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8/5/2019背景
1978,全国还有一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安徽,四川首先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办法,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取得了好的效果。不久,全国实行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实施——(1)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发展:1983年,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影响(作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土地改革1950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私有制 私有制
私有制 公有制
公有制
公有制 启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制定政策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意义: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乡镇企业的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8 材料一:
那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材料二: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结合教材P40材料研读,诊断:国有企业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职权划分: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所有制结构:单一公有制1、开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单一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竞争政企不分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责任制搞活分配吃“大锅饭”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生产积极性1.主要内容(1)所有制: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2)管理体制: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分配方式: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2、发展:3、作用:1992年,中共十四大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3、作用: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股份制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1年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2011年海尔在全球大型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为7.8%,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海尔——城市改革的典型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市场有发言权1. 中国实行对内改革首先是从( )开始
农村 B. 城市
C. 行政机关 D. 事业单位
2.1980年~1982年凤阳县农业生产得到飞跃的根本原因是实行(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D随堂训练3.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民的梦想是()
A.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 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从中获得了( )
A.土地所有权 B. 土地自由买卖权
C. 生产分配自主权 D. 加入农业合作社权CC5.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私有企业改革
C. 大中型企业改革 D. 小型企业改革
6.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AB7.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