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纪、必、须”等14个。通过阅读中不断复现的方式进行识记。
(二)本课要求书写的汉字有“世、界、功”等9个,既有合体字,也有合体字。合体字样式比较丰富,具体可为分为三类,左右结构的字是“功”,上下结构的字是“界、复、简、弄”,半包围结构的字是“世、反、式”字形比较简单。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应提醒他们注意回顾本册学过的书写提示和书写规律,注意书写美观。
(三)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
(四)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
(五)尝试运用文章的开头讲故事,继续训练孩子的想象力。
学情分析
(一)思考: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二)圈出你认为难写的汉字:
? ?世?? 界?? 功?? 反?? 复?? 简?? 弄?? 式
(三)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根据你的认识写一写。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会认“纪、必、须”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功”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
(4)尝试运用文章的开头讲故事,继续训练孩子的想象力。
2.思维目标
(1)通过课文描写的世界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引导学生把“世界”当人看待,从小孩子——“世界”的角度去想象万物是如何形成我们看到的样子。
(3)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固有的规律。
价值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热爱万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会认“纪、必、须”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功”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4.尝试运用文章的开头讲故事,继续训练孩子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1. 通过课文描写的世界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引导学生把“世界”当人看待,从小孩子——“世界”的角度去想象万物是如何形成我们看到的样子。
3.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固有的规律。
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预设时间: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学过了《祖先的摇篮》和《羿射九日》,我们人类在自己童年时候已经学着在自然界中生存,努力地跟自然界进行抗争了。
2.同学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吗?最喜欢做什么?在小的时候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3.你们猜猜世界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都有谁?它们又学习了哪些本领呢?
4.导入新课,齐读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回忆课文《祖先的摇篮》和《羿射九日》,随老师的引导,回顾人类在自己童年时候已经学着人是自然界,在自然界中生存,努力地跟自然界进行抗争了的情形。
2.围绕教师提问,先自己思考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最喜欢做什么以及在小的时候学会了哪些本领。再全班交流。
3.发挥想象,大胆猜测世界小时候的样子,会学习那些本领。
4.导入新课,齐读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三)设计意图
回顾所学,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世界小时候的样子和本领,激发学习兴趣,为后文学习做铺垫。
环节二:朗读课文(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自由朗读。
教师提清要求:借助课后的认字表,练习独立识字,把字音读准确。注意停顿换气,把句子读通顺。声音洪亮。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朗读。(巡视认真听学生的问题,重点关注三类同学:平时读书最好的、读书还行的、读书不好的)
2.个别生读。
教师点几位同学朗读,一人一个自然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出并纠正,强调重点。注意指导学生读好重点句以及个别难读的句子:
1.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2.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
3.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4.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3.自由朗读。
在教师指导与纠正的基础上,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这次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更要注意停顿节奏与强调的重音。
4.朗读检查
以同桌或者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朗读,并检查各自朗读情况。教师巡视,随时给予指导。
(二)学生学习活动
1.自由朗读。
注意倾听教师提出的朗读要求,在朗读的过程中,借助课后的认字表把字音读准确。注意停顿换气,把句子读通顺。声音洪亮。
2.个别生读。
学生举手发言,起立朗读相关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聆听,标记朗读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在全文朗读之后进行评价。
听教师讲解朗读的重点与难点。并练习个别重点句的朗读。
3.自由朗读。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教师之前强调与讲解的重点。努力在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的基础上,注意停顿节奏与强调的重音。
4.朗读检查
学生以同桌或者小组形式,一人一个自然段合作朗读,并检查朗读情况,为朗读好的同学贴一个小贴画。
(三)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达到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声音洪亮、读得流利、有感情的目标。
环节三:初读感知(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当世界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是怎样生活的?都学会了什么?
2.你最想喜欢哪一部分?从中读出了什么??
