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新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
第七八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diàn niǔ zhān yǎnɡ xiāo huǐ pái shān dǎo hǎi
sǔn shī ɡuī bǎo huī jìn línɡ lónɡ tī tòu
二、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4+2+4=10分)
中流( ) 奋发( )强 ( )图治 临危( )
再接( ) 同仇敌( ) 众志( ) ( )斩棘
任重( ) 豪情( ) 前( )后继 ( )不挠
( )直前 舍生( ) 力挽( ) 大义( )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
(2)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 )
2.选择画线的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面对可怕的雪灾,武警战士( ),( ),全力救助灾民,终于( ),战胜了灾害,他们会( ),保卫人民的安全。
三、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请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B.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在朝鲜战场上光荣殉职和牺牲了。
C.下午三点整,参加成立典礼的群众全部到齐了。
D.毛主席夜以继日地废寝忘食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采用了( )修辞方法
A.设问 B.反问 C.比喻
3.“三军过后尽开颜”中“颜”的意思是( )
A.颜色 B.体面 C.脸上的表情
4.“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采用了( )表达方式
A 神态描写 B 心理描写 C 语言描写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5分)
1.( )全国人民团结一心,( )能战胜一切困难。
2.( )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的国家( )没有今天这个好的政治局面。
3.园中(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
4.( )工作再难做,他( )不会退缩。
5.你( )懂得了这个道理,( )要自觉遵守。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2+5=17分)
1.回忆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开国大典于 年 月 日在 举行。
(2)《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人们常用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中的:“ ,
。”来赞美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
(4)“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54门”代
表 ,“28响”代表 。
(5)红军不怕远征难, 。
(6)《大公无私》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______________时期晋国的_______ 推荐人才
“内不避亲,外不避仇”的故事。
2.品读下列语句。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句中连续用“不可估量”是作用是 。
(2)“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句中______________一词充分表现了班长做出决定的果断与坚定,描写战士们态度的词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我想用这样的词句赞美战士们: 。
第二部分 综合实践(5分)
我们都爱看电影、电视、也喜欢把看过的影视作品讲给别人听。从你看过的有关毛泽东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中,选一部印象最深的推荐给大家。
我向大家推荐的影视作品是:《 》
作品主要讲了:
我的感想:
第三部分 阅读空间(20分)
(一)课内阅读。(4+2+2+3=11分)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 )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幻想的境界里。
②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和各种(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按原文填空。
2.选文是从 、 两个方面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
3.读了选文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 建造的;三是 。
4.选文第2自然段采用了 的构段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
句,起到了 的作用。
(二)课外阅读(9分)
补丁
毛主席生活非常俭朴,他的衣服袜子很多都打了补丁。
刚进北京的时候,毛主席住在香山。 有一天,他要接见一位客人。 警卫员找了又找,也找不到一条不带补丁的裤子。 毛主席说:“有补丁不要紧,整齐干净就行。”他穿着带补丁的裤子接见了那位客人。
新中国成立以候,毛主席的生活仍然很俭朴。 每次接见外宾,警卫员总要提醒他,坐沙发的时候要把腿收回来。 因为他的袜子大多是补过的,往外伸腿,袜子上的补丁就会露出来。
警卫员多次提出,要给毛主席添置一些衣物。毛主席说,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 没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 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 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的事。
1.文章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章中用“ ”画出来。2分
2.文章是通过两件事写毛主席生活俭朴的。2分
一件是
一件是
3.读了文中加横线的句子,你有什么感想? 2分
4.请列举身边生活很奢侈的现象,并谈谈你的看法。(3分)
第四部分 习作与表达(25分)
《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难忘的场景。比如,班级联欢会,学校的一次活动,或者是电视里看到的运动会开幕式等。请你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题目自拟,把场景写具体,写清楚。
4 / 4
新蒲新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
期末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jù pà cí xiánɡ xián yí mǎn qiānɡ nù huǒ
jǐn shèn zhān yǎnɡ yòu huò zhǎn dīnɡ jié tiě
二、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踌躇(chú zhú ) 拖沓(tā tà) 悄然(qiǎo qiāo) 酵母(xiào jiào )
秉性(bǐnɡ bǐn) 聒碎(ɡuā ɡuō) 鱼鳃(sāi sī ) 玷污(diàn diān )
三、将句中画线部分改为成语。(5分)
1.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经饿得肚子发出了声音。( )
2.我十分谨慎地一收一放,熟悉地操纵着。( )
3.我既腼腆又非常得意,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
4.五位壮士处在高处,俯视下面,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
5.战士们情绪高昂激动,紧跟在班长后面。( )
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解决疑难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
D.改善生活 天气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2.“我的画展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出未画完的半成品了。”文中破折号
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意思的转折 C、声音的延长
3.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
A、拟人 B、夸张 C、比喻
4.“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牙齿。”这个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
A、下定义 B、作比较 C、分类别
5.“绝”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也不一样。在“引上绝路”中应选( ),
在“千山鸟飞绝”中应选 ( )。
A、断绝 B、完全没有了,穷尽 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五、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5分)
