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高二(下)开学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分)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下列关于这两种文化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B.两者都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两者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D.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
2.(2分)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如: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五号”飞船升上太空。这些成就( )
①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
②说明中国开始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③说明在航天科技方面,中国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④对巩固国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3.(2分)解读如图《汉纸出土地点及造纸术传播》,下列结论中较为合理的是( )
A.在公元4世纪造纸术发明于中国的西北
B.造纸术对亚洲的影响超过其他各个大洲
C.造纸术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前提
D.造纸术广泛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4.(2分)观察中医与西医示意图,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的区别是( )
①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
②前者习惯因循守旧,后者注重实践创新
③前者重实用性,后者重理论性
④前者注重健身保健,后者重视治病救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5.(2分)近代以来,自然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并呈现正反两个方面,例如启蒙时期的机械决定论和19世纪末以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典型的偏差:都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思维方式。上述两个观点主要运用与借鉴了( )
A.经典力学与进化论 B.量子理论与进化论
C.量子理论与相对论 D.细胞学说与原子论
6.(2分)在某些画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画家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些画家的美术流派应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7.(2分)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的重大理论成果,引领了中国100多年的革命与建设。三者在理论创新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坚持( )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辟蹊径
8.(2分)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发展顺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②唐朝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作者被誉为“诗圣”
④“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2分)20世纪50、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
A.科教兴国 B.985工程 C.星火计划 D.两弹一星
10.(2分)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历史众生相》一书中说:“……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只读一种书”是指( )
A.发动“焚书坑儒”
B.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提出“春秋大一统”
D.宣扬“君权神授”
11.(2分)启蒙思想家在抨击封建制度的同时,以理性的眼光为未来社会勾画了一幅理想的政治蓝图,提出了很多社会学说,其中,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被真正实践的学说有( )
①三权分立学说
②君主立宪学说
③自由平等学说
④人民主权学说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2.(2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 )
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13.(2分)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 )
A.万物皆有天理 B.“灵明”是良知
C.人与自然的和谐 D.天人感应思想
14.(2分)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誉为西方文化世俗化的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下列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B.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15.(2分)如图四张纪念邮票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
B.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16.(2分)《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含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下列文学作品中,最能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等待戈多》
C.《玩偶之家》 D.《母亲》
17.(2分)维新派指出,洋务运动“利未一见,弊已百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变法不知本原”。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 )
A.专制制度 B.工业经济
C.传统儒家思想 D.民主制度
18.(2分)下列作品中,体现出毛泽东思考中国共产党开始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是( )
A.《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论联合政府》
19.(2分)《春秋繁露卷一?楚庄王第一》日:“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出天行有常探究客观规律
B.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
C.宣扬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
D.主张知行合一重建儒家信仰
20.(2分)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 )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
②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农民阶级与马木路克封建统治的矛盾
④马木路克统治集团与奥斯曼帝国的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1.(2分)宋仁宗时,“天下田畴半为形势(指官僚地主)所占”,对此宋代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均田制 B.农田水利法 C.青苗法 D.方田均税法
22.(2分)19世纪上半期,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最有力的依据是( )
A.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
B.工商业者对幕府的限制和掠夺日益不满
C.日本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目标
D.大盐平八郎在大阪领导武装起义
23.(2分)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的矛盾激化
C.世俗封建主要剥夺天主教的经济特权
D.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24.(2分)庇西特拉图在雅典建立了僭主政治后,他不仅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反而把改革推行深入。这充分说明( )
A.梭伦改革适应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B.雅典民主政治已深入人心
C.庇西特拉图统治从本质上看不是个人独裁
D.改革促进了雅典社会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结合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4)通过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快速普及和移动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应用,形成了第四次商业浪潮: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可以一周7天、一天24小时地提供服务,它可以将业务延伸到互联网接通的每一个地方。它通过建立虚拟商务网络,连接世界各地的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联结得更加紧密,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经济。它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来重新配置社会的各种资源……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市场调研、广告投放、商务洽谈、签约、各种单证的核对以及物流的控制和资金的交付都可以更有效率地实现。电子商务模式可以降低商务活动各环节的成本,如不存在中间环节,采购和物流环节的成本低。企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及区别客户,经济活动从过去的以企业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有人预言,传统商业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子商务出现的原因。与传统商业而言,电子商务有怎样的特点?
