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 (? 语文 )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2019.3.27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2019.3.27
复 备 人
复 备 人
所在单位
课?? 题
11.煮书
课??? 型
新授
课时分配
1
第?? 1?? 课时
上课时间
?
项??? 目
内????????? 容
教
?
学
?
目
?
标
知? 识
能? 力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煮、章、锅、否、范、犯、豁”等7个生字。
过? 程
方? 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了解什么是“煮书”。懂得读书只有反复诵读品味,说话写文章才能得心应手。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煮书”。懂得读书只有反复诵读品味,说话写文章才能得心应手。
教学难点
理解“煮书”的含义;知道读书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应学习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教具
(课件)准? 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
?
学
?
环
?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看了课题之后有什么感受?
?
师: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
?
?
?
读题。
质疑
?教
?
?
学
?
??
环
?
??
节
?
2、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出示自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精读课文,领会什么是“煮书”?为什么要“煮书”?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认识生字,检查自学。
1.检查字音,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煮书? 文章? 锅里? 否则? 范文? 犯愁? 豁然开朗
2. 理解词语“条幅、”的意思。
3.理清脉络
(1)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生疑--爷爷书房里的一张条幅使“我”产生了“书怎么可以煮”的疑问。
释疑--爷爷的解释使“我”弄清了什么叫“煮书”。
悟理--“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
四、精读课文,品味“煮书”。
1.出示自学思考题:
(1)什么叫“煮书”?大诗人杜甫是怎么“煮书”的?结果怎样?
(2)谈谈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你还知道那些有关“煮书”的名言。
(3)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煮书”?
3.全班交流
(1)“煮书”就是读书时反复朗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大诗人杜甫小时候就是这样读书的。他做起诗来就感觉得心应手。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读书能够透彻理解万卷书,写文章就会如有神助。即多读书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有关“煮书”的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3)作为小学生应该这样“煮书”:每天清晨起来,放声朗读几遍课文,仔细品味一番。
?
四、拓展创新,放眼航程:
?
1.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读书方法。
2.推荐读书方法:
毛泽东——三复四问、不动笔墨不读书,
鲁迅——既要泛览,又要专注,“活读”和“参读”
华罗庚——慢工夫打基础;厚薄读书法;
3.课后收集有关读书、学习方法的名言警句。
?
?
?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
?
?
?
?
?
?
?
?
指名读、齐读。
?
?
?
?
指名分节读课文。
生疑
释疑
悟理
?
?
?
?
?
?
?
?
?
?
?
?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
?
?
?
?
?
?
?
?
?
?
?
?
4.分角色朗读课文。
?
?
?
?
?
?
?
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读书方法。
?
板
?
书
?
设
?
计
《煮书》
生疑--释疑--悟理
?
课
?
后
?
反
?
思
?因为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采用了自学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导入新课时,我先板书“煮”,然后让学生认读后读词语,找几个同学读词后, 解释词语。在教学课文时,我采用直奔重点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初读课文,了 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后,组织学生按照此题要求默读课文,在课本上圈点勾画。同桌或前后桌讨论、交流后,找一部分学生在全班面前汇报心得体会。这一环节体现了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意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
?
资源说明: 11.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