路”)现象,小灯泡L1、L2都不会亮,还可能造成变阻器或________损坏。
(2)小亮只更改跟L1、L2的四个接线柱A、B、C、D相连的某根导线的一端,就使电路连接正确了。他的做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指出一种即可)
(3)接下来,他们按图丙所示电路图连接了三个电压表。实验过程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
易错专练15:电压和电阻
易错点一:不能正确串联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误认为两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时,两用电器一定是并联的。
典例1:(2018秋?卢龙县期中)两个电阻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它们两端电压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电阻一定是串联 B.两个电阻一定是并联
C.两个电阻的阻值可能相等 D.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一定相等
【错解】选B,不选C,理由: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时,两用电器一定是并联的。
【析错】两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可能并联,电流不一定相等,可能串联,电流一定相等。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可做出判断。 【正解】选C,理由:(1)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知,两个电阻可能是并联,如果两电阻并联,无论阻值大小,它们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如果两电阻串联,当它们阻值相等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也相等。因此,两个电阻的阻值可能相等,故AB错误,C正确;(2)如果两个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但如果两个电阻并联,通过它们的电流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C。
针对训练1:(2018秋?卢龙县期中)两个电阻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它们两端电压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电阻一定是串联 B.两个电阻一定是并联
C.两个电阻的阻值可能相等 D.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一定相等
【解析】(1)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知,两个电阻可能是并联,如果两电阻并联,无论阻值大小,它们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如果两电阻串联,当它们阻值相等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也相等。因此,两个电阻的阻值可能相等,故AB错误,C正确;(2)如果两个电阻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但如果两个电阻并联,通过它们的电流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易错点二:不能正确理解电阻的概念,误认为导体未接入电路时,就没有电阻。
典例2:(2018秋?临渭区期末)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材料有关
B.长短、粗细都相同的不同材料的导体的电阻值也可能相同
C.电灯泡的电阻,发光时比不发光时大得多
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路中没有电流也就没有电阻
【错解】选A或B或C,理由:电路中没有电流,就没有电阻,有电流才有电阻。
【析错】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也与温度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
【正解】选D,理由: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也与温度有关,故A正确;B、长短、粗细都相同的不同材料的导体的电阻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正确;C、电灯泡的电阻,发光时温度高,电阻大,故发光时比不发光时的电阻大,故C正确;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电路中没有电流时,导体仍然有电阻,故D错误。故选D。
针对训练2:(2018秋?沂水县期中)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段的电压为0V时,导体的电阻为0
B.粗细相同的铜导线,长导线比短导线电阻小
C.长度相同的铜导线,粗导线比细导线电阻小
D.导体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解析】A、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只由它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V时,导体的电阻依然存在,即不为0Ω,故A错误;B、粗细相同的铜导线,长导线比短导线电阻大,故B错误;C、长度相同的铜导线,粗导线比细导线电阻小,故C正确;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导体中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易错点三:不能正确判断电路故障。
典例3:(2018?潮南区模拟)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按右图连接好了电路,闭合开关S后,观察发现灯泡L1亮、L2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灯泡L1的亮度发生变化,但灯泡L2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L2灯丝断了 B.滑动变阻器短路了 C.灯泡L2短路了 D.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
【错解】选A,理由:灯泡L2灯丝断了就不亮了。
【析错】在串联电路中,若只有一个用电器工作,则电路中不能发生断路,可能是另一个用电器发生了短路而造成的。知道接触不良也是断路的一种。若发生断路,则整个电路都不会有电流,所有的用电器都不会工作。
【正解】选C,理由A、若灯泡L2灯丝断了,则L1也不能发光,所以A错误;B、若滑动变阻器短路了,则滑动变阻器不会引起L1亮度的变化,所以B错误;C、若灯L2短路了,则L2不亮,L1照常发光,所以C正确;D、若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则整个电路断路,两灯都不亮,所以D错误。故选C。
针对训练3:(2018秋?杏花岭区校级月考)王诗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按如图连接好了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L1亮L2不亮,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A.灯?L2断路 B.灯L2短路 C.灯L1短路 D.电压表断路
【解析】A、若灯泡L2灯丝断了,则L1也不能发光,所以A错误;B、若灯L2短路了,则L2不亮,L1照常发光,所以B正确;C、若灯L1短路了,则L1不亮,L2照常发光,所以C错误;D、若电压表断路,则两灯都亮,所以D错误。故选B。
【答案】B
易错点四: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用法混淆。
典例4:(2018?南岗区一模)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两灯都发光,各电表都能正常工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是电流表 B.甲、乙、丙都是电压表
C.甲、丙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D.甲、乙是电流表,丙是电压表
【错解】选B,理由:甲、乙、丙都是电压表.