27.(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遗留的封建俸禄制度给新成立的明治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1876年政府发给每个有俸禄的武士一份金禄公债证书,将每个人年俸禄以公债形式一次支付10倍,今后不再支给现金俸禄。所发的公债利息为左右,从第6年起,每年以抽签方式偿还,在30年内偿清。
﹣﹣《日本通史》
材料二 1876年日本政府修改了国家银行法,允许金禄公债作为银行资本金入股,三年内日本国立银行暴涨到153家。同时,银行开设特殊的贴现窗口,直接对重点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进行抵押融资。
﹣﹣《货币战争》
(1)根据材料一回答,明治政府发行金禄公债的目的是什么?有俸禄的武士阶层在发行金禄公债举措中有何得失?
(2)根据材料二,概括金禄公债对近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8-2019学年云南省玉溪市江川二中高二(下)开学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解答】材料给出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汉朝的独尊儒术,可以看出二者均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前者导致包括儒家在内的先秦经典被毁灭,知识分子遭受打击;后者使得儒家确立了政治上的正统地位,但是并不是为了使禁绝其他所有的学说,只是为了使得儒学在政治上的独尊地位而已。
故选:C。
2.【解答】①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错误的,第一颗原子弹和东方红一号都是改革开放之前。
②说明中国开始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是56年到66年,而神舟5号飞船是改革开放以后。
③说明在航天科技方面,中国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是可以看出来的。
④对巩固国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大意义是正确的。
故选:D。
3.【解答】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造纸术发明是在西汉末期的中原地区,故A项错误。
造纸术对欧洲的影响超过其他各个大洲,故B项错误。
造纸术只是推动欧洲社会转型,并不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前提,故C项错误。
造纸术广泛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故D项正确。
故选:D。
4.【解答】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中医讲究的气是一种感性和经验的东西,而西医的血液循环图是一种客观的生理学现象,因此可以看出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故①正确;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不能说中医习惯因循守旧,故②错误;
题干中的中医与西医相比更侧重于感性和经验,而这些都是从实用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出来的,因此中医更重实用性,而西医讲究身体的构造等生理学的内容,因此理论性更强,故③正确;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既注重健身保健,也重视治病救人,选项说法是片面的,故④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
5.【解答】从材料可以看出,涉及到机械定论以及达尔文社会主义,其涉及到的主要科学理论主要是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
故选:A。
6.【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派美术冲破了传统的画法束缚,在作品中体现了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悲观、失望。据此依据材料“我们可以感觉到画家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可知D正确。
ABC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D。
7.【解答】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的重大理论,都坚持实事求是,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8.【解答】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的过程。
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诗歌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诗赋取士。
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杜甫的《春望》,杜甫被称为“诗圣”。
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属于边塞诗,唐诗一般不会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故选:A。
9.【解答】由材料“武力威胁和核讹诈”可知中国发展核武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两弹一星”,故D正确;
科教兴国是1995年的教育政策,时间不符,故A错误;
985工程是1986年提出的高校发展政策,时间不符,故B错误;
星火计划是1985提出的针对农村的“短平快”项目,时间不符,故C错误。
故选:D。
10.【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罢黜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思想,只留儒学,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故B正确;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时期的,故A错误;
春秋大一统是董仲舒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要维护政治统一必须实行思想统一,强调的是思想统一,不是“只读一种书”,故C错误;
君权神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1.【解答】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平等知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所谓的人民主权只是资产阶级主权,因此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学说、人民主权学说没有真正被实践过,由此可以排除③④;
而①②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等被实践,如美国与英国等,故①②正确。
故选:C。
12.【解答】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不适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故AC错误;
三者都体现了人文主义即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故B正确;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对三者皆不适合,故D错误。
故选:B。
13.【解答】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了灵明的重要意义,结合王阳明的思想观点,他提出心外无物的观点,提出致良知的观点,结合选项:
A、万物皆有天理是程朱理学的观点,故排除;
B、结合材料强调灵明,我们可以得知灵明就是王阳明所述的良知,故正确;
C、材料中未涉及和谐的有效信息,故排除;
D、天人感应式董仲舒的观点,故错误;
故选:B。
14.【解答】从材料中“促成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等关键词,可以判断出使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文艺复兴,这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开始,之前都是笼罩在宗教神学的阴影当中,故A正确;
B指古希腊的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的思想等,排除;
C项指宗教改革的影响,排除;
D项是启蒙运动的作用,排除。
故选:A。
15.【解答】依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共十二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B。
