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10.《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创造、阅读、携带、学富五车、蚕茧、薄片、粗糙、捣烂、轻便、邻近”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纸的发展过程,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了解纸的发展过程,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了解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猜谜:生得轻巧白净,中国创造发明。传播文化知识,深受人类欢迎。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纸,我们的课本是用纸做成的,我们的书写也离不开纸。你知道纸是怎么来的吗?(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纸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近义词辨析:发明(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发现(第一次看到或知道。)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出示自读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 创造 携带 保存 制作 蔡伦 欧洲 社会 指名读,指名领读,齐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点拨多音字(鲜、累)。 老师这里也有一座造纸工厂,请同学们将老师需要的原料准备好。(识字游戏)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 术 伟 录 册 保 存 约 验 阿 欧 洲 社 ①小组交流:怎样写好这些字。(生字结构归类) ②全班交流,教师评议,重点指导。 ③“伟 、保、存、约、验、阿、 洲、社”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④“录”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是五画,不要写成“水”,第七笔是撇。 ⑤“欧”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右基本同宽,左低右高。“欧”的第二笔是撇 ⑥易错字“验”不要少些横。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再读课文,探究初成。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3分钟内完成默读。教师巡视,提醒: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同时标出自然段。 (2)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先讲了在蔡伦没有改进造纸术之前,人们记录文字很不方便。到了西汉时期,人们造出了( ),但是粗糙不好书写。到了东汉时期,蔡伦制成了既( )又( )的纸,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2.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圈画出造纸术发明的时间段。 (1)要点:学生可能圈画出“早在几千年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后来”。 教师相机总结出“造纸方法发明以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后来”。 (2)根据图表,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①出示图表,运用段落中的关键语句以及所给的时间段提示词,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②自己填一填 ③小组汇报交流 要点:造纸方法发明以前,人们在龟甲、竹片、木片、帛上记录文字,但是竹片、木片携带不方便,帛价格太贵。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可以大量制造,且价格便宜。 四、课外延伸。 我们初步了解了纸的历史,老师还要带你们走进纸的家族,我们一起来看看资料袋中的内容。(课件展示)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纸的家族成员,现在的我们为了环保,还会将废纸回收,然后使用它们重新造纸,这就是(再生纸)。还有越来越多的书籍、公文有了数字化形式,纸用的越来越少了。希望同学们在了解纸的同时也能做到合理利用它们,保护我们的环境。 五、布置作业。 1.搜集蔡伦的故事,课间和同学交流。 2.按照时间顺序,把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温故知新 同学们,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了,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继续学习《纸的发明》这篇课文吧!微 信关 注公 众号:好 老师 好童学教 学团队,每日免 费领取教学 教辅资料 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造纸术的贡献?(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板书:伟大贡献)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得真准确。这句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它还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总领全文)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出示读书要求)。 不动笔墨不读书,看到同学们都能够按照老师的提示拿起笔在书上圈画,老师真高兴,希望这个好习惯你们能继续保持。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找到的答案吧! 出示句子: 要记录一件事,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人们有方法记录事情,但是并不方便,携带这些东西非常的重。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这些方法怎么样,请你来评价。 预设:笨重,不方便;价格贵 3.出示记录的工具,这些写字的方法,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怎么办呢? 4.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古人又用什么办法书写文字呢?采用薄布,麻来造纸,并做点评。 5.人们不断地改进,请你们来想一想,篾席上残留的薄片和麻纸适合人们写字吗? 6.想了那么多的方法却还是不行,这些“纸”不是贵就是重,不是少就是粗糙,怎么办呢?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板书:蔡伦) 课件出示蔡伦资料,学生自由阅读。 蔡伦(?-121 )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 ,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 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呢?(板书:造纸术) 图示造纸过程,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用这种方法造的纸,轻便好用,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7.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都传播到了哪些地方?(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板书:影响世界) 三、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四大发明 过渡: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是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火药武器的发明和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2.学习了课文,阅读了有关资料,你想说点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 四、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课堂小结:同学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书写着永不停息、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对民主富强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你们应该为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同时,我也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板书设计 ?????????????10 纸的发明 蔡伦 伟大贡献 影响世界 造纸术
课后反思
纸的发明PPT
纸
纸
猜谜:
生得轻巧白净,
中国创造发明。
传播文化知识,
深受人类欢迎。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10 纸的发明
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字音。
②读通句子。
chuàng
cún
cài lún
ōu zhōu
shè
创
造
携
带
xié
存
制
蔡 伦
欧洲
社
zhì
保
会
作
多音字
这条鱼味道真鲜美。
累
xiān
这件事是鲜为人知的。
xiǎn
鲜
积累
果实累累
劳累
lěi
léi
lèi
识字游戏
树皮造纸
创造
欧洲
鲜美
记录
保存
现代高级造纸厂
录
lù
不要写成“水”。
记录
指把所见所闻通过一定的手段保留下来,并作为信息传递开去。
验
yàn
不要少写“横”
默读课文,3分钟内完成。
提醒: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同时标出自然段。
这篇课文先讲了在蔡伦没有改进造纸术之前,人们记录文字很不方便。到了西汉时期,人们造出了( ),但是粗糙不好书写。到了东汉时期,蔡伦制成了既( )又( )的纸,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完成填空
麻纸
轻便
好用
造纸术发明以前
再次默读课文,圈画出造纸术发明的时间段。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后来
纸的发明图表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在龟甲、竹片、木片、帛上记录文字,但是竹片、木片携带不方便,帛价格太贵。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可以大量制造,且价格便宜。
用麻造纸,粗糙、不好书写。
造纸术发
明以前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后来
纸的家族:
拓展延伸
复印纸
绘图纸
书写纸
包装纸
照片纸
餐巾纸
作业:
1.搜集蔡伦的故事,课间和同学交流。
2.按照时间顺序,把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10 纸的发明
第二课时
总领全文:高度评价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贡献突出
影响
自由朗读课文,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造纸术的贡献?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1.用“ ”画出祖先都用什么方法写字。
2.用“ ”标出这种方法的缺点。
要记录一件事,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价钱太贵
笨重,
不方便
少数人能用
不能普及。
这些写字的方法,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怎么办呢?
默读第3自然段,看看古人又用什么办法书写文字呢?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
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想一想,篾席上残留的薄片和麻纸适合人们写字吗?
不适合
少,产量不足
粗糙,不便书写
这可怎么办呀?
人们想要书写文字,可是这些“纸”不是贵就是重,不是少就是粗糙,怎么办呢?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蔡伦
蔡伦 (?-121 )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 ,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期,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切麻
⑤舂(chōng)捣
④蒸煮
?浸灰水
?洗涤
⑧
晒
纸
⑦抄纸
⑥打浆
⑨揭纸
思考: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因为这些原料容易得到,大量制造,便宜轻便,满足需要,能够使更多人得到使用。
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一说蔡伦发明的这种纸都传播到了哪些地方?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传播地区: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世界、欧洲
影响: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影响全世界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文化成果。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火药武器的发明和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