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彩色的非洲
课文向我们讲述了辽阔的非洲,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人读后大开眼界,十分向往。
? 这篇课文在篇章布局、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十分鲜明。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开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和结尾“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
1.认识14个生字。读读记记“斑斓、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3.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并学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案一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2.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非洲的资料。
3.课件准备(非洲风情录像片断)。
一课时.
一、展示收集,揭示课题
1.播放非洲风情风光的碟片或课件。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收集。
2.出示课题:“彩色的非洲”。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请学生读阅读提示,并提出自学要求,教师归纳:
(1)认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
(2)“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课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找出这些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自学,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以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
课堂交流,检验自学。
(1)认读词语,合作解析。
斑斓 炽热 湛蓝 充沛 硕大 火炬 巨蟒 渗透 聆听
木薯 强悍 粗犷 篝火 繁花似锦 含情脉脉 目不暇接
(2)引导学生理解“色彩斑斓”的意思,并概括“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
①非洲的蓝天、骄阳是彩色的:
②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③非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④非洲的艺术是彩色的。
(3)“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和“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以及“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造就了彩色的非洲艺术。”…… 这些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顺畅自然。
三、合作品读,体验“非洲的色彩”
(一)彩色的植物世界
1.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再仔细地朗读课文,划一划: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
2.自由交流,随机指导。
3.教师小结:是的,作者抓住了非洲“许多树也开花”这一特点,写出了非洲植物世界的色彩斑斓。
[通过自读感悟,诵读体会,以积累优美词句,进一步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之情。]
(二)彩色的动物世界:
1.导语: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2.在非洲彩色的动物世界这一部分内容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
3.在交流的过程中相机引导朗读重点句子。
4.小结:非洲的动物多种多样,作者无法面面俱到地描述,所以抓住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蝴蝶来写,详略得当,写出了非洲动物世界的色彩斑斓。
(三)彩色的日常生活:
1.导语: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2.学生交流读书方法,如:(1)抓关键词理解;(2)找出写得最美的句子进行体会;(3)给自己提问题而后找答案等。
3.相机引导:作者通过花花绿绿的衣服、五光十色的食物、绿树红花掩映的住房和五颜六色的宾馆,来体现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
4.课件展示:非洲的日常生活。(普通三轮车夫艳丽的衣着及市场人群多、食物多样化,突出其五彩缤纷)
(四)彩色的艺术:
1.导语: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造就了彩色的非洲艺术。
2.学生交流最令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并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从彩色的绘画、彩色的工艺品、彩色的音乐、舞蹈,来体现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3.资料交流: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非洲的工艺品吗?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非洲舞蹈吗?
4.引语:人们常说,非洲舞蹈是非洲艺术的灵魂,非洲的舞蹈质朴、清纯、火热。请同学们朗读这句话,一起来感受非洲舞蹈的魅力。
5.学生朗读:“如果你有幸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旁那穿着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动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更深地领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
6.这就是激情似火的非洲舞蹈:课件展示非洲舞蹈的录像片断。
7.这就是非洲舞蹈的魅力,它让人激情洋溢,热情似火。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共同传递这份豪爽,这份激情!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手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非洲彩色的美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现当时的场景。读出理解、读出个性,达到解读文本的真正目的。]
四、创设情境,介绍“非洲的色彩”
1.自主选择作业:
(1)摘抄描写非洲的优美的文句。把搜集到的有关非洲风情与文化资料,办一期有关非洲风情与文化的手抄报、剪贴报在班上交流展示,进一步加深对非洲的了解,增长见闻,开阔视野。
(2)请你当一回导游,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介绍非洲。
总结:非洲是一方热土,他古朴、自然、美丽;他吸引了世界人的目光,他更呼唤人们对和平的心态对待这片淳朴的土地;非洲人正渴望你伸出友谊之手,共同保护这片奇异的土地。
彩色的非洲
(骄阳蓝天、植物、动物、日常生活、艺术)
本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域风光和文化,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让人读后大开眼界。因为所学课文是自读课文,同时又因为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因此在预习课文时,我让学生到课外书和网络上广泛收集有关非洲的资料,并且提出要结合课文所介绍的内容开展活动。 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略读课文的有效性,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我采用了教、扶、放相结合的原则。首先我教学生学习了三个起总括作用的句子:通过研读,学生由浅入深,逐步体会到了三个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和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接着,我带领学生抓住: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赞叹了“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这一问题,从整体入手理清了全文的脉络。然后,我纵观全文设计了问题: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挑选最感兴趣的部分自主深入学习,并做批注。这一做法体现了学生在老师的帮扶下放开手脚,开拓思维大胆学习,让学生学会兼顾全文,有的放矢,抓住重点进行学习,使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紧扣重点语句和段落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如大声朗读、默读、速读、个别读、引读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我还引导学生采用“批注、聆听、查找、思考、述说”等方法,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与文本进行亲密的接触,从而让学生学会使用新颖独特的写作方法,并积累了优美的语言。?
教案二
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文资料,教师准备非洲风情风光的碟片或课件。
一、导入新课,质疑文题 1.导语:同学们,17世纪英国名作家汤玛斯布朗曾经写道:"人类总是向外追寻那原本就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奥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蕴藏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片神秘的土地。
2.资料交流: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你对非洲有哪些了解?
