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杠杆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8秋?南京期末)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镊子 B.起瓶器 C.剪刀 D.钢丝钳
2.(2018春?科尔沁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关于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18秋?常州期中)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 )
A.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
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
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
D.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
4.(2018秋?泰兴市期中)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
B.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越大,力臂越大
C.杠杆一定有支点
D.杠杆的总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5.(2018秋?建邺区期中)如图所示,用橇棒以O点为支点撬起石块并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在 A 点施力时,力的方向可能向上
B.手在 A 点向不同方向施力时,力的大小可能相同
C.动力与动力臂乘积大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D.手分别在 A、B 两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力时,在 B 点比在 A 点z费力
6.(2018秋?沭阳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杠杆OA分别在F1、F2或F3作用下保持静止,O为支点,则关于三个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最小 B.F2最小
C.F3最小 D.三个力一样大
二.多选题(共2小题)
7.(2018?遂宁模拟)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B.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如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C.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
D.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8.(2018春?卫滨区校级月考)如图,轻质杠杆AB可以绕O点转动,在A点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动力,使该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若将动力的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
A.动力臂增大 B.动力臂减小 C.动力减小 D.动力增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9.(2019?长沙模拟)如图是小明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 位置平衡;
(2)如图甲,在A点悬挂2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 个钩码;取下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竖直向下拉,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如图乙,若弹簧测力计向右下方拉,杠杆仍然保持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 ,原因是B点拉力的力臂 (均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0.(2018?梧州)如图所示,将质量为6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线挂在轻质杠杆A点处,在B点施加与杠杆垂直的力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中OB=3OA(g取10N/kg)求:
(1)合金块的重力;
(2)合金块的密度;
(3)拉力F1的大小。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18?黄陂区校级模拟)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500N.独轮车有关尺寸如左图,右图是指甲剪示意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独轮车在使用时与指甲剪使用时的OED部分都是省力杠杆
B.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动力F为450N
C.推车时地面对车轮竖直向上的力为1050N
D.为了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将手向右后移动
2.(2018?河东区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在按压式订书机的N点施加压力,将订书针钉入M点下方的纸张中,下列图能正确表示他使用该订书机时的杠杆示意图是( )
A.B. C. D.
3.(2018秋?铜山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杠杆中的每一小格的长度都相等,每一钩码的质量也相等,并且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A处再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要使杠杆重新恢复平衡,必须( )
A.在B处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
B.在B处加挂两个同样的钩码
C.将B处的钩码移到C处
D.将B处的钩码移到C处,再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
4.(2018?拱墅区二模)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小
C.动力 F 逐渐变大 D.动力 F 保持不变
5.(2018秋?仪征市期中)如图所示,在杠杆OA上的B点悬挂一重物G,A端用细绳吊在小圆环E上,小圆环E在圆弧CD上可以自由滑动,且细绳AE长等于圆弧CD的半径,此时杠杆恰好成水平状态,A点与圆弧CED的圆心重合。E环从C点沿顺时针方向逐渐滑到D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将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B.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将保持不变
C.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与其力臂的乘积将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D.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与其力臂的乘积将保持不变
二.多选题(共2小题)
6.(2019?江西模拟)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推如图所示的一只圆柱形油桶,油桶高40cm,底部直径为30cm,装满油后总重2000N.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要使底部 C 稍稍离开地面,他至少应对油桶施加 600N 的力
B.他用水平力虽没推动油桶,但他用了力,所以他对油桶做了功
C.他用水平力没推动油桶,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油桶匀速运动时,地面对油桶的支持力和油桶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2018?朝阳区二模)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在重物G和力F1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并且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1<G B.F2>G C.Fl=F2 D.F1>F2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8.(2018秋?盐都区期末)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2)如图甲所示,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3个钩码,在B点处挂 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同组的小华却认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这样得出的结论 (都合理/小明合理/小华合理/都不合理)。理由是: 。
