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4.1生物变异的来源课件(两课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4.1生物变异的来源课件(两课时,共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4-02 09:56:34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第一节第一课时 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一、基因重组1.定义:是指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2.类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abBAaB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1)发生时间
写出相应细胞所处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2)类型
a.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3.意义
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吗?能产生新的性状吗?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产生新的基因型。故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性状,但能产生新的性状组合。各种生物都可以发生基因重组吗?举例说明。不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可发生基因重组;病毒、原核生物均不进行有性生殖,故不发生基因重组。二、基因突变 1.概念
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2.实质
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都可以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因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替换增添缺失DNA片段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改变了遗传信息。3.意义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对生物进化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4.类型
(1)划分依据
基因突变对表现型的影响。形态突变生化突变致死突变(2)类型所有生物不同阶段任何细胞(2)多方向性
染色体某一位置上的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突变成它的等位基因。5.特点(1)普遍性很低隐性基因(3)稀有性
自然状态下,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一般是______的。(5)有害性
大多数的基因突变会给生物带来不利的影响。 (4)可逆性
显性基因(2)类型
① 。
② 。(1)诱因
①物理因素:如各种射线的照射、 等。
②化学因素:如亚硝酸、 等。
③生物因素:如 等。温度剧变碱基类似物麻疹病毒自发突变诱发突变6.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缺失 7.基因突变的机理(1)机理mRNA蛋白质遗传性状DNA异亮氨酸精氨酸天冬酰氨mRNAT T G G C G ···A A C C G C ··· 碱基对替换精氨酸DNA苏氨酸丙氨酸mRNA异亮氨酸精氨酸碱基对缺失A T A C C G C ··· T A G G C G ···T A T G G C G ···DNAA T C C G C ··· mRNA正常碱基对增添异亮氨酸精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①症状
a.细胞形状:患者红细胞由中央微凹的圆饼状变为镰刀状;
b.特点:易发生红细胞破裂,使人严重贫血而死亡。(2)实例——人类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②病因图解血红蛋白 正常 异常氨基酸谷氨酸缬氨酸mRNADNA突变 红细胞 圆饼状 镰刀型(1)遗传信息一定改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发生基因突变后,遗传信息会发生改变。
(2)生物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发生碱基对的改变时,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可能并不改变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不改变生物的性状;发生隐性突变时,生物的性状也不一定改变。基因突变一定会改变遗传信息和生物性状吗?试分析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课件26张PPT。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第一节第二课时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 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结构改变染色体数目改变包括1、含义
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①缺失染色体断片的丢失,引起片段上所带基因也随之丢失的现象。如猫叫综合征。(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2、种类猫 叫 综 合 征5号染色体缺失
  
症状: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缓慢,存在着严重的智力障碍。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
增加一段染色体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的现象。②重复增加果蝇的卵圆眼和棒状眼野生型:卵圆眼变异型:棒状眼③倒位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一个染色体上的某个片段的正常排列顺序发生180°颠倒的现象。颠 倒断 裂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移接断片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④易位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大多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3、遗传效应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二、染色体数目变异 2、类型
①整倍体变异: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的,如单倍体、多倍体等。
②非整倍体变异:体细胞中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1、概念: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染色体组概念: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分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雌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由两套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组成:Ⅱ、Ⅲ、Ⅳ + X。图中完整的一套非同源染色体即雌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特点:形态各异、互为非同源染色体。雄果蝇的体细胞中也有两个染色体组。Ⅱ、Ⅲ、Ⅳ + XⅡ、Ⅲ、Ⅳ + Y特点:互为非同源染色体。(1)从本质上看,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所有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在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的存在。
(2)从形式上看,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可依此来判断染色体组的数目。
(3)从功能上看,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
(4)从物种类型上看,每种生物染色体组都是固定的。对染色体组概念的理解一看发育起点;二看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1)配子单倍体
(2) 二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3、染色体数目整倍性变异 (1)成倍增加: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
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记作 3N、4N … 六倍体普通小麦: 6N = 42 三倍体无籽西瓜: 3N = 33三倍体香蕉: 3N = 33多倍体多倍体的形成原因: 正在分裂的细胞,纺锤体的形成受到破坏,导致已复制的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细胞分裂终止,从而形成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人工诱导:秋水仙素处理、低温处理。自然状态:温度骤变。2 N4 N产生染色体数加倍的体细胞;产生染色体数加倍的配子。(2)成倍减少: 由未受精的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 动物:雄蜂单倍体 来源于受精卵的,依据染色体组数确定几倍体;
来源于配子的,不管有几个染色体组,均为单倍体。区分多倍体与单倍体,关键看什么?看来源:(1)增加的有人类的先天愚(唐氏综合),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21号常染色体,其细胞内含有47条染色体。
(2)减少的有人类的卵巢发育不全症(特纳氏综合征)。4.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P
配子
F“21三体综合征”遗传图解: ♀ 44 + XX ⅹ ♂44 + XY23 + X 、 21 + X22 + X 、22 + Y45 + XX43 + XX21三体综合征死 亡21号染色体未分开45 + XY43 + XY1、下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
A.重组和易位
B.易位和易位
C.易位和重组
D.重组和重组A课堂练习2、一个染色体组是指 ( )
A.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B.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D.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C 3、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一个卵细胞就是一个单倍体
C.未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D.单倍体育种是为了获得单倍体植株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