【析错】根据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以及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作用,电流表相当于导线分析即可。
【正解】选C,理由:如果两灯泡串联,电流从电源正极依次通过两灯泡和乙表回到电源负极,因此乙为电流表,甲、丙为电压表;如果两灯并联,需将两灯泡“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因此甲、丙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所以在四个选项中只有C说法是有可能的,其它选项都不正确。故选C。
针对训练4:(2018秋?玉泉区校级期中)(多选)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丙是三只电表(电流表A或电压表V),闭合开关后,两灯均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灯L1、L2串联,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丙是电压表
B.若灯L1、L2串联,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丙是电压表
C.若灯L1、L2并联,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丙是电压表
D.若灯L1、L2并联,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丙是电流表
【解析】AB、若灯L1、L2串联,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灯泡L1、乙表、灯泡L2回到负极,所以乙表与灯泡串联为电流表,甲、丙两表与灯泡并联为电压表,故A正确,B错误;CD、若灯L1、L2并联,电流从正极分叉,一条经过甲表、灯泡L2回到负极;另一条经过灯泡L1、丙表回到负极,即甲表和丙表与灯泡串联,为电流表,乙表与灯泡并联,为电压表,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
【答案】AD
易错点五:不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典例5:(2018?潍坊)如图是实验电路连接完毕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四种情形,已经可以闭合开关进行实验的是(  )
A. B. C. D.
【错解】选A,理由:电位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不变,电阻不变。
【析错】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是一上一下的原则;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调至最大。
【正解】选A, 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规则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是一上一下的原则;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调至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针对训练5:(2018?临沂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凋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左端滑动时逐渐变暗,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
A.M接A,N接D B.M接A,N接B C.M接C,N接D D.M接C,N接B
【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左移时,灯泡变暗,功率变小,根据P=I2R,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电流变小,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则D必须接入电路,然后再选择A或B.对照选项可知,只有A选项的接法符合要求。故选A。
【答案】A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教材实验原理图
2.实验注意问题
(1)使用电压表时,为减小误差,需选择合适的量程;
(2)电压表连接时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三次测量电压表要用相同的量程,否则误差太大。
3.实验拓展
拓展(1):用归纳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样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样本数量足够多。实验中要换用不规格的小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换用不同的电压的电源多做几次实验。
典例6:(2018?长沙模拟)“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 (2)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 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方法改进后,将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结果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同组同学指出结论不可信,原因是________。
UAB/V
UBC/V
?UAC/V
2.4
1.4
3.8

【解析】(1)根据图乙电压表所示情况可知,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误差过大,所以接下来需要断开开关,换用电压表较小量程(0-3V)重新做实验;(2)测出L1两端的电压,A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相连。小聪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则会造成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了,即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小聪的办法是错误的;(3)只根据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答案】(1)断开开关,换用电压表较小量程(0-3V)重新做实验;(2)不正确;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实验次数太少,结论有偶然性。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教材实验原理图
2.实验结论
(1)并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
3.实验拓展
(1)拓展1:实际电路操作中,我们要应该实事求是,不应该擅自更改数据,实验中允许存在误差。
(2)拓展2:实验中要换用不规格的小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换用不同的电压的电源多做几次实验。这样才可以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典例7:(2019?闵行区一模)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相同的两套实验器材,按不同的电路研究“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1)甲同学实验电路如图(a),闭合电键后测出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序号
