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走进经典,学习阅读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一、单元概述
本单元属于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由《林冲棒打洪教头》《少年王冕》《黄鹤楼送别》《清平乐.村居》等组成,从体裁上看,有小说、唐诗、宋词、“文包诗”;从内容上看,涉及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从作者上看,包括李白、孟浩然、辛弃疾、施耐庵等,名篇、名人汇聚一起,于是,单元学习主题明确为“走进经典名篇”。引领学生学会阅读、欣赏经典名篇成了本单元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理解本单元34个生字、新词,并正确、美观抄写,做到1分钟书写10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和诗词。
3. 学习阅读名著和诗词,能说出诗词的大意。能抓住关键词句想象诗词情景。
4.运用“知识树”梳理、归类本单元知识点。
5.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三、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需8课时
四、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第三学段,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可以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读完具有一定表达顺序和内涵的文章,并能根据要求理清课文顺序,领悟表达方法,浅层地抓住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特点。针对这样的学情,我们确立了“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推想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的方法为主线,以“目标导向教学”为设计理念,以开展“学生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体现“学-练-用”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经过调查了解,五年级的学生正是对经典文化感兴趣的年龄,但是阅读时更多的是关注故事情节,阅读不深入、不会思考。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走进经典”,正为五年级的学生搭建了一个深入阅读名著、名诗、名词等经典书籍、文章的平台。于是结合学情、单元目标等设计了以“走进经典,学习阅读”为主题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五、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流程表
课 次
基本课型
学习内容
核心能力目标
主要教学活动
第1
课时
单元导读课
单元导读+《25黄鹤楼送别初读》
1.学会整体把握单元学习主题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运用“要素法”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
1.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2.初读课文,说出《黄鹤楼送别》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文”,理解词意说“诗”意。
4.规范书写本课生字和古诗。
第2
课时
单元整合课
学习文包诗
1.学习抓住关键字词 “烟花三月、送、辞”等想象情景,体会依依惜别之情。会背诵古诗。
2.运用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的方法,想象《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描绘的情景,说说写写。
1.抄写诗句,复习导入
2.默读第2自然段,想象“烟花三月”赏景的画面,学习想象词境理解诗意的方法。
3.合作学习第3段,诗文对照,练习想象“辞”的意境。
4.运用“理解词意、想象词境”的方法,说说并写出《清平乐.村居》的情景。
4.明确自主诗话课活动主题和自主合作要求,为诗话展示做好学习准备(下发小组活动探究方案)。
第3
课时
综合实践课
自主诗话展示课
运用抓住关键词,想像情景,学习吟诵《清平乐.村居》和其他课外送别诗。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
1.课前本期活动策划人(学生)安排好活动展示单、主持词等各项准备工作。
2.各小组或节目组交流各自的活动准备情况
3.在主持人的穿插引领下,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
4.师生对本次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5.教师对本次展示情况进行总结。
第4至5课时
能力习得课
《23林冲棒打洪教头》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三和七自然段,运用“概括小标题”法简要复述。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详细复述。
2.联系上下文,抓住动作、语言、神态了解林冲的好汉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特点。
3. 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并拓展阅读《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1.聊《水浒传》,初识林冲
2.交流检测,感受文言味
3.概括标题,理清文脉
4.品悟“棒打”,了解好汉林冲,学习方法
5.合作学习,深入了解人物,练习方法
6.拓展阅读《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运用方法。
第6
课时
方法练习课
《24王冕学画》
1.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推想“孝敬”“高手”的含义,体会王冕的孝顺、好学。
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2.学习围绕“中心词”,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写出人物特点的方法,以及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观察方法,并运用方法写你熟悉的景物和人物。
1.抄写古诗,复习导入(配古筝曲)
2.联系上文,结合关键语句,推想“孝敬”、“高手”的含义
3.运用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你熟悉的美景,说说、写写。
第7课时
拓展阅读课
走进名著人物
1.运用练习联系上下文,推想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西游记》片段“五行山下定心猿”。
2.了解略读、浏览等读整本书,精读章节片段的方法,学习制作人物卡片。
1.交流名著,对联导入
2.读书回报,知识抢答
3.交流阅读,了解如何略读、浏览整本书
4.精读片段,赏析人物
①课件出示片段,师生共同赏析。
②小组合作自选片段赏析。
5.总结拓展,延伸更多名著
制作人物卡片;拓展更多名著
第8
课时
单元回顾课
单元主要教学目标学习梳理以及评价
1.学习运用“知识树”梳理、归类本单元知识点。
2.梳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色。
3.学会围绕一个词语,一个中心写出自己的所见所谓所想。
1. 板块一:小组讨论,梳理单元知识点
2. 板块二:小组讨论展示,梳理课文重点
3.板块三:归纳概括,拓展延伸。
单元导读课《25黄鹤楼送别》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发现、归纳单元主题:走进经典名著,结合单元预习单自学课文。
2正确认读8个生字,运用“字理识字法”学习生字“暮”,抄写本课诗句,行款整齐,规范美观,有一定速度。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运用“要素法”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联系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推想“送、辞”的含义,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难点: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的方法,想象《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描绘的情景,说说写写。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学生自主完成目标导向学习单,自己找时间和同学交流,老师调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以学定教。另外,学生准备一本“课堂生活手记”笔记本,以备随时记录课堂收获。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做好课前学习准备:一书,一笔,一本(五年级课堂生活手记),一单(目标导向学习单)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单元导读,明确主题
1.浏览本单元课文,了解课文题目和课文出处
(学情预设:《23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自施耐庵的《水浒传》;《24王冕学画》出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25黄鹤楼送别》是根据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别》改写的文包诗;《26清平乐.村居》是宋代辛弃疾的词。)
