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九下物理《第15章 电功和电热》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
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
B.电饭锅的发热板装在底部
C.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很粗
D.电脑的主机中安装微型风扇
2.电流的热效应在科研、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其中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视机 B.电饭锅
C.电冰箱 D.电风扇
3.以下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饭锅 B.洗衣机 C.电冰箱 D.电风扇
4.下列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来工作的是( )
A.电冰箱 B.洗衣机 C.电视机 D.电饭锅
5.发现有人触电时,正确的做法是( )
A.立即打电话报警
B.立即用手直接去拉触电人
C.立即用干燥的木棍把电线从触电的人身上挑开
D.立即远离触电的人
6.发现有人触电后,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赶快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B.赶快去喊电工来处理
C.赶快用剪刀剪断电源线
D.赶快用绝缘物体使人脱离电线
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线板
B.在高压线下钓鱼
C.金属外壳家用电器没有接地
D.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8.关于家庭用电及安全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B.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C.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该接在该用电器和零线之间
D.外壳为金属的用电器,用三线插头是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9.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是“千瓦时”的是( )
A.电能 B.电压 C.电功率 D.电流
10.关于电流做功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动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白炽灯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C.给蓄电池充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电炉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生活中常用的微波炉是用 来加热食品的,电烤炉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来取暖的。
12.用一段电阻丝和一根长竹片可制成一把弓型“电热锯”,用于切割泡沫塑料,这是利用了电流的 效应;生产中常用的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这是利用了电流的 效应。
13.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 引起的;高压触电的类型是高压电弧触电和 触电。
14.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 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不能用湿手接触较高电压,因为人体潮湿时电阻明显 干燥时的电阻。
15.手机是我们最常用的通讯工具,手机使用的是可充电电池,电池上标有“电压”和“容量”两个重要参数。容量的单位通常为“毫安时”(符号mA?h).小强同学的爸爸使用的可充电电池所标的电压是3.6V,容量是1500mA?h,这种电池一次充电最多可储存的能量为 J.使用该手机充满电一次能够持续通话的实际时间可长达5h,则该手机在通话状态的放电功率为 W。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6.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双温电炉电路图。设电路由两段相同电阻组成发热体,A、B、C为三段引出线,A为低温档,B为高温档,且高温档的功率为低温档的2倍,现给你两段阻值都为20欧的电阻丝,试在图中框内画出两段电阻丝的连接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图甲是家用电吹风的工作原理图电吹风工作时可以吹出热风也可以吹出凉风。
(l)要让电吹风工作时吹出热风,它的开关应置于如图甲中 (选填“1”、‘2”或“3“)位置,此时电风扇与电热丝的连接方式是 。
(2)某次用该电吹风将头发吹干的过程中,电吹风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在该次吹干头发过程中电吹风消耗的总电能是 J。
(3)电热丝在工作时的电阻值是 Ω(保留一位小数)。
(4)使用几年后,发现电热丝变细,则其电阻变 ,它的实际功率将变 。
18.现有如下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可调,但不能精确显示输出电压的数值)、开关、电动机(用字母M表示)、已调零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铁架台、细线、重物、秒表、刻度尺和若干导线。为了证明“在相同的时间内,利用电动机提升同一重物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做功越多,重物被提升的高度越高”,小勇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帮助小勇完成证明。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标有“6V 3W”的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8A。
求:(1)通电1min,电灯消耗的电能;
(2)电阻R的阻值。
20.如图所示是电热饮水机电路原理图,电热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加热时功率440W,保温时功率40W,求
(1)饮水机保温时1min消耗的电能;
(2)饮水机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
(3)饮水机正常工作1h消耗电能是0.4kW?h,加热、保温时间之比。
2019年苏教版九下物理《第15章 电功和电热》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
A.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
B.电饭锅的发热板装在底部
C.与空调器相连的导线很粗
D.电脑的主机中安装微型风扇
【分析】所谓电流的热效应,即导体中通的电流时,其电流所做的功几乎全部转化为电热,即该用电器主要用于发热的。据此对下面的各个选项逐次分析即可。
【解答】解:A、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散热片,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A错误;
B、电饭锅的发热板利用的是电流的热效应,故B正确;
C、空调与导线是串联的,通过的电流及通电时间相同,导线很粗,电阻很小,由焦耳定律知,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小的产生的热量小,导线很粗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C错误;
D、电脑主机箱里的小风扇是放出电热造成的危害,属于防止电热的危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理解电流的热效应,并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电流热效应的实例,同时还应知道生活中一些减少电热危害的方法。