V1示数(伏)
V2示数(伏)
V示数(伏)
1
1.0
1.0
1.0
2
2.5
2.5
2.5
3
4.0
4.0
4.0
根据甲同学的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________。 (2)乙同学实验电路如图(b),他先记录了电压表V的示数作为总电压,然后将电键闭合后测出R1、R2两端的电压。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
乙同学发现由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的结论与课本不一致,于是他将数据做了修改。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合适,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对比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他们经讨论后认为:当电键处于________状态下,电压表V测出的才是并联电路的________,“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也应如此。
【解析】(1)实验室所用的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酒精灯在点然后分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高,所以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比较AB两个装置不同点,B装置在烧杯上方加盖了,加盖后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在同等条件下,水达到沸点的时间就会缩短,所以甲组选用的是B装置;(3)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气泡逐渐变大;(4)水沸腾时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从第5min开始吸热温度不再变化,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9℃;(5)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作图:
(6)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减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温等;
【答案】(1)液体的热胀冷缩;外焰;(2)B;(3)由大变小;由小变大;(4)99;(5)见解答;(6)减少水量。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1.教材实验原理图
2.实验注意问题
(1)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导体电阻越大,电路电流越小,导体电阻越小,电路电流越大,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判断导体电阻大小;
(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在研究电阻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
3.实验拓展
(1)拓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电阻大小的变化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体现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典例8:(2019?广东模拟)【提出问题】小玲同学所在的小组通过实验测量铅笔芯电阻大小如图甲所示,请你观察铅笔芯的异同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同组的小明同学根据图甲所测的数据,认为4B铅笔导电性能比2B铅笔要好,你认为小明的观点________(“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小玲提出问题:“导体的导电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导体的导电性与长度、________有关。(写出两个因素即可) 【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如图乙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如果他们要研究导体的材料对电阻的影响,应选择图丙中的________分别接入电路中的E、F之间。他们继续进行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2
电流/A
1
镍铬
1
S
0.4
2
镍铬
1
2S
0.8
3
镍铬
0.5
S
0.8
4
锰铜
1
S
0.7
【交流评估】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导电性________(填“越好”“一样”“越差”)。 (3)在整个实验中他们除了控制温度保持不变外,还应控制________不变,才能通过电流大小来比较导体的导电性。
【解析】【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大小取决于内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外因是:温度,要研究2B铅笔和4B铅笔的导电性能,应使它们的长度和横街面积相同,而2B铅笔和4B铅笔的粗细不同,所以不合理。【提出问题】由题意知:如图1所示铅笔芯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不同,电阻不同,由此可猜想,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进行实验】要研究导体的材料对电阻的影响,要控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导体进行实验,由图3 知,A和B满足上述条件,故选A和B分别接入电路中的E、F之间。【交流评估】(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3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导电性越好。(3)在整个实验中他们除了控制温度保持不变外,还应控制电压不变,才能通过电流大小来比较导体的电阻大小。 【答案】【提出问题】不合理;铅笔芯的粗细不同;【猜想与假设】材料、横截面积;【进行实验】A和B;【交流评估】(1)1、3;(2)越好;(3)导体两端的电压。
强化训练:
1.(2019?岳阳一模)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2V 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1.5V
C.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 D.电压就是水压
【解析】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故A错误;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故B错;C、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F,故C正确;D、电压可以用水压类比理解,但电压不是水压,故D错。故选C。
【答案】C
2.(2019?郴州模拟)如图为某同学测量L1两端电压的电路,图中有一条导线接错了,接错的导线是(  )
?
