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师
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课文具体描写了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用他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学习这组教材,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而这课文除了要学生把握课文中独特的科学精神外,另一个是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1、正确读记“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1、读懂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即具体描写了怀特森先生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第一天上课,怀特森先生给我们讲授“猫猬兽”这种动物,我们根据课堂笔记做的随堂测验竟然都得了零分,原来怀特森先生讲的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编造的,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怀疑的能力。
2、了解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从而让我们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3、理清课文的结构:先详细具体地描写了怀特森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科学课的经过,然后概括简略地描写了此后的科学课成了一种“冒险”,最后描写了“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赞扬。特别是要明白作者写最后一段话的用意,并对哲学思辨意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4、进一步学习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学好生字新词,借助词语手册等工具书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
2、提出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并思考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教案一
课前大屏幕显示这样一些表示能说会道的成语,看谁读一遍能记住的成语最多,希望今天的课上同学们都能口若悬河、能说会道,妙语连珠、语惊四座。
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妙语连珠??舌灿莲花
娓娓而谈??津津乐道??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伶牙俐齿??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语惊四座
一、指导读题,明确读法,提出问题
板书课题“我最好的老师”,指名读题,明白至少有三种读法,分别是强调“我”“最好”“老师”,也可以强调其中的两部分来读,当然也可以强调其中的三部分。
读了课题后你的头脑中会冒出什么问题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初步质疑
带着刚才大家提出来的问题静心默读课文,看哪些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请在书上做上记号。然后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还有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明白我们的语文有些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编造 破绽 强调 教训 冒险 挑战
驳倒 论证 权威 糊弄 真理 道理
出人意料 目瞪口呆 饶有趣味
侃侃而谈 想方设法 终身受益
认识“糊”是个多音字,掌握这个字的两种读音。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具体描写了怀特森先生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第一天上课,怀特森先生给我们讲授“猫猬兽”这种动物,我们根据课堂笔记做的随堂测验竟然都得了零分,原来怀特森先生讲的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编造的,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怀疑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再次质疑释疑
预设:
课文内容理解方面的:
1、怀特森先生为什么要向学生讲授错误的信息?
2、向学生讲授错误信息的老师还能说是好老师吗?
3、这样的做法不是在糊弄我们吗?
4、他的教学方法到底独特在哪些地方?
5、……?
写作方法上的:
1、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不写吗?为什么?
2、课文共8个自然段,课题是《我最好的老师》,当然重点是要描写老师,但文中为什么还要写到他的一个朋友?
3、……?
四、感情练读,加深体会
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句段,加深体会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1、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一个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轻信老师和专家的说法,要敢于怀疑。)
2、同时,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3、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这里的“冒险”是指科学课上富有挑战性的紧张刺激的学习过程,同学们学习要时刻动脑对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要有怀疑,也要有实证,学习成了一个真实的复杂的认识过程。)
4、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这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是怀特森先生创造和营造的,也就是在科学课上不断质疑,不断思考,不断论证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那就是要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怀疑的精神。)
5、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书本、权威,代表的是已有的、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知识。句子中的两个“不要迷信”强调的是一种怀疑的精神,强调要通过独立的思考去获取知识。)
6、他听后吓坏了,说:“他怎么能够这样来糊弄你们呢?”我立刻看着那位朋友的眼睛,并告诉他:“不,你的看法错了。”
(联系课文中出现的两个“立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吗?)
五、结合板书,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先由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作一个小结,然后师结合课前的成语积累和今天的课堂学习简单作结——我们不光要会说,而且一定要说经过大脑独立思考后的语言;我们不光要会辨,而且一定要能善于敏锐地辨别事物的真假,独立地判断事物的真伪;我们不光要具有怀疑的能力,而且一定要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不要让我们的脑子睡大觉。这就是我们学习本组课文后必须明白的,也必须从小就要有意识地去学习,去培养的——“科学精神”。(最后板书“科学精神”这四个大字)
? ?
很有个性
教学方法独特??????????糊弄?
