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选读课文教案-选读05《剥豆》-人教新课标(1)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语文选读课文教案-选读05《剥豆》-人教新课标(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31 21:1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剥豆》教学设计之一
设计理念:
  1.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有重点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中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眼动手剥、利索、顺手、欣赏、敛声息语、节奏、虚假、隆起、执著、沮丧、清澈、瞻前顾后、小心翼翼”等词语。解决多音字“剥”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研读、品味、感悟等,使学生逐渐领悟到在磨难中学会成长。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着“瞻前顾后”在自主学习中,品味文本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
  教学难点:从对儿子的行动描写中想象体会人物内心,感受儿子面对挑战与失败的良好人生态度。
  教具准备:1、重组教材,删去结尾,影印文本。2、学生课前搜集毕淑敏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剥豆;
  2.指名学生读,多音字“剥”的正音;
  3.齐读课题
  4.简介毕淑敏(可根据学生搜集资料情况,让学生自主介绍)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3.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剥豆眼动手剥指名读,正音。
  2)出示:敛声息语沮丧瞻前顾后指名读,理解“敛声息语”,指导书写“瞻前顾后”。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了什么?你有没有读出这场比赛和我们一般的比赛有什么不同?(这场比赛和平常的比赛大不相同,一般情况都是大人之间或孩子之间进行的。但这次却是在习惯了干家务活的妈妈和娇生惯养的孩子之间进行的,而且妈妈当时已经把一个瓷盆的底的豆剥好了,而儿子还一颗未剥)
  4)点评读;
  5)读后交流。在这场比赛中,母亲明白了,出示:“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指导抓重点词“瞻前顾后”,理解瞻前顾后。
  6)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划出最感兴趣的,指导读好句子。
  三、品读“瞻前顾后”,体会人物内心
  过渡:怪不得妈妈会——“赡前顾后、小心翼翼”(板书)。
  1.大家再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在写母亲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
  2.请大家认真读8—11自然段,找找原因;然后在小组内商量一下。
  3.交流,指导朗读。
  4.想象说话:体会母亲的心情(担忧、期盼):
  “瞻前”——想要儿子“多一些自信;心生怜爱”会母亲的心
  “顾后”——“在外面靠的是实力、失败成功皆是常事;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5.把写妈妈速度的词圈出来(板书:母亲:慢—快—缓—紧)从这两组近义词你看到了怎样一个母亲?
  像她这样一会儿考虑这,一会儿考虑那,一会儿担心孩子这,一会儿担心孩子那,就叫做“”
  6.指导感情读书,读出母亲的形象来:个别读、男女生配合读、齐读!
  7.过渡:母亲在这次剥豆中一直“赡前顾后”,其实,她需不需这样?让我们来看看儿子的表现吧!请大家在文章中找一找并划下来。从这些句子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儿子?等会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抓几句重点句)
  儿子面对失败时,如此轻松,他在想什么?写一写
  交流、点评
  8.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个儿子?(指生板书)儿子:自信、大气、认真、执着、不气馁(不灰心)……
  四、价值引导,总结升华
  1.还记得母亲为什么“瞻前顾后”吗?你认为他有这样的必要吗?(儿子是如此自信、大气,做事认真、执着,面对失败不气馁,所以作为母亲这样“赡前顾后”实在是大可不必的。)
  2.我们来看这位母亲的原文:
  想到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
  指名读——齐读
  3.那作为孩子的你,读了这么一则小故事想说的有什么呢?想一想
  五、课外延伸(择其一)
  1.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共同朗读本文,并和家人做一次深刻的沟通。写一写
  2.毕淑敏作品长廊:《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血玲珑》、《写给女儿们的散文》选择读。
《剥豆》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理解新词“瞻前顾后”等。
  2、感受作者细致的心理描写。
  3、体会母爱的无微不至,获得勇敢乐观面对生活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刚刚学过《嘱咐》,了解一位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不单单只关心孩子的健康温饱,更是涉及该孩子的成长,获得良好的教育。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母亲,学习一件小事。板书课题
  2、读课题,拼音剥(bāo)
  二、自学课文
  1、要求:读通读懂课文,不会读的查字典,划出新词,联系上下句尝试理解(师巡视)
  2、指读课文(分三部分)
  3、课文写了什么事?(母亲和儿子的剥豆比赛)谁赢了?(引起争论,学生的思维由此进行理解)。
  4、找出写剥豆比赛的部分(7—15)读读。
  三、研读重点
  1、围绕“谁赢了”导读重点。
  2、妈妈很矛盾(8—11)母亲赢。
  (1)指读、板书、懂、快、缓、紧。
  (2)自由读,母亲为什么这样概括母亲的想法。
  (3)师生讨论,板书:树立信心,适应社会,心生怜爱,实事求是师导语:母亲对儿子可谓用心良苦,一次小小的比赛都考虑来考虑去母亲的这一表现可用书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瞻前顾后)
  出示第16小节
  (4)指说:“瞻前顾后”的意思。
  (5)齐读:分组读。
  导语:母亲的瞻前顾后不正是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的体现吗?母亲真伟大。板书:无微不至的母爱。
  (6)齐读这部分小结写法。板书:心理描写
  3、导读12—15节
  (1)为什么说“大可不必”?
  (2)读读12—15节划出描写儿子的句子,想想是儿子输了吗?师巡视。
  (3)指读描写儿子的句子,理解“赌气”、“沮丧”。
  (4)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认真、大气、自信。
  导语:从结果上看儿子输了,但儿子的认真,大气、自信,面对失败的坦然让母亲欣慰不已。对于母亲所说有什么比自己的儿子出色更让她感到骄傲呢?
  (5)齐读10节
  导语:母亲不但看到了一个懂事、乐观、坚强的儿子,还让她收获了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次剥豆比赛没有失败者,是“双赢”。
  (6)齐读10节后两句
  四、拓展阅读
  (1)导语:母爱是无微不至的,更是用心良苦的。这篇课文让老师欣赏的,更是这位孩子,一个出色的儿子。敢于坦然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我们愿做这样的人吗?
  (2)出示儿童小诗,并有感情朗读。
  五、总结
  让我们对母亲说:该承受的()应该让我体验()。
  生活是实在的(),我会()。(说话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