A.1 B.2 C.3 D.4
【解析】要测量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需将电压表与L1并联;由图知,电压表所测的是两盏灯泡的总电压,应将导1的右端,挪到L1右边的接线柱处,也就是说导线1接错了。故选A。
【答案】A
3.(2019?岳阳模拟)某同学在用电压表测电压时,选用了“+”“3”接线柱,读数时却误按照“+”“15”接线柱来读,得到电压值为13.5V.则实际值为(  )
A.4.5 V B.2.7 V C.3.5 V D.1.5 V
【解析】“+”“15”和“+”“3”使用同一表盘,“+”“15”每一大格是“+”“3”每一大格的5倍,“+”“15”每一小格是“+”“3”每一小格的5倍,所以选用了“+”“3”接线柱,读数时却误按照“+”“15”接线柱来读,得到电压值为13.5V,实际值是13.5V的,即2.7V。故选B。
【答案】B
4.(2019?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当甲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为(  )
A.1.2V,6V B.6V,1.2V C.4.8V,1.2V D.1.2V,4.8V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所以,电压表V1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示数为6V,故ACD错误;电压表V2的量程为0~3V,对应的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2V,故B正确。故选B。
【答案】B
5.(2018?越秀区二模)图所示电路,L1的电阻比L2的小。开关闭合,灯均发光,则(  )
A.V示数等于V1示数 B.V1示数大于V2示数
C.A示数等于A2示数 D.A1示数大于A2示数
【解析】AB、由左图知,两灯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电压,V2测L2两端电压,V测电源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则有:UV=UV1+UV1,
所以V示数大于V1示数,故A错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L1的电阻比L2的小,由U=IR知,V1示数小于V2示数,故B错误;CD、由右图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L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有:IV=IA1+IA2,所以A示数大于A2示数,故C错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与电源电压相等,L1的电阻比L2的小,由I=可知,A1示数大于A2示数,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6.(2018?河西区一模)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开关闭合后两灯均发光,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的示数可能为6 V B.电压表V的示数一定等于12 V
C.电流表A的示数可能为0.4 A D.电流表A的示数一定等于0.2 A
【解析】由电路图知,两个灯泡串联,A、A1都测电路中电流,V1测L1两端电压,V测电源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A1、A的示数相等,都为0.2A,故C错误,D正确;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所以,V1的示数为6V,则V的示数一定大于6V,但不一定等于12 V(两灯的规格可能不同),故AB错误。故选D。
【答案】D
7.(2018?长春模拟)有两个电路元件A、B,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若将A、B两元件并联接在原来的电源上,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
A.1.2A B.0.6A C.0.7A D.0.5A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电路元件A和B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IA=IB=I=0.2A,由图象可知,A和B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1V,UB=2V,所以,电源的电压:U=UA+UB=1V+2V=3V;(2)若将A、B两元件并联接在原来的电源上,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UA′=UB′=U′=3V,由图象可知,通过两元件的电流分别为:IA′=0.6A,IB′=0.6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I′=IA′+IB′=0.6A+0.6A=1.2A。故选A。
【答案】A
8.(2018?清流县模拟)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灯,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  )
A.金属材料 B.陶瓷材料 C.纳米材料 D.半导体材料
【解析】制造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故选D。
【答案】D
9.(2018?三明模拟)最近,中国学生曹原和他的团队在石墨烯超导材料研究上的新突破震惊了世界。超导体材料适合制作以下的(  )
A.输电线 B.电阻丝 C.灯丝 D.电炉丝
【解析】A、用超导体做输电导线,可以减小由电能到内能的损耗,提高传输效率,故A符合题意;BCD、电阻丝、白炽灯的灯丝、电炉丝都是利用电热工作的,不能用超导材料,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10.(2018?河南模拟)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其电阻一定增大 B.导体中的电流增大,其电阻一定减小
C.若导体不接入电路,其电阻为0 D.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及通过的电流无关
【解析】A、导体电阻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不变,所以A是错误的;B、导体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当电流增大时,电阻不变,所以B是错误的;C、导体不接入电路,电流和电压为零时,电阻不为零,所以C是错误的;D、导体的电阻和其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D是正确的。故选D。
【答案】D
11.(2019?黄浦区一模)下列关于导体的各选项中,跟导体电阻大小无关的是(  )
A.长度 B.材料 C.电流 D.横截面积
【解析】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故C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12.(2018秋?永寿县期末)通常情况下,关于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制作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金丝两端的电压越大,合金丝的电阻越小 B.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无关
C.合金丝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D.通过合金丝的电流越小,合金丝的电阻越大
【解析】A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AD错误;B、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有关,即导体的材料、长度、温度一定,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故B错误;C、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长度有关,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温度一定,合金丝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故C正确。故选C。
【答案】C
13.(2019?浦东新区一模)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  )
A.长度 B.粗细 C.温度 D.密度
【解析】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故A正确。故选A。
【答案】A
14.(2018?南岗区模拟)如图所示给出了四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情形,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的是(  )
A. B. C. D.
【解析】A、图中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左半段,滑片左移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A不符合题意。B、图中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左半段,滑片左移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B不符合题意。C、图中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右半段,滑片左移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电阻变大,C符合题意。D、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相当于定值电阻接入了电路,滑片移动,连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不变,电阻不变,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15.(2018?江汉区一模)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线方法。把它们分别连接在电路中,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可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的接法是(  )
