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子、标点符号、修辞一
)
(
课前预习
)
作文趣话
李久着急
李久放学回家,家里没人,桌子上有张纸条,上写: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没有标点。李久琢磨了半天,有好几个可能: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弟弟丢了,着急的是爸爸妈妈。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爸爸不见了,着急的是妈妈。
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弟弟走失了,弟弟着急。
李久看了条子,一时不知道怎么回事,也很着急。
什么叫懒惰
有一次给学生留作文,题目是:什么叫懒惰?下次上课打开他的本子,看到第一页是空白的,第二页又是空白的,翻到第三页,上面写着:“这就叫懒惰!”。
事出有因
老师:你的题为《抢救病人》的作文怎么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
学生:那么急的事怎么能停顿呢?
喝酒与读书
“瞧你愁眉苦脸的,什么事呀?”“写篇文章,题目是《昨天我干了些啥》。”“那好说,你昨天干了些啥呀?”“喝酒呗。
”“你多傻呀,我告诉你吧,你写下去,凡是出现了‘喝酒的字眼,你就把它改成‘读书’不就成了么?”张文受到了启发,笔下来了神:“我一早就起来读了半天书,我想了想,又把后半本也一口气读完了,可是我觉得还不够,于是又到店里去买了一本。
回来时在路上迎面遇着李大,一瞧他的眼睛,知道他也读得差不多了。”
(
例题精讲
)
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
,
。
宽容如
,
。
【答案】
(1)李晓玲对王红说,她要像王红一样热爱集体。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怎么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3)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坐立不安。
(4)我们学校不会不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
(5)这地方只有巴掌大,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
(6)宽容如阳光,温暖到人的内心深处,宽容如启明星,指引心灵迷茫的人走出困境,宽容如钥匙,打开朋友的心房。
2.将下列语句排列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①中午下班回家,见书桌上有两把鹅毛扇。
②那扇在手,轻巧;扇之,清风惬意。
③我拿起反反正正地看,两把扇子都由一色的白天鹅羽毛扎成。
④水竹扇柄,柄端各吊一个红黄绿三色丝线扎成的小花。
⑤这就是家乡的传统工艺,以美观大方驰名。
⑥扇面上各用红墨水喷成一朵大红牡丹,娇艳欲滴。
这段话的正确排列序号为:
【答案】①③⑥④②⑤
3.判断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A.讲共产党的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
)
B.讲我们是认真地工作的。
(
)
(2)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A.表现桑娜办事粗心,遇事不细心考虑。
(
)
B.桑娜只想两个小孩子没人抚养,必须抱回来,表现了她心地非常善良。
(
)
【答案】(1)A
(2)B
4.改正下面的病句
(1)在生活上,恩格斯热烈地帮助马克思。
(2)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座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
(3)“马踏飞燕”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答案】
(1)在生活上,恩格斯热情地帮助马克思。
(2)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座教学楼,听见一阵阵读书声。
(3)“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5.下面的句子,正确的是(
)
A.孙敬修爷爷的故事有声有色。
B.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有声有色。
C.孙敬修爷爷讲故事有声有色。
【答案】C
6.下面四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说法不同。如果你看到某同学穿的衣服非常漂亮,你要告诉别的同学,应选择的句子是(
)
A.她穿的衣服还算漂亮。
B.她穿的衣服难道不漂亮吗?
C.她穿的衣服漂亮的过了头吗?
D.她穿的衣服真漂亮!
