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复习(材料题)
1.材料解析题
(4分)材料一 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材料二 它(抗美援朝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根据以上两段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給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
(1)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次著名战役。(2分)
(2)为筹备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1分)
(3)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分)
(4)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2分)
(5)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1分)
[参考答案]
[歌颂中国共产党](8分)
(1)平型关大捷。(1分)百团大战。(1分)(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分)
(3)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1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1分)(答“我们的国家独立”可得1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或“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了”可得1分。共2分)
(4)抗美援朝。(1分)土地改革。(1分)
(5)感想: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落后就要挨打;④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探索救救民的真理不懈奋斗,流血牺牲,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⑤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⑥要勤奋学习,热爱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等。
2.材料一:……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生产关系这种根本的变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材料二:我国1952年钢产量135万吨,发电量72.6亿度,煤炭6,649万吨,原油43.6万吨,棉布38.3亿公尺。1957年钢产量535万吨,发电量193亿度,煤炭13,000万吨,原油146万吨,棉布50.5亿公尺。1957年比1952年钢增长296%,发电量增长166%,煤炭增长96%,原油增长235%,棉布增长32%。
--以上材料均选自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回答:
(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出材料一中“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内容。(4分)请列举出两个当时建立,并长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名称。(2分)
(2)你认为依据材料二的内容能够证明材料一中的哪些历史结论?(概括表达)(1分)
(3)请你把材料二的数据编制成易于对比分析的表格。(要求:简明清晰,有表格名称)(1分)
[参考答案]
(1)完成了农业的合作化(1分)完成了手工业的合作化(1分)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1分)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或国民经济各项指标有了显著增长)(1分)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2分)
★列举其他内容,只要符合事实均可得分
(2)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②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③三大改造完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分)
★回答出一点即可得分。整体抄袭材料一原文不得分。
(3)表格名称:1952与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简况对比(部分)(第一个五年计划前后我国工业生产简况对比)(部分)
钢产量(万吨) 发电量(亿度) 煤炭(万吨) 原油(万吨) 棉布(亿公尺)
1952年 135 72.6 6,649 43.6 38.3
1957年 535 193 13,000 146 50.5
增长百分比 296% 166% 96% 235% 32%
3.材料一:2009年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二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图3),审议通过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议程,听取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张榕明副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材料二:(图4)
材料三:据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朝鲜于2009年5月25日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提及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说一说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举行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1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
(3)从材料三中看出,朝鲜核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他们为今天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2分)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请问“三大改造”指什么?(1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分)
(2)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任意3点3分)
(3)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2分)
(4)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分)。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09恩施中考]第13题
4.材料一:图一: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图二: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材料二:2009年2月1日,新华社播发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着“稳定、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对2009年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摘自《一年时事政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建议。(1分)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1分)
[参考答案]
(1)1950年土地改革;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2)小农经济无法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疗机构
(4)党和政府在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
5.阅读下列三幅历史照片: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三幅历史照片反映的情境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1分)
(2)据照片表明,我国政府实施的三项政策得到了农民的热烈拥护。请你指出其中一项政策的作用。(2分)
(3)半岛中学决定近期举办一个名为“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农村面貌的变化”的主题讲座。假如你是主讲人,你将通过哪些途径搜集相关资料?(2分)你认为开展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一)、(三)、(二)。(1分)
(2)作用:照片(一)《土地改革法》实施后,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照片(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劳动力;
照片(三)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回答其中任何一项的作用均得2分。只要回答到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得2分)
(3)途径:如上网、上图书馆、访问、实地考察等。(考生只要回答两项合理有效的途径即得2分)
意义:通过讲座,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农村面貌的变化,认识党的政策的正确性,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历史学习的感受和体验等。
6.材料一:东北出了个杨靖宇,他的别名叫忠良将;东北出了个张学良,他的别名叫“兵谏蒋”;东北出了个王铁人,他的别名叫铁脊梁;东北出了个杨利伟,他的别名叫震宇航……
材料二:东北有个大庆市,她的别名叫石油王;东北有个英雄城,她的别名叫“鞍钢”;东北有个汽车厂,她的别名叫“解放”;东北有个新大连,她的别名叫时代窗……
—改编于互联网上的两段歌谣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选择你所熟悉的两位人物,分别写出他们的光辉业绩。(2分)
(2)从材料二中找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2分)
(3)从这些东北的英雄人物和辉煌成就中,你认为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参考答案](1)王进喜:带领工人建成大庆油田,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张学良: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
(3)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
7.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两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
⑴请说出这两次会议的名称。(2分)
⑵简要分析两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6分)
⑶两次转折反映出我党遵循一条怎样的思想路线?(2分)
[参考答案]
⑴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4分)。
⑵遵义会议的背景:(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长征初期遭到重大失利;(1分)(中央采纳毛泽东的主张,转兵贵州,)攻占遵义。(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1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分)
⑶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分)
