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认“屠、苏”等6个字,会写“换、旧”等13个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描绘的场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重点难点 1.学生通过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图片,感受欢庆。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看?(课件:配乐《春节序曲》播放过春节的各种图片包饺子、贴春联、拜年、放鞭炮等。) 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一份特别的心情,刚才的画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场景?(春节)你看到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2.谈话导题。 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日子,这么热闹的场面,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只用了28个字就把它写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元日》。(板书:元日,王安石 齐读课题) 3.“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六种,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课件出示) 预设一:“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师:像元始、元旦、元年、纪元这些词语中的“元”都表示开始、第一的意思。 预设二:“元日”就是过年。 师:对!农历正月初一。 4.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结合课前预习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诗人?(出示课件:王安石,字介甫, 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方面,王安石不仅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创作实践上别具一格,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 5.说到春节,你会想到什么?(放鞭炮、吃年夜饭、贴春联。) 6.是的,每到春节我们总会感受到这样的欢乐场面。那么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到底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呢?一起来读读古诗。 二、初读古诗,读准节奏,学习生字。 1.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自读古诗。(出示自读要求:一读准字音,二读通句子,三读出节奏。) 2.指名读,师生评议,纠正字音。 3.再读,指导读出节奏。 元日 (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1)范读。(“/”表示在读时要短暂停顿。) (2)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 (3)齐读。 4.再读古诗,用你喜欢的方式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小组交流:说说对关键字词的理解,说说诗句的意思。 (2)展示交流: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①一岁除:一年过去了。除,去。 ②屠苏:指屠苏酒。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③曈曈日:初升时光亮而温暖的太阳。 ④新桃,旧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现在则指春联。 三、深入品读,细细感悟。 1.读读古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课件出示) 2.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画面。 “爆竹声中一岁除”。谁来读? (1)过春节了,人们放起了鞭炮,听着此起彼伏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们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诗中的哪个词指鞭炮? (2)指名读,理解“爆竹”。(爆竹就是鞭炮。)你知道为什么要放爆竹吗?(古人燃放爆竹是用来吓跑妖魔鬼怪,以求得新年的安宁。到了宋朝,人们用鞭炮替代了爆竹, 但仍蕴含着美好的祝福,他们希望新年大吉大利。) (3)带着高兴的表情朗读。 新年的炮声似乎在说:旧的一年结束了,哪个字告诉我们?(除) 看吧,天上的烟火、亮光,地上的红炮纸,那一刻,怎能不激动呢?读。 (4)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5)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场景吗?(辞旧迎新 万象更新 欢天喜地 喜气洋洋) 3.品读“春风送暖入屠苏”。 (1)了解古人喝屠苏酒的意义。(一般在元日饮用,据说可以驱除瘟疫。) (2)指名带上愿望朗读。读出开心、快乐的心情。 (3)喝屠苏酒的人们会说什么?(生看画面,师描述:大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迎着暖洋洋的春风,品尝新年的第一口酒!现在,你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呢?) 课件出示: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节日的快乐,喝着屠苏酒,心里暖暖的。孩子们会说:( )年轻人会说:( )老年人会说:( ) (把全家人的理想蕴含在酒中。) (4)加上动作朗读。 (5)这浓浓的屠苏酒中蕴涵着全家人对新得一年的?(希望、祝福、理想、企盼、希冀) (6)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板书:春风) 4.品读“千门万户曈曈日。” 在我们感受着欣喜和激动中迎来了新升的太阳,同学们,看!(课件出示灿烂的初升太阳) (1)理解“曈曈日”。你能用上哪些词形容你现在看到的太阳呢?(喷薄而出、霞光万道、光芒四射) (2)理解“千门万户”。 灿烂的阳光照着(千门万户),你可以用哪些词来代替它?(千家万户、家家户户、每家每户) (3)初升的太阳把明亮耀眼的光辉洒向千家万户,人们都出门迎接朝阳。人们会有怎样的感觉?(温暖的阳光,生活更有希望)微 信关 注公 众号:好 老师 好童学教 学团队,每日免 费领取教学 教辅资料 (4)指名怀着希望之情朗读;男女分组赛读。 (5)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景象?(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5.品读“总把新桃换旧符”。 迎着红日,人们喜洋洋地把新桃换旧符。 (1)理解“新桃换旧符”的意义。 这里的“桃”和“符”指的都是“桃符”,结合注释说说桃符是什么?(是用桃木做的,上面绘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是春联的前身。(出示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读的时候应该先读右边再读左边,竖联读完了,再读横批。) 古人“新桃换旧符”有着怎样的意义?(课件出示:古时候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画上两个神像,正月初一早挂在门上,据说可以避邪。人们表达着祈求新年平安、吉祥、好运的愿望。)(新桃符) (2)大胆想象,人们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 (3)齐读,表达对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4)从“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句古诗中,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在用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同学们,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人们走家串户,到处洋溢着一片喜庆。同学们,把你们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 (5)学生齐读。 6.