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中历史专题复习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年初中历史专题复习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6-09 13: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的部队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军队,因此规定8月1日为建军节。南昌起义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2、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开创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胜利的道路。
3、井冈山会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5、井冈山精神: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二、红军不怕远征难
1.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红军长征过程:
(1).1934年10月党中央、中央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
(2).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3).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4).渡过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5).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6).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遵义会议:
(1)内容: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2)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胜利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5.长征中的艰难险阻:(1)人为困难:敌人的围追堵截(2)恶劣的自然环境: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3)生活困难:缺少粮食给养等
6.长征精神: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