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2、 对比鉴别新中国和平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之别;阅读史料并从中发现问题,获取有效信息,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鉴今。
(二)、过程与方法:
自学、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检测、巩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的学习,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风范,为国家赢得荣誉,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其个人修养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教学难点:建国初期美苏对华的不同政策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防关系的本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图片,猜猜看是谁?作为新中国总理及外交部长的周恩来在建国初期有哪些杰出的成就呢?
新授:
(一)、出示课题、学习目标
1、多媒体出示图片,思考近代中国外交有什么特点?(不独立、不平等、无自主权)
2、看书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多媒体出示图片,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3、美苏对新中国的态度怎样?(苏联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孤立、封锁)
[过渡]面对此形势中国政府是怎么做的呢?积极主动地走向世界。在建国的第一年就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出示图片与中国建交和孤立的国家。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签定互助条约)。还积极和邻近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团结世界各国人民。请同学们看课本77页,回答下列问题: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
1、提出、完善的时间:(1953年 1954年)
2、目的:
3、倡导者:
4、内容:
5、影响(作用):
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图片,6分钟记忆本环节内容后检测背诵情况。
[过渡]: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还有哪些外交成就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8页,回答下列问题:
(三)、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1、召开的时间、地点:
2、会议的主题:
3、性质:
4、会议为什么会出现紧张气氛?
5、周恩来的贡献(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内容,视频播放周恩来讲话内容,5分钟记忆本环节知识点后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6、思考课本动脑筋:周恩来为什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合作探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大事有哪些?(小组讨论)
1、至1950年10月,中国与17个国家建交。
2、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出示1949-1955年的外交成就)
实战演练:1、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2、练习册中习题
课外延伸:出示周恩来的外交智慧欣赏
板书设计: 民族 独立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成熟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外交原则)
外交成就: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参加日内瓦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