(3)小明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是 N(一个钩码重5N)。若将弹簧测力计沿顺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则其示数 (变大/变小/不变)。
四.计算题(共2小题)
9.(2019?益阳模拟)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左端A处挂了一物块,右端B处施加一个F=3N的拉力,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得OA=30cm,OB=20cm。
(1)求绳子对杠杆A端的拉力。
(2)若物块的体积为10cm3,求小球的重力。
10.(2019?安徽模拟)“平板支撑”是当前流行的一种运动。小新在水平地面上做平板支撑,如图所示,把他的身体看成杠杆,则O为支点,A为重心,地面对双臂的支撑力为动力F1.若他的体重为600N.求:动力F1为多少?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2018?朝阳)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机械的是( )
A.用起子撬瓶盖 B.用天平称质量
C.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D.用钓鱼竿钓鱼
2.(2018?聊城)人体中的许多部位都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人用手托住物体时手臂的示意图,当人手托5kg的物体保持平衡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 )
A.大于5kg B.大于49N C.小于49N D.等于49N
3.(2018?巴中)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
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最小的是( )
A.6N B.1.5N C.3N D.15N
4.(2018?上海)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A点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B点施加一个力并使该力最小,该力应沿( )
A.BM方向 B.BN方向 C.BP方向 D.BQ方向
二.填空题(共4小题)
5.(2018?丹东)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为 杠杆(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当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时,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2018?柳州)如图所示,妈妈体重比小明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妈妈比小明离转轴 (选填“远”或“近”)。若小明往转轴靠近一小段距离,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妈妈应适当 (选填“远离”或“靠近”)转轴。
7.(2018?益阳)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在中点处悬挂重物,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保持平衡,保持力F方向不变,当将重物向右移动时,要使杠杆保持平衡,力F将 ;将杠杆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力F将 (两空均填“变大”、“变小”、“不变”)
8.(2018?鞍山)一段均匀铁管长为2m、重500N,当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人抬起一端最少需要 N的力,而要把它立起来,人至少需做功 J;如果保持用力的方向与铁管垂直,则在扶起铁管的过程中,所需的力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9.(2018?湘潭)图1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杠杆如图1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2所示,在P点悬挂一重物,用测力计在A点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方便测量力臂,应按图2中 (选填“a”或“b”)所示操作。
(3)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在A处的测力计由竖直方向慢慢地向左倾斜拉杠杆,测力
计的示数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可得出:杠杆的平衡与力和 有关。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0.(2018?毕节市)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轻杆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当把甲乙两物体如图分别挂在两个端点A、B上时,轻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物体刚好完全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里且水未溢出,物体乙未与容器底接触,已知轻杆长2.2m,支点O距端点B的距离为1.2m,物体甲的质量为8.28kg,物体乙的体积为0.001m3.(g=l0N/kg。忽略绳重)
求:(1)甲物体的重力;
(2)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乙物体的密度。
12.1 杠杆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8秋?南京期末)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镊子 B.起瓶器
C.剪刀 D.钢丝钳
【解答】解:A、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正确
B、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错误;
C、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错误;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A。
2.(2018春?科尔沁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关于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支点为O,从O做F1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就是F1的力臂,如C选项图所示:
故选:C。
3.(2018秋?常州期中)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操作中能让杠杆继续保持平衡的是( )
A.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
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
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
D.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
【解答】解:设杠杆的一个小格是1cm,一个钩码的重是1N。
A、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均向外移动一格,4N×(3+1)cm>3N×(4+1)cm,杠杆的左端下沉,故A错误。
B、在左右两边钩码的下方各加一个钩码,位置保持不变,(4+1)N×3cm<(3+1)N×4cm,杠杆的右端下沉,故B错误。
C、将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去掉一个,位置保持不变,(4﹣1)N×3cm>(3﹣1)N×4cm,杠杆的左端下沉,故C错误。
D、将左边的钩码去掉二个并保持位置不变,同时将右边钩码向左移二格,(4﹣2)N×3cm=3N×(4﹣2)cm,杠杆仍然能平衡,故D正确。
故选:D。
4.(2018秋?泰兴市期中)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
B.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越大,力臂越大
C.杠杆一定有支点
D.杠杆的总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解答】解: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故A错误;
B、力与力臂是杠杆五要素中两个独立的要素,支点确定,力的方向不同,力臂大小不一定,甚至可能为零,也不能说力越大,力臂越大。故B错误;
C、杠杆的五要素之一就是支点,且支点一定作用在杠杆上,故C正确;
D、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力臂不一定是杠杆的长度,也不一定在杠杆上,所以杠杆的长度不一定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故D错误。
故选:C。
5.(2018秋?建邺区期中)如图所示,用橇棒以O点为支点撬起石块并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在 A 点施力时,力的方向可能向上