惊心动( ) 力( )狂澜 ( )不犹豫
再接再( ) 夜以( )日 不容争( )
经过他( )地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希望他能( )。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3+3+4+6=16分)
1.根据积累填诗句。
本学期我背了不少诗句。在皓月当空的夜晚,游子可能吟诵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瑞雪纷飞时,看到那傲雪开放的梅花,我会想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辈叫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时,我想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下列名言警句。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事功到自然成。
(3)悠悠天宇旷,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面情境填写最恰当的歇后语。
(1)小明下决心改掉粗心的缺点,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就“____________________”了。
(2)我今天放学回家,还没有放下书包,就被妈妈训了一顿,真叫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子训练
(1)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练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临危不惧”“大义凛然”写一句话,注意用上神态描写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口语交际(5分)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一股劲儿往前挤,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乘客,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阅读空间(20分)
(一)课内阅读。(2+4+2+2=10分)
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壮士(矗立 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回望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
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感动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
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
昂首挺胸,(互相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五壮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4+2+1+3=10分)
生死胡杨
①在中国的大西北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胡杨3000年”: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
l000年,倒而不朽1000年。
②在大西北那些环境最恶劣的地方,生长着虬曲苍劲的胡杨树。放眼望去,有的似骆驼负重;有的如龙蛇蜷地;有的似狮虎雄踞;有的如骏马嘶鸣。有的虽然肢断骨折,匍匐在地,却依然挣扎着,试图挺起不屈的脊梁。站在它的面前,你的心灵会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你会忽然悟彻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地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声无息地辉煌……
③任何生命要生存、要延续、要繁衍,都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和各种各样的威胁。惟独胡杨林遇到的威胁是最残酷无情的。干旱的荒漠,含盐量高达百分之十的盐碱地带,就是它生长的地方,就是它的“家”。它必须在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降水量只有十几毫米的恶劣环境下,一天天长大。荒原漫漫,朔风浩浩,戈壁瀚海满目萧瑟。一片一片饱经风霜、斜插横卧的胡杨林,凄凉中含有悲壮,孤寂中注满宏阔。
④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胡杨,它的树干是优良的建材;它的枝叶营养丰富,是牛羊的佳肴;甚至它的流出的“泪”,叫做“胡杨碱”的,也可以食用、洗衣、制肥皂;已濒临灭绝的野骆驼、黑鹳,世界上罕见的蜂鸟、珍稀名贵的新疆大头鱼全赖胡杨林的庇护而生存……千百年来,它置身荒野,迎战风沙,坚定地守护着脚下的土地,只知道默
默奉献,从来没有索取。
⑤面对胡杨林,使人想起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也使人想起那些正在大西北同恶劣环境抗争的建设者……一股干云豪气洋溢胸腔:环境的恶劣不算什么,命定的一切也是可以抵抗的,凭着最强大的忍耐力、最顽强的生命力,就可以成就千
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伟业。
1.阅读语段第②③④自然段,然后填空。
第②段描写胡杨树的外形,展现了 的特征;
第③段描写胡杨树的 ,点明了 的特点;
第④段描写胡杨树的 ,突出的默默奉献特征;
2.第①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倒而不朽1000年”意思是: ;第⑤
自然段中“千年不朽的伟业”意思是: 。
3.文章赞美了胡杨树,更赞美了具有胡杨树精神的人,这种写作手法叫作 。
4.有人说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好的环境,有有人说逆境出人才。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第四部分 习作与表达(25分)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经历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 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4 / 4
新蒲新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
期中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9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ɡuò lǜ fēn fù ɡào jiè ān rán wú yànɡ
shū lǐ yòu huò zhēn cánɡ háo bù yóu yù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踮(diǎn diàn)脚 夹(jiā jiá)丝 榨(zhà zà)油 干涸(hé ɡù)
苔 藓(xiān xiǎn) 上颚(é è) 粘(zhān nián)连 翕动(hé xī)
三、辨字组词。(5分)
秉( ) 绸( ) 衰( ) 腮( ) 捞( )
乘( ) 惆( ) 哀( ) 鳃( ) 唠( )
四、同音荟萃。(4分)
bǎn 黑( ) 出( ) pàn ( )决 ( )徒
jué ( )择 ( )定 zào ( )音 急( )
三、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B.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C.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D.脚底下,纵横交错的村庄环抱着罗马。
四、我会选择关联词填空。(5分)
不是……而是…… 尽管……还是…… 如果……就……
即使……仍然…… 只有……才…… 只要……就……
1.( )噪音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 )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2.( )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 )只剩下12分贝了。
3.它们在树上做窝、生活,( )树被风刮得太厉害,( )到地上来。
4.“夹丝玻璃”( )被打碎了,碎片( )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5.鲸生活在海洋里,虽然体形像鱼,可它( )鱼类,( )哺乳动物。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9+2+2+2+2=19分)
1.写出符合要求的名句格言。(2分)
(1)有关读书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事要持之以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填诗句。
《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春草明年绿, ”
“独在异乡为异客, ”等,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心。乡愁是一首悠远的歌。王安石看到满目新绿,感叹道:“
, 。”听着帐外风雪交加,纳兰性德也写下自己的感受:“ , ,
, 。”面对乡愁,卢纶也曾感叹:“
家在梦中何日到, ?”
