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重要朝代.古代文化)
一、中国古代重要朝代
(一)大一统的西汉
1、文景之治
以民为本的思想:汉文帝和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民生政策:奖励耕作、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文景之治: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治世的局面。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汉武帝的民生政策: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统一铸五铢钱
3.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时期,汉武帝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访问西域许多国家。
作用: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4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作用:沟通了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二)三国鼎立(重点,联系襄樊讲三国故事)
1、官渡之战: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2、赤壁之战
目的:想要统一南北。
经过:曹军主力南下进攻刘备,孙刘联合抗曹,在赤壁大败曹军。
影响: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讲的是诸葛亮凭借才智,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他创造的八阵图,成就了千古英名。
成语故事“三顾茅庐”讲的是刘备到隆中三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其成就大业。和刘备同去的还有关羽、张飞。
与诸葛亮和襄樊有关的成语:三顾茅庐、马踏檀溪、水淹七军等。
(三)繁荣的唐朝
1、“贞观之治”
以民为本的思想;(1)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百姓,政府要减轻百姓的负担,轻徭薄赋,注重发展农业。
(2)“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生政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房谋杜断”:指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唐朝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
“贞观之治”: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2.“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四)元清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
1.元朝:边疆各族人民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影响: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2.清朝:(1)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册封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达赖和班禅的继承,须报中央政府批准,
(2)加强对西北地区(新疆)的管辖: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3)土尔扈特部落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二、中国古代文化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
2、华夏之祖
华夏族的形成:黄河流域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华夏族。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今天侨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3、尧舜禹的“禅让”
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司母戊鼎: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最大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
2.三星堆文化:产生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是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主要是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3.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中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这一核心措施,推动秦国封建化的进程。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期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三)中华文明的勃兴
1、文字:
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金文比甲骨文规范。
2、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世界文化名人。
3、孔子:春秋晚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民为本的思想)
孔子是大教育家,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言论,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孔子的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4百家争鸣
墨子: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相友爱,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以民为本的思想)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等,保持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以民为本的思想)
韩非: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他提倡法制,他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孙武: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鼻祖。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四)昌盛的秦汉文化
1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在甘肃天水的汉墓里出土了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九章算术》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
3.华佗: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了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能强身健体。
4.张仲景: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为“医圣”。
5.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6.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
7.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生活在汉武帝时代(西汉)。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它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和优秀的文学名著,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8.秦兵马俑:秦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五)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1.祖冲之与圆周率: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最突出的贡献,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
2.贾思勰与《齐民要术》:贾思勰:北朝著名的农学家。他写了《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3.郦道元和《水经注》: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4.“书圣”王羲之:东晋的王羲之,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字端秀清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人尊称他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5.画家顾恺之:东晋著名的画家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6.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最著名的两大石窟群。
(六)辉煌的隋唐文化
1.赵州桥: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制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观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光耀千古的诗坛: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以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歌成就最高。
李白的诗 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杜甫的诗 反映了唐朝由繁荣转向衰落的复杂、动荡的历史。人们称他为“诗圣”。
白居易:唐朝中期诗人,他的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4.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人称“颜体”。
5.柳公权:是和颜真卿齐名的书法家。自成“柳体”。
6.唐朝的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
7.唐朝的吴道子: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
8.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在甘肃西部的敦煌,隋唐时期开凿。在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塑像,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七)灿烂的宋元文化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1.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指南针:战国时期的“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3.火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4.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5.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按年、月、日的顺序,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6.宋词: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杰出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苏轼:北宋文学家,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两宋之交的杰出女词人。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辛弃疾:南宋词人,继苏轼之后,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7.元曲:元朝剧作家最优秀的人才是关汉卿,代表剧作有《窦娥冤》。
8.《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画面上的人物、街市、村野、车船等,安排得错落有致。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9.“宋四家”: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他们的书法各有新意,人称“宋四家”。
(八)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1.紫禁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明长城:明朝在古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六千多公里,气势雄伟,是世界奇迹之一。
3.《天工开物》:明朝末年宋应星编著。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卓越医药学家,他写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5.古典小说的高峰: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施耐庵。
《西游记》是明朝中期一部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清朝曹雪芹创作,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九)中国古代对外友好往来
1西汉时期,汉武帝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访问西域许多国家。作用:打通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鉴真六次东渡,加强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
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玄奘西游加强了我国与中亚、印度半岛及与我国新疆地区的联系。
3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及经济交流。
(十)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相互融合
1.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3.唐朝文成公主进藏,密切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元朝时期,许多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5.清朝时期:(1)册封班禅,达赖的封号,设置驻藏大臣。(2)在维吾尔族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3)土尔扈特部落的回归,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