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4-01 00:4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东南亚包括(  )
A.印度半岛和琉球群岛 B.朝鲜半岛和夏威夷群岛
C.山东半岛和南沙群岛 D.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东南亚位于哪个“十字路口”?(  )
A.太平洋、大西洋,亚洲、非洲
B.太平洋、印度洋,亚洲、大洋洲
C.大西洋、印度洋,欧洲、非洲
D.太平洋、北冰洋,亚洲、北美洲
3.关于东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B.是世界上咖啡、苹果、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地
C.中南半岛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D.当地的华人、华侨的祖先大多来自台湾和云南
4.中南半岛的河流大多数发源于(  )
A.青藏高原 B.蒙古高原
C.伊朗高原 D.中西伯利亚高原
5.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是(  )
A.湄公河 B.布拉马普特拉河
C.萨尔温江 D.印度河
6.东南亚的下列国家中与中国为邻的是(  )
A.泰国 B.越南 C.新加坡 D.柬埔寨
7.根据如图所示的河流与山脉的分布情况,判断该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地形复杂,地势北低南高
D.高原为主,地面崎岖
8.今年暑假期间,小朋友贝贝将旅行东南亚各国,去漫步椰林婆娑的东南亚海滨,感受温暖的热带气息。读下图,完成下题。

此次旅行,贝贝的妈妈告诉他别忘了带雨伞,因为该季节东南亚大部分国家(  )
A.盛行东北风,炎热干燥 B.盛行东北风,炎热多雨
C.盛行西南风,炎热干燥 D.盛行西南风,炎热多雨
9.水稻成为东南亚主要粮食作物的自然原因是(  )
A.东南亚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B.东南亚有水稻种植的悠久历史
C.东南亚人口稠密,喜食大米
D.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可满足人民生活所需
10.“新马泰”是中国人非常热衷的一条旅游路线,小明一家人暑假去了“新马泰”旅游。小明一家在旅游时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当地大量华人、华侨说着亲切的汉语
B.大片的橡胶林郁郁葱葱
C.水上市场游人如织
D.滚滚麦浪预示着大丰收的到来
11.东南亚一直是热点旅游地区,其中佛教标志性建筑吴哥窟在(  )
A.马来西亚 B.新加坡 C.越南 D.柬埔寨
12.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山河相间、横向分布
C.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D.毫无规律,杂乱分布
13.关于马六甲海峡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
B.是欧洲、非洲东行到东南亚、东亚地区,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C.被韩国称为“海上生命线”
D.是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14.新加坡跨入世界高收入国家行列,主要是利用了(  )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充足的淡水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众多的热带农产品
15.印度尼西亚的火山、地震活动频繁,有“火山国”之称,这是由于(  )
A.该国是个群岛国家
B.该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C.该国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D.该国地形以山地为主
16.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金三角”及其周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缅甸、泰国、老挝都是我国的陆上邻国
B.“金三角”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缅甸、泰国、老挝都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D.流经“金三角”的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注入印度洋
17.有关湄公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B.最终注入印度洋
C.河流沿岸城市稀少,人口稀疏
D.下游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18.寒假里,家住东台的小华一家准备到东南亚旅游,在出发前,对于寒假的旅行,李华一家准备不恰当的是(  )
A.妈妈准备了一瓶防晒霜
B.爸爸带了几把伞
C.奶奶买了一件新羽绒服送给小华
D.小华带了一件泳衣
19.中南半岛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A.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区
B.集中分布在与中国接壤的边境上
C.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
D.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20.欧洲一位商人,从东南亚地区进口了部分特色农产品,该商人不可能采购到的是(  )
A.天然橡胶和蕉麻 B.椰子和蕉麻
C.棕油和稻米 D.苹果和葡萄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1.读东南亚略图,根据图中字母填写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1)中南半岛地形具有   、   的特征。
(2)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首都是   。
(3)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4)K是   ,位于 E   和 C   之间。
22.纸浆是以某些植物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它是造纸的基本原料。某纸业集团拟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立纸浆生产基地。图1为苏门答腊岛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图2为苏门答腊岛气温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介于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的海峡是   ,它是连接印度洋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苏门答腊岛地处地球五带中的   带,气候特点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
(3)苏门答腊岛上河流众多,受地势影响,河流流向大致是   ;
(4)归纳苏门答腊岛上城市、村镇分布特点   ,写出这种分布特点形成原因   (写出一点);
(5)从资源条件分析,该集团选择苏门答腊岛发展造纸工业的原因是   。
23.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沿线众多国家的命运更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每天有大量人员和物资往返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其中往来最频繁的区域,就是东南亚地区。读图Ⅰ东南亚简图、图Ⅱ“曼谷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南亚地处亚洲和   、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图中①   海峡是其“咽喉要道”,图中河流②是   ,依据该河的流向判断,中南半岛的   部地势较高。
(2)曼谷是   的首都,据“曼谷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曼谷属于   气候,6月份考试期间该地处于   季。
(3)一位合肥游客2018年春节期间去曼谷旅游,下表列出了旅游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请在合理选项处(只有一处)打“√”。
1 携带太阳镜、防晒霜 3 到曼谷后手表拨快1小时
2 携带羽绒服 4 在曼谷参观麦加大清真寺
2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是   
地势特征为   
判断依据是   
(2)缅、老、泰、柬、越五国中,   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与中国海陆相连。
(3)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多位于   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两点即可)
(4)与我国南方人一样,东南亚人喜爱吃大米饭。