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第一天上课(详细具体)
从此??(简略概括) 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敢于怀疑
当然??????????? 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终身受益的教训??????? 科学精神
六、课堂延伸,积累名言(听听名人们的一些心声)[注:看时间灵活安排]
有关怀疑精神的名言: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
怀疑有如草木之芽,从真理之根萌生。——但丁
真正的科学首先教人们怀疑,教人们摸不着头脑。——乌纳穆诺
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爱因斯坦
要突破常人之所见、所识、所思,不为习俗所惑,不随大势所趋,一切以理智为依归,敢于向传统的权威提出质疑与挑战。——竺可桢
关于“什么是科学”和“科学精神”的一些名人名言: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达尔文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科学成就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华罗庚
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华罗庚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巴甫洛夫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属于祖国。——巴斯德
教案二
课前交流:板书“最好的老师”,说一说,你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怎样的?(认真负责,知识面广,严格要求,关心学生……)
一、检查预习,质疑“最好的老师”
1、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我最好的老师。
检查:读音(侃 颅 伪 糊)词义(破绽 糊弄 侃侃而谈)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那么作家大卫·欧文认为谁是他最好的老师呢?(怀特森先生)
错了吧?作者觉得怀特森先生连个一般老师都算不上,不信,你读读这句话。
出示“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
(这种老师不算什么老师;这种老师不配当老师;这种老师根本不符合好老师的标准。)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怀特森先生究竟做了什么让我们这么生气,这么气愤?
要是你的老师也编造错误的内容来上课,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认真地按照老师教的去答题,却拿到了打满红叉的试卷,心情又会怎样?
怪不得我们会如此生气,再读:“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二、再读课文,释怀“最好的老师”
1、就是这样一位不可理喻的老师,却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用怎样的教导让我们明白了原委,改变了看法呢?
A、哪一段是写怀特森解释的话?语言表达形式一样吗?
B、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相结合,这样使文章在表达上富有变化。你能把这些句子做一下改变吗?(出示两个句子)
C、如果要你填上一个词表示当时的语气或者态度,你觉得可以填什么?(语重心长、严肃……)
你能带上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吗?
2、同学们,书读到这里,我们读出了一个个性十足的老师,与其说他个性十足,不如说他用心良苦。他如此用心,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呢?请大家静下心来,读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随时记录你的感受,一会交流。
(板书:独立 质疑)
3、是啊,在不断的冒险中,在不断的挑战下,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更为重要的是他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出示)
A、理解“权威”:在某一范围内具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
B、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
那是不是要求我们就不要相信书本,相信权威了呢?
这是告诉我们,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需要用慧眼去识别,并不是一味地怀疑,一旦你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是需要用充分的理由和根据去证明它的。
三、重读课文,赞美“最好的老师”
1、同学们,这就是老师教给我们的全部,这就是老师的良苦用心。有一次,我把怀特森先生的事讲给一位朋友听,他惊骇极了。“他怎么能够这样糊弄你们呢?”那朋友说道。
我的反应如何?
——立刻看着那位朋友的眼睛,并告诉他:“不,你的看法错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带着肯定的语气
从作者坚定的眼神以及肯定的语气中,说明在作者心中怀特生先生是不容置疑最好的一位老师,是一个极具个性,教学方法独特的老师。
四、迁移训练,模仿写话
本篇课文中怀特森先生解释的那段话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非常巧妙地相结合,我们知道间接叙述可以使表达更加简洁扼要,而直接叙述可以更好地表达心情。你们都有考试考砸的时候吧,那么当你拿着你自己都不忍心看的试卷回家时,妈妈会如何教育你呢?请你恰当地运用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把妈妈教育你的话写下来。
我最好的老师
怀特森先生
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敢于质疑,独立思考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读,引起思考。
在《我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以读为本,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我’最好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然后抓住“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这句话引导学生自主品读,咀嚼课文的重点词句,力图带领孩子们层层剥笋似地深入体会从一堂课到每堂课,从课堂到课外,怀特森先生用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影响了孩子所有的学习方式和人生导向,从而体会怀特森先生确实是最好的老师。
文路和教路是为学路服务的,回顾本堂课的教学,考虑到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针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力求削枝去叶,理清课文的主线,凸显主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我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怀特森先生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很有个性的人。”交流时原本认为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没想到,学生几乎把整篇课文都说到了,交流到最后,就显得有点繁琐,从而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反思自己的教学,主要问题在于没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如果问题这样提:“关于‘猫猬兽’这堂课,怀特森先生的哪些做法体现了他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很有个性的人。”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学生会很快找到重点语句品读,这样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会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样,整堂课的教学才能够凸显主体,线条简明。
总之,语文课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才能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这是教学这一课给我最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