2.说说你对这些书籍、诗词、名人的了解。
3.快速默读本单元课文,说说编者把这几篇课文归为一个单元的理由。
(学情预设:这一单元课文都与名著、名小说、名诗、名词有关,编者归为一个单元就是想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经典文化、教我们阅读中国的经典文化。)
4.教师总结:学习一个单元,首先要做的就是“浏览单元整体,明确单元学习主题”。(板书:本单元主题:走进经典,学习阅读),这节课,我们先来阅读名诗《25黄鹤楼送别》。(板书课题)
(二)初读《黄鹤楼送别》,说出内容
1.这是一篇文包诗,打开书本,我们读读课文。(在读书中随机指导读流利)
第一段
书要读,更要思考,这一段写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随机学习“暮”:
(1)出示古体暮字,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傍晚。篆书时又加上日,更突出了时间已晚。后引申为“晚,将尽”的意思。
(2)春天将尽是——暮春。冬天将尽是?(暮冬)人的一生将尽是?(暮年)
(3)范写,注意强调关键笔画是“大”,一撇一捺要舒展,字像人一样要站稳,两个日上大下小,表示越来越晚。
(4)学生描红一个,范写一个。写后师生围绕指导重点点评。
随机理解: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并仿照繁花似锦说词,如四季如春、健壮如牛、温暖如春等。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思、写、更少不得记,请(学生)把所得记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书上标注。
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
(1)多元理解难点词语: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按捺不住、脍炙人口、饯行等词语。
如,结合生活中的景象理解“俯临长江”,说说你观景时曾经俯临的景点;结合课文中的画面和自身生活观察理解“飞檐凌空”;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按捺不住”等。
再如,通过梳理月字旁的字以及换词法理解“脍炙人口”等。
(2)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送别)
以话送,以酒送,以目送,以诗送,概括为一个字,送的就是?(情)
怎样一种情?(依依惜别之情)(一生板书)
2.长文读短,把一篇长课文说成一句话。
(学情预设: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上依依惜别地为大诗人孟浩然送别。)
3.总结:同学们说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题目意思。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联系上“文”,结合关键语句,说说“诗”意
1. 文包诗的特色是“诗文对应”,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画出直接描写诗意的语句。
预设:
第一段: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践行。
对应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第四段: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对应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再读古诗,哪个词语你不明白,到文中找出相应的解释。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找到“烟花三月”——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碧空尽”——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唯见”——只见等。)
3.教师帮助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感理解“烟花三月”。
(1)欣赏烟花三月的美景图。说说自己的所见所感。
(2)总结方法:这就是把诗改成文的第一步“理解词意说诗意”。(板书:理解词意)
4.自己试着读懂一个个词意,然后连起来向作者一样,你也来说说诗意。
(学情预设: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把书面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学生只要能有自己的理解就给予肯定。例说:阳春三月(晚春三月),长江边开满了美丽的鲜花,远远望去,像烟,像雾,还像锦缎,吸引了很多游人,热闹非凡。这时候,我正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摆酒送行。因为我的老友要辞别黄鹤楼顺着长江向东而行,前去扬州。孤单的一只白帆在江风的吹动下,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长时间的的站立在江边,不肯走,他凝视着远方,只看到满江的春水正滚滚东流,流向天边。)
(四)识写生字
(五)总结方法、自主评价
1.梳理本课学习要点。
2.结合“目标导向学习单”进行自主评价。
3.推荐作业:
(1)继续完成目标导向学习单;(2)抄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六、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暮
理解词意说诗意
单元整合课“学写文包诗”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把文包诗的结构图补充完整,阅读《黄鹤楼送别》,想象画面,说出文包诗的写法。
2.运用写法,完成文包词《村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把文包诗的结构图补充完整,阅读《黄鹤楼送别》,想象画面,说出文包诗的写法。
难点:运用写法,完成文包词《村居》。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学生自主完成目标导向学习单,找时间和同学交流,老师调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调整教案,以学定教。老师设计课堂学习纸。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一)评价书写,复习导入
1.点评《黄鹤楼送别》和《清平乐 村居》的书写。
课前,同学们抄写了两首喜欢的古诗词。拿出目标学习单,请同学展示一下。
(点评要点:教师先示范点评,然后学生互评,点评要点一是正确、规范;二是行款整齐、整洁美观。)
2.根据评价要点,学生再次抄写《清平乐 村居》的两句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其余同学在“课堂书写纸”上书写。注意书写双姿。(配古筝曲)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把一首诗写成一篇文章。学写“文包诗”(板书)。
4.明确学习目标。
文包诗,顾名思义,文章里包含一首诗或词。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文体。这节课,学习目标是学习文包诗《黄鹤楼送别》的写法,练写文包诗《村居》。
(二)理清文包诗的写作结构,学习“文包诗”的写法
1.交流目标学习单中文包诗《黄鹤楼送别》的结构图。
课前,同学们结合第一课时的学习,自己填写了文包诗《黄鹤楼送别》的结构图,请一位同学来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讨论,点评。
学情预设:
(文包诗)《黄鹤楼送别》结构和写法
结 构
内容和写法
表达情感
第一部分
开篇点题
依依惜别
第二部分
想象情景(场景)
画面1(第2自然段):
赏景藏情
画面2(第3自然段):
对酒话别
画面3(第4自然段):
伫立凝视
第三部分
吟出古诗
2.文章2—4段是作者描写的最精彩的部分。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画面,读一读,你认为作者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建议。边读,边画,边记下想法。
(学情预设:紧扣惜别之情,抓住关键词“烟花三月”、“辞”、远影 “尽”,天际流。等词语,展开想像。)
重点指导:
建议话别中应该再写出“祝福”“互相鼓励”,夸赞对方语言应该再丰富,因为文中有一个词语是“誉满天下”。
理解“誉满天下”(他们作诗的名声天下人人都知道,闻名天下、天下闻名、闻名中外)
请围绕“誉满天下”一词,想象“话别”时,他们还会说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李白、孟浩然的一些诗句,如果出现困难,教师可参与话别,引领学生背诵更多大的李、孟诗篇,展开更丰富的想象,体会“誉满天下”,体验“依依惜别”之情。此处为了渲染情景,可配古筝曲。)
3.看结构图,说说文包诗的写法。
一是分为三个部分,二是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用语言表达内心情感。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想象《清平乐 村居》,练写“文包诗”
1.小组合作,列提纲
(1)明确任务:合作练写一篇文包诗。
(2)复习词意。
《村居》,这首词大家刚学过,说说词的大意和作者表达的内心情感。
(3)说说构思。模仿《黄鹤楼送别》的结构,你打算怎么写这篇文包诗。
(学情预设:先写出诗的意思,然后抓住重点词语想象场景。)
2.说说你准备想象哪几个场景?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相媚好、小儿无赖卧剥莲蓬、锄草、织鸡笼”等几个场景。)
3.读“上阕”,合作想象“相媚好”。
开头和结尾,我请别的班级的小朋友写好了。(投影出示。)
显然,想象画面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一共四句,就描写了四幅画面。由于时间所限,每个同学只写其中一幅。想一想,你打算写哪一幅,怎么写?
