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1 23:2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1.在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
“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呢?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具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二、元朝建立和统一三、元朝民族关系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蒙古1. 铁木真统一蒙古及建立政权 统一了蒙古。
1206年,建立蒙古国,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成吉思汗(1162-1227),本名铁木真,,蒙古族,在蒙语中,“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颂扬他和海洋一样伟大。
出身蒙古贵族(孛儿只斤)
-----能够成为部落首领的基础铁木真能够统一
蒙古草原的原因:父亲也速该纷争中离世,
触动了年幼的铁木真,使他决心统一草原二、铁木真拥有伟大的人格魅力
——善待弱者所有部落都在争夺地盘,残杀弱者时铁木真允许投奔他而来的
弱势氏族饥饿者参加围猎,
并将大部分猎物分给他们弱肉强食是蒙古草原的王道,
但要统一草原,想称霸世界,必须——拜克烈部首领
王汗为义父,
壮大自己势力联合王汗
消灭强劲对手
札木合的部落一、睿智勇敢,有远见,善谋略
铁木真能够统一
蒙古草原的原因:三、铁木真建章立制,
为组织的成长提供支撑,实行
——千户制度四、铁木真建立自己
直控的精锐武装
——怯薛(护卫军)八、铁木真善于学习先进,弥补不足
——善待技术俘虏
集中中原工匠制造兵器战具五、铁木真将骑兵的独特优势发挥到极致
——军队盔甲皮制,
一人配备四匹战马南宋徐霆评价蒙古军队:
“来如天坠,去如电逝”六、铁木真治军严明
——下达的命令要绝对服从七、铁木真重视团队发展
——抛弃伤兵受处决2、蒙古大汗国的扩张蒙古(地跨欧亚)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任者先后灭西夏、金,降伏畏兀儿、吐蕃,攻占大学科网
理。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颁布了大“札撒”。1204年铁木真灭掉了社会、文化比较进步的乃蛮部,俘获了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塔塔统阿是乃蛮部的掌印官,《元史》中说他“性聪慧,善言论,深通本国文字”。铁木真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就让他用畏兀儿字母书写蒙古语,从而创立了畏兀儿体蒙文。蒙古族长期从事游牧生活,本没有文字,调发兵马都是用结草或刻木的方法。随着部落地域的扩大、势力的崛起,铁木真也逐渐感到了文字的重要性。太阳汗掌印官畏兀儿人塔塔统阿被擒,铁木真命其创制蒙古文字。1206年春天,元太祖铁木真登基,尊号成吉思汗(又称成吉思皇帝),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共封了95个千户、封功臣88人为千户长、世袭管理各千户。同时扩建了怯薛军。千户制
大汗承认千户那颜世袭权力。在其本管范围内拥有分配牧场、征收赋税、差派摇役、统领军队等权力。千户制的特点是,将全部牧民用军事方式编制起来,使之隶属于各个千户那颜。每个千户。既是军事单位,又是基层社会组织。怯薛制
“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
《元史·兵志二》
元初“四杰”: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博尔术,又被封为“四怯薛”。
通过上述措施,促进了蒙古族的壮大。成吉思汗是会安于眼前之乐?还是另有雄心壮志呢?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开拓出来的疆域东海海南河黄大江江龙黑斡难河鄂嫩河大翰耳朵中都临安中兴银川北京杭州温都尔汗西南金南京蔡州襄阳长江开封厓山蒙古军进攻金、西辽、西夏路线丰功伟业——开疆拓土“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
——《元史·太祖本纪》“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必及于我。我亡必乃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
——《金史· 哀宗本纪》1251年7月1日,西方诸王,东方诸王,重臣大将们在阔帖兀阿阑之地举行大忽里台会议,一致推举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在斡难河畔即位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
1253年,元宪宗蒙哥派皇弟忽必烈远征大理国,忽必烈灭大理国。 2、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二、元朝建立和统一学科网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元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1259年8月11日,元宪宗蒙哥在进攻南宋前线的四川合州钓鱼山去世。
1260年5月5日,元世祖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并发布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同年发布建年号“中统”的诏书《中统建元诏》,1271年12月18日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想一想:忽必烈为何将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体现了他怎样的想法?
忽必烈像元朝的建立:建元传奇 忽必烈 刘秉忠像万言策: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主张改革当时的弊政,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行汉法:及世祖兴,始延揽姚枢、窦默、刘秉忠、许衡之徒,以汉法治中夏,变夷为华,立纲陈纪,遂乃并吞东南,中外一统。不嗜杀:每赞以天地之好生,王者之神武不杀,故克城之日,不妄戮一人。……所至全活不可胜计。
想一想:忽必烈是否会采纳刘秉忠“行汉法”的建议?为什么?
他又是如何实施的呢?
忽必烈为什么要用元
作为朝代的名字?问题探究 “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建元为中统元年……”
——《元史》忽必烈本人愿意学习汉文化
每晚让人教他《尚书》《大学》《易经》等 创年号——建元中统
标志着忽必烈按照中原王朝的模式
改造蒙古汗国迈出一大步
○大都 改国号的第二年,
忽必烈便迁都燕京,改名为大都“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周易》皇城外,南面和东南为官署区,北面积水潭一带为闹市,东面为太庙,西面为太社稷,加之城垣每面各开三门(北垣例外),均符合《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相关记载。元大都平面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元大都共有十一门。各城门的命名都与《周易》卦象相关。
丽正门“日月丽乎天”之意;
文明门“文明以健”、“其德刚健而文明”之意;
顺承门“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之意。大元还建立了儒户这个户籍来保护和优待读书人。后来,又恢复了科举制度(不过名额很有限),尊崇孔子。理学是元代科举的标准。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遵用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
想一想: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和文化,这对他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东海海南河黄大江江龙黑斡难河鄂嫩河大翰耳朵中都临安中兴银川北京杭州温都尔汗西南部等蕃吐南京蔡州襄阳长江开封厓山蒙古军进攻金、西辽、西夏、大理路线元军进攻南宋路线金文天祥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他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敌。被俘后,他义正辞严,慷慨殉国。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想一想: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影响?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课堂小结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灭西夏和金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课堂小结蒙古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统一全国经济发展三个时间:三个人物:四件大事:1206 1271 1279成吉思汗 忽必烈 文天祥统一蒙古 建立元朝文天祥抗元 统一中国 比较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功绩分别是什么?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忽必烈: 建立元朝,灭亡南宋,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