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协调(教案 课件 共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3.5 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协调(教案 课件 共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31 11:42:28

文档简介

3.5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教案(粤教版选修1-1)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2)通过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态度,知道科学技术本身没有好坏,关键是如何利用科学技术,要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2、知识与技能:
(1)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入手,关注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3)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生活指导,学会合理生活、健康生活。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与世界带来的便利,同时知道事物有两面性: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但这与科技的发展本身没有关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利弊,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生活、学习、工作的关系,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的利与弊,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问题的态度,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准备:
1、请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科学技术的成果给自己的生活,特别是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带来的喜与忧。
2、搜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图片。
3、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今天,我们安坐在家中通过电视、互联网可以了解天下事,通过电话可与远方的亲朋好友联系,利用电灯可以驱赶黑暗……
一、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能力日益强大。“嫦娥奔月”、“龙宫探宝”等人类的神奇幻想,早就被科学技术变成了现实。
科学技术的成就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着社会向前飞速发展。
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带来的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对人类和自然界也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电磁污染就是其中之一。
电磁辐射:电力、电子设备都会向外辐射电磁波
电磁污染:指各种电气设备所产生的,对其他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所产生干扰或对人、动物、植物等生物有机体产生损害的电磁辐射。
电磁波越强,频率越高,照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也越大。
常见的电磁污染源有:广播电视系统的发射设备,通信设备,工业、科学研究、医学等领域使用的高频设备,高压输变电系统,家用电器等。
以火力发电厂和电池为例,说明科学技术危害我们生存空间的另一方面。
由此得出结论:科学及时是一把“双刃剑”。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已互联为一个系统,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社会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落脚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为社会服务的。
课后思考:你认为要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键是什么?
课件13张PPT。
第五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一一、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人类不仅能探索认识其赖以生存的地球,而且能通过研究来自宇宙的电磁辐射信息等方式探索宇宙的奥秘.
2.电磁辐射是指电力、电子设备都会向外辐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对其他仪器设备正常工作产生干扰或对人、动物、植物等有机体产生损害,这就是电磁污染.
3.常见的电磁污染源有广播电视系统的发射设备,通信设备,工业、科学研究、医学等领域使用的高频设备、高压输变电系统及家用电器等.目标导航二一预习导引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不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
2.全球可持续发展五大要点:环境保护、发展援助、清洁水源、绿色贸易和能源开发.
电磁波的重要应用是用来进行信息传递.例如:我们坐在家中可以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与远方的朋友进行电话交流,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听音乐、看电影、聊天、购物……
我们享受着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便利,但同时,你有没有想过科技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会有种种负面影响.知识精要迁移应用典题例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任何一项福音的同时,几乎都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电磁污染、温室效应、电池污染等.知识精要迁移应用典题例解【例题】 试述火力发电厂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危害.解析:(1)煤矿石占地、自燃、破坏生态环境;
(2)燃煤电厂的烟尘污染;
(3)二氧化硫是煤炭燃烧中产生的最主要的有害气体;
(4)氮氧化物的排放;
(5)燃煤电厂的废水排放量最大的是冲灰水.答案:见解析.知识精要迁移应用典题例解知识精要迁移应用典题例解1.试述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电站对环境影响的利与弊.解析:水力发电污染小,但能够破坏水的生态;核电站废料长期会有影响;火力发电处理不好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处理好了,这是变为二次清洁能源的最佳途径.答案:见解析.知识精要迁移应用典题例解2.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大气污染,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在城镇采用集中供热
B.普及使用煤气和天然气
C.禁止使用一切化学燃料
D.改进燃烧设备,加装消烟除尘装置解析:从消除废气、废料或把对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出发来解决.答案:ABD案例探究方法规律思悟升华据统计,全世界年产各类电池近500亿个,我国的电池产量超过世界电池产量的三分之一,是世界第一大电池生产国,也是第一大电池消耗国.仅2000年我国电池产量就达到170多亿个,国内消耗70多亿个.电池的使用会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怎样才能减少电池污染?解析:常用的干电池、充电池含有的铅、汞、镉、锰等金属和硫酸化合物,如处理不当,会污染土壤和水.一节1号干电池就可使1 m2的土地失去农用价值.铅、汞、镉、锰等还可能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导致血液中毒,甚至诱发癌症.所以,对废弃的电池要集中起来密封处理.答案:见解析案例探究方法规律思悟升华本题考查科技的利用对环境的危害,要将所学物理知识用于生活,要注意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案例探究方法规律思悟升华科学技术既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已互联为一个系统,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这个系统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社会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落脚点,科学技术发展是为社会服务的.
只有妥善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才能协调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