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 运动和力
7.2节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正常运动的客车速度是20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 )
A.客车每秒钟运动的速度是20m/s
B.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m/s
C.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m
D.客车通过的路程是20m
3.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表示( )
A.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
B.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
C.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
D.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
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6s内通过30m路程,则第2s的速度是( )
A.15m/s B.5m/s C.10m/s D.无法确定
5.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 )
A.750m/min B.15m/s C.36km/h D.1250cm/s
6.下列各运动物体中速度比较接近的是( )
A.正在跑步的运动员 B.炮弹的飞行速度
C.正在耕地的拖拉机 D.国道上行驶的小汽车
7.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右图),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
A. B. C. D.
8.如下图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是两个运动物体的频闪照片,由此可判定,甲、乙的运动情况分别为(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
10.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表.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________的方法.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通常百米赛跑时运动员所做的运动可以称________.
11.小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参加60m测试,以小丽为参照物,则终点计时员是_______(运动/静止)的;她的测试成绩为10s,则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12.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72 km/h=________m/s 30 m/s= ________ km/h.
13.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4 m/s,其物理意义是______,小明从家到学校骑了10 min,则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约______ m。
1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 s内通过的路程是40 m,后2 s内通过的路程是20 m,这个物体后2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4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三、计算题
15.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16、一列队伍长500m,以1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求:
(1)当队伍全部通过一座长200m的大桥要用多少秒?
(2)队尾的通讯员以3m/s的速度赶至队首传达命令,需要多少时间。
四、实验题。
1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填写公式);实验中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_____。
(2)实验中把斜面的坡度放置的较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_____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小车是在做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选填“大”或“小”)。
第七章 运动和力
7.2节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答案详解)
1.D
【解析】
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与地球的位置没有变化,但是相对于太阳位置不断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例如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相对于教室是静止的,但是以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又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它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及物体运动时间的长短无关,故C错误;
D、根据速度的意义可知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D正确。
2.C
【解析】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值的含义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所以20米/秒的物理意义是: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m.故选C.
3.D
【解析】
根据速度的含义知,速度大师物体运动的比较快,在相同的时间内,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故选D。
4.B
【解析】
V="S/t=30/10=3" m/s,故选B.
5.B
【解析】
A、;
B、15m/s;
C、;
D、1250cm/s=12.5m/s;
综上所述,速度最大的为15m/s。
故选B。
6.D
【解析】
A、正在跑步的运动员一般1s运动的路程是7m,速度,故A错误;
B、炮弹的飞行速度较快,速度大约为1000m/s,故B错误;
C、正在耕地的拖拉机速度大约是1m/s,故C错误;
D、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约为80km/h,,故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相机拍照间隔的时间是相同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由照片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故图ABD不合题意,图C符合题意。故选:C。
8.C
【解析】
A选项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大,
B选项中物体保持静止不动,D选项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C选项中物体走过的路程随时间增大而增大,且s与t成正比,所以C中的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9.A
【解析】
频闪照相两个球的图象之间时间间隔相同;由图可知,甲图象,两个物体图象间的间隔相同,应为匀速直线运动;乙图象,两个物体图象间的间隔越来越大,说明该物体速度越来越快,做加速运动.
故A正确,BCD错误.
二、填空题
10.甲;相同路程比时间;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
(1)三人所运动路程相同,都是100m,甲同学用的时间最短,所以跑得最快的是甲同学;
(2)比较三人赛跑快慢采用的方法是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的长短;
(3)百米赛跑时,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员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变化,运动员所做的运动可以称变速直线运动。
11. 运动;6。
【解析】
(1)小丽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参加60m测试时,以小丽为参照物,终点计时员与小丽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终点计时员是运动的;
(2)她的平均速度:。
12.20m/s ;108km/h。
【解析】
因为,
可得:;。
13. 每秒通过的路程为4米;2400。
【解析】
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4m/s,其物理意义是每秒通过的路程为4米;
根据v=st得,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s=vt=4m/s×10×60s=2400m.
14. 10;15。
【解析】
物体后2s内的平均速度;4s内通过的路程是s总=s1+s2=40m+20m=60m;则4s内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10m/s;15m/s.
三、计算题
15、(1)5min;(2)小1.72km.
【解析】
(1)由v=s/t可得,小明行驶的路程,s1=v1(t0+t),①;
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驶的路程,s2=s1=v2t,②;由①②可得,v1(t0+t),=v2t,5km/h×(5×1/60h+t)=10km/ht,解得:t=1/12h=5min;
(2)由v=s/t可得,出发5min小明通过的路程,s=v1t0=5km/h×5×1/60h=5/12km;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的速度:v=v1+v2=5km/h+10km/h=15km/h;由v=s/t可得,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t′===h;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s2′=v2t′=10km/h×1/36h=5/18km≈0.28km;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距离:s″=s总﹣s2′=2km﹣0.28km=1.72km。
16、(1)700s;(2)250s。
(1)队伍全过桥的距离:,
根据可得,队伍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
.
(2)通讯员从队尾到队首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
,
则通讯员从队尾到队首的时间:
.
四、实验题
17.(1)v=,刻度尺;
(2)小;
(3) 0.16,0.2;
(4) 大,加速;
(5)大。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为v=;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所以需用到刻度尺和停表;
(2)实验中把斜面的坡度放置的较小,其目的是使小车运动的速度慢一些,方便计时;
(3)读图可知:sAC=80cm=0.8m,tAC=5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1===0.16m/s;
下半程的路程sBC=80cm-40cm=40cm=0.4m;tBC=2s,
速度v3===0.2m/s。
(4)从实验中可知,小车的速度是变化的,不是定值,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小车做的是加速运动;
(5)如果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时间偏小,由v=可知,会使所测小车由A至C的平均速度偏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