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库第二高级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二历史
校对:龙京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符合题目的要求)
1. “1914年6月28日,戛弗日罗·普林西波在这里用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是后人写在萨拉热窝某纪念馆墙上的文字,另一堵墙上还复制了普林西波的亲笔,“我们热爱自己的人民”。材料中的“我们”应当是指
A.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 B.塞尔维亚政府
C.奥匈帝国民族主义者 D.俄国民族主义者
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 ②从背景看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 ③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④一战的爆发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在一次战役后,给德皇发去电文:“陛下我们已输掉了战争。”该战役应是
A.马恩河战役 B.俄军东线进攻东普鲁士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4、下列地区不属于凡尔赛体系调整关系的地区是
A.欧洲 B.非洲 C.中东 D.美洲
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个地区矛盾复杂,争夺激烈,被称为“战争的火药桶”,当时在这个地区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A.英国与德国???? B.俄国与奥匈帝国 C.德国与法国???? D.法国与意大利
6、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几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其中属于法国代表的为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想在我的家门口和我争,没那么容易!”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7.丘吉尔曾这样评价二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我们不要把这些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些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你认为这次战役应是
A.不列颠空战 B.敦刻尔克战役 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8、以下《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1)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2)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3)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4)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1)(2) B、(2)(3) C、(3)(4) D、(1)(4)
9.下列名词承载着惨酷的历史意蕴,是法西斯势力所犯下的反人类罪的黑色象征: ① “奥斯威辛集中营” ② “南京大屠杀” ③ “731细菌部队” ④“格尔尼卡大屠杀” 其中属于 “日本制造”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日本狂热分子把台海战事纳入“周边事态”加以对待,实际上早在国际公约中明确日本必须归还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最早的条约是
A、《雅尔塔协定》 B、《德黑兰协定》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11.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 ①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 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右图中的三位人物均对20世纪的人类历史进程特别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这一回,他们聚在一起的主要任务是
A.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B.商谈组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商谈对德作战、围攻柏林的方案
D.商谈对日作战,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13.下列各项,属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的是
A.都是地区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 B.都是盟军对德意法西斯的胜利
C.都是战场上的重要转折点 D.都是陆海空三军配合的立体战役
14.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15.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了疑问:“起先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现在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其中,两个“小孩”是指
A.西班牙、埃塞俄比亚 B.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C.奥地利、埃塞俄比亚 D.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16.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7.右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
18.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大国争霸之图显现
19、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20.假如以“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史实中,不宜作为论据的是
A.中途岛之战 B.日德兰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 .不列颠之战
21、下图是一幅讽刺1938年慕尼黑会议中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绥靖政策的漫画。漫画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抬着空担架问狼:“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狼前面的地上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字样。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D、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永远不要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
①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其死灰复燃 ②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 ③不能出卖、牺牲其他国家的独立、领土和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对侵略的行为要及时加以制止 ④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3、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全球性战争的标志是
A、英法对德宣战 B、苏德战争的爆发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4.“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5、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
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 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③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 ④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26、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福煦此话的含义主要是指巴黎和会上
A.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美国与英、法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27、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主要是指
A、重新确立了美国倡导的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原则
B.、美国攫取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权
C.、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等同,并抑制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膨胀势力
D.、赢回了美国在巴黎和会上丢掉的面子,与欧洲列强、日本并驾齐驱
28.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明确的总体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2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个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A.苏德战场 B.太平洋战场 C.北非战场 D.西欧战场
30.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 1处错误 B. 2处错误 C. 3处错误 D. 4处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提供的图示,回答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4分)
材料二:抗日战争期间,温州曾三次沦陷……民国32年(1943)1月1艘日本军舰在平阳大渔(今属苍南)南官山附近海面,被同盟军飞机炸沉。——《温州抗日史编》
(2)材料二中的“同盟军”一词出现在什么事件之后?(2分)这一事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何积极意义?(4分)
材料三:彩虹是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3)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2分)这一行动有何意义?(4分)
材料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是最为珍贵的,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江泽民
(4)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霍布斯鲍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事件是什么?(2分 )
(2)结合一战的相关史实分析“美国人的参战”的目的和影响。(4分)
(3)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新变化,请列举其中2个新的变化。(4分)
材料二:第119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予主要协约国及参战各国。 ——《凡尔赛和约》
材料三:第一条,(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
(4)材料二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 (2分)具体情况怎样?(2分)
(5)材料三“不得因中国情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2分)
(6)材料三以上条款是否能够维护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2分)其实质是什么?(2分)
钱库第二高级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参考答案
高二历史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号下面)
思想的观念影响人类社会,同时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h、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4分)
(4)日本。(2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2分)
(5)指日本趁一战之机在远东扩张势力,暂时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2分)
(6)不能够。(2分)实质是打破日本独霸中国,形成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2分)
钱库第二高级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二历史
校对:龙京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符合题目的要求)