4.学生在学习纸上写。
巡视学生写作情况。发现其中写的比较好的随时点评,准备交流。
先点评一位写“相媚好”的。即时点评,评价要点:紧扣“相媚好”,重点写互相夸赞的话,符合翁媪的口气。非常生动。语句流畅。
5.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同伴听,听者提出修改建议。
6.请四位同学读。
(四)总结,作业
1.课后完成:从你喜欢的诗词中,选择一篇,仿照《黄鹤楼送别》的写法,写一篇“文包诗”。与老师、同学或家人分享。
2.选择完成:有兴趣的同学将习作输入电脑,发布到班级网站或个人网络空间。
六、板书设计
25黄鹤楼送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附1:《黄鹤楼送别·村居》目标学习单
准备活动:
班级 姓名
1.抄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或《清平乐 村居》,说说诗词的意思。
2.两首诗词涉及李白、孟浩然、辛弃疾三位大诗人。请在横线上写出他们的名句,各写一句,注明题目和作者。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
学习目标:
目标一:学习“文包诗”的写法。 ( 是否达标:是□ 否□ )
“文包诗”,即文章中包含一首诗。课前阅读《黄鹤楼送别》,将下面表格空白处(共4个)补充完整。课上交流完善。
(文包诗)《黄鹤楼送别》结构和写法
结 构
内容和写法
表达情感
第一部分
开篇点题
第二部分
画面1(第2自然段):
赏景藏情
画面2(第3自然段):
画面3(第4自然段):
第三部分
吟出古诗
目标二:练写“文包诗(词)”《村居》。( 是否达标:是□ 否□ )
课堂上,在老师帮助下,同伴互助完成练习。
目标三:运用本课学到的写法,写一篇“文包诗”。 是否达标:是□ 否□ )
课后完成:从你喜欢的诗词中,选择一篇,仿照《黄鹤楼送别》的写法,写一篇“文包诗”。与老师、同学或家人分享。
选择完成:有兴趣的同学将习作输入电脑,发布到班级网站或个人网络空间。
附2:课堂书写纸
清平月 村居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都在为抗金事业而不懈努力,但却屡遭奸臣打击、排挤,42岁时,他被贬到了远离战火的江西上饶。苦闷的他在那儿他一住就是20年。
这一天,他漫步在乡间小路,一户普通农家的生活画面映入了他的眼帘。
只见
辛弃疾深深陶醉了!他多么渴望北方的老百姓安居乐业,也能过上这样恬静美好的生活啊!辛弃疾按耐不住内心涌动的激情,随即吟诵出一首脍炙人口的词——《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附3:学生根据《清平乐.村居》想象,改编成文包词3例
幸福的村居生活
改编:王艺丹
在一个安静的村庄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边长满了绿油油的小草,小溪的不远处一个低矮的茅屋,茅屋里住着一户人家。该吃饭了,这户人家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下酒的好菜,一家人边吃边聊,老母亲和老父亲因为今年收成好,一高兴喝得有点多了。
饭后,几个儿子都去忙了,两位老人带着醉意坐在茅屋前,晒着太阳,聊着天。老父亲抚着衣袖,乐呵呵地说:“老伴呀!你看咱的日子多幸福呀!大儿子很勤快,每天去整理田地,庄稼长得好哇,二儿子手很巧,织的鸡笼拿到集市上卖,每天都有收入,还能忙我买酒。”老母亲拄着拐棍,凑到老伴的跟前说:“我们还有顽皮、可爱的小儿子逗我们乐呢?”老父亲听老板一说,赶忙抬头看,之间小儿子正翘着脚丫,趴在小溪旁一边哼歌一边剥莲蓬吃呢!
辛弃疾看到这样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便情不自禁的轻吟一首词: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改编:宗西贤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边,围绕着小路和绿柳。小何的右侧是一个和谐静雅的小村庄。小河里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青蛙在不停的叫着,蜻蜓在荷叶上飞过,告诉人们她飞行的快乐,一阵微风吹过,荷花就翩翩起舞。房屋的一测墙角爬满了藤条,上面结着一个个又大又圆的南瓜。
一户和睦的人家,老两口正坐在家门口带着饭后的醉意聊着家常事,只听见老爷爷说:“有三个孝顺的儿子,我知足了。”老奶奶拄着拐杖说:“是呀,家里的重担交给他们,我们就等着享福吧!”