师:今天我们先来聊聊非洲。板书:非洲(同学们交流以前对非洲的了解。)
生:我从以前学过的课文《梦想的力量》,知道非洲是一个缺饮用水的地方!
生:非洲黑种人居多,非洲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生:非洲是个贫穷落后,怪病丛生的地方
师:在人们的印象里,恐怕非洲是要和贫穷、落后、灾难、疾病联系在一起的。其实那是非洲政治、经济落后所导致,今天,老师却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非洲(师板书:彩色)3.出示课题"彩色的非洲"。课题质疑。如: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
3.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者彭仁一起走进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大家坐好,非洲之旅已经开始了。
二、检查预习情况,走进非洲
1.检查词语认读。
(1)预习课文时,通过你的各种努力,这些词语,都会读了吗?(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炽热??天穹??硕大??聆听??粗狂?含情脉脉????
扎伊尔维加龙???奥旺多省???扎伊尔戈马
色彩斑斓?????湛蓝?????殷红?
(2)找找词语排列的规律。第一组为易读错的生词,第二组为难读的非洲地名,第三组为描写颜色的词。
(3)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认识两种颜色:湛蓝—蔚蓝????殷红—暗红
2.紧扣“色彩斑斓”,感知课文。
(1)浏览课文,划出表达作者对非洲整体感受的两个句子。
生: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生: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师随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这两个句子。(课件)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都是感叹句,一个在课文的前面,一个在文章的最后,前后呼应,与课题照应
生:表达出了作者对非洲的赞叹之情!
师:作者在赞叹什么?
生:(齐)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3.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词句来具体描绘非洲的色彩斑斓。可以做一下摘记,读后同桌之间交流.
师课件出示填空题: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那里的(????????????)是彩色的,
那里的(????????????)是彩色的,
那里的(???????? )是彩色的,
那里的(????????????)是彩色的,
那里的(????????????)是彩色的。
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学生汇报
师结合此处课件,引导学生体会出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出示课文中的原句,读一读。
关键句: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思考: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三、研读重点句段,感受彩色非洲。
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课文里的语言也是丰富多彩的。
1.寻找描写颜色的词。
(1)像“色彩斑斓”这样描写颜色的词就用了好些,你能找出几个来吗?跳读课文,划词,交流。
单色词:蔚蓝、殷红、金灿灿、
双色词:白里透红、红绿相间、黄中透红、
多色词: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七彩、五光十色、花花绿绿、多姿多彩、
(2)在寻找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中你有什么感触?(非洲的色彩不仅多,而且大多鲜亮耀眼;作者描写颜色的词语很丰富。)
2.自主研读课文,感受语言魅力。
课文不仅用了丰富的颜色词汇描绘彩色的非洲,还用了许多独有的方式展现非洲的五彩斑斓。
(1)选择最吸引你的一段文字细读,感受非洲的魅力和课文语言表达的特色。
(2)汇报交流。(抓重点句段交流)
语段一:彩色的植物
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颗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
A 引导学生体会:a、句中连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展现了树开花的奇丽景色。b、这里如此细致地描写树开花的情形,是因为这是非洲的特色。相比,前面略写花开花则是因为太常见了。
B 指导有感情朗读。
语段二:七彩的动物
“其颜色不仅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在不断变换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令你目不暇接,不住地发出赞叹。。。。。。”
A 通过朗读体会:颜色在变换更能表现非洲蝴蝶的色彩缤纷,与众不同。
B 想象:游客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语段三:多彩的日常生活
A 这段话里描绘了几幅非洲人民彩色的生活画卷?(花花绿绿的服装、五光十色的食物、绿树红花的住房)
B 猜测非洲人的性格和生活态度?(热情、乐观、、、、、、)
语段四:缤纷的艺术
A 用排比句概括非洲的绘画、工艺品、音乐和舞蹈艺术都是彩色的。
B 播放非洲的音乐、舞蹈片断,感受非洲艺术的热情奔放和其中涌动的非洲人民的生命激情。
3、.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过渡: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表达方法呢?
(1)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
(2)课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十分自然。如,过渡句“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和“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等,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顺畅自然。
(3)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生动,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作者联想丰富,如,“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好似透明的蓝宝石”,“……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到了开花季节……就像置身于花海深处”,无不体现着意境的色彩美和语言文字本身的美,读来就像欣赏一幅幅五彩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
四、拓展资料,课堂小练笔:
1.对于刚才播放的非洲舞蹈的片段,尝试运用富有色彩的词语,富有画面的事物,富有节奏的句式,选择一种或几种表达方法,来写一写非洲人的音乐、舞蹈带给我们的色彩斑斓之感。
建议:关注表情,衣着,妆容、动作等
有时……有时……
时而……时而……
2.学完课文,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现在自己对非洲的印象!
五、总结激情,作业延伸
拓展阅读:《非洲的地理杂志》、《非洲之旅》
《彩色的非洲》这篇课文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表达。它在篇章布局、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十分鲜明。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开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和结尾“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课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也十分自然,如,过渡句“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等,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顺畅自然。二是语言。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生动,作者联想丰富,如,“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好似透明的蓝宝石”,“……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无不体现着意境的色彩美和语言文字本身的美,读来就像欣赏一幅幅五彩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