2.电流的热效应在科研、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家用电器,其中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视机 B.电饭锅
C.电冰箱 D.电风扇
【分析】电流的热效应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哪一用电器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解答】解:
A、电视机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故A不合题意;
B、电饭煲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B符合题意;
C、电冰箱工作时,压缩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电风扇工作时,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是一道基础题。
3.以下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电饭锅 B.洗衣机 C.电冰箱 D.电风扇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流的热效应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只有电饭煲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是一道基础题。
4.下列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来工作的是( )
A.电冰箱 B.洗衣机 C.电视机 D.电饭锅
【分析】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这种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发生电流的热效应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
A、电冰箱主要是压缩机工作,压缩机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A不符合题意。
B、洗衣机主要是电动机工作,电动机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B不符合题意。
C、电视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C不符合题意。
D、电饭锅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家用电器工作时,都是电能转化为内能,这是判断的关键。
5.发现有人触电时,正确的做法是( )
A.立即打电话报警
B.立即用手直接去拉触电人
C.立即用干燥的木棍把电线从触电的人身上挑开
D.立即远离触电的人
【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都是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造成的,因此安全用电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当进行触电急救时首先要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将电线挑开,如果是电引起的火灾不要用水泼。
【解答】解:如果发现有人触电,又不能立即找到总开关,为了尽快救人,应用干燥的木棍将电线挑开,而不能用手和铁棍将电线挑开,也不能用手去拉触电的人,因为此时触电的人还和火线接触,这时去拉电线或触电者,相当于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营救的人也会触电,打电话报警,触电人不能得到及时的解救,视而不见更是不对的行为,故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触电的类型与预防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招热点。
6.发现有人触电后,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赶快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B.赶快去喊电工来处理
C.赶快用剪刀剪断电源线
D.赶快用绝缘物体使人脱离电线
【分析】发现有人触电后,采取的措施不能让自己直接或间接再接触火线。以防止自己再触电。
【解答】解: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否则自己也会触电;也不可以喊人来处理,因为触电现象是较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更不能用剪刀割断导线,剪刀是导体,自己也会触电,故A、B、C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触电的应急措施的了解与掌握,加强用电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线板
B.在高压线下钓鱼
C.金属外壳家用电器没有接地
D.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分析】①多孔插座各用电器也是并联的,若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会使电路中的电流过大;
②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
③大型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④使用测电笔时,手一定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解答】解:
A、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会使干路中的电流过大,故A错误;
B、高压线下钓鱼,鱼线很容易接触到高压线,会发生触电。故B错误;
C、金属外壳家用电器没有接地,一但外壳带电,容易引起触电事故,所以金属外壳要接地。故C错误;
D、使用验电笔辨别相(火)线时,笔的前端金属体要与相(火)线相连,手一定要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火线、人体和大地才会形成通路,才能起到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要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本题既考查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又具有现实意义。
8.关于家庭用电及安全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B.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C.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该接在该用电器和零线之间
D.外壳为金属的用电器,用三线插头是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分析】(1)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2)串联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并联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
(3)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4)三孔插座的第三个孔接地线,三脚插头的第三个脚接用电器金属外壳。
【解答】解:
A、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A错误;
B、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它们是并联的,故B错误;
C、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这样在断开开关时,用电器才不会带电,故C错误;
D、外壳为金属的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都是为了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同学们要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避免危险发生。
