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典型练习(川教版七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典型练习(川教版七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5-05 19: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夯实基础典型题
1、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的起点是 (   )
A. 长安 B.成都 C.洛阳 D. 西域都护府
2、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张骞 B.卫青 C.班超 D.甘英
3、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名字,主要是因为  
A.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影响深远广泛,名称准确生动 (   )
B.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C.丝绸的名字优美动听,人们好记
D.张骞通西域后命此名字
4、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在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5、下列在丝绸之路上不可能经过的地点是 (   )
A.洛阳 B.河西走廊 C.新疆 D.西亚
6、西汉时,通向今印度、缅甸的“南方丝绸之路”实际已经形成,其起点是   (   )
A.重庆 B.成都 C.洛阳 D.长安
7、中国和日本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时,日本列岛上有上百个国家,其中曾派使节来中国的有 (   )
A.10多个 B.20多个 C.30多个 D.40多个
8、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节来到洛阳,与东汉王朝“通好”的具体时间是在(   )
A.公元前57年 B.公元前27年 C.公元27年 D.公元57年
9、现在日本有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被作为中日交往的历史见证。保存在日本的博物馆里,这枚金印是汉朝哪位皇帝赠予的 (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光武帝 D.汉景帝
10、我国与日本交往开始有了文字记载始于 (   )
A.春秋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1、西汉时期,日本列岛上的国家有 (   )
A.30多个B.50多个C.80多个D.100多个
12、下列被派班超派遣出使大秦的是 (   )
A.卫青 B.霍去病 C.张骞 D.甘英
13、公元97年,东汉时派人出使大秦,最终到达的地点是 (   )
A.大秦 B.欧洲 C.印度洋 D.波斯湾
14、大秦人从海路来中国最早是在 (   )
A.公元前60年 B.公元57年 C.公元97年 D.公元166年
15、标志着欧洲国家同我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是 ( )
A.张骞出使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班超经营西域 D.大秦遣使来汉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6、汉朝时期,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 ( )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
17、近年来,在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蜀郡制造的漆器。这说明 (   )
①朝鲜在汉朝时和中国有来往
②秦汉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重要影响
③在汉朝时,朝鲜和中国往来比日本要早
④在汉朝时,朝鲜和蜀郡有直接贸易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欧洲国家同中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开始于哪一世纪? (   )
A.公元前1世纪 B. 公元1世纪
C. 公元2世纪 D. 公元15世纪
19、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派部属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了条支海后没有继续前行,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条支海”是现在的 (   )
A.红海 B. 波斯湾 C.里海 D.黑海
20、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 ( )
A. 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 南方丝绸之路    D.西方丝绸之路
创新题
21、古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句话中的真正含义是 ( )
A.张骞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 B.张骞为开发西域做出了贡献
C.张骞是最早发现西域的人 D.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2、19世纪德国杰出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注意到中国汉朝时期,在中国与中亚地区以及中国与南亚地区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和主要动力,形成了一条交通路线,他把这条路线称为丝绸之路。对这段材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中国与中亚地区的陆上丝绸之路在汉代已经开通
B.中国与南亚地区的南方丝绸之路在汉代已经开通
C.丝绸之路的名称源于以丝绸贸易为媒介
D.李希霍芬为开通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贡献
23、“丝绸之路长跑之旅”是由世界著名儿科专家仁志田博士发起的一项以“关爱儿童健康成长,支持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为宗旨的活动。如果让你选择这条长跑路线,则应该包括下面的 ( )
①西安②敦煌③新疆④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某个城市打出来这样一条旅游口号,“丝绸之路”的起点,则这个城市可能是 ( )
A.北京 B.洛阳 C.西安 D.咸阳
25、见右图,此为介绍丝绸之路的一本著作,你认为在这本著作中下面的内容不可能有 ( )
A.作者在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品尝西安火锅
B.作者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河西走廊浏览敦煌莫高窟
C.作者在新疆品尝鲜美的葡萄和哈密瓜
D.作者在莫斯科观看二战纪念馆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6、大秦人第一次来中国与中国直接交往时,当时中国正处于 (   )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唐朝时期
27、欧洲大秦人来中国,向皇帝赠送的礼物有 (   )
①象牙②丝绸③瓷器④犀牛角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8、下列有关汉朝与朝鲜的交往错误的是 (   )
A.两国之间很早就有往来,一些中国人只能渡过鸭绿江到达朝鲜半岛
B.中国人去朝鲜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C.在中国工匠的帮助下,朝鲜人掌握了铁路制造技术
D.汉朝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着重要的影响
29、李明和历史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去实地探访古代的“丝绸之路”,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①西安 银川 ③河西走廊④敦煌 ⑤太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30、见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月26日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大设施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指出它的出发点A:
经过地:B: 。两关:C: 、D: 。
(2)材料一的图中的安息是指现在的哪里?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
(3)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作出贡献的是谁?
