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答案填入答题卡)
1、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A.细胞内液 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 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
2、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 )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血浆蛋白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
3、浅海中海藻、节肢动物、鱼类、微生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是( )
A.脊髓 大脑 大脑 B.脑干 脊髓 大脑 C.大脑 脊髓 大脑 D.脊髓 脊髓 脑干
5、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 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6、生活在白蚁肠道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道中的木质纤维;植物中的菟丝子,根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良好;以上的中间关系分别是( )
A.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B.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C.寄生 互利共生 竞争 D.互利共生 竞争 寄生
7、人体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区别在于神经调节
A.作用慢而持久 B.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 C.作用快而持久 D.作用慢持续时间也短
8、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不产卵,如取同种鱼的脑下垂体研碎注入鱼体内,可促其
卵,这主要是利用垂体中含有的????
A.性激素 ??? B.促甲状腺激素?? C.促性腺激素? ?? D.肾上腺素?
9、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
短时间内这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是?
A.胰岛素减 少,胰高血糖素增加??? B.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
C.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减少??? D.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
10、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的示意图,错误的是
A.小肠黏膜促胰液素胰岛
B.胚芽鞘尖端生长素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C.体液免疫中T细胞淋巴因子B细胞
D.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神经递质肌肉或腺体
11、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 mg?mL-1~1.4×10-4 mg?mL-1,而1
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说明了激素调节具有
A.通过体液运输??????????????????? B.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C.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D.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12、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13、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所作的归纳,其中错误的是( )
A.③????????????B.②??????????
??C.①????????????D.④
14、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受重力影响 ,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15、如图所示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
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
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
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
16、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
A.赤霉素和生长素? 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和脱落酸? D.生长素和乙烯
17.植物顶芽的生长素可以向生长素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
A.自由扩散 B.被动运输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18、植物的下列现象中,与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的作用相同的是 ( )
A.茎的向光性 B.无籽番茄果实的发育 C.根的向地性 D.扦插的枝条生根
19、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段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述。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20、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
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1,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10-10~10-8mol·L-1之间
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
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
21、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层,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的种间关系???
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
22、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可视为( )
A.群落的初生演替 B.种群的初生演替 C.群落的次生演替 D.种群的次生演替
23、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
A.某田鼠种群中,雌雄比例约为1∶1
B.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某池塘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含有150多种生物
24 、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25、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 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A.小于92只 B.大于92只 C.小于161只 D.大于161只
26、右图示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捕食, 甲种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种群
B.甲种群可以调节乙种群的个体数量
C.甲种群对乙种群的进化起抑制作用 D.甲乙种群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27、下列关于种群及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 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C. 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一些濒危动物的K值
28、. 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A.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C. 生产者和消费 D. 生产者和分解者
29、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稳定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30、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0分)请根据下图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1)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__ ______。
(3)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 ____。
(4)青蛙与昆虫的关系属于________,
羊和兔的关系属于________。
(5)由于某种原因,草食性鱼减少,软体动物数量将___ _____。
(6)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生态系统的___ 和 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2分)
32、(10分)如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_ __.
(2)抗体的化学本质为__ _.当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由T细胞产生的_ __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出的__ _细胞,产生抗体.
(3)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通过[___]_ __裂解靶细胞,将结核杆菌释放到体液中,再通过与[___]_ __特异性结合而被灭活,最后由吞噬细胞清除.([]中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4)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 __过程发挥免疫作用(用箭头和数字表示).
(5)只发生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_ __,其特点是_ __.
33、(20分) 一调查小组对我国东部某地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取样时,关键要做到____________。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____________,该入侵物种在入侵初期类似于“J”型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份 植物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甲 10.0 9.2 8.0 6.8 5.5
乙 3.0 2.1 1.1 0.3 0.1
丙 0.3 0.6 1.1 1.5 2.3
丁 3.0 2.0 0.4 0 0
(2)如图为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__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填“<”“=”或“>”)死亡率。第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型。
(3)自然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成为“ ”型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成为 ,又成为K值,在渔业开发中,将鱼群维持在 值上最佳,可称为黄金开发点。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60分,答案填入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A B D A B C D A D B C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C D C C C D C D C C D D D
二、非选择题
31、(1) 12 (2)鸭 、肉食性鱼、青蛙、蛇 、鹰、人 (6个)
(3) 鸭 、肉食性鱼、青蛙、蛇 、鹰、人 (6个)
(4)捕食 竞争 (5)先增加后减少 (6)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7)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
32、(1)②③
(2)蛋白质????? 淋巴因子?? ?? 浆(效应B)
(3)A 效应T细胞????? ?B 抗体
(4)⑤→⑦
(5)④⑤反应更快更强
33、(1)样方法 随机取样 丙 生活环境适宜没有天敌
(2)20 = 衰退
(3)S 环境容纳量 K/2
PAGE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