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象的耳朵 教案(2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大象的耳朵 教案(2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9 20:43:07

文档简介

小学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似、耷、咦、竖、竿、舞、痛、烦、扇”9个,其中“似”和“扇”是多音字。通过阅读中不断复现的方式进行识记。
(二)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扇、慢、遇、兔、安、根、痛、最”8个,都是合体字,属于汉字部件的组合。具体可为分为三类,左右结构的字是“慢、根”,上下结构的字是“兔、安、最”,包围结构的字是“扇、遇、痛”。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指导可以链接本单元书写提示落实,上下结构字学生书写可以结合前六个单元书写中悟出的规律书写,包围结构的字可以链接园地一书写提示进行指导。难点在于走之旁的 “遇”书写要美观。
(三)通过课文学习初步进行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练习对话朗读,体会问句的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
(一)在一张纸上拓印全家人的掌印,然后自己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拓印小动物的脚印、树叶的纹路。
(二)请你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写之前想一想怎么占格,写的时候做到不涂改,写工整,写正确。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9个生字,熟悉到能在练习朗读课文的时候认出它们。
(2)书写本课的生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指导可以链接本单元书写提示落实,巩固上下结构字的规律书写,包围结构的字可以链接园地一书写提示进行指导。
(3)在小组内,练习读课文,读好问句。
(4)链接语文园地,感受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5)尝试提取关键词语讲故事。
2.思维目标
开启“独特的我”主题学习,初步感受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
3.价值目标? ?
尝试发现事物的独特性,感受发现独特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
(二)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9个生字,熟悉到能在练习朗读课文的时候认出它们。
2.书写本课的生字,链接园地一书写提示指导包围结构的字。重点是 ? ?“遇”走之旁的书写美观性。
3.链接语文园地七,感受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
1.在小组内,练习读课文,读好问句。
2.尝试提取关键词语讲故事。
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预设时间: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出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2.揭示本单元学习任务:讲故事。
3.出示插图
板书课题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读读这些积累过的词语
2.课文中都谁和小马对话了?
3.出示本课课文插图,猜猜图中谁是主要人物呢,学着上面的样子,列出人物关系图。
(三)设计意图
延续第五单元讲故事话题,揭示本单元的重点任务。
环节二:朗读课文,自主识字(预设时间:2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巡视,听学生读书情况,找到要带读的句子。
教师带读。
以下句子作为预设:以听到的学生读不通的句子为准
1.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2.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呢?”
3.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4.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带读后让学生同桌互读、合作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在人物关系图的基础上画图示。
发生:大象的耳朵是耷拉着的。
发展:小动物们纷纷用自己竖着的耳朵质疑大象的耳朵,。
结果:大象还是让耳朵耷拉着
这个图示就像一个大枣核,故事发展再人物对话中推进。
(二)学生活动设计
·自由朗读。
1. 圈画读书过程中不认识的字(不一定是课后字表的字,因为那些字都注音了)。
2. 标画自然段。
3. 在阅读复现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
·跟读句子(PPT,生字闪烁)
第一句:复现生字:咦 、耷
第二句:复现生字:竖
第三句:复现生字:竿
第四句:复现生字:舞 痛 烦 根
跟读句子,在读中复现生字。? ?
·跟读句子(PPT,生字闪烁)
第一句:复现生字:咦 、耷
第二句:复现生字:竖
第三句:复现生字:竿
第四句:复现生字:舞 痛 烦 根
跟读句子,在读中复现生字。
·同桌互读
1. 力争读准字音、读音清晰/宏亮、读成句子、读出节奏、读的流利、通顺,尽可能避免字读、断读,试着做到一口气读一个句子。让同桌听听——)
2.结成学生帮扶小组,学会同自己性格迥异,或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并合作。
3. 试着读好文中出现的问句。
(三)合作朗读
1. 开火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围绕大象发生了什么故事,最后结果怎么样?
在人物关系的基础上,重在用图示说明事情的发生、发展与结果。
2. 小动物们都和大象说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呢?
(1)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复现生字。
(2)边听边思考。
(3)根据课文内容提取信息。
(4)用横线进行标画。
3. 指名读小动物们说的话。
(1)学生读句子 。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有病了。”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2)复现生字:咦、竖、耷 。
(3)指导读好问句。
(4)小鹿、小马,还有老鼠会对大想说什么呢?试着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问句的读法。
示例:
小鹿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有病了。”
小马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
(三)设计意图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达到识字目的,培养合作能力。
环节三:学习检测(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通过翻牌子的游戏,检测本课生字词的掌握。
2.出示本课需要书写的左右结构的生字(PPT)。(,出示园地一“我的发现”,注意“遇”字的书写美观)
(二)学生活动设计
1. 认读藏在动物名牌后面的生字词?