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中南半岛适宜种植水稻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同步测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解: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依据题意。
故选:D。
2.解: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故选:B。
3.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故A正确。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苹果属于温带水果,故B错误。
中南半岛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故C错误。
当地的华人、华侨的祖先大多来自广东、福建两省,故D错误。
故选:A。
4.解:中南半岛位于我国南部,中南半岛的河流大多数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
故选:A。
5.解: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故选:A。
6.解: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结合题意。
故选:B。
7.解:图中是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故选:B。
8.解: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雨、旱两季;旱季时,盛行东北风;雨季时,盛行西南方;暑假时正值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炎热多雨。
故选:D。
9.解: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该地区气候湿热,具有种植水稻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东南亚将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自然原因是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故选:A。
10.解:东南亚地区华人和华侨较多,华人和华侨语言主要是汉语,故A叙述正确;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最大产地,故B叙述正确;
泰国的曼谷是水上市场,故C叙述正确;
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11.解:吴哥窟位于柬埔寨。
故选:D。
12.解: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解: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该航线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故B正确。
故选:B。
14.解:新加坡跨入世界高收入国家行列,主要是利用了优越的地理位置,该国家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南端。
故选:C。
15.解:印度尼西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结合选项。
故选:B。
16.解:A、缅甸、老挝都是我国的陆上邻国,泰国不与我国相邻。故A错误。
B、“金三角”地区位于中南半岛的北部,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故B正确。
C、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故C错误。
D、流经“金三角”的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注入我国的南海,属于太平洋水系。故D错误。
故选:B。
17.解: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故A正确;
湄公河最终注入太平洋,故B错误;
河流沿岸城市众多,人口稠密,故C错误;
下游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故D错误。
故选:A。
18.解:东南亚地处热带,以湿热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温高,降水丰富;故带雨伞、泳衣和防晒霜有必要,带羽绒服没有必要。
故选:C。
19.解:中南半岛河流的沿岸与河口三角洲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因此中南半岛城市与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与河口三角洲。
故选:D。
20.解: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苹果和葡萄属于温带水果,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因此该商人不可能采购到。
故选:D。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1.解:(1)中南半岛地形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
(2)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首都是万象。
(3)东南亚的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4)图中K是马六甲海峡,位于E马来半岛和C苏门答腊岛之间,该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故答案为:
(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老挝;万象;(3)泰国;马来西亚;(4)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
22.解:(1)介于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它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苏门答腊岛地处地球五带中的热带,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3)苏门答腊岛上河流众多,受地势影响,河流流向大致是自西南流向东北;
(4)苏门答腊岛上城市、村镇分布特点是沿海、沿河分布,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5)选择苏门答腊岛发展造纸工业的原因是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故答案为:
(1)马六甲海峡;太平;(2)热;全年高温多雨;水稻;(3)自西南向东北;(4)沿海、沿河分布;地形平坦;(5)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23.解:读图分析可知:
(1)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图中①马六甲海峡是其“咽喉要道”,地理位置重要;图中河流②是湄公河,依据该河的流向判断,中南半岛的北部地势较高。
(2)曼谷是泰国的首都,据“曼谷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曼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雨旱两季,同学们考试期间(6月下旬)该地处于雨季。
(3)春节期间去曼谷旅游,因为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因此需要携带太阳镜、防晒霜,不需要携带羽绒服;麦加大清真寺位于沙特阿拉伯;曼谷位于东七区,到曼谷后手表拨慢1小时。
故答案为:
(1)大洋洲;马六甲;湄公河;北;
(2)泰国;热带季风;雨;
(3)1√。
24.解:
(1)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势特征为北高南低,判断依据是河流流向,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注入海洋;
(2)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其中该区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3)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多位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靠近河流的地方,地势比较平坦,水源比较充足,水上交通便利,利于人、物的集散;
(4)中南半岛适宜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气候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
故答案为:
(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北高南低;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注入海洋;
(2)老挝;缅甸、老挝和越南;
(3)河流沿岸;靠近河流的地方,地势比较平坦,水源比较充足,水上交通便利,利于人、物的集散。
(4)气候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3/29 19:20:25;用户:13573652025;邮箱:13573652025;学号:27497248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