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小毛虫》(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昆、怜、挪、仿、佛、尽、任、何、纺、竭、规、律、待、挣、愉、绒”16个,认识多音字“尽”。通过阅读中不断复现的方式进行识记。
(二)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整、抽、纺、织、编、怎、布、消”8个,都是合体字,属于汉字部件的组合。具体可分为三类,左右结构的字是“抽、纺、织、编、消”,上下结构的字是“整、怎”,包围结构的字是“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在巩固中落实,上下结构的字根据前六个单元的学习自主完成,包围结构的字链接园地一的书写提示进行巩固。
(三)积累词语,继续练习借助提示讲故事。
(四)链接《月亮姑娘做衣裳》,感受变化中的独特性。
学情分析
(一)回忆《小蝌蚪找妈妈》,回想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二)成长是什么?是毛毛虫化茧成蝶前的耐心等待,他/她自然就走上了美丽成长的道路。阅读绘本《蝴蝶,如此耐心》,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出蝴蝶的成长路径。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6个生字,熟悉到能在练习朗读课文的时候认出它们。
(2)书写本课的生字,巩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生字的书写结构安排。
(3)默读课文,了解小毛虫经历的变化。
(4)积累词语,能借助提示讲讲故事。
(5)链接《月亮姑娘做衣裳》,感受变化中的独特性。
2.思维目标
在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3.价值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坦然接纳自己。
(二)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6个生字,熟悉到能在练习朗读课文的时候认出它们。
2.书写本课的生字,重点指导“怎”“整”。
3.默读课文,了解小毛虫经历的变化。
4.借助提示讲故事,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5.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感受变化中的独特性。
(三)教学难点
在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出示绘本插图,分享阅读感受。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只小毛虫。
板书课题:小毛虫
(二)学生活动设计
1.分享课前阅读的《蝴蝶,如此耐心》的阅读感受。
???
2.由课前阅读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三)设计意图
由课前阅读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朗读课文(预设时间:2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学生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巡视,听学生读书情况,找到要带读的句子。
教师带读。以下句子作为预设:以听到的学生读不通的句子为准。
1. 小毛虫给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2.尽管如此,它并不希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3.小毛虫一刻已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4.“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小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你要耐心等待,以后就会明白了。”
·带读后让学生同桌互读、合作朗读
·出示课后需要积累的四字词
·指导说清课文讲的故事。
(二)学生活动设计
·自由朗读,学习生字词语。
1.圈画读书过程中不认识的字(不一定是课后字表的字,因为那些字都注音了)。
2.标画自然段。
3.在阅读复现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
·跟读句子。
跟读句子,在读中复现生字。
挪 ?仿? 佛? 任? 何? 规 ?律? 竭? 待
结合语境,认识多音字“尽”
尽管? 尽力
·同桌互读
1. 力争读准字音、读音清晰/宏亮、读成句子、读出节奏、读的流利、通顺,尽可能避免字读、断读,试着做到一口气读一个句子。让同桌听听——)
2.结成学生帮扶小组,学会同自己性格迥异,或不喜欢的人打交道并合作。
·合作朗读
1.7个同学一个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听读的过程中关注字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
2. 积累词语(PPT)(课后第三题)
(1)读中识字
(2)尝试按照课文顺序重新排列
生机勃勃? 笨手笨脚? 九牛二虎之力
尽心竭力? 与世隔绝? 色彩斑斓
(3)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这个故事
(三)设计意图
在朗读课文中复现生字,学习生字,识记并积累课后词语,练习讲故事。
环节三:学习检测,书写生字(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通过句子挖空填字的方式,检测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 )丝(? )(? ),为自己(? )(? )一间牢固的茧屋。(PPT)
2.出示本课需要书写的左右结构的生字。
3.教师范写“纺”,强调左右结构。
(二)学生活动设计
1.填写句子中挖空的字,检测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 抽 )丝( 纺)( 织 ),为自己( 编)( 织 )一间牢固的茧屋。(PPT)
2.回忆有关左右结构字的书写指导。
3.将生字归类,独立观察生字占格,提示重点笔画。
4.学生书写,评价后修改。
(三)设计意图
检测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
课下作业
继续读《蝴蝶,如此耐心》,丰富自己的读书体会。
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小毛虫》(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昆、怜、挪、仿、佛、尽、任、何、纺、竭、规、律、待、挣、愉、绒”16个,认识多音字“尽”。通过阅读中不断复现的方式进行识记。
(二)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整、抽、纺、织、编、怎、布、消”8个,都是合体字,属于汉字部件的组合。具体可分为三类,左右结构的字是“抽、纺、织、编、消”,上下结构的字是“整、怎”,包围结构的字是“布”。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在巩固中落实,上下结构的字根据前六个单元的学习自主完成,包围结构的字链接园地一的书写提示进行巩固。
(三)积累词语,继续练习借助提示讲故事。
(四)链接《月亮姑娘做衣裳》,感受变化中的独特性。
学情分析