9.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是“千瓦时”的是( )
A.电能 B.电压 C.电功率 D.电流
【分析】“kW”是电功率的单位,“h”是时间的单位;电功率与时间的乘积是电功(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
1kW?h=1kW×1h=1000W×3600s=3.6×106J;
J是电能的单位,所以“kW?h”是电能的单位。
故选:A。
【点评】此题属易错题,出错的地方是误认为kW?h是电功率的单位,出错的原因是不清楚kW?h的来历。
10.关于电流做功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动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白炽灯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C.给蓄电池充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电炉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分析】根据电动机、白炽灯、电炉及蓄电池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可得出电流做功中的能量转化。
【解答】解:A、电动机主要是消耗电能产生了机械能,故A正确;
B、白炽灯是消耗电能而产生内能的装置,故B正确;
C、给蓄电池充电是消耗了电能转化为了化学能,故C错误;
D、电炉消耗电能而产生内能,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电器的电能转化。电流做功是把电能转化为了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生活中常用的微波炉是用 电磁波 来加热食品的,电烤炉是利用电流的 热 效应来取暖的。
【分析】(1)微波炉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微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
(2)电流的热效应是指导体通电后向外放出热量的现象。
【解答】解:生活中常用的微波炉是用微波(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
电烤炉通电后向外放出热量,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取暖的。
故答案为:电磁波;热。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和电流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12.用一段电阻丝和一根长竹片可制成一把弓型“电热锯”,用于切割泡沫塑料,这是利用了电流的 热 效应;生产中常用的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这是利用了电流的 磁 效应。
【分析】电流的三个效应: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的电流热效应;电流通过导电的液体会使液体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的物质的电流的化学效应;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周围产生磁场的电流磁效应。
【解答】解:(1)“电热锯”是通过电流在发热体上将电能转化成内能而工作的,它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
(2)电磁铁是电流的磁效应,而电磁起重机的主要部件是电磁铁。因此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磁效应工作的。
故答案为:热;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磁效应和热效应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3.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 火线 引起的;高压触电的类型是高压电弧触电和 跨步电压 触电。
【分析】家庭电路中人体触电原因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高压触电的类型是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解答】解:据课本可知,家庭电路中人体触电原因是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高压触电的类型是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故答案为:火线;跨步电压。
【点评】电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电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一定要安全用电,掌握安全用电常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触电事故。
14.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 36V 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不能用湿手接触较高电压,因为人体潮湿时电阻明显 小于 干燥时的电阻。
【分析】根据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和水容易导电分析。
【解答】解: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对人体安全电压。当因出汗或其他因素导致双手潮湿时,人若接触较高的电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变大,这是因为此时人的电阻明显变小。
故答案为:36V;小于。
【点评】本题考查了安全电压是36V和水的导电性。因出汗或其他因素导致双手潮湿时,会使人体的电阻变小,增加触电的可能性,因此不要用湿后触摸用电器和开关。
15.手机是我们最常用的通讯工具,手机使用的是可充电电池,电池上标有“电压”和“容量”两个重要参数。容量的单位通常为“毫安时”(符号mA?h).小强同学的爸爸使用的可充电电池所标的电压是3.6V,容量是1500mA?h,这种电池一次充电最多可储存的能量为 19440 J.使用该手机充满电一次能够持续通话的实际时间可长达5h,则该手机在通话状态的放电功率为 1.08 W。
【分析】(1)电池的容量1500mA?h表示,该电池以I=1500mA=1.5A电流放电,可放电1h,由公式W=UIt可以求出电池储存的电能;
(2)已知电能及放电时间,由P=可求出手机在通话状态时的功率。
【解答】解:(1)一次充电存储的电能W=UIt=3.6V×1.5A×3600s=19440J;
(2)手机通话时的功率P===1.08W;
故答案为:19440;1.08。
【点评】本题考查电能与电功率的计算,关键是明白电池所标参数的物理意义,这是本题的难点也是重点。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6.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双温电炉电路图。设电路由两段相同电阻组成发热体,A、B、C为三段引出线,A为低温档,B为高温档,且高温档的功率为低温档的2倍,现给你两段阻值都为20欧的电阻丝,试在图中框内画出两段电阻丝的连接图。
【分析】已知两电阻丝电阻相同,电源电压不变,高温档的功率为低温档的2倍,由P=可知,高温档电阻与低温档电阻的有关系,由此画出电路。
【解答】解:
由题,两电阻阻值相同,高温档的功率为低温档的2倍,电压电压一定,由P=可知,高温档电阻与低温档电阻的,
所以高温时只有一段电阻丝接入电路,低温时两电阻串联即可满足要求,如图所示:
。
【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的计算和串、并联电路的设计。此题关键是判断出高温时和低温时电路的连接。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图甲是家用电吹风的工作原理图电吹风工作时可以吹出热风也可以吹出凉风。
(l)要让电吹风工作时吹出热风,它的开关应置于如图甲中 1 (选填“1”、‘2”或“3“)位置,此时电风扇与电热丝的连接方式是 并联 。