【答案】D
7.“学习如果像在沙滩上建楼房,那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学习要认真、刻苦,不要马马虎虎。
B.学习要先打好扎实的基础。
C.学习要有始有终,不要半途而废。
【答案】B
8.下列四句体育比赛解说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女排队员破坏了巴西的一传。
B.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了。
C.AC米兰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攻了过来。
D.中国球员孙继海所在的曼城队以3:2的比分输给了同城球队曼联队。
【答案】B
9.对“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这一句正确的缩写是(
)
A.破旧的衣服贴在他的身上。
B.衣服贴在他的身上。
C.衣服贴在身上。
D.衣服在身上。
【答案】C
10.连线
经济学家说
树林是绿色的疗养院
人类学家说
树林是生命的摇篮
生物学家说
树林是大自然的美容师
医学家说
树林是人类的乐园
艺术家说
树林是绿色的银行
【答案】
经济学家说树林是绿色的银行。
人类学家说树林是人类的乐园。
生物学家说树林是生命的摇篮。
医学家说树林是绿色的疗养院。
艺术家说树林是大自然的美容师。
(
课堂检测
)
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
2.鲁滨逊看到了船。
扩句:
3.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改为反问句: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
5.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
6.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
改为“把”字句:
7.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8.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改成反问句:
9.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10.用上关联词把两个句子合为一句。
他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
他把自己的走法忘了。
11.第一小学校园的花坛里盛开着各种各样美丽的花朵。
缩句:
12.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改为陈述句:
13.李杰严肃地说:“小雨,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
改为间接转述:
14.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成反问句:
15.那翠绿得叶片和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索。
缩句:
16.马灯把桑娜举得高高的。
改病句:
17.老师要我们写一篇不超过500字左右的文章。
改病句:
18.联欢会上,我们看到了同学们优美的舞蹈和悦耳的歌声。
改病句:
19.在大家的努力下,使我们班级的成绩提高得很快。
改病句:
20.印度的人口是世界第二的国家。
改病句:
21.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改病句:
22.同学们都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改病句:
2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改病句:
24.遵守诺言的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改病句:
25.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改病句:
【答案】
1.这是干线。
2.鲁滨逊快速冲到海边,见到的却是一艘破船。
3.人民怎么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呢?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难道在世界史上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十万支箭,三天造不成。
6.武松把这只大虫打死了。
7.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8.四周围黑洞洞的,不是很容易碰壁吗?
9.黑暗把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吞没了(或: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被黑暗吞没了。)
10.他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还把自己的走法忘了。
11.花坛里盛开着花朵。
12.江南风景如画,比不上我的家乡美丽。
13.李杰严肃地说,如果小雨再迟到,
他就一个人去。
14.我们难道不应当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吗?
15.叶片和花组成了花索。
16.桑娜把马灯举得高高的。
17.老师要我们写一篇不超过500字的文章。
18.
联欢会上,我们看到了同学们优美的舞蹈和听到悦耳的歌声。
19.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班级的成绩提高得很快。
20.
印度的人口是世界第二。
21.
我们必须仔细检查并认真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22.
同学们都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23.“四大发明”后面加上“之一”。
24.遵守诺言,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5.我对语文特别感兴趣。
(
总结复习
)
(一)病句
辨析一个句子的正误,既要考虑语法结构,又要考虑逻辑事理,有时还要考虑语言习惯。检查语病的方法是:先找“主干”,即把句子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抽取出来,简化成短句,从而辨析句子是否缺少应有的成分,成分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结构是否缺少应有的成分,成分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结构是否混乱。如下面一个句子:“周伟主动改进了工作中的错误。”主干是“周伟改进错误”,很明显,“改进错误”动宾搭配不当。如果“主干”没有毛病,还应进一步检查中心语与修饰语是否有问题。例如下面这个句子:“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文物”,没有语病,而宾语中心语“文物”前的两个定语排列次序不当,会使人误解为“文物”是2009年前出土的。如果主干和修饰语都没毛病,还要细心看一看介词、连词用得是否合适,因为压缩句子辨析语病时容易忽略这些细节。最后看看语序、逻辑关系有没有问题,有没有不得体、不合习惯、用词不当的地方。
如果面对的是比较复杂的复句,则要先看整体,句间关系是否顺畅连贯,句子顺序是否排列合理,连词位置是否一致,连词搭配是否对应。看完整体,再看局部,按上段所说的步骤进行。
