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六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度六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30 23:0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度六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书写:5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ēng róng?? kū wěi??? jié rán??? wú yuán wú gù



chōu tì? cán bào duàn liàn??? zhāng dēng jié cǎi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3分)
鼻涕(dì tì) 被捕(bǔ pǔ) 憧(chōng zhuàng)憬
徘徊(huí huái) 汲(jí xī)水 屏(píng bǐng)住呼吸

3、下面词组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2分)
A.杂乱 枯委 爆竹 坐无虚席 B.尖锐 演译 锻练 肃然起敬
C.展览 附庸 喧哗 蜂拥而至 D.憧憬 书藉 蒜瓣 万像更新

4、按要求写词语。(2分)
把划线部分换成一个四字词语。
(1)这件事发生的太奇怪了,谁也说不出其中的奥妙。 ( )
(2)他每天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所以从来不会为别人着想。 ( )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桃花心木》一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积累。(9分)
(1)古诗文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韩愈《师说》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无须不懂装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实践才能出真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而竭”是《左传》中的一句名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应一气呵成。
(3)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曈曈日, 。 这是宋代诗人 写的《 》,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 。 ???????????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的句子意思是 。
(5)两小儿笑曰:“ ?”(选自《两小儿辩日》)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5分)

(一)阅读《桃花心木》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0分)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优美( ) 磨炼( )
反义词:死气沉沉( ) 依靠( )
2、短文文中的“不确定”是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不确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除夕真热闹,主要的活动有: 、 、 、 、 、 、 、 。(8分)
2、文中说“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直接表现在哪里?用“ ”画出来。(2分)

3、文段中写了 、 两天习俗的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的 的特点 。(3分)

(三)阅读《母爱是一根穿针线》回答下面的问题。(10分)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
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
  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
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
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
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
,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题目《母爱是一根穿针线》,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母爱比作 。(2分)
  2、“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一句中加点字“骄傲”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2分)
  3、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2分)
4、“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你认为儿子今后会怎样做?(3分)
  _。
  5、短文已用“‖”分成了四段,请归纳第三段段意。(3分)
   。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每个人总有难忘的第一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印象深刻的第一次?选取最深刻的一个“第一次”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写清楚“第一次”经过,还要说出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或受到的启示。

提示:题目自定。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100









200









300









400





2018-2019学年度六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蒸融 枯萎 截然 无缘无故 抽屉 残暴 锻炼 张灯结彩
2、tì bǔ chōng huái jí bǐng
3、c
4、莫名其妙 养尊处优
5、(1)懒人不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
(2)《桃花心木》一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林清玄。
6、(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一鼓作气,再而衰
(3)春风送暖入屠苏,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元日 春节
(4)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不是这样的。
(5)孰为汝多知乎?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5分)
(一)
1、优雅 考验/锻炼 勃勃生机 独立
2、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3、家庭变故、父母事业、亲人去世等
(二)
1、做年菜 穿新衣 贴对联 贴年画 灯火通宵 放鞭炮 吃团圆饭 守岁
2、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3、除夕 正月初一 热闹、隆重
(三)
1、比喻 穿针线
2、自豪
3、事情发展
4、和母亲交流感情,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等
5、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答案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