耳朵 ?扇子 ?遇到 ?兔子 ?后来 ?不安 ?毛病 ?头痛 ?最后 ?只要 ?人家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顺序读、乱序读。
2.学生独立观察本课需要书写的包围结构的生字
扇? 遇? 痛
3. 复习园地一书写提示中有关包围结构字的书写指导。
4.独立观察生字占格,提示重点笔画。
5.学生书写,评价后修改。
(三)设计意图
检测本课生字词的掌握,书写包围结构的字。
课下作业
完善课文人物关系图,试着找出关键词语。
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似、耷、咦、竖、竿、舞、痛、烦、扇”9个,其中“似”和“扇”是多音字。通过阅读中不断复现的方式进行识记。
(二)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扇、慢、遇、兔、安、根、痛、最”8个,都是合体字,属于汉字部件的组合。具体可为分为三类,左右结构的字是“慢、根”,上下结构的字是“兔、安、最”,包围结构的字是“扇、遇、痛”。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指导可以链接本单元书写提示落实,上下结构字学生书写可以结合前六个单元书写中悟出的规律书写,包围结构的字可以链接园地一书写提示进行指导。难点在于走之旁的 “遇”书写要美观。
(三)通过课文学习初步进行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练习对话朗读,体会问句的表达效果。
学情分析
(一)在一张纸上拓印全家人的掌印,然后自己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拓印小动物的脚印、树叶的纹路。
(二)请你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写之前想一想怎么占格,写的时候做到不涂改,写工整,写正确。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9个生字,熟悉到能在练习朗读课文的时候认出它们。
(2)书写本课的生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指导可以链接本单元书写提示落实,巩固上下结构字的规律书写,包围结构的字可以链接园地一书写提示进行指导。
(3)在小组内,练习读课文,读好问句。
(4)链接语文园地,感受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5)尝试提取关键词语讲故事。
2.思维目标
开启“独特的我”主题学习,初步感受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训练。
3.价值目标? ?
尝试发现事物的独特性,感受发现独特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
(二)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9个生字,熟悉到能在练习朗读课文的时候认出它们。
2.书写本课的生字,链接园地一书写提示指导包围结构的字。重点是 ? ?“遇”走之旁的书写美观性。
3.链接语文园地七,感受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
1.在小组内,练习读课文,读好问句。
2.尝试提取关键词语讲故事。
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图导入(预设时间: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关注学生故事图示的个性化,重点看看学生补进来的关键词语。
(二)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展示自己课下完善的关系图。
2.交流梳理。
(三)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为讲好故事打基础。
环节二:发现大象的变化,完善导图,巩固识字(预设时间:24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通过具体的语句,发现大象的变化。
1.出示句子(PPT)
第一组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样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的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第二组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2.
2.随文识字
3.指导朗读
第一组
抓住“自言自语”,指导读好问句。
第二组
读中感受大象想法的变化
4.完善故事图示
重点指导提取关键词的方法
第一类:大象耳朵的变化词语
第二类:大象想法变化的词语
第三类:大象心情变化的词语
第四类:行文中反复出现的内容
(二)学生活动设计
1. 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读一读。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样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2.有感情朗读。
3.发现大象的变化。
(1)耳朵的变化:耷拉-竖起来-耷拉
(2)想法的变化:肯定——怀疑——肯定
4.大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说一说。
5.再来读读课文,感受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6.逐段朗读课文,阅读中识字。(PPT)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1)识记:耷? 竖
①观察,部件记忆。
耷:大和耳 ???竖:立表示
②字理识记:耷? 竖
耷:耳朵大?? 竖:牢固的直立
③想象着大象耳朵的样子,再读相关段落。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④链接语文园地七“字词句运用”,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⑤联系生活巩固多音字“似”的读音
(2)大象的耳朵竖起来,好不好呢?
(3)识记: 痛 ?烦
①指名读句子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②转换角色,说说自己竖起耳朵的烦恼。
③部首识记:痛 ? 烦
痛:病字旁???? 烦:火字旁
④从这两个字的部首推测大象的心理感受
(4)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
①齐读
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②在课文前后语境中巩固“扇”的不同读音
7.再读大象的话,谈谈自己的理解。
(1)指名读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样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2)如果这时候小兔子再说大象耳朵有问题的时候,大象也去质疑兔子的耳朵,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提取关键词完善自己的图示,借助关键词讲好大象的耳朵这个故事。
(三)设计意图
阅读中复现生字,体会大象想法的改变,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大象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环节三:学习检测(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抽取生字卡片检测本课生字词的掌握。
2.出示本课需要书写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的生字。
3.学生独立观察后,教师范写“兔”“最” 。
(1)兔:
斜刀头 扁口 撇从扁口起,笔直穿下来。
(2)最:
扁日 下面的横是最长的一笔。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认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词
耳朵 ?扇子 ?遇到 ?兔子 ?后来 ?不安 ?毛病 ?头痛 ?最后 ?只要 ?人家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顺序读、乱序读。
2.学生独立分析字的结构、安排及关键笔画。
慢 根——左右结构
兔 安 最——上下结构
3.教师范写后学生独立书写。
4.评价后修改。
(三)设计意图
检测本课生字的掌握,书写生字。
课下作业
完善自己的关系图,也可重新设计,练习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