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气体交换》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气体交换》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3-29 21:3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发生在肺内气体交换》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中平均每天约有40人因溺水死亡.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溺水时主要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
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2.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或分离是决定血液中的(  )
A.二氧化碳浓度高低
B.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
C.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的强弱
D.氧浓度的高低
3.正常成年人在平静时,一分钟大约呼吸(  )
A.10次左右 B.16次左右 C.30次左右 D.75次左右
4.我们吸入的氧,最终要到达下列哪个结构被利用(  )
A.细胞 B.脑 C.心脏 D.血液
5.小王因为胸部不适,去做胸部拍片检查,医生要求他先吸气然后憋气不动,在吸气过程中,他的肋间肌和膈的运动情况是(  )

A.肋间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
B.肋间肌舒张、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
C.肋间肌收缩、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上升
D.肋间肌收缩、肋骨上升、膈收缩而下降
6.某同学在平静状态时,胸围长度为82cm,尽力吸气的胸围长度为92cm,尽力呼气的胸围长度为80cm,他的胸围差为(  )
A.170 cm B.158 cm C.10 cm D.12 cm
7.人体的主要呼吸肌是(  )
A.腹部肌肉 B.背部肌肉
C.胸部肌肉 D.肋骨间肌肉和膈肌
8.如表是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  )
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氧气 20.96 16.40
二氧化碳 0.04 4.10
其他气体 79.00 79.50

A.吸气时只吸入氧气
B.呼气时只呼出二氧化碳
C.气体含量基本不变
D.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9.一个人的肺活量是指(  )
A.当进行运动时,他能呼出的最多气体量
B.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能吸入的最多气体量
C.深吸气后,他能呼出的最多气体量
D.深呼气后,他能吸入的最多气体量
10.当膈肌收缩时(  )
A.膈肌顶部上升 B.胸廓容积缩小 C.肺内气压增大 D.气体进入肺内
11.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12.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体检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吹 B.屏住呼吸后再尽力吹
C.跑步结束后再尽力吹 D.扩胸运动后再尽力吹
13.某同学测定肺活量时,三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 2500ml,2700ml,3200ml,该同学的肺活量应该是(  )
A.2500ml B.2700ml C.3200ml D.2800ml
14.每年暑假都有学生溺水事件发生,当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如图所示,人工呼吸急救措施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15.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
B.箭头②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C.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
D.血液经过此处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6.如图中能表示血液流经小肠前后成分变化的是(  )
A. B. C. D.
17.下面是关于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肺泡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血液
B.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肺泡
C.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D.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同时,肺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18.血液流经某个部位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那么该部位是(  )
A.全身血管 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肺静脉 D.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19.某同学三次测得肺活量的数据为3600mL、4000mL、3800mL,他的肺活量应是(  )
A.3600mL B.3800mL C.3700mL D.4000mL
20.人在呼气时,腹肌的状态,胸部的容积分别是(  )
A.收缩,缩小 B.收缩,扩大 C.舒张,缩小 D.舒张,扩大
 
二.解答题(共10小题)
21.如图为呼吸时胸廓和膈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一)表示呼吸过程中   时的状态,此时膈肌处于   状态,胸廓变   (填“大”或“小”),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填“大于”或“小于”),气体被   肺。(填“吸入”或“呼出”)

22.如图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是   瓶.
(2)吸气、呼气完成后,甲、乙两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瓶,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   气体成分增多.增多的这种气体是由人体的   细胞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从血液中透过   壁和   壁进入肺泡,然后随   的过程排出体外.

23.如图甲为模拟呼吸运动的膈肌运动模型,图乙为肺部气体交换示意图,丙为某部位不同时间测得的气体成分比较,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气球是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   ,表示吸气过程的是   (填A或B)图.
(2)甲图中,A表示膈肌处于   (请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图乙中,c表示   气体,c、d能进出肺泡是由于气体具有   作用.
(4)丙中X的气体成分与图乙中的   (填a或b或c或d)成分最为接近.
24.如图表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请据图回答:
(1)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   作用完成的。
(2)吸气时,图中①表示的气体是   ,②表示的气体是   。
(3)②表示的气体随血液流动带到   。
(4)A表示的结构是   ,写出其有利于气体交换的一个结构特点   。
(5)此处和外界气体的交换是通过   运动实现的。

25.如图是模拟呼吸运动的模式图,请观察并根据实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装置中,玻璃钟罩代表   。
(2)用手向上顶起橡皮模(如图甲),模拟的是   (填“吸气”或“呼气”)状态;在实际呼吸过程中,人体在该状态时,呼吸肌处于   状态。
(3)人体通过呼吸运动,使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从而完成   气体与   气体的交换。

26.如图中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1)曲线   表示在静坐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曲线   表示跑步后的呼吸情况.
(2)从两幅曲线图的对比中可知,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肺活量   (选填“增加”或“减少”),从而增强肺的呼吸功能.
27.如图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图乙表示   过程,此时膈肌处于   状态,胸腔容积   (选填“扩大”或“缩小”),肺内的气压   (选填“上升”或“下降”).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量增多,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8.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的模式图,①~②为相关气体,A~B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过程所示的为   里的气体交换,B过程所示的为   里的气体交换.
(2)物质②是由血液中的   运送的,①是由血液中的   运送的.
(3)通过A过程后,血管里流的是   血.

29.如图为人体下肢某处组织细胞与周边血管内血流方向示意图,据图回答:
(1)血管A内流动的是含   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血管B的管腔很细小,有些部位只容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此为   血管.
(3)血管C内的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的哪个腔?   .分布在人体下肢处的静脉血管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4)为了抢救失血较多的病人,给患者输血时应以输   血为原则.

30.“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观察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是人体呼吸运动模拟装置,薄膜向下运动对应图乙   过程.(选填“AB”或“BC”)
(2)关于下列“模拟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在篮球上的运动实验说明地球是球体
B、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证明分子间有空隙
C、米勒实验,能证明在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合成小分子有机物是完全有可能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A;2.D;3.B;4.A;5.D;6.D;7.D;8.D;9.C;10.D;11.C;12.A;13.C;14.C;15.D;16.B;17.C;18.B;19.D;20.C;
 
二.解答题(共10小题)
21.吸气;收缩;大;大于;吸入;22.甲;乙;二氧化碳;组织;毛细血管;肺泡壁;呼气;23.肺;B;舒张;二氧化碳;扩散;b;24.扩散;二氧化碳;氧气;组织细胞;肺泡;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呼吸;25.胸廓;呼气;舒张;肺内;外界;26.A;B;增加;27.吸气;收缩;扩大;下降;二氧化碳;28.肺泡;组织;血浆;红细胞;动脉;29.氧;毛细;右心房;静脉瓣;同型;30.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