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中历史专题复习三:近代化的探索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年初中历史专题复习三:近代化的探索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6-09 13: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三 近代化的探索
一.洋务运动
1.思想主张: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2.目的:维护清朝的统治
3.人物:中央:恭亲王奕沂;地方: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前期:“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5.后期:“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等。
6.洋务派又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办新式学堂,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7.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8. 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创办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成立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5.创办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6.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新文化运动
1.思想主张:民主和科学
2.目的:反对尊孔复古。
3.时间与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5.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6.阵地: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7.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
8.作用(性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9.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0.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 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