A. B.
C. D.
【解析】A、图中接了下面两接线柱,相当于定值电阻,不合题意;B、图中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使电阻变小,不合题意;C、图中接了上面两接线柱,相当于导线,不合题意;D、图中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使电阻变大,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16.(2019?上海一模)教室中的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压为________伏,日光灯和它旁边的电风扇之间是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电灯、电风扇等属于电路元件中的________(选填“电源”、“电键”、“导线”或“用电器”)。
【解析】教室中的日光灯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日光灯和它旁边的电风扇在工作时互不影响,所以它们是并联的;电灯、电风扇等属于电路元件中的用电器。
【答案】220;并联;用电器。
17.(2018?安徽模拟)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均为图b所示,灯泡L1两端的电压________V。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1、L2串联,电压表V1测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两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电压表V1的示数应大于V2的示数,所以它们的量程不同,电压表V1的量程是0~15V,由图b知它的示数UV1=7V;电压表V2的量程是0~3V,由图知它的读数UV2=1.4V,即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UV2=1.4V;所以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UV1﹣UV2=7V﹣1.4V=5.6V。
【答案】5.6。
18.(2018?湖北模拟)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灯泡L1与L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他所用的电源是四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当他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V。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从正极出发依次通过两灯泡,最后回到负极,故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即U2=2V;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可知四节新干电池组成电源的电压U=4×1.5V=6V;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L1两端的电压U1=U﹣U2=6V﹣2V=4V。
【答案】串联;4。
19.(2018?中山市校级二模)最近的火热话题:中美芯片战!我们通常所说的“芯片”是指集成电路。集成电路(IC)常用基本概念有:晶圆,多指单晶硅圆片,由普通硅沙拉制提炼而成,其是最常用的________材料(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二极管也是由该材料制成,小明在学习了二极管的相关知识后,将二极管与电流表串联起来,对电流表起________作用(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二极管________的特性。
【解析】集成电路(IC)常用基本概念有:晶圆,多指单晶硅圆片,由普通硅沙拉制提炼而成,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把它和电流表串联起来,能够防止电流表因正负接线柱接反而损坏,从而对电流表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半导体;保护;单向导电。
20.(2018?西城区二模)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实验器材:稳压电源、电流表、横截面积相同的镍铬丝和带有金属夹的导线。若依次将1、2、3号镍铬丝接在两个金属夹之间,则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________,说明在温度、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越短,电阻越________。
【解析】若依次将1、2、3号镍铬丝接在两个金属夹之间,电阻长度减小,则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大,由此可知电阻变小,说明在温度、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越短,电阻越小。
【答案】大;小。
21.(2018?柳江区校级模拟)电位器实际是滑动变阻器,如图是电位器的结构示意图。把电位器与灯串联来调节灯的亮暗,如把电位器的A、B两端接在电路中,把旋钮顺时针转时,灯的亮暗变化是________(选填“变亮”“不变”“变暗”),说明导体电阻大小与________有关。
【解析】把电位器的A、B两端接在电路中,把旋钮顺时针转时,长度变大,电阻变大,由I=可知电流变小,灯的亮暗变化是变暗,此实验说明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有关。
【答案】变暗;长度。
22.(2018?锦江区模拟)如图所示,把滑动变阻器 A、D 端接入电路时,要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则 滑片 P 应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滑动:若此变阻器铭牌标有“50Ω 1A”字样,当滑 片 P 移到中间时,CD 间的电阻是________Ω。
【解析】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它是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如图所示,当把A、D连入电路,即滑片左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必须将滑片P向右端移动。当滑片P 移到中间时,CD 间的金属杆相当于导线,所以CD间电阻是0;
【答案】右;0。
23.(2017?安顺模拟)如图,已知电源电压为9V,V1表示数为6V,L2电流为2.5A,则
(1)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2)L1的电流是多少?电流表示数为多少?