B.手在 A 点向不同方向施力时,力的大小可能相同
C.动力与动力臂乘积大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D.手分别在 A、B 两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力时,在 B 点比在 A 点费力
【解答】解:
A.手在 A 点施力时,支点为O点,动力F的作用效果是使撬棒顺时针转动,从而撬起石块,所以力F的方向只能向下;故A错误;
B.手在A点向不同方向施力时,动力臂一般不同,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的大小一般不相等,但也可能相同,如下图中两次的动力臂相等,则动力相同;故B正确;
C.因用撬棒撬起石块并保持平衡,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故C错误;
D、手分别在A、B两点沿竖直向下方向施力时,易知在B点的动力臂大于在A点的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B点比在A点省力,故D错误。
故选:B。
6.(2018秋?沭阳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杠杆OA分别在F1、F2或F3作用下保持静止,O为支点,则关于三个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最小 B.F2最小
C.F3最小 D.三个力一样大
【解答】解:图中,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则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是相同的,方向不同的三个力中,F2的力臂LAO最长,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力臂越大,力越小,故F2最小(最省力)。
故选:B。
二.多选题(共2小题)
7.(2018?遂宁模拟)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B.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如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C.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
D.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解答】解:A、测量前通过螺母调水平的目的是消除自重影响,测量时通过移动和增减钩码调水平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故A错误;
B、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左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左侧,调节平衡螺母应使杠杆重心右移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故B正确;
C、本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故C错误;
D、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故D正确。
故选:CD。
8.(2018春?卫滨区校级月考)如图,轻质杠杆AB可以绕O点转动,在A点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动力,使该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若将动力的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 )
A.动力臂增大 B.动力臂减小 C.动力减小 D.动力增大
【解答】解:
在A点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动力时,动力臂为OB且最长;当将动力的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时,动力臂将减小,而阻力和阻力臂均不变,由F1L1=F2L2可知,动力将增大。
故选:BD。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9.(2019?长沙模拟)如图是小明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 水平 位置平衡;
(2)如图甲,在A点悬挂2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 1 个钩码;取下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竖直向下拉,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示数为 0.5 N。
(3)如图乙,若弹簧测力计向右下方拉,杠杆仍然保持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 ,原因是B点拉力的力臂 变小 (均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1)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说明杠杆的重心在支点的右侧;应使杠杆的重心左移,应将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致)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可忽略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一个钩码的重是0.5N,设杠杆一个小格是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1N×2L=FB×4L,解得FB=0.5N(B处钩码总重为0.5N),即在B处挂1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5N;
(3)如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下方,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减小,动力将增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才能使杠杆仍然水平平衡。
故答案为:(1)左;水平;(2)1;0.5;(3)变大;变小。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0.(2018?梧州)如图所示,将质量为6kg,边长为0.1m的正方体合金块,用细线挂在轻质杠杆A点处,在B点施加与杠杆垂直的力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中OB=3OA(g取10N/kg)求:
(1)合金块的重力;
(2)合金块的密度;
(3)拉力F1的大小。
【解答】解:(1)合金块的重力:
G=mg=6kg×10N/kg=60N;
(2)正方体合金块的体积:
V=L3=(0.1m)3=10﹣3m3;
合金块的密度:
==6×103kg/m3;
(3)已知OB=3OA,F2=G=60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LOB=F2LOA,
则拉力F1的大小:F1===×60N=20N。
答:(1)合金块的重力为60N;
(2)合金块的密度为6×103kg/m3;
(3)拉力F1的大小为20N。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18?黄陂区校级模拟)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500N.独轮车有关尺寸如左图,右图是指甲剪示意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独轮车在使用时与指甲剪使用时的OED部分都是省力杠杆
B.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动力F为450N
C.推车时地面对车轮竖直向上的力为1050N
D.为了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将手向右后移动
【解答】解:A、独轮车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属于省力杠杆。杠杆OED,支点为O点,动力作用在E点,阻力作用在D点。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该独轮车是省力杠杆。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1=GL2,
即:F×1m=1500N×0.3m,
解得动力:F=450N,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独轮车在推车时,竖直方向上合力为0,受重力,手向上的动力和地面对车轮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G﹣F=1500N﹣450N=1050N,故C正确;
D、已知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可以增大动力臂(即手向后移动)更省力。即为了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将他的手向向右后移动,故D正确。
故选:A。
2.(2018?河东区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在按压式订书机的N点施加压力,将订书针钉入M点下方的纸张中,下列图能正确表示他使用该订书机时的杠杆示意图是( )