辨析病句需要按科学步骤一步步全面细致地检查句子。再有,要对典型语病有深刻的印象,这样才会敏锐地发现语病,克服自己语言上的毛病。典型语病的知识请看后面“相关知识”中的内容。
修改语病的方法可用四个字概括:增、删、换、移。句子成分残缺可增添成分;句子杂糅、重复累赘,可删去多余的词语;语序颠倒可移动词语的位置;搭配不当、介词不当,可调换词语。但修改语病要坚持一条原则: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二)语序
1.将几个句子进行排序的步骤。
①通读内容,依据主要关联内容圈画重点,精简信息点;②依据精简重点,找句间关系,上下文关系;③重点内容相关的句子可先编成小组;④抓住关键词再进行组间排序和组内调整;⑤通读检查,利用标点梳理关联,做最后的确认调整。
2.选择句子进行填充的步骤。
①利用标点,先抓住与空缺处关系最紧密的句子分析其与选项间的关联。②逐句分析空缺处上下内容,精简要点,理清句间关系,抓住关键词句。③分析备选项中各句子之间的差异,突出差别信息点;④分析上下文的关键信息与选项的差别信息之间的关系,找到最合适的关联;⑤利用连词、标点符号,组织好选项内句子的排列顺序。⑥再找到形式上的最佳关联,关注主语、句式与内容的统一。
3.选择关联词语填空的步骤。
①
精简提炼每个分句的要点信息。②分析把握分句要点之间的关联:先看第一句与后边各句层次,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类型。④将各选项关联词语代入,找到所有连词都关联正确的一项。
几个分句通过关联词语会组成复句,一般复句有并列、选择、递进、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等关系类型,熟悉典型类型的典型连词,会有利于形成缜密的语言和思维,选出恰当准确的连词。
标点符号在梳理语序时的作用不能忽视,逗号、分号、句号标示了句间关系由紧密到宏观的联系。
(三)标点
常见标点差错例说。
1.非疑问句用问号,例如: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陈述句,故不能用问号。
2.倒装句中问号前置,例如: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3.分局之间用顿号,例如: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正在”前面应有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例如: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安徽”前和“河南”前都应该改用逗号。
5.连词前面用顿号,例如:
观众长时间的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用顿号,例如:
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十七八岁”是临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无须停顿;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不符合表述原意。
7.集合词语顿号,例如: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这些词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
8.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例如: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是发动群众;二是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例如: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句号是句末点好,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经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10.冒号后面揭示范围不清,例如: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我”前面的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例如: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
12.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例如: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将一个改为逗号。
13.引语中间“某某说”后面冒号,例如: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号的作用是提示上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14.引语中句末点好位置,例如:
①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与引用者的。上句李白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下句“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只是句中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则应放在引号外。一般来说,凡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是独立成句的。
15.不是书名用书名号,例如:
《丽达公寓》即日发售,……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丽达公寓”是商品房的名称,是不能用书名号的。不能为了突出某一表述对象,便乱用书名号。
(
课后作业
)
1.用下列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美国舆论惊呼:“拳王自己打到了自己。”
②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坛,击垮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对手。
③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和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是最艰难的选择。
④不想,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而因罪下狱。
⑤一旦把千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
⑥人生如登山,只要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
A.①②④⑥⑤③
B.⑥⑤②④①③
C.⑥⑤①②④③
D.②④①⑥⑤③
【答案】B
2.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两岸青山,
,都晃悠悠地,无一例外地倒影在清澄、透明的江水里。
A.石壁的丛林,青山的石壁,丛林中的藤蔓芳草
B.青山的石壁,石壁的丛林,丛林中的藤蔓芳草
C.青山的石壁,丛林中的藤蔓芳草,石壁的丛林
D.丛林中的藤蔓芳草,石壁的丛林,青山的石壁
【答案】B
3.在下面问句中,不是同一类的是(
)
A.大王怎么能不知道呢?