【解析】(1)由电路可知,两灯串联,V1测量L1的电压,故L1两端的电压为6V;V2测量L2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得L2两端的电压:U2=U﹣U1=9V﹣6V=3V;
(2)因两灯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故两灯的电流一样大,都等于L2中的电流2.5A。
【答案】(1)L1两端的电压为6V,L2两端的电压为3V,(2)L1的电流是2.5A;电流表示数为2.5A。
24.(2017?儋州校级一模)如图所示,用电压表分别测量L1两端的电压U1、L2两端的电压U2以及L1、L2串联的总电压U,请根据表盘读数回答下列问题:
(1)L1两端的电压U1是多大?
(2)L2两端的电压U2是多大?
【解析】(1)根据中间图可知,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示数为3V,因此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U是3V;(2)根据最右边图可知,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7V,因此L1端的电压U1=1.7V;L2端的电压U2=U﹣U1=3V﹣1.7V=1.3V。
【答案】(1)L1两端的电压U1是1.7V;(2)L2两端的电压U2是1.3V。
1.(2019?黄浦区一模)在图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要求电键S闭合后,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电压表测小灯电压。
【解析】因为电压表测小灯泡L两端电压,故电压表与L并联,所以中间一定为电压表,左边一定为电源,根据电流方向可知,电源上边为负极、下边为正极,则右边为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如下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
2.(2019?怀化模拟)请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灯泡变亮。
【解析】滑动变阻器要改变灯泡的亮度,则滑动变阻器应与灯泡串联;
由图知,已经连接了滑动变阻器下方的接线柱,则应将滑动变阻器的上方任一接线柱与灯泡的左接线柱相连,如下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
3.(2019?长宁区一模)在图中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图。
【解析】读图可知,右侧圈与电源并联,所以一定是电压表;下面的圈串联在电路中,所以一定是电流表。最左侧的电表与R并联,应为电压表,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
4.(2018?普陀区二模)在图所示电路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解析】根据图中元件的位置可知,上面圆圈不能为电流表,否则会发生电源短路,因此上面圆圈为电压表;而下边圆圈与灯泡L1并联,所以下边圆圈也为电压表,若为电流表,则灯泡L1被短路,如下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
5.(2019?长宁区一模)某校初三同学完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实验后,想继续“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甲、乙两组同学利用若干定值电阻、干电池等实验器材,按照如图的电路进行了多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表1(甲组)
表2(乙组)
实验
序号
电流I
(安)
电压U1
(伏)
电压U2
(伏)
电压U
(伏)
实验
序号
电流I
(安)
电压U1
(伏)
电压U2
(伏)
电压U
(伏)
1
0.10
1.0
0.5
1.5
4
0.20
4.0
2.0
6.0
2
0.20
2.0
1.0
3.0
5
0.30
3.0
3.0
6.0
3
0.30
3.0
1.5
4.5
6
0.30
4.5
1.5
6.0
①分析比较每次实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实现多次测量实验数据的目的,甲组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乙组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③甲、乙两组同学分析比较表1、表2中第二列、第三列与第四列的数据发现: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你认为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比较每次实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2)甲组的数据表一中电压U的数值在不断变化,电压U1、U2的比值一直不变,所以甲组的方法是保持串联导体不变,改变电源的干电池节数;乙组的数据表二中电压U的数值不变,电压U1、U2的比值一直变化,所以乙组的方法是保持串联电路两端电压不变,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3)串联电路分压,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两导体电阻阻值相等时,两端电压相等,当串联的两电阻大小不相等时,两端电压也不相等;
【答案】①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②保持串联导体不变,改变电源的干电池节数;保持串联电路两端电压不变,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③两导体电阻阻值相等时,两端电压相等,当串联的两电阻大小不相等时,两端电压也不相等;
6.(2018?庐阳区校级一模)某实验研究小组在“用电压表测电压规律的实验”中,他们先测得干电池组两端的电压为3.0V,然后将两只灯泡L1、L2并联接在该电池组两端,如图1所示。闭合三个开关,用电压表测得L1、L2两端电压U1、U2均为2.6V。
(1)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_。
(2)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后,实验小组的小刚同学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并联的两个灯泡的电压小于3.0V,还有0.4V的电压哪里去了呢?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实验小组得到的信息是:电池组内部有电阻r,在正常情况下r为定值,如图2所示;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他们发现的问题:实验小组认为,如果上述信息真实可靠,当我们把电路中电池以外的电阻等效成一个电阻R外时,图1所示电路可等效为图3所示电路。如果断开图1中的S2,R外将________,U外将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接下来实验小组为了测定一个总电压未知的新电源内阻r的值,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测量电路。其中R1=5Ω,R2=14Ω.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示数I1为0.5A;只闭合S2时,电流表示数I2为0.2A.请你依据上述数据,计算出新电源内阻r=________。
【解析】(1)用电压表测得L1、L2两端电压U1、U2均为2.6V,故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2)图1所示电路可等效为图3所示电路,此时两灯并联后,如果断开图1中的S2,为L1的简单电路,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电路中电池以外的电阻等效成一个电阻R外将变大,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变小,根据欧姆定U=IR,电池组内部有电阻r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U外将变大;(3)如图4所示的测定r的电路中,当只闭合S1时,R1与r的串联;则:U=I1(R1+r);即:U=0.5A(5Ω+r)﹣①;只闭合S2时,R2与r的串联,电流表示数I2为0.2A,则:U=I2(R2+r);即:U=0.2A(14Ω+r)﹣②;。解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可得:r=1Ω.答:电池组内部有电阻r为1Ω
