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5-03 20: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边疆危机与
甲午中日战争
第二课本课主要内容1、左宗棠收复新疆〔了解基本史实〕
2、甲午中日战争〔讲述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3、《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学习目标知识识记
左宗棠收复新疆、中俄《伊犁条约》
甲午战争爆发、黄海海战与邓世昌殉国、北洋舰队覆灭
中日《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
能力培养
分析评价:左宗棠其人其事
整理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和影响
情感态度
落后就要思进 落后就要思变
学习要点重点
《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难点
理清19世纪70年代边疆出现的新危机
理解《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自学P12第1段,讨论:
历史进入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为什么又起波澜?
② 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 进入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帝国主义列强的向外扩展态势进一步加强,争夺殖民地高潮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读一读: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渡玉关。 美日1874年日本军队在美国的支持下在台湾登陆,遇到台湾人民的顽强抵抗。日本借机勒索白银50万两。俄英日美1888年英国侵略者进攻西藏南部,藏族人民打死打伤侵略者100多人。清政府的驻藏帮办大臣向英国求和,规定了我国与哲孟雄的边界,并开放了亚东等地。俄英中国边疆的新危机1865年阿古柏在俄英勾结和支持下,侵入新疆。沙俄趁机派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兵进军新疆,1878年初,击败了阿古柏。收复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日美边疆危机1、东南: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2、西南:英、法进窥云南、广西
3、西北:俄、英入侵新疆、西藏
4、英、俄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
5、沙俄占领伊犁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1、边疆危机2、阿古柏入侵新疆3、左宗棠收复新疆4、中俄《伊犁条约》过程 第一步:左宗棠进军新疆,消灭阿古柏政权,收复除伊犁外的全疆领土。第二步:经过伊犁问题谈判,中俄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伊犁。
二、甲午海战(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原因: ★
2、战阵经过:平壤/黄海/威海卫(战役)★
3、战争结果: ★ 日本社会发生巨变,同样在侵略者炮口震撼下的日本,却走了与中国完全不同的道路,日本由震恐而惊醒、由惊醒而改革自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侵略中国最凶恶的东方殖民者。大东沟九连城花园口旅顺丰岛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战争经过
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的首届毕业生,后入北洋舰队,曾两次去英国购买军舰,北洋海军建立后,他任中营副将,他深入钻研海军战术,严格训练士卒,厌恶清朝海军的腐败习气,。他是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民族英雄。邓世昌 (1849-1894年)致远号致远号上的士兵邓世昌等爱国官兵为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李鸿章李鸿章 保船避战,
苟且偷安,
退让求和。 挪用巨额军费修建颐和园,
忙于“万寿盛典”。三、《马关条约》(重点)1、条约的主要内容
2、条约带来的严重危害及影响动脑筋?。。。。。。。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3.增开重庆、沙市、苏杭二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3.使列强的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长江流域和内地。 4.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内 容影 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割地破坏主权,刺激瓜分赔款加重负担,控制经济通商设厂加深掠夺,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总之: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
等条约,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
侵略要求,外资对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
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看看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香港岛二亿两白银2100万银元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重庆、沙市、苏州、杭州协定关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岛及附属岛屿使台湾隔离祖国几十 年,刺激列强野心新口岸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深入到中国内地。便利外国资本输出 巨额赔款使清朝丧失财政独立,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A、对中国:B、对日本:C、对东亚(国际关系):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激起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反割台斗争维新运动迅速展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强国,加
速对东亚的扩张三国干涉还辽,列强加强对东亚的争夺革命运动得到发展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历史影响探讨议论: 在《马关条约》签订的过程中,德、法、俄为什么会在“还辽”问题上“拔刀相助”?这一事件反映了什么问题?
列强希望利益均沾,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是以牺牲中国人民的利益来均衡满足列强各自的需求,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看书P17吴玉章老人的回忆文章,想一想:
1、如果你身当其时,会怎样想?
2、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3、怎样做才能最好地体现爱国主义精神?阅读与思考:1、黄海海战中,奋勇杀敌,壮烈殉国的“致远” 号管 带是
A、左宗棠 B、丁汝昌 C、邓世昌 D、左宝贵
2、在哪三个国家的干涉下,日本被迫放弃侵占辽东岛
A、俄英法 B、俄德法 C、俄意法 D、美德英
3、通过甲午战争,日本从中国勒索的白银总数达
A、2100万 B、4·5亿两 C、2亿两 D、2·3亿两 CBD4、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最西端的是
A、沙市 B、重庆 C、苏州 D、杭州
5、1895年,清政府派谁为议和大臣,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
A、左宗棠 B、琦善 C、李鸿章 D、曾纪泽
6、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BCC
7、1875年,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
8、《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开放——、——、——、——
为通商口岸。
9、日本独占辽东半岛,引起德、法、——的不满。在三国
强力干涉下,日本被迫“还辽”,而清政府则付出了——
万两白银的“赎款”。
10、甲午战争后,在民族危机的驱迫下,——、——希望变
法维新;——挟革命风雷,走上历史舞台。人物评价 有人说李鸿章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卖国贼,因为他签订了若干卖国条约;又有人认为李鸿章签订卖国条约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落后时代中国的无奈之举。
你赞同哪种观点呢?如果你是李鸿章,你会怎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