3.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美丽的村庄。(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桂花飘落。(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变换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仿写句子)
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恰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口语交际(6分)
目前,遵义市正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这个美丽城市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
和义务带头为创建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请结合下列情境完成相应的题目。
1.马路上,一个大婶骑着电瓶车逆向行驶。假如你作为志愿者正在执勤,你将如何劝说大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创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 阅读空间(20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①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
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②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③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④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说,
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1.画线句子是第一自然段的 ,这段话是按照先 后 的顺序来写的。(3分)
2.文中标序号的句子分别对应哪一种读书方法?选择后填在横线上。(2分)
品味欣赏 总结收获 寻找新知 思考内容
① ② ③ ④
3.找出能够体现作者读书顺序的词语: 、 、 、 (2分)
4.“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表达阅读同一作品的不同见解,你能从文中找出和这句话意思相近的语句吗?用波浪线画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二)课外阅读。(10分)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①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每年春天,樱桃树上总会挂满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摘一颗放到嘴里,令人唇齿留香、心旷神怡!
②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我赶快爬起来,冲到院子里。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呢!
④我赶忙跑过去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但结果令我失望,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的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母亲告诉一脸失望的我:这棵樱桃树由于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⑧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
⑨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给予和回报!
1.用“ ”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2分)
2.从第⑤⑥⑦自然段中找出并概括经抽打过的樱桃树和未经抽打过的樱桃树的不同。(4分)
经抽打过的樱桃树:
未经抽打过的樱桃树:
联系上下文,请在横线上写出母亲用牺牲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2分)
4.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分)
第四部分 习作与表达(25分)
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发现需要用心灵、智慧去思考,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多探究才会有收获。请以“美”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4 / 4
新蒲新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
第三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dào qiè pàn duàn xián yí ǒu duàn sī lián
bǔ rǔ yòu huò shí jiàn bù rónɡ zhēnɡ biàn
二、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1 .矫健 垂直 褪化 胎生( ) 2.乖巧 燥音 锐利 驯良( )
3. 狭窄 爱幕 辉映 研制( ) 4.皎洁 沮丧 隐蔽 告戒(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4+6=10分)
小心( ) ( )不舍 受用( ) ( )力尽
大喜( ) ( )手巧 ( )不同 ( )不绝
1.我( )地操纵着鱼竿,等到那条鱼挣扎得( )了,才将它拉上岸,但父亲却让我把鱼放回湖中。
2.听说一家大商场订货,我( )。可是,想到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可能完成这么多时,我变得垂头丧气。最后,我找了二十位( )的妇女,终于按时完成了订单。回来,我举办了一场( )的时装展,顾客很感兴趣,展览后,订货的人( )。
四、选词填空。(6分)
宽敞 宽阔
1.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 )。
2.这条新修的马路很( )。
机警 机灵
3.松鼠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 )。
4.邻居家的小明今年五岁了,( )极了。
强烈 猛烈
5.“吸热玻璃”能阻挡( )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
6.解放军对敌人进行( )的进攻,占领了这片高地。
五、根据音节在句子中括号里正填词语。(4分)
piao fu
(1)空中( )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灰尘。
(2)柳枝在水面上轻轻地( )。
zhe fu
(1)刺猬就冬眠起来,一个冬天都会( )不动。
(2)大家都被他自我牺牲的精神所( ),都愿意听从他的指挥。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2+2+2+2+6=16分)
1.捕杀鲸鱼是一种严重违法的人。(修改病句)
。
2.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缩句)
。
3.松鼠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 )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 )到地上来。(在括号内填关联词)
4.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改为反问句)
。
6.先补充句子,再填空。(填序号)
A. ,只怕有心人。B.宝剑锋从 ,梅花香自 。
C.欲要看究竟, 。D.滴水能把石穿透, 。
E. 万事能成, 十事九空。
(1)赵亮学钢琴时遇到了困难,想放弃,我可以用“ ”“ ”来鼓励他。
(2)每当我们上科学课做实验时,老师总是强调仔细观察的重要性,他常说:“ ”。
(3)与“水滴石穿”意思一样的句子是“ ”。
(4)王红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开始沾沾自喜。作为他的朋友,我可以用“ ”这句名言来告诫他。
第二部分 综合实践(5分)
座右铭是用来激励或提醒自己的警句格言。比如,一个人提示自己要爱护身体,就写下了座右铭:“健康是幸福的源泉。”你将把哪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想提醒自己什么?