太阳已经照在了当空,大儿子在河边的豆地里一边锄草,一边自言自语:“我是家里的老大,一定要好好干,让爹娘更舒心。”二儿子编织着鸡笼,边想:“小鸡们又可以下很多蛋了。”小儿子正顽皮地趴在小溪边剥莲蓬。这样的景象让老两口醉了,在远处的辛弃疾也醉了,不禁口占一绝: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诗话送别:依依惜别情》
(第3课时)
设计意图:主要开展以“送别”为主题的自主诗话会,要把朗诵《黄鹤楼送别》和《清平乐.村居》放在首位。教师要学会做幕后者、欣赏者,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管理、自我施展的空间。(策划人课后进行分工,学生提前自主设计展示形式,一切准备课前自己定,甚至连摄像、照相都自己准备。实在有难度的,可随时请教老师帮助。)
一、活动主题:诗话送别“依依惜别情”
二、主题简介:课外搜集以描写送别为主题的古诗词,也可以自学其他类的诗词。
三、活动目标:
1.运用联系上下文,推想关键词的含义想像情景的方法,诵读古诗,感受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语言魅力。
2.联系实际,自主、合作进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养成积累语言素材的好习惯,分享自主学习的快乐。
四、活动结构:以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五、活动流程:
(一) 结合上节课的作业,布置学生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课下小组长带领小组讨论、分配好组员的每项任务,交流、确定每位成员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组内初步自主交流时间。(大概用时三天可完成)
(二) 在同一时间,本期诗话策划人确定本期诗话的主持人、评委、摄像师、背景设计者、诗话报编辑等,及时调查了解各小组的准备情况,并设计诗话展示单,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打印分发到各小组。
(三)在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前6分钟交流搜集资料的情况。
(四)在主持人的穿插引领下,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形式可以是读古诗、猜古诗、画诗意诗境,填古诗,可以一人主持,也可以多人主持。
(五)根据展示情况,各小组展开评价(可以自评,可以互评。可以是评价式,也可以是谈体会、感受、收获、启发)根据大家的意见评委宣布本次诗话展示结果。
(六)教师对本次展示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学生下一步自主合作学习提出建议。也可以邀请家长听课指导,提出意见或建议。
(七)确定下一期诗话主题和策划人。
附1:综合实践活动课《送别诗话“依依惜别情”》节目单
第一卷:古诗吟诵
1.古诗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演元芝小组8位同学
2.古诗吟诵《卜算子》。表演蔡青小组9位同学
3.古诗吟诵《赠汪伦》。吟诵者:王铮小组5位同学
4.古诗诵书《赠汪伦》。吟诵者:颜玉小组5位同学
5.古诗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演者艺丹小组
第二卷:古诗唱说
6.新编相声《聊送别》。词曲创编:宗西贤,表演者:宗西贤、丁性宇
7.古诗联颂。表演:启飞小组8位同学
8.宋词新唱《清平乐、村居》。改变:王宇、孙玉涵。表演王琪、王宇、孙玉涵等。
9.小合唱《送别》。表演:艺婷小组
第三卷:古诗游戏
10.古诗对对碰,组织:秦毅、张克东
11.街舞达人《舞起来的诗》,表演:班级舞蹈小队成员孙浩然、李浩然、李子辰
12.古诗灯谜。
本期诗话安排
策划人:秦毅、宗西贤、张克东
主持人:王宇、王艺丹、袁泉
评委:秦硕、杨洋、孙中洋
摄像:王铮、孙浩然
背景设计:滕玥、孙伟祺
颁奖:宗西贤、秦毅、张克东
指导老师:殷惠
时间:2013年12月18日
实践班级:五年级一班
附2:《送别诗话“依依惜别情”》小组活动探究方案
学校: 组别: 活动心情:
一、 探究主题:
二、 小组成员分工(包括成员名单,也可以邀请班级特长同学支援)
三、 探究途径:(查阅书籍、资料、报刊、网上搜索、调查访问等。)
四、准备过程记录(写清时间、地点,如何准备的等。)
五、 设计汇报展示成果的方案
六、 活动总结(上交本组探究搜集的全部资料,各成员写出活动总结:体会、收获、下一步打算等。)
能力习得课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规范书写“羞”等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解、还”,理解并积累 “发配、非比他人、流配、依草附木”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和第七自然段,运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进行简要复述。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和第七自然段,运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进行简要复述。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学生自主完成目标导向学习单,自己找时间和同学交流,老师调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以学定教。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聊《水浒传》,初识林冲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会借助关键词语阅读名诗、名词。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选自名著《水浒传》第八回改编的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作家施耐庵所写,你们知道《水浒传》写了什么吗?(学情预设:《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在梁山泊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3.说说水浒传中你熟悉的人物或故事。(学情预设:我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三碗不过岗;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被称为及时雨……)
过渡:今天我们就运用前几课学到的阅读方法品读水浒中的人物。
(二)交流检测,感受文言味
1.组内合作,交流预习单。
2.全班交流:
(1)读准词语。出示:
沧州 押解 掂量 木枷 一锭 抡棒 还
枪棒 理睬 白昼 衣裳 喝道 差人 灰溜溜 骗吃骗喝
教头 彩头 羞惭 厚礼相待 依草附木 拨草寻蛇 措手不及
①读准多音字“解”“还”。
②说说理解了哪些词语(重点理解有文言色彩的词语),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合作解决。
③指导写生字“羞”。 关键是撇,从竖中线起笔,大致顺着米字格的虚线,要有点弹性,要写长一些,把“丑”遮盖住。(范写 生描红)
(2)读准句子。出示:
①一天午后,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
②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③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
④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
⑤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
(三)概括标题,理清文脉
1.这篇课文就是带着它特有的古典色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让我们静静地用心品读。请快速浏览,哪些自然段描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精彩场面?(4至7自然段)
2.指导概括小标题,学习简要复述《林冲棒打洪教头》。
(1)刚才的4-7自然段是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精彩场面,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那就是“棒打”,其余自然段分别写什么内容呢?试着给它们加上小标题。
(学情预设:一押解;二偶遇;三挑衅;四至七棒打;八羞败。)
(2)说说本课的表达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
