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八下物理《第9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正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A.下落 B.上升 C.保持静止 D.无法判断
2.小乐到中国科技馆参观,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图所示,一辆小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当火车将要从“∩”形框架的下方通过时,突然从火车顶部的小孔中竖直向上弹出一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又与通过框架的火车相遇,并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车为参照物,小球的运动状态不变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C.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
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始终受水平向前推力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盘山公路
B.锤柄撞击木凳锤头套紧
C.拦河大坝
D.撑杆跳高运动员随杆上升
4.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或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或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C.列车突然加速
D.列车突然减速
5.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D.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6.下列交通规则,主要用于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事故的是( )
A.严禁超速、超载 B.桥梁设有限重标志牌
C.红灯停,绿灯行 D.车辆靠右行驶
7.如图所示,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
A.大小是否相等 B.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方向是否相反
8.起重机吊着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F之间的关系为( )
A.货物匀速上升时,F>G
B.货物匀速下降时F<G
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F=G
D.上述三种情况,都应为F=G
9.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10.如图所示中,两位同学在水平路面上推动底部垫有圆木的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木箱下垫上圆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木箱受到推力的等于它受到的摩擦力
C.人推木箱力和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
D.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在一辆水平向右匀速行驶的汽车内挂着一个小球(如图甲所示).某时刻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景,则汽车在做 (选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细线向左倾斜是因为小球具有 ;此时小球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空气阻力不计)。
12.把下列三句话中体现的物理知识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1)滚动的小球因为受阻力作用越滚越慢
(2)静止的小车在推力作用下开始运动
(3)下落的石子因受地球吸引而越落越快
概括: 。
13.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当小车突然停止时,小球由于 ,要继续向右运动,两小球 (选填“会”或“不会”)相撞。
14.如图所示,用手指快速地把小卡片向前弹出,小卡片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但夹子由于 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落入杯中。请你写出这一物理知识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 。
15.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 (相同/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先后让小车在棉布、木板、玻璃上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 ,进一步推理,如果没有阻力,运动的小车将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 ;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 。(以上两空选填“向右倾倒”、“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
17.如图 (a) 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 (b) 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 (c) 和 (d) 所示。
由图(a)、(b)或图(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木块和水具有 的性质。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8.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骑共享单车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如图所示的共享单车,其相关数据如下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年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是多少kg/m3?
(2)云迪同学的质量为50kg,若他在骑行时受到的阻力是车总重的0.02 倍,则他所受到的阻力为多少N?(g取10N/kg)
19.重104 N的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3倍,则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
2019年苏教版八下物理《第9章 力与运动》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教室里悬挂着的电灯正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A.下落 B.上升 C.保持静止 D.无法判断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解答】解:电灯所受的所有力都消失,由于惯性,它将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
故选:C。
【点评】利用惯性知识解答有关现象,“由于惯性”四个字必须出现,注意分析物体受力前的状态,力消失后的状态。
2.小乐到中国科技馆参观,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图所示,一辆小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当火车将要从“∩”形框架的下方通过时,突然从火车顶部的小孔中竖直向上弹出一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又与通过框架的火车相遇,并恰好落回原来的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车为参照物,小球的运动状态不变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C.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
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小球始终受水平向前推力
【分析】(1)(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3)(4)小球运动时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解答】解:
A、以车为参照物,小球向上弹出,与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小球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A错误;
B、以地面为参照物,车和小球一起运动,有一定的水平速度,小球被弹出时,在竖直方向上也有一定的速度,故小球做的是曲线运动,故B正确;
C、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不会处于静止状态,故C错误;
D、小球能落回小孔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围绕实例考查了力学方面的问题,如运动状态的判断、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盘山公路
B.锤柄撞击木凳锤头套紧
C.拦河大坝
D.撑杆跳高运动员随杆上升
【分析】(1)斜面是省力机械,坡度越缓越省力;
(2)惯性是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有时对我们有用、有时有害,特别要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3)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可知,随河水深度的增加,水所产生的压强越大,为了安全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形状;
(4)根据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以及能量守恒进行分析。
【解答】解:
A、修盘山公路,增大了斜面的长度,斜面越长越省力,故A错误。
B、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柄撞到木凳后停止运动,而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这样锤头就紧紧的套在了锤柄上,是利用惯性,故B正确;
C、拦河大坝上窄下宽,因为下面受到水的压强大,拦河大坝应用的是液体压强的原理,故C错误;
D、弯曲的撑杆具有较大的弹性势能,运动员在过杆前,撑杆由曲变直,而人的高度增加,因此是将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斜面的原理、惯性、液体压强的特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属基础知识的考查,应熟练掌握课本基本知识。
4.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或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或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C.列车突然加速
D.列车突然减速
【分析】本题中水面发生了变化,这属于惯性现象,所以解答本题需要根据惯性知识去分析。只要把本题中的水和平时坐在行驶的客车中的自己进行类比,解决此类问题比较容易。
【解答】解:
CD、由图可知:水面向右倾斜。水面发生倾斜的原因是由于水具有惯性。由于不知车的运动方向,故刹车和加速、减速时无法判定水的状态故CD错误。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右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故A选项错误;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左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一起向右运动,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此时水面会向右倾斜;故B选项正确;
故选:B。
【点评】在分析解释惯性现象时,要先确定研究对象是谁,然后将物体一分为二分成两部分,受力部分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不受力部分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5.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D.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分析】(1)根据机械能的转化可知: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时,其重力势能相等,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相等,速度相同;
(2)小车在滑行中受到阻力的作用,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远;
(3)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如果小车不受力它将会保持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反映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答】解: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是通过控制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实现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平表面越粗糙,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小车滑行的距离越短,故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该实验表明,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由于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在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让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时,需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所以才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如果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6.下列交通规则,主要用于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事故的是( )
A.严禁超速、超载 B.桥梁设有限重标志牌
C.红灯停,绿灯行 D.车辆靠右行驶
【分析】要求选出的是:“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事故的是”,也就是选出防止惯性产生的不利影响,然后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A、超速或超载时,若遇到紧急情况,由于惯性的原因,汽车不容易刹住车,易造成交通事故,超速惯性虽不变,但因速度快,刹车距离长,而超载则会使惯性变大。故符合题意;
B、车辆超载时,地面所受的压力和压强会随之增加,从而加快路面的损坏程度,与惯性无关,不合题意;
C、D中的现象都和惯性没有联系;
故选:A。
【点评】惯性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擅于运用所学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为解答此类题积累经验。
7.如图所示,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
A.大小是否相等 B.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方向是否相反
【分析】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解:由图中可知: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见此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包括四方面:同物、同线、等大、反向。
8.起重机吊着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F之间的关系为( )
A.货物匀速上升时,F>G
B.货物匀速下降时F<G
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F=G
D.上述三种情况,都应为F=G
【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物体在受平衡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货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G,另一个是拉力F。
(1)无论是货物匀速上升还是匀速下降,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即F=G;
(2)货物静止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即F=G。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1)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称为非平衡状态;
(2)物体受平衡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称为平衡状态。
9.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分析】(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平衡力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
(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即推力等于阻力,故A错误;
B、苹果在空中下落时,由于受力竖直向下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
C、汽车刹车时,受到地面的摩擦阻力,在该力的作用下,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会越来越小,最终会停下来,并不是由于具有惯性,故C错误;
D、书本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书本上,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桌面上,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该题通过实例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在应用力的作用效果时时要注意辨别物体发生变化的是形状还是运动状态,在判断两个力是否为平衡力时要注意这两个力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10.如图所示中,两位同学在水平路面上推动底部垫有圆木的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在木箱下垫上圆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木箱受到推力的等于它受到的摩擦力
C.人推木箱力和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
D.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根据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来判断摩擦力大小的变化;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来判断推力与摩擦力的关系;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解答】解:A、在木箱下垫上圆木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力,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是平衡力,因此,木箱受到推力的等于它受到的摩擦力,说法正确;
C、相互作用力应该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而人推木箱力和木箱受到的摩擦力都作用在木箱上,因此不是相互作用力,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摩擦的方法、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等,属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在一辆水平向右匀速行驶的汽车内挂着一个小球(如图甲所示).某时刻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景,则汽车在做 加速 (选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细线向左倾斜是因为小球具有 惯性 ;此时小球共受到 两 个力的作用(空气阻力不计)。
【分析】(1)汽车匀速运动时绳子在竖直方向上,汽车做变速运动时,绳子倾斜,加速时小球向后摆,减速时小球向前摆;
(2)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的作用。
【解答】解:
(1)汽车向右行驶,匀速运动时,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小球应在竖直方向,当汽车加速运动时,车的运动速度变快,出现图乙现象,但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小球要向左运动。
(2)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斜向左上方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故答案为:加速;惯性;两。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惯性现象以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2.把下列三句话中体现的物理知识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1)滚动的小球因为受阻力作用越滚越慢
(2)静止的小车在推力作用下开始运动
(3)下落的石子因受地球吸引而越落越快
概括: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分析】(1)小球受到阻力的作用,运动速度逐渐变小,即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2)静止的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运动,也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3)下落的石子在重力的持续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大,也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题干中描述的三种现象,物体的运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而且都是受到了力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故答案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点评】本题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要求牢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