(2)某次用该电吹风将头发吹干的过程中,电吹风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在该次吹干头发过程中电吹风消耗的总电能是 13200 J。
(3)电热丝在工作时的电阻值是 91.7 Ω(保留一位小数)。
(4)使用几年后,发现电热丝变细,则其电阻变 大 ,它的实际功率将变 小 。
【分析】(l)当电吹风机送出来的是热风时,说明电动机和电阻丝同时工作。
(2)首先由图象得出吹热风和吹凉风时的功率和时间,然后根据W=Pt分别计算出电吹风工作时吹热风和吹凉风时消耗的电能,求其和即可。
(3)根据功率随时间的图象计算电热丝的功率,然后利用R=求出电阻。
(4)导体的长度、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根据公式P=UI=即可分析出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
【解答】解:(l)当电吹风机送出来的是热风时,需要电动机和电阻丝同时工作,即开关应置于图甲中的1位置,电风扇与电热丝是并列连接在电源上的,所以是并联连接。
(2)根据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可知:
P热=616W,t1=20s,P凉=88W,t2=30s﹣20s=10s,
W总=W热+W冷=P热t1+P凉t2=616W×20s+88W×10s=13200J。
(3)∵吹热风时电动机和电阻丝同时工作,吹冷风时只有电动机工作,
∴电热丝的功率为P=P热﹣P凉=616W﹣88W=528W,
根据P=UI=得:
电热丝的电阻为R===91.7Ω。
(4)白炽灯灯泡长期使用后,钨丝因升华变细,横截面积变小,导致灯丝电阻变大;根据公式P=UI=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灯泡的实际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电阻增大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会变小。
故答案为:(l)1;并联;(2)13200;(3)91.7;(4)大;小。
【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难点是明白触点在不同位置时电路的连接情况,还要知道电源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大。
18.现有如下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可调,但不能精确显示输出电压的数值)、开关、电动机(用字母M表示)、已调零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铁架台、细线、重物、秒表、刻度尺和若干导线。为了证明“在相同的时间内,利用电动机提升同一重物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做功越多,重物被提升的高度越高”,小勇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帮助小勇完成证明。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分析】要用实验证明“在相同的时间内,利用电动机提升同一重物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做功越多,重物被提升的高度越高”,由控制变量法可知,保持通电时间相同,改变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算出电流做的功并记录重物被提升的高度,由此分析解答,根据所测物理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解答】解:
(1)为了证明“在相同的时间内,利用电动机提升同一重物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做功越多,重物被提升的高度越高”,应保持通电时间相同,改变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由W=UIt算出电流做的功并记录重物被提升的高度h;所以,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学生电源旋至某一挡位,重物下拉至刻度尺零刻度线处,闭合开关,同时启动秒表计时,读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的示数I,一段时间后,断开开关,同时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示数t,用刻度尺测量出重物上升高度h.将U、I、t和h记录至数据表格中;
②改变电源输出电压,仿照步骤①再做两次,每次均使电动机通电时间为t,记录相应数据至表格中;
③用公式W=UIt计算各组电功W,将结果记录至数据表格中。
(2)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t/s
U/V
I/A
W/J
h/m
【点评】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的正确使用,证明“在相同的时间内,利用电动机提升同一重物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做功越多,重物被提升的高度越高”的实验设计,注意实验中要控制通电时间不变。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9.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标有“6V 3W”的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8A。
求:(1)通电1min,电灯消耗的电能;
(2)电阻R的阻值。
【分析】(1)根据P=可求通电1min,电灯消耗的电能。
(2)已知电阻R与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根据小灯泡正常发光可求流经灯泡的电流,然后可计算流经电阻R的电流,再利用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可求得电阻R的阻值。
【解答】解:(1)由P=可得通电1min,电灯消耗的电能W=Pt=3W×60s=180J;
(2)已知小灯泡正常发光,则流经灯泡的电流IL===0.5A,
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I=0.8A,
则流经电阻R的电流IR=I﹣IL=0.8A﹣0.5A=0.3A,
电阻R与灯泡并联,UR=U=6V,
由I=可得电阻R的阻值:
R===20Ω。
答:(1)通电1min,电灯消耗的电能为180J;
(2)电阻R的阻值为20Ω。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
20.如图所示是电热饮水机电路原理图,电热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加热时功率440W,保温时功率40W,求
(1)饮水机保温时1min消耗的电能;
(2)饮水机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
(3)饮水机正常工作1h消耗电能是0.4kW?h,加热、保温时间之比。
【分析】(1)利用W=Pt求出消耗的电能。
(2)根据铭牌可知额定电压和加热功率,根据I=求出饮水机在加热状态下的工作电流;
(3)已知饮水机正常工作1h消耗电能是0.4kW?h,即总电能 W总=0.4kW?h,因为加热和保温是交替的,总时间为1h,列出方程组可求得加热、保温时间,然后可知其比值。
【解答】解:
(1)由P=可得,饮水机保温时1min消耗的电能:
W保温=P保温t=40W×60s=2400J;
(2)由P=UI可得,电热饮水机在加热状态下的工作电流
I加热===2A;
(3)设加热时间为t加热,保温时间为t保温,已知总时间t总=1h,
所以,t加热+t保温=1h﹣﹣﹣﹣﹣①,
已知饮水机消耗的总电能W总=0.4kW?h,
所以,由P=可得:W总=P加热t加热+P保温t保温,
即:0.4kW?h=440×10﹣3kW×t加热+40×10﹣3kW×t保温﹣﹣﹣﹣﹣②
联立①②解得:
==。
答:(1)饮水机保温时1min消耗的电能为2400J;
(2)饮水机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为2A;
(3)饮水机正常工作1h消耗电能是0.4kW?h,加热、保温时间之比为9:1。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有用的信息,并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难度适中,是一道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