3.如何理解下面两句话:
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
4.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教师梳理。
(二)学生学习活动
1.默读课文,思考当世界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是怎样生活的,都学会了什么,圈画相关词句。
2.小组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说说自己从中读出了什么。?
3.全班交流自己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4.学生质疑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三)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并在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时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外,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环节四:指导书写(预设时间:1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检测字词。教师出示本课的会认字在文中组的词,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去朗读,最后开火车检查,全队的组加小红花。
2. 出示本课会写字,学生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3.学生交流重点笔画、笔顺。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世”字强调笔顺是:横、竖、竖、横、竖折。“界”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田”,下面是“介”。“必”的笔顺是:点、卧钩、点、撇、点。“复”的中间部分是“日”,不是“目”。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总结学生易错字指导。
(二)学生学习活动
1. 学生依据教师出示的词语,个别读、同桌读、全班领读等,反复熟悉,最后开火车检查。
2.自由谈书写需要注意的地方。
3.学生书写。针对教师指出的问题,再次修改并书写。
(三)设计意图
检测会认字,指导重点字的书写,掌握重点字的字形与笔顺,继续扫清学生字词障碍。
课下作业
1.顺着课文的思路思考: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还有什么要学习?
2.想一想,世界还小的时候,它们有没有犯错的?犯了错误会怎样?
板书设计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有“祖、掏、逗”等7个。通过在阅读中不断复现的方式进行识记。
(二)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有“祖、啊、浓”等9个,都是合体字,具体可为分为两类,左右结构的字是“祖、啊、浓、摘、掏、忆”,上下结构的字是“望、蓝、赛、害”,没有包围结构的字。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可以回顾前面学过的书写提示,上下结构字则可以结合前六个单元书写中悟出的规律书写。“啊”字书写时可以按照左中右来指导,注意笔顺和中间不见的写法。上下结构的字的字形都比较复杂,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三)通过课文学习,初步儿童视角中对祖先生活状态的认识,感受诗歌丰富的想象力。
(四)在与《羿射九日》的对比中对早期人类生活形成正确认识。
学情分析
(一)思考: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二)圈出你认为难写的汉字:
? ?世?? 界?? 功?? 反?? 复?? 简?? 弄?? 式
(三)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根据你的认识写一写。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会认“祖、掏、逗”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浓”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内容。
(3)学习疑问句式,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去体会并读出疑问语气。
(4)关注、积累文中动名式搭配的词语,拓展更多此种形式的词语。
(5)继续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去畅想祖先的活动,仿写诗歌。
2.思维目标
(1)通过诗歌文字使学生形成画面,发展想象能力。
(2)明白诗歌是从儿童视角想象祖先在人类历史开始之初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如何在这片土地生活。
3.价值目标
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发源地原始森林的赞美与向往、珍惜。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内容。
2.学习疑问句式,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去体会并读出疑问语气。
3.关注、积累文中动名式搭配的词语,拓展更多此种形式的词语。
4. 继续训练孩子的想象力、联想能力,畅想祖先的活动,仿写诗歌。
(三)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发源地原始森林的赞美与向往、珍惜。
2. 继续训练孩子的想象力、联想能力,畅想祖先的活动,仿写诗歌。
教学流程
环节一:复习回顾(预设时间: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复习词语掌握情况。PPT出示本课应掌握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再同桌之间检查。
2.听写检查:
世界? 必须? 反复?? 简单
3.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童话故事《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齐读课题。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根据PPT出示的词语,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再同桌之间检查掌握情况。
2.听写词语,对照着PPT,同桌之间交换批改,再订正。
3.齐读课题。
(三)设计意图
通过检测词语的认读情况与会写字的书写情况,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进入课文学习。
环节二:理解文意(预设时间:15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如何理解这句话?
2.结合上节课梳理的与太阳、月亮、水有关的内容,再来理解这句话。
3.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深入理解。
学习提示:
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太阳、月亮、水都学会了什么?完成表格。
4.了解省略号。
(1)读下面的句子,标红的标点符号是什么?