B.我们看到的景象怎么可能是这样的呢?
C.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D.有什么办法能使肩头不疼呢?
【答案】D
4.下列按要求改写的句子,不正确的是(
)
A.“蜜蜂在花丛中飞。”改成拟人句:蜜蜂在花丛中轻歌曼舞。
B.“挑山工对我说:‘我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改成转述句:挑山工对我说,他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
C.“今天很热。”改成比喻句:今天像夏天一样热。
D.“他家的房间很小。”改成夸张句:他家的房间只有巴掌大。
【答案】C
5.和原句表达的意思相同的是(
)。(多项选择)
原句:走近细看,他不就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A.走近细看,他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
B.走近细看,他不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
C.走近细看,他怎么不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呢?
D.走近细看,他真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啊!
【答案】ACD
6.填入下面空缺处最恰当的短语是(
)
这是人们都知道的:
,因为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遭受宫刑,他发愤读书,终于写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司马迁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的作者
B.史界称司马迁《史记》为“实录、信史”
C.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的《史记》作者司马迁
D.史界称司马迁的《史记》为“实录、信史”
【答案】C
7.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答案】C
8.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
)谁知茶叶沾着热气,透出阵阵异香。
(
)从此这种茶叶就被叫做“吓煞人香”。
(
)有一年,野茶长得特别茂盛,采下的茶叶竹篓里装不下,采茶人就把多余的茶叶放入怀里。
(
)“这茶的香味吓煞人!”人们嚷了起来。
(
)起这个名字的根据是此茶原产于碧螺峰,古代又常用“春”字来代替茶。
(
)后来大家觉得这个名字不雅,就给它起了一个颇为雅致的名字——“碧螺春”。
【答案】2
4
1
3
6
5
9.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缩写句子:
②鲁迅先生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③王小明是学生。
扩写句子:
④这道题这样做事对的。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⑤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一阵大雨下了一天一夜。
(2)节日的天安门广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和工人、学生等前来参观。
(3)“示儿”和“春夜喜雨”都是小学生必备的《古诗》。
【答案】
1.草把子上插满了箭。
2.鲁迅先生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3.六(1)班的王小明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4.难道这道题这样做不对吗?
5.(1)“阵”改成“场”。(2)把“和工人、学生等”去掉。(3)将“示儿”和“春夜喜雨”的双引号改成书名号。将《古诗》的书名号去掉。
10.阅读理解
人生的标点
①我的一生是一句话,母亲最希望我把它推敲得美丽些。我用我的脚印落成文字,将它书写在时间的稿笺上。后人为我堆起的那座坟墓,想来就是句末的标点了。
②那么,我将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呢?
③我将脚印首先落成“善”字——我觉得它是最不可缺少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④但我渴mù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于是我将脚印落成“信”字——我觉得它是最靠得住的。母亲发现后,点了点头,却又说:“这还不够,后人只能在句末给你点成逗号。”
⑤于是我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我觉得它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母亲睁着昏花的老眼见了,点了点头,却依然说:“这还不够……”
⑥我máng然了。
⑦“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补充说,“可贵的是,孩子,是你一直在争取句号。这样你将会赢得一个能够树立起来的感叹号。”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拼音写汉字。
稿笺(
)
赢得(
)
渴mù(
)
máng然(
)
2.从选文看,“我”一直认为“句末的标点”应该是什么标点?从文章中那句话可以看出?