A. B.
C. D.
【解答】解:
据图可知,当按压订书机时,其会绕着订书机左边的固定点O转动,即O为支点;
所按压的N点为动力F1作用点,F1的方向向下,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为L1;而装订的物体对订书机有一个向上的阻力F2,M点就是阻力F2作用点,支点O到阻力作用线F2的距离为阻力臂L2。
综上所述,A图正确。
故选:A。
3.(2018秋?铜山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杠杆中的每一小格的长度都相等,每一钩码的质量也相等,并且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A处再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要使杠杆重新恢复平衡,必须( )
A.在B处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
B.在B处加挂两个同样的钩码
C.将B处的钩码移到C处
D.将B处的钩码移到C处,再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
【解答】解: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一格的长度为L;
若在A处再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则:
A、在B处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3G×3L;左侧为4G×2L,即3G×3L≠4G×2L,杠杆不能平衡,故A错误;
B、在B处加挂两个同样的钩码,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4G×3L;左侧为4G×2L,即4G×3L≠4G×2L,杠杆不能平衡,故B错误;
C、将B处的钩码移到C处,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2G×4L;左侧为4G×2L,即2G×4L=4G×2L,杠杆能重新恢复平衡,故C正确;
D、将B处的钩码移到C处,再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3G×4L;左侧为4G×2L,即3G×4L≠4G×2L,杠杆不能平衡,故D错误;
故选:C。
4.(2018?拱墅区二模)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在转动的过程中( )
A.动力臂逐渐变大 B.阻力臂逐渐变小
C.动力 F 逐渐变大 D.动力 F 保持不变
【解答】解:杠杆在转动的过程中符合杠杆平衡的条件,即阻力为木棒的重力,大小不变,木棒在竖直位置时,重力的力臂为0,转过一定角度后,重力力臂(阻力臂为L′2变大);
当木棒在竖直位置时,F的力臂是杠杆的长度,且力臂最长,当杠杆转过一定角度后,力与杠杆不再垂直,所以动力臂为L1变小,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增大,而动力臂减小,所以动力逐渐变大。
故选:C。
5.(2018秋?仪征市期中)如图所示,在杠杆OA上的B点悬挂一重物G,A端用细绳吊在小圆环E上,小圆环E在圆弧CD上可以自由滑动,且细绳AE长等于圆弧CD的半径,此时杠杆恰好成水平状态,A点与圆弧CED的圆心重合。E环从C点沿顺时针方向逐渐滑到D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将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B.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将保持不变
C.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与其力臂的乘积将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D.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与其力臂的乘积将保持不变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圆环转动中,A的位置保持不变,故杠杆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因为重力与重力的力臂的乘积不变,所以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动力与动力的力臂的乘积不变,且动力臂越大,动力会越小;又因为圆环在图示位置时,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所以E环从C端移动到D端的过程中,动力会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共2小题)
6.(2019?江西模拟)小明在水平地面上推如图所示的一只圆柱形油桶,油桶高40cm,底部直径为30cm,装满油后总重2000N.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要使底部 C 稍稍离开地面,他至少应对油桶施加 600N 的力
B.他用水平力虽没推动油桶,但他用了力,所以他对油桶做了功
C.他用水平力没推动油桶,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油桶匀速运动时,地面对油桶的支持力和油桶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解答】解:
A、要使底部C稍稍离开地面,应该以D为支点,要对油桶施加的力最小,应使动力臂最大,应以AD为动力臂,已知油桶高40cm,底部直径为30cm,
则L1=AD===50cm=0.5m,
L2=CD=×30cm=0.15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F1===600N,故A正确;
B、用水平力没推动油桶,虽然用了力,但是没有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所以对油桶没有做功,故B错误;
C、用水平力没推动油桶,由于油桶处于静止状态,则受力平衡,油桶受到的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
D、匀速运动时,地面对油桶的支持力和油桶对地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故D正确。
故选:BC。
7.(2018?朝阳区二模)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在重物G和力F1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并且平衡。如果用力F2代替力F1使杠杆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1<G B.F2>G C.Fl=F2 D.F1>F2
【解答】解:设阻力臂为L2,杠杆长为L;
从图中可知,F2与杠杆垂直,因此其力臂为最长的力臂,故F2为最小的动力,即Fl>F2;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2?L2=G?L,
因为L2<L,
所以F2>G;
故选:BD。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8.(2018秋?盐都区期末)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 调节。
