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一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学年历史学科试题1套卷
第Ⅰ卷(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1.由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已于2010元月22日首映,片中南子问孔子:“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那个‘人’字里面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呢?”下列对“仁者爱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C.苛政猛于虎也 D.兼相爱,交相利
2.《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说明孔子( )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人之初,性本善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6.儒家先哲留下很多睿智的言论。下列表中引文与人物排列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A.朱 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王阳明、朱 熹、李 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荀 子 D.王夫之、程 颢、王阳明、顾炎武
7.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这里的“群儒之首”是指( )
A.孟子 B.董仲舒 C.程颐 D.朱熹
8.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C.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9.下列不符合宋代哲学思想发展特点的是( )
A.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B.朱熹是理学发展集大成者
C.认为气是第一性,理是第二性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D.反对民主启蒙思想
11.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 ( )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功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12.2004年8月,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悲哀的原因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说法有失偏颇和浅薄,没有去辩证地客观评价
B.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无任何进步之处
C.我们应批判地继承程朱理学思想
D.评论着眼于二程和朱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13.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王夫之《船山遗书》 D.李贽《续焚书》
15.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 )
A.重农抑商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16.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这一认识表明( )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惟一的模式
C.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上
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经济模式
17.央视《百家讲坛》“名家谈中国古文化”介绍:“到汉代发明纸以后,这个纸才逐渐取代简牍。这个过程我们也有大量的考古发现加以证实。当然,简牍不是古代唯一的书写材料。中国是丝绸的故乡,所以古代也有用丝帛来书写的文书。考古发现中也出土过大量的古代的帛书。”材料中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
①纸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②中国古代的文字载体不是唯一的 ③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 ④小篆开始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中国早在东汉时就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见图),可以遥测到千里以外
地震发生的方向。发明地动仪的科学家是( )
A.徐光启
B.华佗
C.张衡
D.祖冲之
19.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鸟巢盛装开幕,它“通过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示了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力量。”右图是开幕式表演中的一个画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最早的( )
A.丝绸之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
20.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21.《三国演义》中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当时的史实( )
A.用“四诊法”为其号脉 B.使用了外科手术
C.查阅了《黄帝内经》 D.参考了《本草纲目》
22.右图是某博物馆收藏的一幅书法作品,内容以词的形式,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抱负。有关该作品的字体和创作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骨文,可能是商代的作品 B.隶书,可能是汉代的作品
C.甲骨文,可能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D.行书,可能是宋代的作品
23.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使绘画作品颇具动感,产生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效果的画家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萱 D.郑板桥
24.明清时期,年画、剪纸等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理学兴盛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25.右图是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 漱玉古韵》节目中,济南女词人李清照经典词作《 如梦令》被重新编曲演绎的情景:夜色中,绚丽的灯光特效把奥体中心场地变成一池湖水,水波旖旎,鲤鱼穿行其间。荷花灯亮起,九曲桥相连,白鸟飞过,舞者衣袂飘飘。这充分体现了李清照经典词作《 如梦令》的特点是( )
A.通俗 B.豪放 C.婉约 D .怀古
26.科举制始于唐朝,但到了明清时期,却成为文化发展的障碍,清前期的一部小说就此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它是( )
A.《红楼梦》 B.《醒世恒言》 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27.2009年4月26日晚,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梅兰芳》获得最佳电影奖。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以下关于京剧产生发展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有( )
A.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种地方剧在此融会贯通
B.艺术家的不断努力
C.乾隆帝八十寿辰,“徽班进京”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政治契机
D.徽戏作为“百戏之祖”不断融合吸收,兼容并蓄
28.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是( )
①生 ②净 ③旦 ④末 ⑤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9.在哲学界有一个“泰勒斯命题”,关于这个命题说法正确的是( )
A.“万物皆由水生成” B.“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30.“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
A.知识即美德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31.凡人都有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有死(结论)。这是逻辑学上典型的三段论。逻辑学这门学问的创始人应该是( )
A.苏格拉底 B.泰勒斯 C.亚里士多德 D.柏拉图
32.15世纪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全盛时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开创了现实主义艺术的新时代,是文艺复兴的光辉代表。他们的作品主要体现了当时的( )
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禁欲主义思想 D.浪漫主义思想
33.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做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斥“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一现象的经济根源在于( )
A.天主教成为封建势力精神统治堡垒
B.资产阶级要求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D.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
34.成语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下列能体现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成语有( )
A.禁欲苦行 以人为本 言论自由 追求享乐
B.张扬个性 麻木顺从 神权至上 追求享乐
C.随心所欲 无拘无束 张扬个性 思想开放
D.压抑人性 麻木顺从 愚昧迷信 神权至上
35.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②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之父”沙士比亚,探讨了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36题15分,37题15分,共30分)
36.材料解析题(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1)依据材料一,归纳“百家争鸣”出现的重要意义。(4分)
材料二 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2)依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的思想核心,并分析其主要历史作用。(4分)
材料三 理学,亦称为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是新儒学的主要理由是什么?(2分)
材料四 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封建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4分)
(5)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态度。(1分)
37.材料解析题(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2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l/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的。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和哪两个组织有关?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这一趋势开始出现于何时?(4分)
(3)上述材料提到的国际组织中,中国是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该组织的特点是什么?中国为什么要加入该组织?(5分)
牡一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学年历史学科试题1套卷
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高*考*资.源.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第Ⅱ卷(非选择题,36题15分,37题15分,共30分)
36.材料解析题 高*考*资.源.网
(1)
(2)
(3)
(4)
(5)
37.材料解析题
(1)
(2)
(3) 高*考*资.源.网
1套卷答案
DDBBD/CBCCB/CBABD/CBCDC/DCBCC/CDDAB/CBCCC高*考*资.源.网
36.材料解析题高*考*资.源.网
(1)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出现众多思想流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进步。(4分)
(2)思想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高*考*资.源.网
历史作用: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分)
(3)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经过改造的儒学,但仍以儒学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张扬孔孟传统。(2分)高*考*资.源.网
(4)批判君主专制,倡扬民族气节;反对空谈性理,提倡学以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反对理学,批判旧儒学。(4分)
(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分) 高*考*资.源.网
37.材料解析题
(1)亚太经合组织(2分)、欧盟(2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2分)
(2)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2分)。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或15世纪末16世纪初)(2分)
(3)亚太经合组织(1分)。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APEC方式合作。(两取
一,2分)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经济发展。(2分)(两点中
答出一点即得2分) 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