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下9课《清明》精讲古诗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三年级下9课《清明》精讲古诗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01 13:4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三年级下
9课:清明
杜 牧
新知导入
学新知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三首古诗《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写的是哪些节日呢?又有那些习俗呢?请学习课文。
新知导入
知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于唐诗,杜牧时任池州刺史,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诗题意思:此诗点明了写作背景。我国民间习俗要在这一天为死去的亲人扫墓,祭奠亡魂。
解诗题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读诗句


清明qing ming 【杜牧】
qīng míng shí jié yǔ fēn fēn,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
lù shàng xíng rén yù duàn hún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
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
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
新知讲解
读准字音
纷纷

fēn
断魂
hún
杜牧
duàn
断魂
遥指
yáo
杏花
xìng
新知讲解
再读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新知讲解
知作者
杜牧,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著有《樊川文集》。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词语解释: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纷纷:多而杂乱。
诗的大意:
江南的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路上行人欲断魂。
词语解释:
欲:将要,快要
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像失魂落魄一样。
诗的大意:
路上羁旅的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借问酒家何处有,
词语解释:
借问:请问。
何处有:哪里有,什么地方有。
诗的大意:
请问一问小牧童哪里可有酒家,
新知讲解
明诗意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词语解释:
遥指:指向远处。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诗的大意:
牧童笑而不答与,指向远远的杏花山村。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课堂练习
背古诗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新知讲解
明诗意
古诗今译:
清明时节又赶上细雨下个不停,路上行人的心情更加愁闷。他向牧童打听哪里有酒店?牧童伸手指向远处杏花盛开的村庄。
新知讲解
赏古诗
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课堂总结
古诗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春雨图,抒发了行路之人凄迷纷乱的心境。也可以看出诗人远离家乡羁旅在外的孤单和忧虑。
析古诗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一个什么问句? 
拓展提高
悟诗情

2、请说一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思。
问牧童哪里有卖酒的地方,牧童用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设问。
课堂作业
1根据诗的内容填空: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情的起因:
(5)事情的经过:
(6)事情的结果:
悟诗情
清明时节。
路上
诗人、牧童
下雨了,“我”想喝酒
“我”向牧童问路
牧童给“我”指路,让我去杏花村。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