我的座右铭是:
我想提醒自己:
第三部分 阅读空间(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鲸》(节选)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东西。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这一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 。(2分)
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东西。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3)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
3.作者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说明鲸,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
(二)课外阅读(12分)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他说:“我是( )。”
第二个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通往直前。几次跌倒,他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他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标序号)(2分)
A、适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适可而止:
3.用“ ”画出前两个人登山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2分)
4.在文中找出描写第三个人勇于攀登的词句,用波浪线画出来。(2分)
5.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做事不能知难而退。 B.说明只有勇于攀登,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
第四部分 习作与表达(25分)
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一次不经意的观察和发现,都有可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以“ 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习作,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4 / 4
新蒲新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
第五六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bào zhà fèi xū hùn luàn pò làn bù kān
zāo ɡāo ténɡ xiě qí tú huān shēnɡ xiào yǔ
二、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3分)
剖开(pōu pāo) 迂回(yū yú) 造诣(yì zhǐ)
魅力(mèi wèi) 打蔫儿(yān niān) 攥钱(zuàn zhuài)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选词填空。(7分)
( )魂( )魄 震( )欲( ) ( )( )不安
喋喋( )( ) ( )上加( ) 满怀( )( )
1.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 )的心房。
2.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 )。
3.工地上,几十台挖掘机发出( )的声音。
4.尽管他碰到一些困难,但他对自己的成功依然( )。
四、指出下面各句所采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6分)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肖像描写 E.心理描写 F.环境描写
(1)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 )
(2)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 ( )
(3)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 )
(4)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
(5)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 )
(6)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永远和你在一起。 ( )
五、将下列广告还原成原成语。(6分)
痣”在必得( ) 天“尝”地“酒”( ) 骑”乐无穷( )
“衣名”惊人( ) “泉”心“泉”意 ( ) “咳”不容缓( )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4+4+6+4=18分)
1.补写下列歇后语或谚语。
(1)外甥打灯笼—— (2)上鞋不用锥子——
(3)台上三分钟, (4)瓜熟蒂落,
2.先补写下列名言,再另写一句。
(1)兄弟敦和睦,
(2) ,非宁静无以致远。
我积累的名言有:
3.填空。(3+3=6分)
(1)汉字经历了:甲骨文——( )——( )——( )——( )——( )——( )的演变过程。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出发点——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既包括 ,也包括 。
4.改写句子。
(1)母亲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改转述句)
(2)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第二部分 综合实践(5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学习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有人说:“字
写得好不好没关系,电脑、打印机就可以让你的字写得很漂亮,不必再那么辛苦的写字了。”对此说说你的看法。
第三部分 阅读空间(20分)
(一)课内阅读。(9分)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语段第二句话中的“这个”是指 。(2分)
2.“母亲的力量”实际上是指生活中遇到的 。(2分)
3.“警告的力量”实际上是指生活中遇到的 。(2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引入歧途”的理解。(3分)
(二)课外阅读(11分)
阅读《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②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
③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④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
⑤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⑥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第①段中点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 。(2分)
2..第⑥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2分)( )
A. 具体生动的记叙 B. 富有感情的描写
C. 深沉的抒情 D. 充满感彩的议论
3.文章的两个“尽忠”的内容是作者感情的升华,由爱母亲升华到爱 ,爱 , 决心献身革命事业。(2分)
4.文中谈到“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2分)
答:
5.划横线句子“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对换,为什么?(3分)
答:
第四部分 习作与表达(25分)