1. “1914年6月28日,戛弗日罗·普林西波在这里用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是后人写在萨拉热窝某纪念馆墙上的文字,另一堵墙上还复制了普林西波的亲笔,“我们热爱自己的人民”。材料中的“我们”应当是指
A.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 B.塞尔维亚政府
C.奥匈帝国民族主义者 D.俄国民族主义者
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正确的是 ①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 ②从背景看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 ③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④一战的爆发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在一次战役后,给德皇发去电文:“陛下我们已输掉了战争。”该战役应是
A.马恩河战役 B.俄军东线进攻东普鲁士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4、下列地区不属于凡尔赛体系调整关系的地区是
A.欧洲 B.非洲 C.中东 D.美洲
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个地区矛盾复杂,争夺激烈,被称为“战争的火药桶”,当时在这个地区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A.英国与德国???? B.俄国与奥匈帝国 C.德国与法国???? D.法国与意大利
6、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几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其中属于法国代表的为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④“想在我的家门口和我争,没那么容易!”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7.丘吉尔曾这样评价二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我们不要把这些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些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你认为这次战役应是
A.不列颠空战 B.敦刻尔克战役 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8、以下《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1)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2)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3)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4)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1)(2) B、(2)(3) C、(3)(4) D、(1)(4)
9.下列名词承载着惨酷的历史意蕴,是法西斯势力所犯下的反人类罪的黑色象征: ① “奥斯威辛集中营” ② “南京大屠杀” ③ “731细菌部队” ④“格尔尼卡大屠杀” 其中属于 “日本制造”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日本狂热分子把台海战事纳入“周边事态”加以对待,实际上早在国际公约中明确日本必须归还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最早的条约是
A、《雅尔塔协定》 B、《德黑兰协定》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11.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 ①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 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右图中的三位人物均对20世纪的人类历史进程特别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这一回,他们聚在一起的主要任务是
A.商谈对德处理政策,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B.商谈组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商谈对德作战、围攻柏林的方案
D.商谈对日作战,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13.下列各项,属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的是
A.都是地区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 B.都是盟军对德意法西斯的胜利
C.都是战场上的重要转折点 D.都是陆海空三军配合的立体战役
14.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15.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了疑问:“起先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现在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其中,两个“小孩”是指
A.西班牙、埃塞俄比亚 B.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C.奥地利、埃塞俄比亚 D.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16.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7.右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
18.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大国争霸之图显现
19、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
20.假如以“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史实中,不宜作为论据的是
A.中途岛之战 B.日德兰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 .不列颠之战
21、下图是一幅讽刺1938年慕尼黑会议中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绥靖政策的漫画。漫画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抬着空担架问狼:“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狼前面的地上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字样。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D、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永远不要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
①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其死灰复燃 ②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 ③不能出卖、牺牲其他国家的独立、领土和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对侵略的行为要及时加以制止 ④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3、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全球性战争的标志是
A、英法对德宣战 B、苏德战争的爆发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4.“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5、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
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 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③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 ④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26、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福煦此话的含义主要是指巴黎和会上
A.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C.美国与英、法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
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27、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主要是指
A、重新确立了美国倡导的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原则
B.、美国攫取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权
C.、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等同,并抑制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膨胀势力
D.、赢回了美国在巴黎和会上丢掉的面子,与欧洲列强、日本并驾齐驱
28.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家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明确的总体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说的“类似的总战略”是指
A.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帮助被轴心国侵略的国家
B.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结成共同反对“纳粹暴政”的联盟
C.美国对日本和德国等轴心国宣战
D.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2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各个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A.苏德战场 B.太平洋战场 C.北非战场 D.西欧战场
30.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 1处错误 B. 2处错误 C. 3处错误 D. 4处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提供的图示,回答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4分)
材料二:抗日战争期间,温州曾三次沦陷……民国32年(1943)1月1艘日本军舰在平阳大渔(今属苍南)南官山附近海面,被同盟军飞机炸沉。——《温州抗日史编》
(2)材料二中的“同盟军”一词出现在什么事件之后?(2分)这一事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何积极意义?(4分)
材料三:彩虹是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3)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2分)这一行动有何意义?(4分)
材料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是最为珍贵的,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江泽民
(4)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霍布斯鲍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事件是什么?(2分 )
(2)结合一战的相关史实分析“美国人的参战”的目的和影响。(4分)
(3)一战结束后“20世纪历史的面貌”发生了新变化,请列举其中2个新的变化。(4分)
材料二:第119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予主要协约国及参战各国。 ——《凡尔赛和约》
材料三:第一条,(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
(4)材料二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 (2分)具体情况怎样?(2分)
(5)材料三“不得因中国情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2分)
(6)材料三以上条款是否能够维护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2分)其实质是什么?(2分)
钱库第二高级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参考答案
高二历史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号下面)
思想的观念影响人类社会,同时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h、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4分)
(4)日本。(2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2分)
(5)指日本趁一战之机在远东扩张势力,暂时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2分)
(6)不能够。(2分)实质是打破日本独霸中国,形成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