【答案】(1)相等;(2)变大;变大;(3)1Ω。
7.(2018?河西区二模)小亮同学在做“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所用的器材如图1所示,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图1所示的电路图2;
(2)如图1,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3V,则故障可能是小灯泡L1________或小灯泡L2________。(均选填“短路”或“断路”)
(3)为了防止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他采用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请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解析】(1)由实物电路图知:电源、滑动变阻器、灯泡、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滑动变阻器用右半部分电阻丝,据此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2)当L1处断路,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当L2处短路,L2不分担电压,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故故障可能是小灯泡L1断路或小灯泡L2短路。
(3)根据题目要求画出表格如下:
次数
L1两端电压U1/V
L2两端电压U2/V
L1、L2串联后总电压U/V
1
2
3
【答案】(1)电路图如图示;(2)断路;短路;(3)记录表格如图示。
8.(2018?潮南区模拟)小刚和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1)根据电路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图乙中的实物图;
(2)小刚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时,直接选用0~3V的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先用________进行试触,如果试触结果不超过3V,再改用小量程测量;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丽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这样做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
(4)同学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接下来他们还应当________
A.更换电压表的量程重做实验 B.改变两个小灯泡的规格重做实验
L1两端电压/V
L2两端电压/V
L串联后的总电压/V
1.4
3.1
4.5
(5)小刚接下来又按正确的方法测出了L1、L2及AC间的电压分别为:U1=2.4V,U2=1.4V,可读出UAC=________V。
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电压的关系是________。
【解析】(1)两灯泡、开关、电源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并联在L1灯泡两端,且由于电源电压是三节干电池,所以电源电压是4,5V,故电压表应选择大量程,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电流表和电压表在使用时,如不能估计测量值的大小,应采用试触法选择合适量程,即先选用0~15V的量程试测,如果示数小于3V,再改用0~3V量程测量。
(3)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此时与L2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却是反的,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
(4)为得到普遍性的规律,应选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测几组数据进行分析,A错误,B正确;
(5)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是大量程,分度值是0.5A,故此时的示数是4V;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与电源电压相等,即UAC=U1+U2.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电压的关系是相等。
【答案】(1)如上图;(2)大量程;(3)不正确;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B;(5)4;相等。
9.(2018?北塔区三模)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组(电压约为3V)、电压表、多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把电路连接完整,要求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的电压。
(2)电路连接正确后进行实验,某小组分别测出灯L1、L2两端的电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压,电压表示数相同,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V.根据这组数据,该小组得出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你认为实验的疏漏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灯L1、L2并联,要测量灯泡L1两端电压,电压表需与L1并联,因为干电池组电压为3V,则选择0~3V量程。
(2)由图可知:因为干电池组电压为3V,选择0~3V量程,则对应的分度值为0.1V;根据指针所指位置可读出电压值为2.6V;
(3)实验的疏漏之处: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或没有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
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测量几次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加准确。
【答案】(1)见上图;(2)2.6;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
10.(2018秋?南海区月考)小明在深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
(1)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小明刚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两灯立即发光,这说明他在连接电路时没有将________。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
(3)如果甲、乙两组的同学分别发现电压表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现象,请你分析他们在实验时出现问题的原因:甲组:________;乙组:________。
(4)在测量过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测量L2的电压: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________。