题目: ,我想对您说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老师长辈);
2.可以写对他(她)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表达对他(她)的感恩之情;
3.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 / 4
新蒲新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wū yán zhī chēnɡ yú lè háo bù yóu yù
qī línɡ yōu fānɡ shuāi ruò fēnɡ qī xu? yā
二、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绿林好汉(lǜ lù ) 《水浒传》( hǔ xǔ) 漂泊(bó pō)
欲作家书意万重( chónɡ zhònɡ )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ān jiàn)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至少两个词语写一句通顺连贯的话。(6+2=8分)
不求甚( ) 饥肠( )( ) ( )负盛名 ( )瓜烂熟
( )( )吞枣 如痴如( ) 不言而( ) 倾( )大雨
能书( )画 流光( )彩 良师( )友 呕心( )血
四、选字成词。(4分)
1. A.帐 B.账 C.胀 D.张
(1)【 】本 (2)【 】罗 (3)【 】子 (4)膨【 】
2.A.魂 B.魄 C.槐 D.愧
(1)【 】树 (2)羞【 】 (3)灵【 】 (4)【 】力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并选择你喜欢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6分)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 )
2.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 )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
4.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 )
我会写:
六、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句)
2.书犹药也, 。(把句子补充完成,并另写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
我积累的读书名言:
3.补充下列名句,并回答问题。
(1)悠悠天宇旷, 。
(2) ,春生江上几人还?
(3)明月有情应识我, 。
这些句子表达了 的感情。
4.“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画线句子可用成语 替换。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我的“长生果”》作者是 ,作者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作文,首先构思要 ,其次,作文要写 。
2.《泊船瓜洲》作者是 朝的 。诗中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 。
3.“山一程,水一层”,写出了征途的_______________;“风一更,雪一更”写出了征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口语交际(5分)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请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我的观点是:
我向大家推荐的书名:
推荐的理由:
第三部分 阅读空间(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我( )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 )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 )很多,( )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这两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 )。(1分)
2.在文中括号内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2分)
3.这两个段落文字分别描绘了两个场景,请用自己的话语加以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法感悟。(3分)
这两段文字,第一段突出一个“_______”字,侧重写人物的__________,让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的心情;第二段突出一个“装”字,着重写人物的________和_______,使读者从中体会到了作者__________的心情。
(二)课外阅读(10分)
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到山的那一边的县城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里的这一边的奶奶家。
小村的春天是可爱的,活跃的。当春天的温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时,田野里的土变得松软无比。奶奶牵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闻着清香的的泥土气息,那种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感觉,是在城里永远(体会 体味 体验 )不到的。这时候要是有乡亲经过,就会听到亲切(温柔 温热 温暖)的呼唤:“琳琳,这里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看个够,别回城里就忘了呀!”是啊,这就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此刻我不仅仅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更重要的是,我在家乡的怀抱里,感受浓浓的乡情。
“一日之计在于晨”,随着声声鸡鸣,各家各户(陆续连续 继续)打开了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了家务,便挽着一大篮衣服相邀到小河边。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
奶奶浇菜的时候,我便蹲在菜地里,用稚气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劳。奶奶到小河边择菜,我便在河边跑来跑去捡石子,和在河边洗衣服的大人玩。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着走。这时候一边是菜一边是我,奶奶脸上放射着爱的光芒,祖孙喜洋洋地回了家。遇到乡亲们可能就有了玩具,我常常会得到一些小动物,如小青蛙、小蚱蜢、小泥鳅,或者我叫不出名的小鱼;最常有的是,得到一些野花或一些菜花,小手捏着,鼻子闻着,真舒服!
有时,邻居家的大婶见我在屋外玩,(递 塞 送)给我一个刚煮熟的红薯,因为我人小个矮,小狗、小鸡经常会跟我抢食,我东躲西藏,急得哇哇叫,这时大婶吆喝着给我解围,赶跑了小狗、小鸡。我舒心地笑了,捧着(温柔 温热 温暖)的红薯,心里更是(温柔 温热 温暖)无比。
上小学的时候,我离开了小村庄,我的心似乎遗落在村里了,我忘不了家乡,更忘不了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3分)
2.短文主要从哪四个方面写了我对故乡的美好的记忆?请试着概括一下。(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一份浓浓的乡情”在文中主要是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出来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句话在朗读时,要饱含深情地读出对故乡的_________之情。(1分)
第四部分 习作与表达(25分)
因为时间或地点的变化,你现在时常挂念或渴望见到什么人、什么物或哪一处景点?想听一首什么歌?听某人讲什么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注意感情真实充沛,语言生动流畅。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