16.【解答】由材料“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含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可以知道属于现实主义风格,A项属于浪漫主义,排除;。
B项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排除。
C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正确。
《母亲》属于革命现实主义作品,故D项错误。
故选:C。
17.【解答】根据所学,洋务运动只强调学习西方的器物,主张“中体西用”,而“利未一见,弊已百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变法不知本原”强调的是学习政治制度,故D项正确;
维新派不主张实行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
工业经济、传统儒家思想不属于本原,故BC错误。
故选:D。
18.【解答】BCD都是在抗日战争期间,A是在1949年春,此时解放战争胜利在望,中国共产党即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作了重要准备。
故选:A。
19.【解答】A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的思想。故A错误。
“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错误。
材料中“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体现的信息说明利用天人感应的思想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故C正确。
D是王阳明的思想。故D错误。
故选:C。
20.【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统治者是马木路克封建统治集团,农民阶级与他们的矛盾日益激化;另一方面,英法等国向埃及渗透势力,使埃及出现了民族危机,故①③正确;
此时的埃及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因此,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是主要矛盾,故②错误;
此时的埃及已经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故④错误。
故选:C。
21.【解答】A在唐朝后期已经被破坏而无法实施,排除;
B主要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排除;
C主要针对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而非题干所说的土地兼并问题,排除;
D这是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故D正确。
故选:D。
22.【解答】本题审题的关键是“统治基础”。幕府统治时期,武士是其统治的基础,大盐平八郎属于下级武士,他所领导的起义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说明统治阶级内部也开始发生了分化,冲击了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故D正确;
A农民不属于统治基础,属于被统治阶级,排除A;
B工商业者不属于统治基础,排除B;
C属于外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23.【解答】为了给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发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和以摆脱天主教会束缚为目的宗教改革运动,故D正确;
A项是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重要背景,排除;
BC两项说法不够准确,当时罗马教廷与封建王权之间确实存在权力之争,但并非与“各国”王权的矛盾都激化,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两者有着一致性,排除。
故选:D。
24.【解答】庇西特拉图实行的僭主政治,这说明他实行的是个人独裁,因此B、C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题干要求的内容与雅典社会的发展无关,D项也可排除;
梭伦改革的成果之所以得以保留,是因为它适应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故A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25.【解答】(1)本题结合材料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干涉他们。在刊物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前提、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等方面指出毛泽东的言论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本题据材料二“马寅初、吴祖光”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严重破坏等方面回答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再从知识分子蒙冤受屈、严重损伤积极性和创造性、文艺科学领域凋零等方面回答这造成了什么影响。
(3)本题据材料三“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双百”方针的贯彻上升到“三个代表”的高度、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角度回答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
(4)本题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等方面回答认识。
故答案为:
(1)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
(2)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遭到了严重破坏和损害。
影响:导致许多热爱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蒙冤受屈,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严重损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基本停止。
(3)材料三是对材料一的继承和发展,把“双百”方针的贯彻上升到“三个代表”的高度,从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的角度来认识“双百”方针的作用。
(4)说明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能够吸取教训,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也说明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要经历曲折。
26.【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互联网快速普及和移动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应用”“全球化经济”,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概括出原因。根据题干材料”可以将业务延伸到互联网接通的每一个地方“”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联结得更加紧密“”可以更有效率地实现“”可以降低商务活动各环节的成本“”从过去的以企业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概括出特点。
故答案为:
原因:①生产力水平的巨大进步;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③经济全球化的推动;④知识经济的兴起;⑤互联网快速普及和移动技术突飞猛进的应用;⑥电子商务自身的优势;⑦各国政府的推动。
特点:①没有时空限制;②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联系更密切;③商业运行更有效率;④各个环节成本更低;⑤经济活动以客户为中心。
27.【解答】(1)第一问,结合材料根据“公债”发行的目的和“明治政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回答,应是减轻政府负担。第二问,根据材料中“公债利息为6分左右”分析利息收入的得失。
(2)根据材料中“允许金禄公债作为银行资本金入股”和“直接对重点企业的股票和债券进行抵押融资”从资本积累、金融发展等方面来回答金禄公债对近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故答案为:
(1)目的:减轻明治政府的财政负担。得失:得到了远期的高额高利息的公债收入;失去了当时的现金俸禄收入。
(2)影响:大量金禄公债转化为银行资本,大大促进了日本金融业的发展;日本政府财政和金融业有力量给企业发展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