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5-25 14: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资源网( www.),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杜桥中学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 史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1.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的关键性因素是
A.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是“侵略者”的决议 B.宣布武装援助韩国
C.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D.组成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
2.《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A.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3.朝鲜战争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其中对中国的影响就包括
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中美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中国的外部环境较为恶劣 ④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造成中东地区战争频繁、和平进程艰辛的因素有
①地理位置 ②民族、宗教矛盾 ③资源丰富 ④大国干预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阿拉伯国家表现出团结一致的精神,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施禁运是在
A.巴勒斯坦战争中 B.苏伊士运河战争中
C.“六日战争”中 D.“十月战争”中
6.在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刺杀。他们遇剌的共同原因是
A.中东地区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 B.在“六日战争”中遭遇严重失败
C.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D.同意接受“贝尔福宣言”
7.以下不属于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新式武器是
8.下列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国际大背景是两极格局解体,中东地区原有力量均势失衡 ②直接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拒绝从科威特撤军 ③“沙漠风暴”行动沉重打击了伊拉克军队,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 ④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右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伤亡人数 伊拉克军队 多国部队
死亡 约2万人 478人
受伤 约8万人 3754人
A.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
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
10.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②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
③都是由少数大国提议组建的 ④都受到美国的操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1.1970年的一个冬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被纳粹杀害的波兰人纪念碑前神色凝重地跪下了.这一举动的内涵表明德国
A.曾经占领波兰 B.深刻反省历史 C.实行非军事化 D.举行和平外交
12.火能温暖人也能烧伤人。现代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杀伤力促使有良知的科学家进
行反思,《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这份宣言敦促各国政府承诺
A.永远不再发动战争 B.永远不再进行核试验
C.不把他们的科学成就用以战争目的 D.建立“国际战犯审判法庭”
13.这张摄于1993年的照片震惊了世界
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状况.自20世纪60年
代以来,第三世界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努力,这种努力是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14.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等级制
1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我国宗法制纽带是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16.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17.右图 所示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8.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王位世袭制
19.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20.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21.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它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这一机构应该是
A. 内阁 B.中书省
C.六部 D.军机处
22.图1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3.1842年,清政府在英国军舰上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下列各项表述中,与这一历史事件直接密切相关的是
A.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
B.中国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
C.中国完全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D.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重大进展
24.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 ——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新陈代谢》
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 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25.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中    B.黄海海战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淮海战役中
26.丘逢甲《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相关联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7.下列四幅电影宣传画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应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28、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基本依据是
A.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国内阶级矛盾的变化
C.国民政府内部的变化     D.英美对日态度的变化
29.郭汝瑰的小说《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叙述的重点应该是 
A.东北抗联的斗争
B.1937年以后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斗争
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日纪实
D.1937年以前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自发的抗日斗争
30.“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歌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840-1842年 B.1894-1895年 C.1937-1945年 D.1946-1949年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该地区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又因交通位置重要而成为倾力争夺的地区。(1分)
(2)根据1947年11月的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决议,由什么民族在该区域的什么地方建立什么国家?在该地建国的原因是什么?(11分)
(3)美国为什么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联合国不是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它孕育于反法西斯战争年代,是在反法西斯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美国对于组建联合国特别积极,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把战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以维护世界和平,也都同意组建联合国.联合国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心愿。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维护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及对该机构的主要规定(6分)。
(2)为什么说“联合国不是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明史》卷72《职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2分)
(3)根据材料三、四回答,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是什么?(2分)废丞相以后,明初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
A.“飞毛腿”导弹
B.“战斧”式巡航导弹
C.“爱国者”导弹
D.坦克
饥饿的孩子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吏、 户、 礼、兵、 刑、 工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