(5)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如图3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若电源电压为3V,则灯L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
【解析】(1)小明刚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两灯立即发光,这说明他在连接电路时没有将开关断开;(2)由图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灯L1短路(或L2断路);(3)在实验时甲、乙两组的同学分别发现电压表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现象,甲组,指针偏转角度过小,原因是电压表量程选择过大;乙组,指针反向偏转,原因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测L1两端的电压时,A点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连接,B点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连接;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用上述的方法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因为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5)如图3所示,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2的电压,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的示数为1.2V;若电源电压为3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则灯L1两端的电压:U1=U﹣U2=3V﹣1.2V=1.8V。
【答案】(1)开关断开;(2)灯L1短路(或L2断路);(3)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过大;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不能,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5)1.2;1.8。
11.(2018秋?黄石港区校级月考)小明选用了一些实验器材来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及电压的关系”实验:
(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并用电流表测量a、b、c三处的电流,电流表示数如表1。
表1:
Ia/A
Ib/A
Ic/A
0.18
0.18
0.36
表2:
Uab/V
Ubc/V
Uac/V
2.5
 2 
4.5
小明同学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小华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请你说说下一步怎么做,可以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________。
(2)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验。测量完L1两端的电压后,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小明将电压表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你认为小明的操作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3)图乙中,小明通过实验操作,测得ab、ac间电压表示数如表2,其中bc间电压如图丙所示,小华认为小明在测量bc间电压时的操作还有待改进,应该________。
(4)小明按如图丁连接好电路,正确操作后,测得a、b、c三处的电流记Ia、Ib、Ic,测得ab、bc、ac两点间的电压为Uab、Ubc、Ua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Ia>Ib>Ic B.Ia=Ib=Ic C.Ia<Ib<Ic D.Uab=Ubc=Uac
(5)在进行图乙所示实验时小明同学误将电流表当成电压表并联在了ab两端,闭合开关后, L2 (选填“L1”、“L2”或“L1和L2)能发光。
【解析】(1)两灯泡并联,灯泡两端电压相同,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这说明所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为得出普遍结论,应采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改进后并多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由电路图知,当电压表测量L1两端电压时,电流从a端流入电压表,从b端流出,也就是a端对应的是电压表的“+”接线柱;如果将a端连接在c点时,电流就从“﹣”接线柱流入电压表,引起指针反偏,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3)由表2中的数据Uac=4.5V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则图丙中电压表示数为2V;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较小,说明选择的量程偏大,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断开开关,选用小量程,即选用0~3V的量程;(4)由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可知,AC错误,B正确;由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D错误;(5)在进行图乙实验时小明误将电流表当成电压表并联在了ab两端时,L1被短路不能发光,此时有电流通过L2,则能发光的是L2;
【答案】(1)采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2)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2;电压表换用0~3V的量程;
(4)B;(5)L2。
12.(2018秋?荣成市校级期中)小明和小亮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小明先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成图乙的实物图(电压表尚未连接)
(1)小亮一眼就看出了小明连接的错误,并指出如果直接闭合开关将出现________(选填“断路”或“短路”)现象,小灯泡L1、L2都不会亮,还可能造成变阻器或________损坏。
(2)小亮只更改跟L1、L2的四个接线柱A、B、C、D相连的某根导线的一端,就使电路连接正确了。他的做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指出一种即可)
(3)接下来,他们按图丙所示电路图连接了三个电压表。实验过程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
【解析】(1)由图知,AC导线把两个小灯泡都短路了,会造成电路中电流增大,产生的电热过多,烧坏电源。(2)只更改跟L1、L2的四个接线柱A、B、C、D相连的某根导线的一端,将导线②的上端A改接到B或D,也可以将导线①的右端C改接到B或D,就使电路连接正确了。如下图所示:
或;
(3)据实际可知,实验过程中调节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灯泡两端电压,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性的规律;
【答案】(1)短路;电源;(2)将导线②从A改到B或D上(或 将导线①从C改到B或D上);(3)改变灯泡两端电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