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8年中考历史重点热点训练及参考答案
1、 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科学论断。
材料二:2008年,我国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序幕。
材料三:2007年12月31日新年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新年贺词中说:“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请回答:
(1)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的是什么会议?是谁提出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2) 经济体制改革最先从哪里开始?实行什么经济体制?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我国城市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
国有企业。
(4)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开放形成了什么格局?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 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当如何去做?
1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事业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 推动者。
2 同时,我们还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2001年,台北举行海峡两岸长跑活动,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
材料二:1979以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1987年底台湾当局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当年就有3万名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1992年以后,每年来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超过百万人次。截止到2005年底,台胞来大陆投资、文化交流、旅游、探亲的累计已达3799万人次。海峡两岸经香港转口的贸易额,1979年为0.77亿美元,1992年至1995年达到560多亿美元。截止到2005年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达到4957亿美元。
——选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2008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指出: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请回答:台湾为什么会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
因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同根同源。
(2) 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海峡两岸人员交往、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3) 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独立,国共两党曾经进行了哪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什么成果?
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掀起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第二次合作是在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 历史上国共两党出现了哪两次冲突?分别造成了什么后果?
第一次冲突是在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结果日本趁蒋介石集中力量围剿红军之机侵略中国。
第二次冲突是在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结果国民党败逃台湾,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分裂。
(5) 根据第(3)、(4)两题的回答,请你谈谈你对国共两党关系对中国影响的看法。
国共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两党应再次合作,为实现海峡两岸双赢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6) 请列举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三国时,吴国曾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2 元朝时,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台湾)和澎湖列岛事务,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机构。
3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4 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行省。
5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根据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6) 台湾在历史上有三次与祖国大陆分离,分别是哪三次?后来又如何统一?
1 明朝末年(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883年,清军进驻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根据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3 1949年,由于三年的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逃台湾,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年12月26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1893-1976年)。为此,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一次“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5周年”为主题的板报活动。
(1) 如果你是兴趣小组成员之一,请写出两种以上搜集有关展览备选资料的途径。
上网查找、到图书馆查找等。
(2) 假如下列图片是你通过多种途径找到的毛泽东同志的珍贵图片,请你为这组图片设计一个合理的标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标题: 伟人毛泽东
(3) 根据图一,毛泽东与谁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会师后创建的军队名称是什么?
朱德;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 图二反映了什么史实?结果如何?
重庆谈判;结果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5) 图三反映的史实有何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新中国的成立,壮大 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6) 通过此次活动,你要向毛泽东同志学习哪些精神?
爱国主义;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复兴奋斗不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等精神。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
国家 联邦德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增长率(%) 6.7 2.9 9.6 3.5
劳动生产率(%) 4.9 2.3 8.6 1.5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在保持低通胀、低失业率和减少财政赤字的同时,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请将上表制成条形统计图(柱状图)。
(2) 从材料一的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最快的是哪个国家?
日本。
(3) 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改革并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重视发展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4) 阅读材料二,人们认为美国进入一个新经济时代,其主要特征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
特征:信息化、全球化。
原因: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并改造传统产业。
(5) 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最富强的国家是哪个国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国家能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富强的国家的历史原因。
美国;
原因: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扫清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抓住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
(6) 从以上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你认为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合作;坚持改革开放;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政策;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重视发展科技,大胆创新。
(7)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联合国粮农组织(FAQ)警告:谷物价格的涨幅已令贫穷国家难以负担,粮食出口国应取消出口限制,因为此举会影响到非洲1亿多人的“生存”。
材料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目前粮食价格飙升,源于粮食需求剧增,而接近一半的需求增加源自发达国家对生物能源的追求。(知识链接:生物能源是指以粮食、作物秸杆等为原料生产的石油替代燃料,被认为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最理想途径之一)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农业农业信息网
材料三:
袁隆平荣膺“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请回答:
(1)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粮食问题。
(2) 目前非洲的粮食危机尤其严重,你认为有哪些历史原因?
16世纪以来的三百多年,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压迫和掠夺,非洲经济畸型发展,大部分国家经济落后。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却越来越严重。请你结合材料二,说说粮食危机与近代科技革命的因果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对石油的依赖加剧,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粮食成为替代石油的生物能源,导致出现世界粮食危机。
(4) 结合材料三,为“让人类远离饥饿”,我国科学家做出什么突出贡献?
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促进了世界粮食的增产。
(5) 针对世界粮食危机,如果你是我国领导人,你会怎么办?我们中学生又应如何做?
A、 如果我是国家领导人,我会重视三农建设,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护耕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广新型杂交水稻等。
B、 我们中学生应提倡节俭,从小事做起。
(6)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曾经对农业生产关系作了哪几次的调整?其原因、内容和影响如何?