3.第④自然段和第⑤自然段中加点的“这”字,分别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4.第⑦自然段白发苍苍的母亲叹息一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5.选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答案】
1.jiān
yíng
慕
茫
2.句号;“但我渴慕一个表示完整的句子。”
3.第④自然段:将脚印落成“信”字。第⑤
自然段:将脚印落成“顽强”,落成“进取”,落成“创造”。
4.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句号的。
5.参考示例:要想赢得完美的人生,就必须不断地去争取和追求。
11.阅读理解
刻骨师恩
刘好恨死了郝老师。要不是他的一脚踢下去让他左腿成了残疾,他也可以和李强一起出去闯天下了。
刘好家就在挨着学校不远的镇上。他上初二时就赖得出了名,是政教处的常客。郝老师是他的班主任,他膀大腰圆爱生如子脾气火爆。那天他在楼梯拐角处又看见刘好和外班的李强逼一个弱小的学生给他买烟。“我叫你吸烟”,他恨得飞起一脚把刘好踢得撞在楼梯上,碰碎了膝盖骨,左腿成了残疾。刘好的家人闹到教体局,让郝老师赔了不少钱,降了三级工资,刘好爸还当众扇了郝老师一记耳光,说男孩子吸烟有什么大不了的,抢多少钱他可以赔一百倍。也不能把他儿子害成这样。
刘好从此就不上学了。从那以后,刘好看见烟就害怕再没吸过烟,也远离了李强他们。他在自家临街门面房里卖些零东碎西的。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小卖部变成了超市。刘好本分的娶妻生子。十多年过去了,他见了郝老师还是昂头而过。后来听人说郝老师一次喝醉酒哭着说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刘好,毁了他的一生。
他确实毁了我一生
刘好恨恨的说
我死都不会原谅他
三个月后,郝老师得胰腺癌去世了,刘好说:“报应!”
刘好的儿子刘宝转眼长大了。两口子天天忙着做生意,没空儿管孩子,闹了就给他钱随便买什么。刘宝不到十岁就跟着大人学会了吸烟喝酒打牌。因为他打人,他爷爷也不知去了多少趟学校。他还早早学会了打电脑游戏。钱花光了就从家里偷,他爸妈发现后把钱把严了,他就逼着同学要钱。现在的学生都是宝贝,再加上刘好告郝老师在全乡教育界出了名。老师哪个敢碰他一指头?说服教育不了,就一次次的请家长。刘好也打过李宝多次,但打多狠都没用。
前不久李强开着轿车风风光光的回来了。刘好觉得自己混得瘪就越发恨郝老师。谁知第二天公安局的人就找上门来把他铐走了。说是在外犯了事。
好还没来得及庆幸自己没跟他出去混,就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说刘宝上学路上劫低年级学生钱被尾随来的家长送到派出所了,让家长去派出所领人。
刘好一下子糟了,刘好爸老泪横流:“真是丢八辈子人了,这孩子也非得郝老师那样的人才能管得住呀。”
第二天,刘好爸祖孙三人去给郝老师上坟。刘好失声痛哭长跪不起,刘好爸流着泪说:“儿啊,郝老师是咱家的大恩人啊!”
1.将文中第四自然段所缺的标点符号补上。
2.画出与文中画线部分相照应的句子。
3.从哪里可以看出刘好“恨死”了郝老师,你能体会他当时内心的想法吗?
4.文中对李强描述不多,你觉得李强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的人生道路和刘好的截然相反了?
5.刘好被郝老师一脚踢成了残废,可为什么刘好爸祖孙三人还要给郝老师上坟,还说“郝老师是咱家的大恩人啊”?
【答案】
1.“
。
”
,
“
!
”
2.刘好一下子懵了,刘好爸老泪横流:“真是丢八辈子人了,这孩子也非得郝老师那样的人才能管得住呀。”
3.(1)十多年过去了,他见了郝老师还是昂头而过。(2)要不是他一脚踢下去让他左腿成了残废,他也可以和李强一起去闯天下了。
4.李强是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贪图享受的人,这样的人在金钱面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走上犯罪的道路。为什么会这样,就因为他小时候缺少像郝老师这样的人对他进行教育。
5.刘好他爸没有认真管教儿子,如果不是郝老师的那一脚,不是郝老师的“严格”教育,刘好极有可能和李强一样走上犯罪的道路;刘好同样没有好好管教自己儿子,李强这件事让他明白了郝老师当初的良苦用心。
1
of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