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了解民国初期、国民政府前十年、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2.从政治、经济和列强侵略等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体会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所表现的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和创业品质。
4.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层面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5.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B、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材料分析、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到新阶段。
B、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C、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重点难点】
重点: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知识梳理】
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2.表现: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发起救亡图存的民族民主运动。
二、民族工业的春天
1、原因
(1)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 。
(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 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 。
(3)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 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 作用。
(4) 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 放松了对中国的 ,对华输出的 都有所减少,在 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2、概况
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 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几乎遍及所有省区。 也大规模投资国内。从1912-1919的8年间,新建厂矿和新增资本都较多, 和 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
纺织业、面粉业蓬勃发展
3、结束
一战结束不久, 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 。
三、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
1、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经济措施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2、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表现
(1)随着 的发展,中国 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记录。
四、抗战时期
1、沦陷区
2、国统区
5、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1)国民政府的 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抗战胜利后,官僚资本几乎 极力压迫民族工业。
种类繁多,
(2) ,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国民政府先后与美国签定了 等一系列新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美国对中国的 几乎完全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
注释:《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取得美国的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从中攫取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条约的主要内容有:一、美国国民在中国领土内享有“居住、旅行及经商”的自由;二、美国商品在中国享有与中国商品和第三国商品同等的关税、内地税;三、美国船舶,包括军舰,可在中国自由航行。这个条约,当时人们称它为“新二十一条”。从此,美国商品如潮水般涌人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这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知识结构】
中 义 背 西方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
国 的 景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民 初 表 商办厂矿数量增加
族 步 现 投资总额迅速增长
资 发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本 展
中
国 辛亥革命扫除一些发展障碍
民 背景 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
族 短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资 暂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本 的 表 轻工业发展较快
主 春 现 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义 天 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的 特点 “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曲
折 国民政府统治前 背景:国民政府推行新的经济政策 十年发展较快 表现: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
折 曲
发 折 抗战时期 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展 的 日益萎缩 国统区:统制经济,民族资本萎缩
发
展 美国的经济掠夺
抗战胜利后 背景 官僚资本的挤压
陷入绝境 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表现:民族工业纷纷倒闭
【知识巩固】
1、简要归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各阶段的发展概况。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后 民国初期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发展概况 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的春天 较快发展 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
2、列举两例江苏的近代民族企业家。
张謇、荣氏兄弟。
探究一:思考甲午战后影响这一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1、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探究二: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有利因素是什么?这一春天之所以短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有利因素:(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扫除一些封建障碍;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3)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
(4)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5)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短暂的主要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探究三:从政治角度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初期(1927-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1、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国家的统一。
探究四:抗战期间阻碍沦陷区和国统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沦陷区:遭到日军摧毁或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
探究五:抗战胜利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2、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
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滥发纸币。
探究六: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稀缺、传统的重农抑商;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畸形。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战争与革命不断,民族工业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不利因素: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3、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巩固练习】
1.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是指 ( B )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实业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被激发起来
④辛亥革命促使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 ( A )
①辛亥革命推动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3.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C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合理
C.社会环境未根本变化 D.军阀割据混战
4.据统计,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了80%。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 )
A.国民政府实行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 B.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C.西方列强因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5、抗战时期国统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大批破产,主要是由于 ( B )
①美国的经济侵略 ②国民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
③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垄断 ④日本的野蛮经济掠夺
A.①①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 “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受到的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A )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7.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店。自1923年开始其经营销售额逐年下降。导致瑞蚨祥走下坡路的原因不包括 ( D )
A.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掠夺 B.英美等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长期战争的破坏 D.自然经济解体,手工业破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