8.胡锦涛同志《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09年5月2日)中说:“在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2008年,面对筹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大事、难事、急事,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奉献精神,向祖国和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优秀的整体形象。五四运动以来9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历史都充分表明,青年确实是我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确实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说说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请你说出1956年生产出我国第一辆载重汽车的工厂的名称。(1分)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开始起步。请你说出1980年在海峡西岸的福建建立的经济特区的名称。(1分)
(4)根据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简要说说在你以后的成长岁月中,面对类似2008年国家发生的“大事、难事、急事”时,你将采取何种态度和行动呢?(2分)
[参考答案]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分)
(2)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分)
(3)厦门经济特区。(1分)
(4)自觉担当、奋勇当先。(1分)
9.(7分)今年我国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据此回答:
(1)右图是“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这个纪念馆应建在何处?(写出具体地点)(1分)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分)
(2)下图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示意图”。结合此图,
请回答:
①今年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祖国大陆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也选此处为首站,这个经济特区是 。(1分)
②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1分)
③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 → 沿海开放城市 → ( ) → 内地 (2分)
(3)请你谈谈对外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1分)
[参考答案]
(1)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1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分)
(2)①海南(岛) (1分) ②上海浦东新区 (1分) ③经济特区 经济开放区(各1分,共2分)
(3)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教材,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10.小张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网络搜索到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作的报告,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和开放是牵引中国前进的两个车头,到今年,它们引领中国前行了多少个春秋?(2分)
(2)根据材料,说明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怎样展开的?(2分)
(3)根据材料,指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30个春秋。(2分)
(2)对内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对外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以西部。(2分)
(3)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转变为全方位开放的格局。(2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2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的一次讲话
(2)30年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重心有什么不同?推动重心发生转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3分)
材料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
(3)30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3分)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 ①
② 广州、上海、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③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以及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
(2)1992年前:改革原由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因素: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3分)
(3)①: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田。②:开放14个沿海城市。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洲等(举出一个即可)。(3分)
(4)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2.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请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古今中外的改革。(6分)
(1)秦始皇统一六国,主要得益于什么改革?(1分)
(2)我国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1分)
(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1分)
(4)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巡讲话”
想一想,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都强调采取什么经济手段?(1分)
(5)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6)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改革对你的启示。(1分)
[参考答案]
(1) 商鞅变法;(2)十一届三中全会;(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市场经济;(5)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6)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13.2008年,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金婚》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佟志和文丽)50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
请从下列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1:《金婚》第4集中,1958年,庄嫂生下儿子取名“跃进”。
(1)庄嫂给儿子取名“跃进”,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 运动。(1分)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 。(2分)
镜头2:《金婚》第12集中,男主角佟志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佟志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
造反派小将们将佟志和文丽背靠背推向墙边站着,一边高喊: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2)请问: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2分)
镜头3:《金婚》第36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3)镜头3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中任选一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2分)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有益启示?(3分)
[参考答案]
(1)大跃进(1分)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或急躁冒进(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共2分)
(2)文化大革命时期或1966~1976年(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所举事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即可(2分)
(4)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加强民主与法律建设;坚持改革开放
14、毛泽东写于1956年的《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请回答:
(1)你认为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第几个五年计划时期?(2分)
(2)这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什么?(2分)
(3)列举这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两个工业成就?(2分)
(4)“一桥飞架南北”的“一桥”指什么桥?(2分)
答案、(1)一五计划(2)发展重工业(3)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制成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任举两个)(4)武汉长江大桥
15、材料一……与香港只一河之隔,原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1980年划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以后,以国家给予的优惠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也较早达到小康水平。
材料二 见下图。上海浦东开发区
(1)根据材料判断,材料一讲的是哪一座城市?(2分)同一类型的还有哪三座城市?(3分)
(2)材料二图中所示的是哪一个开发区?(2分)
(3)根据材料一回答,“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与上述材料所述的同一历史时期,城市改革重点改革什么?(2分)其中大中型企业推行哪种形式?(2分)
答案:(1)深圳;珠海、汕头、厦门;(2)上海浦东开发区;(3)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4)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