13.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两个小球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当小车突然停止时,小球由于 惯性 ,要继续向右运动,两小球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相撞。
【分析】先分析车突然停止前,两个小球和小车的运动状态,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根据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来分析两个小球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
车停止前,两个小球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两个小球和小车具有相同的速度;当小车突然停止时,由于小球在光滑接触面上,不受摩擦力,所以两个小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大小不变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两球的速度相同,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等,因此两个小球间的距离不变,一定不会相碰。
故答案为:惯性;不会。
【点评】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会用惯性知识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14.如图所示,用手指快速地把小卡片向前弹出,小卡片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但夹子由于 惯性 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落入杯中。请你写出这一物理知识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 跳远时助跑、抛出的球继续向前飞行等 。
【分析】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运动惯性的知识可解释图中的现象。
【解答】解:小卡片和夹子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手指突然弹击小卡片时,小卡片由于受到弹力的作用而向前飞出,而夹子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夹子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杯中。生活中应用惯性的实例有:跳远时助跑、抛出的球继续向前飞行等。
故答案为:惯性;跳远时助跑、抛出的球继续向前飞行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5.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 相同 (相同/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先后让小车在棉布、木板、玻璃上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 路程 ,进一步推理,如果没有阻力,运动的小车将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
【分析】(1)要想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情况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这要靠控制小车下滑时在斜面上的位置来实现;
(2)棉布→木板→玻璃,其表面依次越来越光滑,阻力越来越小,通过观察图中小车运动的路程,便可得出结论;
(3)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科学推理,可得出当小车不受阻力时,其将保持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1)研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就要保持其他量不变,因此,应使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滑下,从而使其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实验中,应让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滑动,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进行比较,发现小车在棉布上滑动的路程最小,在木板上滑动的路程最远;
(3)接触面越光滑,小车所受摩擦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也越远,结合实验现象,再进一步进行科学推理,可以得出,当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外力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相同;(2)路程;(3)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方法除控制变量法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方法,那就是科学推理法,也被称为理想实验法。因为,表面的绝对光滑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无法在现实中达到,因此,只能是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再加上科学推理来得出结论,这一点需引起我们的注意。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 向左倾倒 ;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 保持静止 。(以上两空选填“向右倾倒”、“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
【分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解答】解:原来橡皮和书是静止的,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橡皮的底部会随书一起向右运动,而橡皮的上部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橡皮向左倾倒;
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橡皮与书之间没有摩擦力,橡皮由于惯性仍保持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向左倾倒;保持静止。
【点评】本题借助这一熟悉的情景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7.如图 (a) 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 (b) 所示。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 (c) 和 (d) 所示。
由图(a)、(b)或图(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 一是向右减速运动,二是向左加速运动 。
(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木块和水具有 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的性质。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运动,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也可理解为“静者恒静、动者恒动”,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a)最初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小车向右减速运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右倾倒;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时,下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木块上端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木块向右倾倒;如b图所示。
(c)最初烧杯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d)当小车向右减速运动时,烧杯受摩擦力随车减速,烧杯内的水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水向右倾;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时,烧杯受摩擦力随车加速,烧杯内的水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使得水向右倾,如d图所示。
由上述实验可知,木块和水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故答案为:一是向右减速运动,二是向左加速运动;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点评】本题考查了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惯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时,多联系、多分析。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8.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骑共享单车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如图所示的共享单车,其相关数据如下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年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是多少kg/m3?
(2)云迪同学的质量为50kg,若他在骑行时受到的阻力是车总重的0.02 倍,则他所受到的阻力为多少N?(g取10N/kg)
【分析】(1)从表中数据可知碳纤维车架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得其密度;
(2)求出车子和人的总重力,然后在求出阻力。
【解答】解:(1)碳纤维车架的密度:ρ===1.8×103kg/m3;
(2)车子和人的总重力为:G=mg=(50kg+10kg)×10N/kg=600N;
则阻力为:f=0.02G=0.02×600N=12N。
答:(1)碳纤维车架的密度是1.8×103kg/m3;
(2)他所受到的阻力为12N。
【点评】本题考查质量、重力、阻力的计算,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还要知道从表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19.重104 N的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3倍,则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
【分析】摩擦力与牵引力平衡,算出阻力,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得到牵引力的大小。
【解答】解:汽车受到的阻力f=104N×0.03=300N,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牵引力大小F=f=300N。
答: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300N。
【点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到平衡力,找到要求的牵引力的平衡力为阻力,由已知力推出待求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