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1 21:0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1.了解农村改革,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改革的主要过程;
2.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3.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知深化改革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前农村经济是什么体制?有何特点?有何弊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怎样的制度,具体是怎么实施的?
农村经济体制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自学书本第一目,解决相关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 一、农村改革惊天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是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经济体制”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是怎样的?特点:政社合一
统一经营
集中劳动
统一分配弊端:没有生产积极性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做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开端:1978年,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4、结果:1983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5、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曾经的小岗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以逃荒要饭“闻名”大包干第一年就显出了成果,全村粮食总产量已达到前1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也是上一年度的20倍。自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粮棉油,还清了20年来吃救济的贷款。“大包干”部分人合影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初阻力重重。邓小平提到:凤阳县搞大包干,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值得研究。明确表态: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不是罪过。小岗村的做法受到中央肯定,大包干迅速蔓延全国,小岗村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集体的
土地等
生产资料
(公有)家庭(农户)
承包给完成上交国家
和集体任务生产、经营
自主权剩余
归自己自负
盈亏“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一、农村改革惊天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 ????最伟大的功绩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大包干”以后农村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农村改革惊天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 ????最伟大的功绩就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大包干”以后农村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岗1979年粮食产量小岗村搞“大包干”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否相违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统一经营
统一分配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经济体制改革伴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农村改革惊天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6、乡镇企业:①背景:②意义: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描述青岛电冰箱厂阅读P40材料研读,找一找造成了这样现象的原因单一公有政企不分平均分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标志、措施、中心环节和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和意义自学书本第二、三目,解决相关问题1、开始: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10月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做法: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单一公有政企不分平均分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改革前改革后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4、意义: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比较单一,甚至连小商业也是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如以前的小卖部半夜12点敲门也可以卖货,实行公有制后按八小时工作制,营业员到点下班。北京的馄饨摊没了,上海的弄堂里的莲心粥消失了。单一公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政企不分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改革开放前的某一年,上海的天气很热,某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购买降温设备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1985年张瑞敏的一柄大锤
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平均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提出:①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通过:② 1993年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计划经济时代
物资匮乏,凭票供应市场经济时代
优胜略汰,改革创新 经济体制改革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有效,所以应该坚持单一的市场经济模式,抛弃一切计划。
也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属,社会主义国家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对此,你是否同意?该如何正确看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三、深化改革铸辉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统一。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中心:增强
企业活力农村城市经




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调整有哪些史实?4. 1978年3. 1958年1. 1950-1952年2. 1953-1956年土地改革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政企责任不分
分配制度“大锅饭”
经营承包责任制
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企业没有自主权
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在制定农村政策时,
应该注意些什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关注民生,把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放在首位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农村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
2.下图安徽凤阳1980—1982年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3.20世纪80年代,我国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型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确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D.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
4.改革开放后,山西省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员,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就业人员从1984年的0.27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92.7万人,年均增加4万人。取得如此变化的原因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实施
B.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展开
C.五年计划的有效实施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5.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历史概念解读正确的是(  )
A.这个制度是从辽宁农村率先实行
B.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农产品全部由农民自行处理
D.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的是(  )
①发展乡镇企业;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