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黄河被誉为“母亲河”。她滋润了一片黄颜色的肥沃土地,哺育了一个黄皮肤的伟大民族。古往今来,众多的英雄豪杰,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到黄河之边,站在高山之巅,歌唱着黄河,赞叹着黄河。当狼烟四起,抗战爆发之时,诗人向着黄河母亲,唱出豪迈的颂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颂》,读一读,品一品,感受黄河的无穷魅力,学习黄河的不朽精神。
诗歌
黄河颂
学习目标(1分钟)
1、掌握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3、揣摩某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光未然(1913~2002),本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 北)人,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集有《五月花》,收录了长诗《屈原》、组诗《黄河大合唱》 《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
作者简介(1分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想通过作品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本文选自组诗第二部《黄河颂》。
写作背景(1分钟)
颂 歌
抒情诗的一种,又称“赞歌”“赞美诗”“礼赞”等,是诗人对描写对象抒发崇敬、追慕、赞美之情的诗作。颂歌赞美和颂扬的对象是多方面的,但总是和对人的赞颂密切相连。在我国当代文学中,颂歌多以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英雄人物为主,如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文本常识(1分钟)
哺育 屏障 宛转 气魄 臂膀 浊流 坚强 强迫 倔强 澎湃
一 、读准字音
bǔ
pínɡ
zhuǎn
pò
bì
qiánɡ
qiǎnɡ
zhuó
jiànɡ
自学指导检测一(4分钟)
pài
二、记一记词义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九曲连环:形容河流等弯曲。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
自学指导二 15分钟
1、注意节奏、重音与感情。
朗读指导:要有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烈的情感。
2、找出“颂黄河”这一环节的明显标志,并分析这一部分可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自学检测二
1、注意节奏、重音与感情。
朗读指导:要有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烈的情感
①“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停顿要稍长。 后面四个分句中的“掀”“奔”“劈”要重读,这四句应越读越激昂。
②“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示在歌颂。
③“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2.找出“颂黄河”这一环节的明显标志,并分析这一部分可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标志:“啊!黄河!”分为三层:
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自学指导检测三(9分钟)
1.作者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歌颂什么?
2.连续三次写“啊! 黄河”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1.作者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歌颂什么?
作者从黄河的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等方面赞美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英雄气魄。作者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2.连续三次写“啊! 黄河”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把歌词的主体清楚地划分为三个层次,由实到虚,分别歌颂了黄河养育、保卫、激励着中华民族,突出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热爱、赞颂之情。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呼告修辞表达效果分析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起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表达强烈情感;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等作用。
反复修辞表达效果分析
序曲
主体
望黄河
颂黄河
尾声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赞美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
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
课堂小结:1分钟
当堂训练(10分钟)
1、仿照下面划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中国梦”催生“二实梦”,激发“我的梦”。梦想给予拥有者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因为梦想而在世界之林中跃马扬鞭,日新月异;二实会因为梦想 , ;我会因为梦想 , 。
在琅琅书声中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在人生旅途中披荆斩棘,执着前行。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接到请柬比较晚,赶到小李家时,大家已经等了我好久了,我成了不速之客。
B.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我们希望日本政府妥善处理教科书问题,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D.课间操时,同学们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建筑物、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C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旨。
2、学习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3、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自学指导一(6分钟)
1、如何理解“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含义?
2、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民族的屏障”?
自学检测一(7分钟)
1、如何理解“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含义?
首先,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喻为“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其磅礴的气势和势不可挡的力量,足以激发民族的抗争精神和自信心。
2、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民族的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容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族侵略的制胜法宝。
自学指导二(5分钟)
1.“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2.“奔”“掀”“结”“劈”等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自学检测二(5分钟)
1.“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这里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中华儿女要以黄河为榜样,要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精神的赞颂。
2.“奔”“掀”“结”“劈”等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作者用“奔”“掀”“结”“劈”等动词生动传神地突出了黄河雄壮的气势、豪迈的气概。
自学指导检测三(10分钟)
1、请尝试归纳本诗的艺术特色
2、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1、请尝试归纳本诗的艺术特色
1.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作者综合运用反复、拟人、比喻、呼告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如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的屏障等,借助于对黄河的歌颂,热情赞美了“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2.长短句相结合,节奏鲜明。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有 致,在韵脚上,隔一、二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 律。如:“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2、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当堂训练(10分钟)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或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墨子及其弟子事必躬亲,热心救世,奔走于诸侯国之间,力阻战争的爆发。
B、庄子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出机敏与幽默、诙谐,使他与孔子的面貌迥然有别。
C、公元前684年,齐国向鲁国发动了一场以强凌弱的战争,在鲁国生死存亡之际,曹刿挺身而出。
D、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往往需要讲究策略。
A
A项中“事必躬亲”是不管什么事一定亲自去做,与语境不符。故选A
2、请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聆听自然,万物皆有情。小雨淅沥,泉水叮咚,诉说着心中的喜悦;夜莺歌唱,喜鹊报春,讲述着人间的欢乐; , , 。让我们心存感恩,为它们赞美,为它们歌唱:赞美这成长路上风霜雨雪的奇观,歌唱这前行途中鸟语花香的陪伴。
示例一:红梅傲雪,白杏吐蕊,绽放着生活的芬芳。
示例二:金风送爽,白雪轻舞,吟咏着生活的美好。
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
5.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