(3)借助标题,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学情预设:林冲被差人押解到柴进庄上,偶遇洪教头,洪教头看不起林冲,向林冲挑衅,林冲忍无可忍,棒打洪教头,最后洪教头被打败,灰溜溜地逃走了。)
(4)总结方法。阅读一篇长课文,借助小标题是简要复述课文的好方法。
3.运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简要复述《王冕学画》。
(1)同位合作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自主默读课文,概括小标题。
(学情预设:第一自然段王冕放牛读书;第二至四自然段孝敬母亲;第五、六自然段学画荷花;第七自然段家境好转。)
将每一段的开头第一句话画下来,你发现了什么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是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示王冕年龄的时间。教师板书:时间顺序)
按照时间的顺序,借助小标题简要复述课文。
(学情预设:本文主要写了王冕7岁丧父,10岁时到隔壁人家放牛,13岁时看到了雨后美景,启发了他画画的念想,经过长期观察、临摹,王冕成了画荷花高手,到了17、8岁每天画些荷花,带母亲游玩。)
4.说说两篇文章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情预设:林冲武艺高强,谦逊有礼;洪教头傲慢无礼,自不量力。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
5.教师总结:著名的作家施耐庵是如何写出这些人物特点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第二题的词语。
2.继续完成目标导向学习单。
能力习得课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详细复述课文。
2.联系上下文,抓住动作、语言、神态了解林冲的好汉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
3.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并拓展阅读《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上下文,抓住动作、语言、神态,了解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的英雄形象和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的个性特点。
难点: 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拓展阅读《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学生自主完成目标导向学习单,自己找时间和同学交流,老师调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以学定教。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一)默写词语,复习导入(配古筝曲)
1.板书课题。
2.默写字词,4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在“课堂生活手记本”上书写。注意书写双姿,提笔即是练字时。(默写内容:押解、偶遇、挑衅、棒打、羞败)
3.点评书写(点评要点:一是正确;二是规范;三是美观)。
4.运用默写的词语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悟“棒打”,抓住动作、语言等体会林冲的“好汉”形象
1.自由读读第7自然段,思考:从哪里体会到林冲是个好汉?标划出相关词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
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看似简单的三招,三个动作便可以洞察出林冲的细致心理。洪教头使出浑身功夫,来了个“把火烧天”时,林冲一眼便看出破绽,把棒一“横”,第一个回合持平。第二个回合洪教头更是气势汹汹,劈头打来,林冲只是轻轻往后一“退”,便避开一招。真是知己知彼,足智多谋。第三个回合,林冲见洪教头方寸已乱,“还没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于是一“抡”,一“扫”,便使得洪教头倒在地上,羞惭逃开。洪教头招招狠毒,林冲点到为止。仅三招,一个武艺高强、武德高尚的林冲便已经跃然纸上。
3.总结:文章写到了林冲与洪教头三个回合的较量,我们抓住了林冲的三个动作,感受到了好汉林冲的足智多谋、武艺高强。像这样,继续学习。
过渡:文章中还有一个人物—洪教头,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4.再读第七自然段,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洪教头是怎样的人?
5.汇报交流:
要点:同样是三个回合,“使出浑身功夫” “劈头打来”表现了阴狠毒辣;大喊:“来!来!来!”语言体现出他的鲁莽急躁; “踉跄”“抡棒”体现了他的自不量力。
6.学习“反衬”的写作方法。作者只写林冲这个好汉的特点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写洪教头呢?(学情预设:写洪教头是为了衬托林冲的武艺高强。)这就叫做反衬,让我们对林冲这个人物印象更加深刻。
7.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练习详细复述。
(学情预设:洪教头对林冲十分憎恨,又一心想得到那锭银子,便使出了浑身的功夫,先使出一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见了,把棒一横,向洪教头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轻松化解了“把火烧天”。接着洪教头跳起来大声喊到:“来!来!来!快接我一棒!”举起棒向林冲劈头就打,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经乱了,就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看到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8.小结学法:“一横、一退、一扫”三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林冲高强的武艺,复述时将课文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更让我们仿佛又重新看到了那精彩的武打场面。像这样,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合作学习,练习方法 ,深入了解“好汉”林冲
1.请默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林冲是怎样的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多读几遍,如果能在书上画一画,写写自己的感受,那就更好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
(1)说说林冲。
林冲很谦虚,有礼貌。
①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是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抓住“连忙”“躬身施礼”体会。
对比句子:
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是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站起来躬身施礼。
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是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了,就站了起来。
小结:两个词语,一个写神态,一个写动作,林冲谦虚的特点便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齐读这句话)。你还能从哪里看出林冲谦虚吗?
②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真不敢吗?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啊!洪教头啊,你可千万别小瞧了他呀!通过语言体会林冲的谦虚。
(2)说说洪教头
①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读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呢?(抓住“偏”感受洪教头的狂妄自大。)
从洪教头的一句话,我们就记住了这个狂人。真是太精彩了!