教师小结:短短的28个字在同学们的细细品读下成了一幅幅热闹的画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四、揭示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情感。 其实,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是描绘新年新气象(万象更新),他还有更深的用意。 1.出示:背景资料 王安石20岁以前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为宰相。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不顾大官僚的反对,推行新法,废除不合理的制度,在这喜庆的节日里,他更坚信新法的实行会让老百姓每天都能像过节一样幸福!《元日》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那时他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推行新政。所以这首诗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宋代的春节民俗,而是表达了他除旧革新的政治思想。 2.读完资料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为我们描绘春节的喜庆场面吗?你对那个词哪句诗有了新的理解? (1)“爆竹声中一岁除” 过去的不仅是旧得一年还有不合理的制度,陈旧的法规..... (2)“千门万户曈曈日” “曈曈日”不仅仅是初升的太阳。还有新的生活、新的希望、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3)“总把新桃换旧符”(旧符就是陈旧的制度,不合理的法律;新桃蕴涵着新政策,新法规。) 3.再读题目“元日”。(齐读)仅仅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吗?(美好生活的开始,新政策的开始。) 4.现在,请你带着这样的体会再来读这首诗。(既读出春节的热闹喜庆又读出王安石的雄心壮志。) 5.学生自由背诵。 五、课堂延伸:交流春联。 1.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春联。 (1)指名读春联。 (2)交流春联。 2.师出示春联,全班齐读。 书写生字 出示“旧、符” 1、提示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生字 日+丨=旧 付+?=符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日》,看到了我国古代新年的风俗习惯,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去看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 2.中华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得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得“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传统节日,是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从这些传承至今得世俗民风节日里,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得“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自2008年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3.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自古至今许多文人以晴明为话题写下了许多诗词和文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唐代作家杜牧的《清明》。(板书课题:《清明》)学生齐读课题。 4.了解作者:请学生介绍作者杜牧,教师适时点拨。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二、初读课文,探究初成。 1.自由诵读,读准字音。 初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诗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纠正不准确的发音。 (2)找出难记的字,互相交流,学习识记方法。 多媒体出示“欲、魂、借、酒、牧”5个生字,老师讲解“欲”字与“浴”区别来记,“酒”和“洒”区别来记。重点指导书写“魂”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 (3)学生每个生字写3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一)清明时节雨纷纷 1、看图:天气怎么样?春雨迷蒙,像烟雾般笼罩着大地,这就是细雨纷纷的春天。 2、出示第一句:你从诗中哪个词知道下雨了?“纷纷” 这个词指的什么样的雨?雨下的大或是小呢?纷纷之雨----细、多。(细雨不停地下。)什么时候下雨?清明这一天。(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此句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 3、清明节在古代是一个大节日,照例该是家人团聚,踏青春游、给死去的亲人扫墓的日子,现在,这位行人正独自一人赶路,他一定非常的忧伤。 4、可是这场春雨的到来又淋湿了衣裳,身上冷不冷啊?此时诗人心里会感到什么?(忧愁)试着体会诗人的忧愁再来读一读。微 信关 注公 众号:好老师好童学教学团队,每日免 费领取教学 教辅资料 5、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一个人孤单赶路,再加上一场绵绵不决的春雨,诗人的心里该是多么痛苦啊,这样的痛苦忧伤何止诗人一个人呢,是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游人都有的体会啊,怪不得杜牧说“路上行人欲断魂” (二)路上行人欲断魂 1、什么是“断魂?”断魂”指心情惆怅,像断了魂一样。诗人为什么会欲断魂呢? 2、不能与家人团聚,不能为死去的亲人上坟,如此伤心怎能不叫人断魂。带着伤心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3、清明时节,应当家人团聚,悼念家中已逝亲人。可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再加上细雨纷纷,更添愁绪。 试着体会诗人伤感的心情再来读一读一二句。 过渡:心里很烦闷,衣服又被雨淋湿,快帮诗人想想办法,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三)借问酒家何处有 我们要找一个酒馆避避雨,歇歇脚,于是诗人就问路了。 出示三四句 1、师领学生齐读。 2、他向谁问路呢?他怎么问牧童的?齐读第三句。 谁愿意来当个小诗人? 3、角色扮演:行人和牧童之间的对话。 遇到困难时,我们要鼓足勇气向别人求助。 (四)牧童遥指杏花村 1、看图:牧童告诉他酒馆在哪里了吗?只有一个动作表示,(遥指:指向远方。)“遥指”谁来演一演?小牧童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你喜欢他吗?带着喜欢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诗人为什么要向牧童询问酒家呢? 2、牧童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顺着牧童的手,你找到杏花村没? 全诗哪个字用的最好? 遥:牧童以行动代替语言,用比回答还要明确的手势,指向了远处,让人伤佛看到了杏花林后面的小村庄,让忧愁的诗人有了企盼而变得振作起来。 4、齐读全诗。 诗人今天的心情就像春天的天气一样起伏不定,从下雨时的忧愁到找到酒馆的喜悦,让我们通过齐读全诗来体会诗人心情的变化。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味!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古诗《清明》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了吗?(清明节的时候,诗人孤身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偏偏又赶上了细雨霏霏,衣服被淋的湿漉漉的。诗人啊,忧伤的简直要断魂了!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避雨的酒店,他指了指远处开满杏花的小村庄。) 四、朗诵古诗 1、学生整体诵读。 2、个人读。 课堂小结:今天通过学习这首古诗《清明》,相信大家对于清明节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们尽情感受春日的美好,同时不忘缅怀我们亲人及英雄! 第三课时 一、感情调动,导入课题? ?1、“佳节”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 ?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那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知道重阳节吗?