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
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15公里,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环山共有五坨36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均为峭壁悬崖,山势险峻。东、南两面稍缓,各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向主峰,“闫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非贴壁不可逾越。“棋盘陀”上有一小片开阔地,靠南面山崖旁有一棵古松,松下即是“棋盘”,相传为神仙之遗物。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壮烈豪迈 坚强不屈
满腔怒火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横七竖八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仓皇逃窜
拧开盖子 拧毛巾 磨盘
日寇 寺庙 任务 晋察冀
大吼一声 抡起 绷得紧紧的
崎岖 棋盘陀 尸体 雹子
仇恨 眺望 嗖的一声
近义词:
进犯(侵犯)崎岖(坎坷)
沸腾(鼎沸)依托(依靠)
毅力(耸立)喜悦(快乐)
惊天动地(地动山摇)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反义词:
沉着(慌张) 崎岖(平坦) 暴露(隐蔽) 胜利(失败)
斩钉截铁(犹豫不决)
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对根据地人们的屠杀非常凶残。例如:1943年9月,日军对冀察翼边区北县区进行了3个月的“秋季大扫荡”,仅三个月的时间日军残杀我军人民6674人,烧房54779间,抢掠与焚烧粮食2934万斤,抢走耕畜19300余头,毁农具172600余件,使北岳任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课文记叙的事:
接受任务——( )——( )
——( )——跳下悬崖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引上绝路
顶峰杀敌
英勇跳崖
思考
1、为什么不叫《狼牙山五战士》?题目中用“壮”是什么意思?
2、什么样的战士才能叫壮士呢?
自读感悟 合作交流
找一找,划一划:
细读3—9段,五位壮士的“壮烈”行为还具体表现在哪些片段中?
想一想,说一说:
透过这些片段,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全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痛击敌人
为了拖住敌人,五位壮士一边痛击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山狼牙山。
班长马宝玉………
副班长葛振林………
战士宋学义……..
胡德林和胡福才………
敌人……
温馨感悟:
这一个片段,抓住了人物的( )和( )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甚至还用敌人来进行( ),让我们感受到五壮士的( )和( )
引上绝路: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的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前面有两条:一条通往( ),走这条路可以( ),意味着他们可以( ),可是敌人尾随在身后,容易( );
一条是通向( )。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 )。走哪一条路呢?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热血沸腾”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2、战士们在班长们做出决定之后,为什么会热血沸腾?
3、 战士们是怎么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的?
读一读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带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看看红体字可以用那些字代替,换了以后好不好,为什么?
2、这几个动词,表现了五位壮士怎样的情绪?
顶峰歼敌: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抢前一步,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到:“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思考:这两个片段,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呢?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想象:
此时此刻,他们也许在想……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顺利完成了!”
说说,此时班长马宝玉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说的这句话。
22、狼牙山五壮士
巍巍狼牙山,苍茫云海间。
棋盘陡峭险,奋勇杀敌先。
敌寇蜂拥至,英雄跳崖下,
千秋五壮士,万载英名传!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杀光、烧光、抢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经历了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侵略者赶出国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期间,无数的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尊严,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颂歌。
有关故事的后续报道……
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之后。其中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其他3名战士壮烈牺牲。5名战士与敌人激战一整天,打退敌人十几次进攻,歼灭500多敌人。他们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来自敌人的折服…….
五位壮士英勇跳崖之后,爬上崖头的日军,面对五勇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整整齐齐地排成几列,恭恭敬敬地三鞠躬。这群“皇军武士”,终于发现和他们3000多人激战一天的八路军,仅仅只有五人,他们震惊之余,完全被我中华勇士捐躯殉国的牺牲精神折服了!
永远的缅怀……
在五壮士曾经生活过的连队,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答,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
2005年,幸存下来的葛振林老人,因病去世,当地群众纷纷送来花圈,含泪告别这位名震中外的抗日英雄。中外无数的游人前往狼牙山,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
看,这狼牙山顶巨大的石块,是人民为了悼念在这里跳崖的五位抗日英雄而建的纪念碑。碑上赫然写着“狼牙壮士”四个大字。请同学们想像一下,纪念碑上可能会写着怎样的碑文呢?
狼牙山五壮士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
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