②第3自然段中这样精彩的描写还有很多,大家先读读,然后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3)前后座位的4名同学,试着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
3.指名复述第三自然段。
4.说一说,洪教头为什么会输?(学情预设:洪教头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自不量力,林冲武艺高强、以德服人,所以洪教头会败。)
(四)运用方法,拓展阅读,认识“好汉”鲁智深
过渡:《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个个性格鲜明,我们再来认识一个。
1.课件出示《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先自由读,读正确、流利。
鲁智深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这次听说有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被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上前把那棵树上下打量了一下说:“不用了,待我把树拔掉。”说完,只见他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树竟然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2.小组合作阅读,说说你从哪些动作、神态、语言中读出了鲁智深是怎样的好汉?(学情预设:语言描写“不用了,待我把树拔掉。”豪放。动作描写:打量、搂、把、挺、连根拔起,体现了鲁智深力大无穷、武艺高强。)
3.指名复述这个故事,其余同学评价。
(五)课堂自主评价
根据本堂课的学习,在目标导向学习单上进行自主评价。下课后,小组长统一收齐,交给老师。
(六)布置作业
1.根据小标题,练习复述这个故事,复述时可以说说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
2.教师推荐作业:品读名著《水浒传》
六、板书设计
23?? 林冲?? ? 棒打? ? 洪教头 (反衬)
??????????? 谦虚忍让???????? 骄傲蛮横
??????? ??? ?沉稳机智???????? 狂妄浮躁
??????????? 武艺高强???????? 技不如人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
附:《林冲棒打洪教头》目标导向学习单
学校: 班级 姓名
目标一:生字识写(1.需要帮助 2.已经达标 3.帮助别人)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生词,在书上练习描红,并标记出你用方法记住的难点字,与同学交流。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了解词意,学习结果写在书上。
3.写一写你学会的生字新词。
4.课堂上,我和同学、老师一起学会的生字。
目标二:朗读课文,说出内容。( 1.需要帮助 2.自主达标 3.帮助别人)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说23和24课两篇课文的表达顺序和主要内容,练习简要复述。
目标三:联系上下文,抓住动作、语言、神态,体会林冲是个怎样的英雄。
1.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查阅的资料,说出林冲是个怎样的英雄。
2.生动地复述课文其中一个故事情节。
目标四:自学《花和尚倒拔垂杨柳》,体会人物特点。
自学《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说出人物特点。
目标五:把你查阅的相关资料,摘抄在下面。老师建议查阅的资料是:查阅关于林冲和《水浒传》的资料。如不够用,可在背面。( 1.需要帮助 2.自主达标 3.帮助别人)
方法练习课《少年王冕》
(第6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推想“孝敬”“高手”的含义,体会王冕的孝顺、好学。
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2.学习围绕“中心词”,抓住人物动作、语言、舌神态等写出人物特点的方法,以及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观察方法,并运用方法写你熟悉的景物和人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推想“孝敬”“高手”的含义,体会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难点:学习围绕“中心词”,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等写出人物特点的方法,以及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观察方法,并运用方法写你熟悉的景物和人物。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学生自主完成目标导向学习单,自己找时间和同学交流,老师调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以学定教。另外,学生准备“课堂生活手记”笔记本,以备随时记录课堂收获。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一)抄写古诗,复习导入(配古筝曲)
1.默写字词,四位同学在黑色卡片上用粉笔书写,其余同学在“课堂生活手记本”上书写。注意书写双姿,提笔练字时。
2.点评书写(点评要点一是正确;二是规范美观)。
3.朗读词语,正确、规范。并指出评价王冕的词语。(孝敬、高手),张贴学生书写的这两张卡片。
(二)联系上下文,结合关键语句,推想“孝敬”的含义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王冕“孝敬”的语句,并批注出的体会。
预设重点:“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1)抓住“闷得慌”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出示课件)(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闷得慌”)
(2)教师指导:联系上文的语句,你对“闷得慌”有什么新发现。
(预设1:学生可能会练习上文母亲的话语“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谈对“闷得慌”的理解是王冕不是真的闷得慌,因为家里穷,他怕母亲因为供不起他上学难过,他其实是在宽慰母亲。)
(预设2:学生还可能会联系下文两个“舍不得”,谈出对“闷得慌”的另一层含义。
每天就两个零花钱,花了,就没有点心,没有点心就意味着要饿肚子。王冕宁可饿肚子也要买书,哪怕买的十几本旧书。他也将钱留起来,吃得留给母亲,放牛时还读书,爱学习的他是不会闷得慌,由此可以看出王冕不是真的闷得慌,他想用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减轻母亲的负担,同时也看出他的好学。)
教师引导学生随机在课文旁批记录学习收获。精彩发言的孩子可在黑板上板书收获。
(3)有感情地朗读王冕的话,读出学习感悟。
3.总结学法
刚才我们学习用(1)找关键词句(2)联系上下文谈体会(3)有感情朗读的方法读懂了王冕的“孝敬”,运用这种方法学习“高手”,小组合作交流
(三)联系上下文,推想“高手”的含义
1.运用方法,学习王冕是高手(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掌握学情。)
(1)哪些语句体现王冕是高手
预设: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2)想象说话,王冕是画画高手,用这种句式,夸一夸你周围的高手。
那 的 、 、 ,没有一处不 。
(学情预设:比如课间操、写字、画画、学习)
(3)总结:小组抓关键词句交流,你们都是表达高手,齐读这句话
2.运用方法,联系上下文谈“高手”。
(1)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预设: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通过美景反映出王冕是观察高手,他看到了天空中的、山上、山下、湖里的荷花。
(2)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读这一段的感受。(美好、人在图画中)
(3)说说王冕的顺序观察和景点。(由上到下,由远及近)
(3)通过朗读,欣赏美景。(配古筝曲)
(评价:通过朗读,老师知道了,王冕不仅是画画高手,还是观察高手)
(4)按观察顺序,根据提示,练习背诵。(配古筝曲)(单背,小组背,齐背)
环节二、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运用方法,练习表达
1.说说本课的表达特色。
(学情预设:围绕一个中心写出特点。)