A、 土地改革。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影响:农民翻身做了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B、 农业合作化。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人民公社化。原因:一些领导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影响: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等;影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2、 综合题
1、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这将是永载史册的日子。中国力争把第29届奥运会办成一届出色的世界大家庭奥运会。通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和谐的中国展现给世界。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08年3月24日,象征和平、友谊、希望的奥林匹克圣火在希腊奥林匹亚遗址点燃,揭开了北京2008奥运会的精彩篇章。你认为奥林匹克圣火会在希腊的哪一座城市采集?
雅典。
(2)奥运圣火在闽西“红色之旅”选择新罗区(经过东肖)、上杭古田、长汀,都与中国革命发展关系密切,请说明其理由。
地点 理由
新罗区东肖 因为这里曾经爆发后田爆动,开“闽西革命之先声”
上杭古田 因为红四军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召开,在我党我军建设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长汀 因为这里曾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
(3)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促进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做?
①我们青少年要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从个人点滴做起,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2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学好外语,提高自身素质,争做中外文化友好往来的倒使者。
3 培养责任感 奉献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争做公益活动,争做奥运志愿者。
4 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争做奥运志愿者,积极参加奥运会服务公益活动。
5 积极宣传“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
⑤ 要面对竞争的压力,要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坚守自己的价格,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作出应有的贡献。
(4)关于和谐,战国时期就有一些科学家提出,其中强调社会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分别是哪一位思想家?
墨子和孟子。
(7) 封建盛世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典型,请举例说明。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8) 请列举出中国为促进世界和谐的伟大贡献。
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功实践;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向全世界申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构成核威胁。等等。
2、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2005年11月22日,默克尔高票当选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2007年5月6日萨尔科奇当选法国总统。2007年6月27日布朗从布莱尔手中接过首相令牌。至此,英法德这欧洲三大国领袖都完成新老交替,进入了新三剑客时代。以上是小明同学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他邀请你一起探究。
(1) 他制作了英法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简表,请你你一起完成。
国家 时间 领导人 领导阶级 主要文献 方式 结果
英国 1640年 克伦威尔 资产阶级 《权利法案》 资产阶级革命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法国 1789年 罗伯斯庇尔 资产阶级 《人权宣言》 资产阶级革命
德国 1684年 俾斯麦 封建王公 王朝战争
(2) 除了革命与王朝战争之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通过哪些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请举例说明。 改革:俄国和日本。 独立战争:美国。
(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三国获得迅猛发展。它们是何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
(4) 世界近代史上,英法德关系的变化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巨大。请举例说明。
1 三国关系恶化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性后果。如:英德矛盾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德矛盾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 三国关系不断改善给欧洲带来发展。如欧共体(欧盟)不断壮大。
3、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由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变革这样一个由有及里、由浅入深、层层发展的过程。
(1)完成下表
顺序 名称 变革 学习内容 代表人物之一 口号、旗帜、指导思想
第一次 洋务运动 经济 器械 李鸿章 自强、求富
第二次 戊戌变法 政治 制度 康有为
第三次 辛亥革命 政治 制度 孙中山 三民主义
第四次 新文化运动 思想 思想 陈独秀 民主、科学
(2)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由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变革这样一个由有及里、由浅入深、层层发展的过程。探索的水平不断提高。
(3)列举中国近代化探索三个阶段标志性事件。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回首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你有何感悟?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5)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无产阶级是如何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结果如何?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了完全胜利;最后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4、2008年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西藏自治区政府对此依法进行打击,迅速平息了事态,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国家法制,维护了西藏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上述事件,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 讨论会上,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对上述历史事件的感想。
分裂分子的可耻行径必定是失败的,坚决拥护我国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做法。
(2) 请列举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唐朝时,西藏称吐蕃。7世纪中期,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初,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称唐蕃“和同为一家”。
2 元朝时,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3 清朝时,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确立了中央政府对西藏佛教首领的册封制度;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4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全国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后来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设立自治区。
(3)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 为了加深对西藏历史的了解,你打算如何充实资料?
到图书馆查找史书;通过网络或咨询专家等。
5、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90周年,世界大战给全人类带来深重的苦难。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近一百年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这两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分别为哪一年至哪一年? 一战:1914——1918年;二战:1939——1945年。
(2) 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有何不同? 一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3) 结合我们所了解的战争完成下表。
战争分类 解放战争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1946—1949年中国解放战争
侵略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的鸦片战争等
革命战争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等
干涉别国内政的战争 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
(4) 如今,战争依然威胁世界和平,主要原因有哪些?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原因: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等。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建设富强的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5) 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哪些启示?
1 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全世界应当联合起来,保持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3 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4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6) 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
1 第三世界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2 各国人民应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避免战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