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章末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章末测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4-01 08:1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19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章末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
A. 电能
B. 水流能、风能
C. 煤炭
D. 核能、太阳能
【答案】B
【解析】
2.如图中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能源三者之间关系的图解,表述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D
3.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地自然规律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能量是不守恒的,所以需要节约能源 
B. 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可能发生能源危机 
C. 能量转化过程中,数量虽然没有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 
D. 能量可以被消灭,也可以被创生
【答案】C
【解析】自然界的总能量是守恒的,能量不可以被消灭,也不可以被创生,但随着能量耗散,能量可以利用的品质降低了,可利用的能源减少了,所以会有能源危机,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所以ABD均错,而C正确.
4.下来各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水流能
B. 核能
C. 石油
D. 煤炭
【答案】A
【解析】核能、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只有水流能是可再生能源,即选项A符合题意。
5.水力发电站的电能最终来自于 (  )
A. 太阳能
B. 水的动能
C. 水的势能
D. 水的内能
【答案】A
【解析】煤、石油、水力等能源最终来自于太阳能.是太阳能将水蒸发到高处,然后再降落到地面各处,汇成江河湖海,高处的水流向低处就具有了水能,从而用于发电.
6.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用太阳能,下列能源中不是直接或间接与太阳能有关的是(  )
A. 石油
B. 水力发电
C. 风能
D. 原子能
【答案】D
【解析】除了地热能、潮汐能和原子核能以外,地球上所有其他能源全部来自太阳能.
故不直接或间接与太阳能有关的是D;
7.下列能源中,属于新型能源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太阳能
D. 天然气
【答案】C
【解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常规能源;太阳能是新能源;
8.“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外观像冰.1体积“可燃冰”可贮载100~200体积的天然气.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 “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 “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D. “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答案】C
【解析】可燃冰实际上是甲烷,根本不会变成油,故C错误.
9.下列哪种设备实现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
A. 发电机
B. 电动机
C. 电饭锅
D. 电磁炉
【答案】B
【解析】发电机是将其它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故A错误.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故B正确.电饭锅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电器,故C错误.电磁炉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电器,故D错误.
10.下列关于能量耗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能量耗散使能的总量减少,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 能量耗散是指耗散在环境中的内能再也不能被人类利用
C. 各种形式的能量向内能的转化,是能够自动全额发生的
D. 能量耗散导致能量品质的降低
【答案】A
【解析】能量耗散是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以内能的形式被周围环境吸收,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但使得能量品质降低,故A错、D对;耗散的内能无法再被利用,B项对;其他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相反过程却不能够全额进行,C项对。
11.下列供热方式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
A. 用煤做燃料供热
B. 用石油做燃料供热
C. 用天然气或煤气做燃料供热
D. 用太阳能灶供热
【答案】D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利用,使人类获得大量的内能.但由于这些燃料中含有杂质以及燃烧的不充分,使得废气中含有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了大气.而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应大为推广,故答案应选D.
12.能源利用的过程实质上是(  )
A. 能量的消失过程 
B. 能量的创造过程 
C.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D. 能量的转化传递并且逐渐消失的过程
【答案】C
【解析】能的利用过程是指利用能源为人类服务,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13.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 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 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C. 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 限制使用电动车
【答案】B
【解析】
1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材料科学、能源的开发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材料、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石能源为清洁能源 
B. 纳米材料的粒度在1﹣100μm之间 
C.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D. 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同性
【答案】C
【解析】化石能源不是清洁能源,在利用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产生二氧化碳等,故A错误;纳米材料的粒度在1﹣100nm之间,故B错误;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在现代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故C正确;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有光学性质的各向异性,在显示器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故D错误.
15.作为新能源,从环保角度来看,氢气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 在自然界里存在氢气
B. 氢气轻,便于携带
C. 燃烧氢气无污染
D. 氢气燃烧发热量高
【答案】C
【解析】氢气燃烧产生水,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16.据报道,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首次实现跨国飞行,它长达63.4m的机翼上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B. 太阳能不可以转化为电能 
C. 太阳能的利用,说明能量可以消灭
D. 太阳能的利用,说明能量可以创生
【答案】A
【解析】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电动机提供能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不能创生和消灭,故BCD错误.
17.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二次能源是指可以重复利用的能源
B. 一次能源是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 
C. 石油是二次能源
D. 新能源是技术上比较成熟的能源
【答案】B
【解析】二次能源是由一次性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而来的能源,故不能重复利用;故A错误;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故B正确;石油是一次能源;故C错误;新能源是最新开发的能源,但技术上并不一定成熟;故D错误;
18.下列自然资源属可再生的一组是(  )
①红树林 ②煤炭 ③沙漠 ④磷 ⑤石油 ⑥地下水 ⑦潮汐能 ⑧草场
A. ①②③
B. ③④⑥
C. ⑥⑦⑧
D. ③⑤⑦
【答案】C
19.下列不属于再生能源的是(  )
A. 风力
B. 太阳能
C. 水能
D. 汽油
【答案】D
【解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太阳能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汽油是化石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故D正确.
20.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资源的能量作为能源的共同特点是 (  )
A. 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 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少一点
C. 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 污染环境的能源
【答案】C