2.我们就运用这种方法来写一处校园里的美景或校园里的一个人物。出示图片,比如,竹林环绕的凉亭,文化长廊,假山喷泉,游戏区等等。
1.学生围绕一个中心描写(两类描写自由选择)。
2.交流评价(围绕训练目标)。
(五)自主评价,布置作业
1.根据本堂课的学习,在目标导向学习单上进行自主评价。下课后,小组长统一收齐,交给老师。
2. 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推想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中林冲的形象。
3.教师推荐作业:品读名著《儒林外史》。
六、板书设计
24 少年王冕
孝敬 闷
高手 画技
观察
附:《少年王冕》目标导向学习单
学校: 班级 姓名
目标一:生字识写(1.需要帮助2.已经达标3.帮助别人)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在书中练习上描红。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了解词意,学习结果写在书上
3.写一写你学会的新词。
目标二:朗读课文,说出内容(1.需要帮助2.已经达标3.帮助别人)
1.在读课文时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画出每段的第一句话,找出课文的写作顺序并写下课文主要内容
目标三:联系上下文,体会“孝敬”“高手”的含义,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第五自然段(1.需要帮助2.已经达标3.帮助别人)
1.结合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孝敬”“高手”
2.找出表示“孝敬”“高手”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做批注,有感情的朗读
3.思考第五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背诵第五自然段
目标四:模仿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1.需要帮助2.已经达标3.帮助别人)
活动:1.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摘抄在下面。
2.将你阅读过的名著中的人物用简短的词句概括其形象。
拓展阅读课《走进名著》
(第7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练习运用联系上下文,推想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西游记》片段“五行山下定心猿”。
2.了解略读、浏览等读整本书,精读章节片段的方法,学习制作人物卡片。
二、教学重难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推想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西游记》片段“五行山下定心猿”,并学习制作人物卡片。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课前阅读《西游记》,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精读《西游记》第五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上课的时候把把自己喜欢的和正在读的名著带来。其次,学生准备人物卡片的纸张、形状,课堂上填词。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交流名著,对联导入
1.说说你读过的和正在读的名著。
2.我们一起欣赏一幅对联,它既是对联又是谜语,你肯定知道谜底。
出示对联:传梁山好汉 杀富济贫 扬善惩恶 逼上梁山不归路,诵大唐圣僧 千辛万苦 斩妖除魔 万里西天取真经。
2.学生猜谜,上联谜底为《水浒传》,这单元我们学习了与之有关的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下联谜底为《西游记》,教师顺势导入。 板书:西游记
(二)读书汇报,只是抢答
1.课前同学们阅读了这本书,说说你的阅读方法。
2.结合你的阅读,我们来抢答比赛,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
出示课件:
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西游记》一书共有——
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 《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
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 沙和尚的法号是——
3.一起分享读书后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或最喜欢的名著中的人物,能说出理由更好。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交流阅读,了解如何略读、浏览整本书
1.故事有趣,同学讲的也很精彩,要把这么厚的书看完,实属不易,你读书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有好的读书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学生交流读书中遇到的问题,向大家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相机肯定鼓励。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利用查阅工具书,古今译文对照的方法阅读《西游记》,还有其他方法也介绍给大家。)
2.老师也来推荐一种读书方法。
(1)“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书的封面是书的眼睛,题目更是文章的凝练。读书先要看封面(板书:看封面)。看看书的封面,说说你看到的。
(学情预设:看到封面上画着孙悟空大战哪吒,还写着作者是吴承恩。)
(2)除了封面,打开你手中的书快速的翻阅一下,看看书的前后,你还能看到哪些有趣的东西,它们对于我们读书有什么帮助吗?)
(学情预设:我的书有前言、后记和目录,目录告诉我们这本书有多少回))
教师小结:通过前言和后记我们可以知道其他作家看书和作者写书的一些感受,可以进一步增加我们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课件出示:前言、后记)目录可以体现作者的思路,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所读之书的大概内容,所以我们看书,还要学会看目录。(课件出示:读目录)应该说,读封面、目录、前言和后记,是我们初次接触一本书时,常用的一种略读的读书方法。(板书:略读)
(3)读书有困难时,你还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吗?
(学情预设:还可以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也可以请教别人。)
3.略读只能对书有大致的了解,但要想了解人物的性格与特点就需要走进书中具体的章节去细细品味,这就需要我们去精读。(板书:精读)
我们共同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的精读方法。
(学情预设:《少年王冕》我们学习了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推想“孝敬”“高手”的含义;《林冲棒打洪教头》我们知道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四) 精读片段,赏析人物
1.课件出示片段,师生共同赏析。
(1)说说前几课学习的精读名著人物的方法。
(学情预设:抓住关键词语与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自读片段,里面有几个人物?隐含的人物是谁?(孙悟空、如来、隐含人物为玉帝)
(3)身份对比: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三人身份,教师相机补充资料。明确玉帝、如来分别为仙界、佛界的统治者,悟空是山间野猴,体会他们之间的身份差别。
(4)重点读孙悟空与如来的对话,小组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小组四人合作与全班同学交流学习结果
重点句一:且说大圣现出原身,走到如来面前,怒气昂昂,厉声高叫:你是哪里来的?敢来止住刀兵问我?(学情预设:通过怒气昂昂、厉声高叫等词语体会孙悟空在如来面前气焰嚣张、无所畏惧。联系前几回,“敢来”一词孙悟空前面并没碰到对手。
重点句二:大圣说:“他虽然年久修长,也不应当长久的站在这里。常言说得好: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叫他搬出去,把天宫让给我!”
