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30 20:5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北宋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色。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清明上河图》 前面我们学
习了宋代的政
治、经济等内
容、在经济里,
农业、手工业、
商业都得到了
较大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
发展对人们的
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都市的繁荣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2、著名都市(1)概况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 北宋 柳永 《望海潮》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此汗八里大城(即元大都)之周围,约有城市二百,位置远近不等。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质物,盖此城为商业繁盛之城也。”
——《马可·波罗行纪》河南开封大相国寺(2)北宋开封的大相国寺 北宋的开封城,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
寺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元宵节时,相国寺的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观赏,热闹非凡。iiiiiiiiiii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开封市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现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3、丰富的文化生活(1)出现的原因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2)瓦子①含义: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叫作瓦子。②特点: 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十分热闹。 ②特点: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3)勾栏①含义: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 圈子,称为“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南瓦等多处,城外还有十多处瓦子。(4)临安城“瓦子”和“勾栏”
瓦子。又叫瓦舍、瓦市、瓦肆,简称“瓦”,是固定的娱乐中心,游人看客往来其中,川流不息。因为他们来时如同瓦合,去时如同瓦解,因此以瓦称呼。除了都城外,不少城市也有瓦子。也有专家认为瓦子应该是城市中的一方方形市场,四周有酒楼、茶馆和各种商铺,中间是定期集市,它是坊市制度打破后形成的一种城市综合性市场。
勾栏,又叫勾肆、游棚,简称棚,设置于瓦子中,与瓦子有时互为同义词。它的原意为栏杆,是固定的的演出场所,内设有戏台、戏房(后台)、腰棚(观众席),四周以栏杆圈围起来。每座瓦子中都有勾栏,少者一两座,多者十余座。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包括说书、唱曲、杂剧、杂技、蹴鞠等等勾栏内说书 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城中有大瓦、中瓦、小瓦、南瓦等多处,城外还有十几处瓦子。蹴踘图4、杂剧(1)含义: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它形成于宋,兴盛于元。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2)演出场所: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3)发展: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元杂剧演员5、传统节日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宋代都有了。(1)传统节日:(2)习俗: 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到今天。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宋朝时称春节为:元旦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苏轼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二、宋词1、含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有长短句,便于歌唱。2、发展: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3、词牌: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4、代表人物:(1)苏轼: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北宋书画家、文学家、美食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散文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为“宋四家”之一(1)苏轼:生活的时代:北宋评价:北宋文学家贡献:风格特点: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豪放派。苏轼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派别: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李清照:李清照
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山东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被誉为“词家一大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生活的时代:两宋之交评价:宋朝女词人风格特点: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内容特点: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作品充满了血和泪,反映了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忧患情怀派别:婉约派代表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3)辛弃疾: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轩,山东历城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气势雄壮。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生活的时代:南宋评价:南宋词人风格特点: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
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派别:豪放派。代表作: 《永遇乐》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苏轼北宋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豪放派。《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李清照两宋
之交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婉约派。《如梦令》
《声声慢》辛弃疾南宋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
抒情、写景、叙事、议论,
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
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
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豪放派。《破阵子 ·为陈甫
同赋壮词以寄之》
《永遇乐 ·京口北
固亭怀古》三、元曲1、出现:2、含义: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3、发展:元代杂剧作家有200多人左右,剧目600种左右,现存150多种。4、代表人物: 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与他齐名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其中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1)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
号已斋,生活在金末元初。
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
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
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
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
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单刀会》等。
《窦娥冤》《窦娥冤》描写年轻寡妇窦娥遭受无赖陷害,被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
她临刑前对苍天发下三桩誓愿,陈述冤情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
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实现,冤情昭雪
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
愤怒鞭挞黑暗的恶势力。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在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知识拓展《资治通鉴》“史学双壁”?《史记》
《资治通鉴》司马光与司马迁被并称为“两司马”。知识整合宋元都市和文化生活苏轼北宋豪放派都市生活宋词李清照婉约派辛弃疾南宋豪放派元曲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都市:开封、临安和大都市民生活:瓦子和勾栏传统节日:春节等课后习题1.(2016?湖北咸宁)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
A.市 B.瓦子 C.勾栏 D.邸店
2.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不包括( )
A.说唱 B.杂技 C.歌舞 D.蹴鞠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词的创作风格是( )
A.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B.豪迈奔放,气势磅礴 C.缠绵悱侧,一往情深 D.风格沉郁,悲惨凄凉BDB 4.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5.宋代已经有以下哪些节日(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BABCD6.两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是( )
A 陶渊明 B 王昭君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C7.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A 《声声慢》 B 《资治通鉴》
C 《念奴娇》 D 《窦娥冤》 D8.连线题:把下面古代文学家和他的作品用线连起来。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辛弃疾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司马光 《窦娥冤》
李清照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