(4)如何评价丝绸之路?
(5)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何影响?这种中西通道在今天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6)请你为复兴“丝绸之路”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
(7)请你为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探究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美丽的丝绸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引起了中亚、西亚和欧洲人民的浓厚兴趣。西方人民得到丝绸,视为无上珍品,一位罗马作家称赞说:“丝国(称中国)制造宝贵的花绸,它的色彩象野花一样美丽,它的质料象蛛网一样纤细”。塞里斯(seres,丝国)几乎成了中国的代名词。据说罗马的恺撒大帝曾穿著豪华的丝织衣服。约公元一、二世纪,随着丝绸生产的发展,西域商路的畅通,中国丝织品就日益增长增多地运往罗马帝国。年复一年地将东方的丝绸和西方的物品运往对方,使丝绸贸易成为古代世界中运销最远、规模最大的商品。
请回答:
(1)在公元一、二世纪,中国正处于什么时期?
(2)中国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请你画一条简图来说明。
(3)今天,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联结东西方文明的纽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的对话与交流。请你谈一谈对你的启示。
聚焦中考典型题
32、(2006年安徽省)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33、(2006年泰州市)丝绸是中国的特产,受到人们的喜爱。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丝绸贸易的情况,当时中国的丝绸最远销往 ( )
A.欧洲 B.中亚 C.西亚 D.阿拉伯半岛
34、(2 0 0 6年庐江县)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
该去的省份是 ( )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35、(2006年通州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是
( )
A.咸阳 B.杭州 C.苏州 D.长安
开放研究典型题
36、阅读材料: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一个统一的大国,国力强盛,积极对周边民族和国家进行政治、军事活动,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当时两汉王朝的外交活动,通过陆路和海路,几乎遍及亚洲,影响远达欧、非。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同时,两汉王朝也吸收了有关各族和各国经济、文化的优秀成果,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逐渐融人中国固有的文化,我国当时的经济、文化大大丰富了。
请回答:
(1)通过阅读材料,请你分析出两汉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有哪些?(至少说出两点)
(2)中国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两汉王朝也吸收了有关各族和各国经济、文化的优秀成果,请你以中朝、中日和中欧交往的史实来说明此观点。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典型题
1、A 2、A 3、A 4、B 5、A 6、B 7、C 8、D 9、C 10、C 11、D 12、D 13、D 14、D 15、D
能力提高典型题
易错题
16、A 17、A 18、C 19、B 20、B
创新题
21、D 22、D 23、B 24、C 25、D
拓展探究典型题
综合题
26、C 27、C 28、A 29、B
30、(1)A:长安B:河西走廊C:玉门关D:阳关(2)西亚。丝绸或丝织品(3)张骞。(4)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促进了中西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5)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如开发丝绸之路为旅游项目等,言之有理即可。(7)复兴丝绸之路,民族复兴之路。
探究题
31、(1)汉朝时期。(2)通过丝绸之路运往欧洲。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洲。(3)启示:不同的文明只要通过“对话”与交流,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聚焦中考典型题
32、B 33、A 34、A 35、D
开放研究典型题
36、(1)原因:①对外交往积极主动,政府重视,政策开明。②两汉时期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③两汉国力强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2)如,中朝:一些中国人给朝鲜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中国工匠帮助当地人掌握了铁器制造技术。中日:西汉时,日本列岛上有30多个国家曾派使者到中国。公元57年,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中欧:97年,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了解了沿途以及欧洲的一些情况。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以大秦国安敦王朝皇帝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象牙和犀牛角等礼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