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设计
课题
6、陶罐和铁罐
课型
新授
时间
3.6
总课时
16
教
学
目
标
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直到书写傲、虚两个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确读写 谦虚 傲慢 懦弱 代价等词语。
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
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读通课文。
难
点
规范书写,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知识点
学会本课生字,疏通课文。
教
具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生字入手,导入新课
1.师板书“缶”字。(出示缶的图片)
(1)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中哪几个字带有缶?
(2)教师随机板书。
2.大家见过陶罐吗?
(1)(屏幕出示陶罐图片)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
小肚子大的罐子。
(2)(屏幕出示铁罐图片)手指屏幕,这是?
3.这节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1)陶罐和铁罐。
(2)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
遍。
(1)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 恼怒 御厨 羞耻 懦弱 陶罐 奚落 轻蔑
掘开 朴素 流逝 宫殿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预设点:
(1)重点指导懦弱、 轻蔑、 奚落、朴素的读音
(2)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3)出示和睦相处:[ chǔ ]1.居住2.存在 3.跟别人一
起生活4.决定,决断[ chù ]1.地方2.点、部分3.机关部
门
(3)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2)出示课件,补充课文内容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而铁
罐却( )。
三、再读课文,画出对话
1.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
2. 生找到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3.将画出的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
的词语。
四、指导书写 回归文本
1.学生随机交流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2.指导“骄傲谦虚懦弱”的书写。
3.把词语送回到对话中读一读。
师指导“罐”的写法
师提问:在和睦相处中“处”读哪个音?
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
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
板
书
设
计
陶罐和铁罐
骄傲 谦虚 懦弱
教学反思
小学教学设计
课题
6、陶罐和铁罐
课型
新授
时间
3.7
总课时
17
教
学
目
标
1、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重
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难
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知识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
具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巩固 品读对话
1.(出示图片),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请你观察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说说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生自由交流
(2)课文哪一处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
(3)原文中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
2. 出示对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
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
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
“住嘴!”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
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小组分工朗读课文。
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
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
(4)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预设点:
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
词句读一读。
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
词句读一读。
二、 随堂练笔 整体感悟
1.出示对话
“何必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1)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
出示:“陶罐(??)地说”
“铁罐(???)地说”
(2)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2.出示完整对话 整体感悟
(1)同桌自由练习对话
(2)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个别展示朗读(戴头饰)
三、以读代讲 总结寓意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1)齐读后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
(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2.生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
(1)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洁、朴素、美观。
(2)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
3.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
四、链接阅读
1.读通课本20页《北风和太阳》
2.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人们都说,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
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陶
罐和铁罐》以及《太阳和北风》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
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 ),正视自己的( )。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课多读一读,
相信你们收获更多。
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
不同语气。
学生汇报并订正。
在朗读中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
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1)陶罐,我想对你说
(2)铁罐,我想对你说
板
书
设
计
6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而不懦弱 骄傲自大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