(它)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
这世界还想当有秩序……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2)你觉得这里省略的内容是?
(3)从中你觉得水一直在做什么?
(4)读出你的感受。
5. 其实,太阳、月亮、水学会的本领就是它们各自的独特属性,世界年纪小的时候,万物都在学习,自己再读读第6自然段,你又发现哪些事物在变化、成长?继续完善表格:
6.“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这里的省略号又省略了什么?你能运用给自己的想象,补充一下世界万物的学习成长吗?
7.同学们,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成长,学习着本领,这对它们来说难吗?有什么好处呢?
8.“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世界的秩序,离不开外物都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9. 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它们有没有犯错的?犯了错误会怎样?(此处总结时联系《羿射九日》)
(二)学生学习活动
1.自己默读句子:“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思考理解。
2.学生结合着上节课梳理的与太阳、月亮、水有关的内容,再来理解重点句子。
3.根据学习提示,默读2~4自然段,思考太阳、月亮、水都学会了什么?完成表格。
4.学习省略号的名称及在句子中的作用。
5. 学生读第6自然段,思考哪些事物在变化、成长,继续提取相关信息,完善表格。
6.思考“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省略号又省略了什么,并运用自己的想象,补充一下世界万物的学习成长。
7.了解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成长,学习生活的本领,结果是使得世界很有秩序。
8. 思考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可能会犯的错。听教师总结:它们也可能会调皮,会犯错,比如太阳,十个太阳一下子圈出来,结果给地球造成了巨大灾难。是羿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惩罚了太阳,世界才恢复了秩序。
(三)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在学习怎么生活,并使得世界有秩序。犯了错误,破坏了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环节三:关注开头,讲述故事(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一般讲很久远的事情的时候,是怎样开头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讲的就是很久远很久远的的时候的事情,下面两个开头,哪个合适?
这世界还想当有秩序……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2.读课文第7~9自然段。如果让你接着第7自然段讲下去,下面两个句子你选哪个?
这世界还想当有秩序……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故事的开头,借助表格,自己也来试着说说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万物都在学习什么?
4.出示“字词句运用”第一题,读一读,仔细观察,你从中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表示时间快或慢)
5.你们能不能在自己讲故事的过程中运用这些词语呢?
6.小组内容互相讲故事,再全班分享。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思考讲久远故事的开头,试着选择课文的开头。
2.读第7~9自然段,再回看全文,寻找可以作故事开头的句子。
3.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故事的开头,借助表格,自己说说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万物都在学习什么。
4.仔细观察词语,发现这些词语的共同特点——表示时间的快与慢。
5. 小组内容互相讲故事,尝试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再全班分享。
(三)设计意图
借助表格,发挥学生想象力,继续创编故事。同时,与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相结合,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环节四:书写故事(预设时间:10分钟)
(一)教师课堂行为
1.同学们说得都特别好,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选择一个事物,写写它年纪小的时候都学习什么,学会了什么,可以仿照书上的例子(太阳、月亮、水)去模仿。2.也可以写它们可能会调皮或恶作剧,最后改正错误,恢复到理想状态的故事。写它们受到惩罚时,可以参照下面的句子的写法(“字词句运用”第二题中的例句),写得形象一些,具体一些。?
3.巡视指导。
4.组织个别同学展示交流。
(二)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选择一个事物,写写它年纪小的时候都学习什么,学会了什么,可以仿照书上太阳、月亮、水的写法去来模仿。也可以另辟蹊径,写它们可能会调皮或恶作剧,最后改正错误,恢复到理想状态的故事。
2.读“字词句运用”第二题中的例句,发现加点的词语可以使描写更具体,更形象。
3.个别同学展示交流,其他同学评价。
(三)设计意图
将课文所学与口头表达落到纸面,试着用恰当的副词是自己的描写更具体、更形象,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课下作业
阅读“我爱阅读”的《李时珍》,用表格梳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