(出示课件)它是哪一天?是啊,过节时我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可唐朝有位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知道这句诗出自那里吗?(对,它就是出自我国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课题 二、介绍重阳节 我们刚刚说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那么它在古时候又有什么习俗?微 信关 注公 众号:好 老师 好童学教 学团队,每日免 费领取教学 教辅资料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三、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想想,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想念、思念)?? 简述“山东”的意思。(山东:是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说的山东省不同。)? 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题目的意思?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重阳节这天,诗人很思念自己在家乡的兄弟们。) 2、对于我们的诗人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十几岁时离开故乡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他一直漂波在外,自然产生思乡念亲之情。特别是在尤其是佳节到来之际,这种情感更为强烈。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 3、现在我们了解了题目的意思,也知道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那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好吗? 四、初读古诗 ,书写生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是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 ? 2、师范读,生听准字音,感受节奏,划节奏。 3、自由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同学们真不错,字音读得准,诗句也读顺了。 4、课件出示4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异”字,上下结构,上边的部分是巳不是已和己,区分“异”,“导”。 五、抓诗眼感悟诗意,体会意境
(一)感悟:独在异乡为异客。 1.谁来汇报你读后的感受?(诗人很孤独)从哪里看出诗人的孤独?出示第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
2.抽读。
3.重点体会:异乡异客。
(1)同学们,哪个字给你感受最深?(异)你能从这两个“异”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一些什么?(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到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远离家乡、无依无靠、举目无亲)
(2)不过老师有个疑问:当时的长安是热闹的、繁华的,可为什么在这样繁华热闹的地方,诗人却感到孤独寂寞呢?还从哪个字看出来?
4.重点体会“独”。
(1)你对这个“独”有什么体会? 在你平时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生畅所欲言)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想象:先自己说一说
(2) 当诗人身边的人成群结队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________;
当诗人看到有人约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而他却________。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3)(出示诗意)怎么能读出作者那种独自在外、人地生疏的寂寞心情呢?指导朗读。(生读后总结)有孤独的感觉,很孤独,特别孤独……
(二)感悟: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渡语:诗人是如此的孤独无助,怎能不叫他——(思念),这种思念是那么的——(深刻),以致他写出了这样的一句千古名句——(课件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1.出示诗句自由朗读:你觉得这句诗哪个字写得好?用三角形表示出来(倍) 2.抽读,思考“倍”字是什么意思?(加倍,格外。) 对,那么“倍思亲”是什么意思?(格外思念亲人)(板书:思念亲人) 3.这句话中“逢”是什么意思。(遇到。) 4.齐读句子,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 5.这句话说明王维平日里的思念尚可忍受,然而面对重阳佳节,往事历历在目,此时此刻王维的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啊! 6.的确,这诗句道出了多少漂泊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也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 ?(三)感受兄弟情深。
过渡语: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深深思念着家人,那家里的亲人是否也在思念着他呢?从哪里看出来? (出示句子)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朗读 2.(解释遥知、茱萸的意思)
3.想象画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将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这众人团聚欢笑的重阳佳节,远在异乡的王维看到的什么情景?(说诗意)他耳边传来的是什么?他的心里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对此展开了充分的想像。 哪一位愿做诗人王维,你想对你思念的、同时也在思念你的兄弟说些什么呢?
? 4.千言万语道不尽双方心中深深地思念,还是让我们用诗句来表达吧!(分组朗读)
六、情景诵读。积累背诵
1.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站在异乡的窗前,面向家的方向,深情地吟诵着——
2.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我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着——
3.就让我们都来做一回王维。再次深深地想念山东的兄弟吧! 微 信关 注公 众号:好 老师 好童学教 学团队,每日免 费领取教学 教辅资料
七、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在不知不觉间也走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 八、拓展 (课件出示)师:我们学完《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都是关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元日》是关于(春节);《清明》是关于(清明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关于(重阳节)。我国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课件出示:春节为例) 1.自由组成小组,打算了解哪些传统节日。 2.怎样了解,用什么方式记录。 九、作业布置 (1)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听。? (2)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 (3)读一读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
板书设计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 春风 万象更新 瞳瞳 新桃符 清明 唐 (杜牧) 忧愁 振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思念亲人 想象画面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