第Ⅱ卷
二、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10.0分,共20分)


21.随着我国成品油价正式步入8元时代,业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关注显著升温.比如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内阻不计)将所接收到的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以提供给电动机来驱动汽车的.已知车上太阳能电池接收太阳光能的面板面积为S=8 m2,正对太阳时能产生U=120 V的电压,并对车上电动机提供I=10 A的电流,电动机的直流电阻为R=4 Ω,而太阳光照射到地面处时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P0=1.0×103W/m2.
(1)该车的太阳能电池转化太阳光能的效率η1等于多少?电池对电动机供电的效率η2等于多少?
(2)若太阳的总辐射功率为P=3.9×1026W,且太阳光在穿过太空及地球表面大气层达到地面处时,沿途有β=28%的能量损耗,则据此可算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r等于多少?
【答案】(1)15% 66.7% (2)1.5×1011m
【解析】(1)η1===15%,η2==≈66.7%.
(2)由公式4πr2P0=(1-β)P
可解得r=
=m
≈1.5×1011m.
22.太阳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可达1018kW·h.(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r=1.5×1011m,地球半径为R=6.4×106m)
(1)如果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全部用来推动热机发电,能否每年发出1018度电?
(2)试估算太阳每年释放出的能量.
【答案】(1)不能 (2)2.2×1027kW·h
【解析】(1)太阳向四面八方辐射能量,地球仅是“四面八方”中的一个“小元”,因此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球,到达地球的能量推动热机发电,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发电量必小于1018度.
(2)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r=1.5×1011m,其构成的球面为S1,地球的半径为R=6.4×106m,由于地球相对太阳很小,其被照射面积可等效为赤道圆面积S,所以太阳辐射的总能量为
Q=q=q=×1018kW·h=2.2×1027kW·h.
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10.0分,共20分)


2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试完成以下三个题目:
(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________.
A.酸雨
B.臭氧层的破坏
C.人口的急剧增长
D.温室效应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
A.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
B.大气中SO2含量的增加
C.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
D.大气中氟利昂含量增加
(3)大气臭氧层________.
A.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那里的温度较低
B.能散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之害
C.是大气层中存在臭氧的唯一场所,我们应该加以保护
D.吸收大量的太阳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
【答案】(1)C (2)B (3)D
24.说明下列能源利用方式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1)水力发电:;
(2)电动水泵抽水:;
(3)柴油机牵引列车前进:;
(4)火箭发射人造卫星:.
【答案】(1)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将电能转化为水的势能(3)将柴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列车的机械能(4)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卫星的机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