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基础训练。(32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屠苏shǔ( ) tú( ) 牧场mù( )mǔ( )
创造chuàng( )chàng( ) 选择zé( )zhé( )
摊贩tán( )tān( ) 栅栏lái( )lán( )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xiàn chéng hē jiǔ shǒu cè yì shù
jīng yàn wěi dà jiā jié dà yuē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6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对反义词,写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
(1)这种设计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增加了稳固性。
( )——( )
(2)夜深了,热闹的街市渐渐冷清下来。 ( )——( )
(3)帛比竹片、木片穿成的笨重的书要轻便。( )——( )
(4)简陋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 )——( )
5.照样子,写词语。(3分)
(1)又踢又跳(又×又×)
(2)来来往往(AABB式)
(3)学富五车(出自成语典故)
6.读一读,连一连。(4分)
一层 创举 名扬中外的 人
一个 薄片 来来往往的 画
一幅 轿子 相互缠绕的 石拱桥
一乘 名画 世界闻名的 龙
7.选词填空。(4分)
普及 普遍
(1)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 )。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提高。
宝贵 名贵
(3)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 )的字画。
(4)赵州桥是我国( )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能力提升。(21分)
1.句子训练营。(10分)
(1)画保存在博物院里。(扩句)
我们的祖先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改为“被”字句)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翻译诗句)
(5)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用加点词造向)
2.给下列句子排排队。(5分)
( )妈妈教了几遍以后,要我从卡片里找出“伯”字来。
( )记得我小时候,妈妈做了许多卡片,教我认“叔叔”“伯伯”“阿姨”这些字。
( )我的弟弟从小就喜爱学习。
( )我还没有找到,弟弟已经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把那个字给拿出来了。
( )原来他也在一旁暗暗地认字,比我学得还快哩!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 雨纷纷,路上行人 。 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这是唐代诗人写的关于我国传统节日—— 的一首诗,这一天有 、 等习俗。
(2)“文房四宝”指 ;“花中君子”指 。
(3)通过学习本单元,我们认识了 的蔡伦;设计并参加建造赵州桥的 。
三、阅读乐园。(27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蔡伦出生于 时代,他 了造纸术。(2分)
2.蔡伦造纸的原料有 、 、 、 等。(4分)
3.简要说说蔡伦造纸的过程。(3分)
4.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方法能传承下来?(4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的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
剪纸艺术,相传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它是艺术家们继承和吸收了木板水印窗花、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和刀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艺术创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品种,并且经过不断地推陈出新,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剪纸艺术,深深地扎根在劳动人民之中。它的作者多是不知名的农民,他们自画、自刻、自染,农忙务农,农闲刻窗花。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朴实情感、美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倾注在自己的艺术品上,反映了作者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使剪纸艺术获得了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
在漫长的年月里,经过无数不知名的农民作者的千锤百炼,创造出了大量日臻(zhēn)完美的优秀作品,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民间艺求家。剪纸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以“阴刻”为主和以“色彩点染”为辅。它的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优美,色彩对比强烈。作品贴在纸窗上,透过户外阳光的照射,艳丽夺目,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效果。
1.根据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2分)
推陈出新:
千锤百炼:
2.窗花是怎样制成的?用“ ”在第一自然段中画出来。(2分)
3.剪纸艺术,相传已有 年的历史了;剪纸艺术的作者大部分是 ;剪纸艺术的构图 、 ,造型 、 ,
色彩 。(7分)
我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除了文中的剪纸外,请你再列举一例,并简要概括其特点。(3分)
四、妙笔生花。(20分)
你一定看见过很多的事物,也许是一种自然现象,也许是一处美丽的景色,也许是一件艺术品,也许是一幅图……把自己看到的美好事物,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比一比,看谁的文章最吸引人。
参考答案
一、1.tú?mù?chuàng?zé?tān?lán
2.县城 喝酒 手册 艺术 经验 伟大 佳节
3.lèi劳累 lěi 积累 xiān新鲜 xiǎn朝鲜
zhǎo爪牙 zhuǎ爪子 zuō 作坊 zuò作业
chéng乘车? shèng千乘 lóng灯 lǒng笼罩
4.(1)减轻——增加 (2)热闹——冷清
(3)笨重——轻便 (4)简陋——精美
5.示例:(1)又大又圆 又香又甜
(2)冷冷清清 清请楚楚
(3)毛遂自荐 退避三舍
6.一层薄片 一个创举 一幅名画 一乘轿子
名扬中外的画 来来往往的人 相互缠绕的龙 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7.(1)普及 (2)普遍 (3)名贵 (4)宝贵
二、1.(1)示例:这幅画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言博物院里。
(2)文字被我们的祖先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3)《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4)我独自一人在他多做客,每到美好的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2.3 2 1 4 5
3.(1)清明时节 欲断魂 借问 杏花村 杜牧 清明 扫墓 踏青
(2)笔墨纸砚 梅兰竹菊
(3)改进造纸术 李春
三、(一)1.大约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 改进
2.树皮 麻头 稻草 破布
3.将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
4.因为这种方法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二)1.指对旧的文化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比喻经历多次艰难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2.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色彩而成。
3.近二百 不知名的农民 朴实 饱满 生动 优美 对比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