(2)如图甲所示,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3个钩码,在B点处挂 2 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同组的小华却认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们这样得出的结论 都不合理 (都合理/小明合理/小华合理/都不合理)。理由是: 只做一次实验,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
(3)小明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是 20 N(一个钩码重5N)。若将弹簧测力计沿顺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则其示数 变小 (变大/变小/不变)。
【解答】解:
(1)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设每个钩码为G,每格长为l,设在B处挂n个同样的钩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3G×2l=nG×3l,n=2;
只通过一组数据便得出结论,并不符合实验结论得出的要求,这样的结果具有偶然性,不具普遍性;
(3)过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足与支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如下图:
设一格的长度为L,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力臂为×6L=3L,
由F1L1=F2L2得,5N×3×4L=F1×3L,
解得,F1=20N;
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沿顺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拉力的力臂l1增大,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为保持杠杆平衡,拉力F1要减小,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小。
故答案为:(1)左;(2)2;都不合理;只做一次实验,不能得出普遍规律;(3)20;变小。
四.计算题(共2小题)
9.(2019?益阳模拟)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左端A处挂了一物块,右端B处施加一个F=3N的拉力,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得OA=30cm,OB=20cm。
(1)求绳子对杠杆A端的拉力。
(2)若物块的体积为10cm3,求小球的重力。
【解答】解:(1)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FA?OA=F?OB,
则绳子对杠杆A端的拉力:
FA=F=×3N=2N;
(2)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物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10×10﹣6m3=0.1N;
小球在位置平衡,G=FA+F浮=2N+0.1N=2.1N。
答:(1)绳子对杠杆A端的拉力为2N;
(2)小球的重力是2.1N。
10.(2019?安徽模拟)“平板支撑”是当前流行的一种运动。小新在水平地面上做平板支撑,如图所示,把他的身体看成杠杆,则O为支点,A为重心,地面对双臂的支撑力为动力F1.若他的体重为600N.求:动力F1为多少?
【解答】解:由图知,L1=1m+0.5m=1.5m,L2=1m,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1L1=F2L2,
则F1===400N。
答:动力为400N。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2018?朝阳)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机械的是( )
A.用起子撬瓶盖 B.用天平称质量
C.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D.用钓鱼竿钓鱼
【解答】解:
A、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属于省力机械。
B、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C、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等于二倍阻力臂的杠杆,可以省一半的力,属于省力机械;
D、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属于费力机械。
故选:D。
2.(2018?聊城)人体中的许多部位都具有杠杆的功能。如图是人用手托住物体时手臂的示意图,当人手托5kg的物体保持平衡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 )
A.大于5kg B.大于49N C.小于49N D.等于49N
【解答】解:A、力的单位是N,质量的单位是kg,题目是求力的大小,不能用kg做单位,故A错误;
BCD、由图知,物体的重力为G=mg=5kg×9.8N/kg=49N;
肱二头肌的拉力为动力,物体对手的压力为阻力,支点在肘,如图所示:
所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因为L1<L2
所以F1>F2
即肱二头肌收缩所承受的力一定大于49N.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3.(2018?巴中)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
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最小的是( )
A.6N B.1.5N C.3N D.15N
【解答】解:
设杠杆的一个小格长为L,则OA=3L,OB=4L,
设作用在A点的力为阻力,则FA=G钩码=mg=4×0.05kg×10N/kg=2N,
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作用在B点,当以OB长作为力臂时是最长的动力臂,此时作用在B点的动力最小,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B×OB=FA×OA,
则FB===1.5N。
故选:B。
4.(2018?上海)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A点挂一重物,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B点施加一个力并使该力最小,该力应沿( )
A.BM方向 B.BN方向 C.BP方向 D.BQ方向
【解答】解:由图可知,O为支点,A点挂一重物,阻力方向向下,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点施加一个力,则动力F与杠杆垂直且方向向上,
