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30 21:0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
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经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 )
A. 进行土地改革 B. 实行“一五”计划
C. 实行了“三大改造” D. 实行“大跃进”运动
2.1954年9月召开的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中共八大
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D. 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4.毛主席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指( )
A. 南京长江大桥B. 武汉长江大桥C. 钱塘江大桥D. 上海浦东大桥
5.“十三五”规划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
A.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 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 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 D.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下列与1954年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召开了中共八大C. 完成了三大改造D. 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7.我国第一辆汽车生产于下列哪一时期( )
A. “大跃进”时期B. “人民公社”时期C. “一五”计划时期D. 土地改革时期
8.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的是下列哪一产业( )
A. 农业B. 重工业C. 轻工业D. 手工业
9.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民主集中制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 五十年代 B. 六十年代 C. 七十年代 D. 八十年代
11.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B. 1954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1957年“一五计划”任务完成
12.1953-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197.65

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A. 农业集体化的开展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 “大跃进”的掀起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13.它标志着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它”指的是( )
A. 新中国成立B. 一五计划C. 三大改造完成D. 改革开放
14.下图是某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发现的上海求兴机器厂的公章红印。依据图片中的信息,这枚公章开始使用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 “大跃进”运动时期 D. 国有企业改制时期
15.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改造的方式是( )A. 公私合营B. 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 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6.下列历史事件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是( )
①鸦片战争②辛亥革命③五四运动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⑤三大改造完成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7.河南某市有一老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因为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到一起,建立“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8.“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地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和平方法”指的是( )A. 赎买政策B. 无偿没收C. 实行股份制D. 廉价收购
19.北京同仁堂是创建于康熙八年的著名中药老字号,1954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顺利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问同仁堂是用哪种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
A. 公私合营B. 参加合作社C. 参加人民公社D. 走集体化道路
2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 实行公私合营C. 组织生产合作社 D. 开展合作化运动
21.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主要是由于( )A. 发生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B. 背离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造成了重大损失
C. 使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D. 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22.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作出的决议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上述“形式”的是( )
A. “农业合作社,社会新气象”B.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 “吃喝不要钱,日子赛神仙”D. “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
23.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下列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B. 从“左”倾冒进到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C. 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D. 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24.1967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林彪、江青一伙展开正义斗争的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B. “二月抗争”C. 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D. 粉碎“四人帮”
25.“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A. 研制原子弹 B. 参加石油大会战C. 治理兰考灾害 D. 培育杂交水稻
26.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有些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A. 电子工业 B. 原子能工业C. 航天工业 D. 钢铁工业
27.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A. 开展土地改革B. 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方针C. 发动“大跃进”运动D.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28.阅读下面“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跃进”运动的兴起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一五计划”的实施D. 中共八大的召开
29.报纸既是人们了解社会的主要媒体,也是反映社会变迁的窗口。下图《人民日报》的报道反映了( )
A. 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
B. 农村合作化的优越性
C.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 “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错误
30.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C.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二、非选择题(40分)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急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毛泽东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请回答:
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

材料二选自建国初在农村实施改革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一部法令,这部法令是什么?它颁布于何时?

材料三:毛泽东写于1956年的《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请回答:
你认为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第几个五年计划时期?

这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什么?


列举在这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两个工业成就?


“一桥飞架南北”的“一桥”指什么桥?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下面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一个资本家的表白:“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那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中哪个行业改造的热烈场面?该项改造运动结束于哪一年?其改造形式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这位资本家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什么态度?他失去了“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后,其身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哪些重大意义?


1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班同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围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主题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既有许多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并把几个严重失误列举出来: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同学们还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的途径,找出了以下三张图片:

(1)请将三张图片的英文字母代号与代表严重失误史实的序号对号入座,填于下面中。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以史为鉴,通过对“③‘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通过对这个主题的探究,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出现过一些失误,请你说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参考参考答案:
1.B、2.B、3.B、4.B、5.A、6.A、7.C、8.B、9.B、10.A
11.C、12.A、13.C、14.B、15.A、16.B、17.B、18.A、19.A
20.B、21.B、22.C、23.B、24.B、25.B、26.D、27.B、28.A
29.C、30.B
31.(1)土地改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3)第一个五年计划。
(4)重工业。
(5)沈阳第一机床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
(6)武汉长江大桥。
32.(1)资本主义工商业。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
(2)拥护与支持的态度。成为党领导下的自食其力的国家建设者。
(3)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3.(1)①B、②C、③A.
(2)教训:我们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要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等.
(3)曲折的过程,或不是一帆风顺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