(一)回忆《小蝌蚪找妈妈》,回想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二)成长是什么?是毛毛虫化茧成蝶前的耐心等待,他/她自然就走上了美丽成长的道路。阅读绘本《蝴蝶,如此耐心》,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出蝴蝶的成长路径。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6个生字,熟悉到能在练习朗读课文的时候认出它们。
(2)书写本课的生字,巩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生字的书写结构安排。
(3)默读课文,了解小毛虫经历的变化。
(4)积累词语,能借助提示讲讲故事。
(5)链接《月亮姑娘做衣裳》,感受变化中的独特性。
2.思维目标
在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3.价值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坦然接纳自己。
(二)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和已经掌握的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读16个生字,熟悉到能在练习朗读课文的时候认出它们。
2.书写本课的生字,重点指导“怎”“整”。
3.默读课文,了解小毛虫经历的变化。
4.借助提示讲故事,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5.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感受变化中的独特性。
(三)教学难点
在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教学流程
环节一:词语导入(预设时间: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出示课后第三题读一读、记一记。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毛虫。
课题:小毛虫
(二)学生活动设计
1.指名带读词语。(PPT)
生机勃勃? 尽心竭力? 与世隔绝
色彩斑斓? 笨手笨脚? 九牛二虎之力
2.识记:竭
3.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练习读一读,边读边回忆课文所讲的故事。
(三)设计意图
积累词语,在读中感受词语在语境中的运用。
环节二:默读课文,借助提示讲故事(预设时间:1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提出默读要求:
默读课文,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画出相关词句。
2.出示课文插图
3.分三部分学习课文,读好对话,理解词语。
根据插图讲讲故事。
4.出示课后示意图,帮助学生读懂示意图,并借助图示讲故事。
(二)学生活动设计
·默读课文,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画出相关词句。
·出示:课文插图(PPT)
1.将自己圈画的句子对照课文插图进行对照,哪些自然段是描写小毛虫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茧的,哪些自然段是描写蝴蝶的。
2.按照课文的顺序分自然段朗读,感受小毛虫经历的变化。随文识字。
(1)第1~3自然段
A.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
①读出小毛虫眼中的新奇世界。
②联系上文理解“生机勃勃”
③对比朗读,读懂别人眼中小毛虫的可怜。
借助部首识记:怜
B.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①读一读这段话,你觉得小毛虫可怜吗?为什么?
②识记“挪”,理解九牛二虎之力。
③识记“仿佛”,你还能换成什么词?(好像、就像……)这句不是比喻句,只是小毛虫的感受。
④齐读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
(2)第4~6自然段
A.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以后会怎样呢?”它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问。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小毛虫听到了一个声音在回答,“你要耐心等待,以后就会明白的。”
①指名读
②从哪儿看出“尽心竭力”,找到相关语句读出来。
③什么是“与世隔绝”,练习课文和自己的生活想一想。
它听不到……
它看不到……
它的眼前是……
④尝试读好对话,体会疑问句和感叹句的不同语气。
(3)第7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对比本段的“惊奇”和第一自然段的“新奇”
③自读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
这是一只( ???)的小毛虫。 ???????????????????
示例:这是一只灵巧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脱出来。
这是一只满身花纹的小毛虫。它惊奇地返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的翅膀,上面布满了色彩斑斓的花纹。
这是一只心情愉快的小毛虫。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
……
④部首识记“愉”
(4)看课文插图
①自己试着讲一讲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
②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
识记:规律
·课后示意图。(PPT)
1.读懂示意图,我们的理解也可以用这样示意图的方式进行说明。
2.借助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三)设计意图
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理清课文脉络,借助提示讲故事。
环节三:拓展阅读,感受变化的独特(预设时间:12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通过《小毛虫》这篇课文,我们知道小毛虫经过化茧,变成蝶,这个变化是单向性的,那么有没有其他变化的形式呢?
2.链接《月亮姑娘做衣裳》
3.用示意图的方式展示这个故事。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小毛虫变化示意图。
2.自读“我爱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
3.自己画课文示意图,理清脉络。
4.说一说从月亮的独特变化。
(三)设计意图
拓展阅读,感受变化的独特。
环节四:学习检测,书写生字(预设时间:8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小毛虫变化过程的游戏检测生字词的掌握
2.教师范写“怎”,上半部分是“作”的右半部分,注意笔顺。重点笔画心字底的卧勾要写好。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认读小毛虫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字和词。
毛虫 ?叶子 ?目光 ? ?周游 ?纺织 ?编织 ? ?怎样 ?声音 ?花纹 ? ?消失
2.独立观察生字占格,提示重点笔画。
课下作业
想一想你喜欢的小动物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使你非常想养它,写一写。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