(学情预设:通过“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个民间俗语感受孙悟空对高高在上统治者的无所畏惧,敢于反抗挑战精神。)
重点句三:大圣回答:“我的手段多呢!我有七十二般变化,万劫不老长生。会驾筋斗云,一下子跳出十万八千里。”
(学情预设:抓住几个数字:七十二、万劫、十万八千体现悟空本领高强。)
(5)孙悟空也并非十全十美,也有缺点,哪些语句体现他的身上有不完美的地方呢?
小组讨论后,学生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板书。
(学情预设:他认为所有人都不是对手,因此轻视如来,结果被压五行山下。目空一切)
教师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认识了聪明又调皮,机智又大胆的孙悟空,小组合作利用这种方法自选片段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组长提前准备组内共同选取的片段,选择的片段能凸显人物性格,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特点,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后,小组汇报。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总结拓展,延伸阅读
1.关于西游记的故事我们还知道很多,老师这里有几幅图片,你来猜想是书中的哪些情节,教师课件展示:三借芭蕉扇、传艺玉华州、三打白骨精、错坠盘丝洞等。
2.戏说歇后语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孙悟空遇唐僧——(有理说不清);
孙悟空守桃园——(自食其果); 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
孙悟空封了个弼马温—(不知官多大);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3.制作人物卡片。
(1)教师展示自己的人物卡片,出示要求,摘录反映人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写在卡片里,写出人物的性格,并为卡片配上合适的画面。
(2)学生制作卡片。
(3)展示学生制作的人物卡片,评选最佳制作奖。互相赠送卡片。
(4)教师总结:一张张人物卡片连起来就是名著人物绘本。
(六)作业
分小组交流其他名著:
《红楼梦》曹雪芹 《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
两周之后采用小组成员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阶段阅读收获,比如以书法、唱歌、课本剧的形式再现。
六、板书设计
走进名著
——《西游记》
略读 封面——目录——前言——后记
精读 抓住关键词语与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孙悟空 足智多谋 目空一切……
……
单元回顾课
(第8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知识树”梳理、归类本单元知识点。
2.梳理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色。
3.学会围绕一个词语,一个中心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运用“知识树”梳理、归类本单元知识点。
难点:学会围绕一个词语,一个中心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三、前置学习活动
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名著片段,和名著作者的资料;收集关于送别的诗和你喜欢的词,完成“五上第七单元学习目标回顾梳理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前吟诵诗词导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清平乐 村居》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小组合作交流。
课前,同学们结合“五上第七单元学习目标回顾梳理单”对本单元课文进行了自主展示。请拿出各自的“五上第七单元学习目标回顾梳理单”,在小组内整体交流展示。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二)分项交流,合作评价
1.各小组选择一项进行重点交流
(1)小组长组织组内交流。要做到人人参与。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小组合作依据“五上第七单元学习目标回顾梳理单”与全班同学到台前与大家交流。
预设交流重点:
第一小组(目标一小组)
自主展示书写生字情况,并建议学生在黑板上范写“昼、羞、载、暮、翁”等字。并带领大家正确朗读。
词语认读:
躬身施礼 不敢不敢 拨草寻蛇 往后一退 抡起一棒
挺着胸脯 歪戴着头巾 全不理睬 依草附木 骗吃骗喝 来来来 满面羞惭 灰溜溜
闷得慌 高手 饯行 飞檐凌空 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相媚好 无赖
指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练习说话。
语句书写:
展示书写的一句或几句话。
师生围绕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字的大小相近、字距相等、不碰横线、不乱画等)进行评价。
第二小组(目标二小组)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精彩语句、诗词。
小组合作展示,有读有背有吟诵,其他小组可以与这一小组挑战。最后评出优秀展示小组。
第三小组(目标三和四小组)
展示自主阅读的内或课外名诗词或名著片段,展示复述故事或创编故事
第四小组(目标五小组)
展示自主合作梳理后的本单元“知识树”。
知识树预设图:
第四小组(目标六小组)
学会围绕一个词语,一个中心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师生评价
评价重点:一是是否围绕一个中心写出人物或景物特点;二是是否做到书写规范,行款整齐,并说说完成的时间。
(三)依据单元回顾单自主评价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单元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拓展延伸,超越目标
1.小组合作交流课外阅读经典收获。
2.预设:
(1)我国的四大名著作者大家谈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19岁时中秀才,28岁时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另外还有罗贯中等)
(2)名诗词大家说
《赠汪伦》《别董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送元二使安西》
《水调歌头》《江城子》《如梦令》《声声慢》《满江红》
(3)名人大家记
交流《练习7》的语文与生活中的朝代歌与名人
(五)作业
1.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阅读更多的经典诗文。
2.用本堂课学习的“知识树”学习方法,复习回顾第六单元。
六、板书设计
单元回顾(知识树)
附:五上第七单元学习目标回顾梳理单
目标1.正确认读本单元34个生字,理解、积累新词,并规范抄写,做到正确、美观,讲究速度。( 1.需要帮助 2.自主达标 3.帮助别人)
目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和诗词。( 1.需要帮助 2.自主达标 3.帮助别人)
目标3.学习阅读名著和名诗词,学习复述故事,能说出诗词的大意。( 1.需要帮助 2.自主达标 3.帮助别人)
目标4.能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想象情景的方法阅读诗词,想象情景。并写一首你阅读的诗词和想象的情境。( 1.需要帮助 2.自主达标 3.帮助别人)
目标5.学习运用“知识树”梳理、归类本单元知识点。你可以用一个大树的形式把知识点进行梳理成本单元“知识树”。( 1.需要帮助 2.自主达标 3.帮助别人)
目标6.学会围绕一个词语,一个中心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 1.需要帮助 2.自主达标 3.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