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的倍数特征》 说课课件(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3的倍数特征》 说课课件(1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4-03 08:1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被3整除的数》说课说教材说学生说学习方法说组织方式说活动流程说活动成果说设计构思说评价策略一、 说教材
1. 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概念以及能被2、 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 今后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最小 公倍数、约分 和通分的重要基础。
学习目标:初步理解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掌握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判断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综合概括能力;渗透实践检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说教材说学生说学习方法说组织方式说活动流程说活动成果说设计构思说评价策略二、 说学生
以旧拓新,激发动机。学生能摆放3、4、5三个数字,即复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又通过要求摆能被3整除的数来创设情景,揭露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旨在体现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避免陷入单调而拖沓的讲解,体现师生的“两主”地位。
说教材说学生说学习方法说组织方式说活动流程说活动成果说设计构思说评价策略三、 说学生的学习方法
紧紧结合生活实际,注意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在练习是设置思维障碍,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跳起来摘果子,进行“再创造”,以此照顾那些发现规律早、思维能力强的优等生,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例如设计教学“陷阱”制造矛盾,目的是造成学生思维冲突,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说教材说学生说学习方法说组织方式说活动流程说活动成果说设计构思说评价策略四、 说实现学生活动的组织方式
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 学习活动。老师准备电脑软件和表格表,学生每小组一个数位表,若干根小棒。设问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学具平常、实用,但利于突出 重点、突破难点。说教材说学生说学习方法说组织方式说活动流程说活动成果说设计构思说评价策略五、 说学生的活动流程
创设情景,引入听数打手势小游戏,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为比较新、旧做铺垫;陷阱,打破思维定势,启发学生不能沿袭上一节课所用的方法,必须寻找其它途径去探索规律;设疑,使学生“疑”中生奇,生趣,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冲动。说教材说学生说学习方法说组织方式说活动流程说活动成果说设计构思说评价策略六、 说学生的活动成果
实践证明,教师这个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想,相比一开始就让学生大胆猜想来说,避免了学生不着边际地胡猜乱想,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思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这里,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说教材说学生说学习方法说组织方式说活动流程说活动成果说设计构思说评价策略七、 说设计构思
重点是分析、概括“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过程;难点是理解“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句话的含义。教材的安排由易到难,比较科学的体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在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与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相比较,规律明显,教学轻松。而本课的知识点,学生较难发现规律,导学相对复杂。教材的安排是先引导学生观察,再增加提示,让学生观察各数位上的数的特征,以此减低学生的思维坡度,逐步引导学生概括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材对本课内容的如上安排,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层次性。说教材说学生说学习方法说组织方式说活动流程说活动成果说设计构思说评价策略八、 说评价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先后经历“用4颗算珠拨3的倍数——用任意颗算珠拨3的倍数——用3颗、6颗、9颗……算珠任意拨数”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拨珠实验,从而使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认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清晰,他们在实验、探究、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建构起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整体认知。本节课虽然没有生动的教学情境,但教师巧妙地把学生推上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沉浸在一种浓厚的探索氛围之中,他们被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所深深吸引。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才是真正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