要使该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都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长则动力越小;
由图可知,BM对应的动力臂最长,所以该力应沿BM方向
故选:A。
二.填空题(共4小题)
5.(2018?丹东)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为 费力 杠杆(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当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时,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1)由图知,弹簧测力计拉力(动力)的力臂小于钩码拉力(阻力)的力臂,所以该杠杆为费力杠杆;
(2)弹簧测力计斜拉时,阻力及阻力臂不变,拉力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变大。
故答案为:费力;变大。
6.(2018?柳州)如图所示,妈妈体重比小明大,跷跷板水平平衡时,妈妈比小明离转轴 近 (选填“远”或“近”)。若小明往转轴靠近一小段距离,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妈妈应适当 靠近 (选填“远离”或“靠近”)转轴。
【解答】解:跷跷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设小明的重力为G1,力臂为L1,妈妈的重力为G2,力臂为L2,
因为G1L1=G2L2、G1<G2,所以L1>L2,即妈妈比小明离转轴近;
若小明往转轴靠近一小段距离,即力臂为L1减小,为了保持跷跷板水平平衡,由G1L1=G2L2知,在G1和G2不变时,L1减小,L2也减小,妈妈应适当靠近转轴。
故答案为:近;靠近。
7.(2018?益阳)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在中点处悬挂重物,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保持平衡,保持力F方向不变,当将重物向右移动时,要使杠杆保持平衡,力F将 变大 ;将杠杆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力F将 不变 (两空均填“变大”、“变小”、“不变”)
【解答】解:
(1)由题知,杠杆最右端的力F竖直向上(方向不变),当重物向右移动时,重物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2变大,F的力臂L1不变(等于杠杆的长),阻力G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FL1=GL2可知,力F将变大;
(2)如图:
重物悬挂在杠杆的中点,水平平衡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L1=2L2,
保持力F方向不变,杠杆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后,由图根据相似三角形知识可知,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L1′=2L2′,
物重G不变,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的大小始终等于G,即力F将不变。
故答案为:变大;不变。
8.(2018?鞍山)一段均匀铁管长为2m、重500N,当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人抬起一端最少需要 250 N的力,而要把它立起来,人至少需做功 500 J;如果保持用力的方向与铁管垂直,则在扶起铁管的过程中,所需的力逐渐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
【解答】解:
(1)由题意知,此时可以将铁棒看做是一个以铁棒没有离地端为支点的杠杆,阻力是铁棒的重力为500N,
由于铁棒是均匀的,所以阻力臂是棒长的一半,即L2=L;当动力垂直于铁棒向上时,动力臂最大等于铁棒的长L,此时动力最小。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最小动力:F1===250N。
(2)把它立起来时,铁棒重心上升的高度h=L=×2m=1m;
人至少需做功等于克服铁棒重力做的功,即:
W=Gh=500N×1m=500J;
(3)如果保持用力的方向与铁管垂直,则动力臂不变,在扶起铁管的过程中,重力的力臂(阻力臂)逐渐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所需的动力逐渐减小。
故答案为:250;500;减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9.(2018?湘潭)图1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杠杆如图1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 (填“左”或“右”)调节。
(2)如图2所示,在P点悬挂一重物,用测力计在A点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方便测量力臂,应按图2中 a (选填“a”或“b”)所示操作。
(3)保持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在A处的测力计由竖直方向慢慢地向左倾斜拉杠杆,测力
计的示数逐渐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可得出:杠杆的平衡与力和 力臂 有关。
【解答】解:(1)杠杆的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如图2所示,在P点悬挂一重物,用测力计在A点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方便测量力臂,应按图2中a所示操作。
(7)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时,拉力的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拉力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可得出:杠杆的平衡与力和力臂有关。
故答案为:(1)左;(2)a;(3)增大;力臂。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0.(2018?毕节市)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轻杆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当把甲乙两物体如图分别挂在两个端点A、B上时,轻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物体刚好完全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里且水未溢出,物体乙未与容器底接触,已知轻杆长2.2m,支点O距端点B的距离为1.2m,物体甲的质量为8.28kg,物体乙的体积为0.001m3.(g=l0N/kg。忽略绳重)
求:(1)甲物体的重力;
(2)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乙物体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